改革开放党史总结12篇

时间:2022-06-23 16: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12篇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1

  从春运变迁体味改革开放的获得感

  20xx年春运1月21日正式开始,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将首次突破4亿人次,再创新高。春节是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更是每个在外漂泊游子最殷切的期盼。每逢春运,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熙熙攘攘,全是归家前后忙碌的身影。从共和国成立之初到现在,绿皮火车、客车、轮船、飞机、高铁……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不仅带来极大便利,也见证了中国的巨变。

  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物资稀缺,人口流动小,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春运”。这一时期的火车以蒸汽机车为主,虽是绿皮车、闷罐车,条件差、速度慢,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火车票仍是奢侈品。春节主要以短途探亲为主,客运汽车是运输主力。80至90年代,国家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工”成为春运主客流,内燃机车较为常见,火车成为春运期间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这段时间的“绿皮车”满满当当的车厢里,有时厕所都站着人。虽然条件不好,仍挡不住人们归家的急切心情。

  而从90年代末期,骑摩托车,载着亲人和行李,千里迢迢回家过年的场景开始出现。20xx年后,飞机、高铁成春运主力,还有自驾,甚至有了拼车、租车。20xx年6月25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诞生,不仅实现了350公里的时速,还装配了充电插座和无线网络。至此,春运回家又多了一个选择,且路途花费时间也大大减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70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家变得更便利。春运回家交通方式的不断变迁,正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有力见证。

  然而,一些结构性问题,仍带来很大困扰。春运的一个根本性矛盾,即短期激增的旅客数量与有限的铁路运力之间的矛盾,还无法根本上决定“一票难求”,总有人会遇到不舒适体验。面对30亿左右人次的发送量,若想实现回家过年的旅途更顺利、回家的心情更舒畅、旅途更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执法部门,就该拿出更大的胆识。

  而作为乘客,有一份挑剔实属正当,却也需保持一份宽容和平常心。毕竟,如今的春运体验已有了很大进步。通宵排队买票的日子已成为历史,中国人乘高铁、动卧车等新型方式回家,“千里故乡一日能返”已成为现实,这令全世界惊叹。虽然我国铁路闻名世界,但铁路部门的服务也并非没有瑕疵,尤其是遇到被称为“地球上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春运,“一票难求”等仍是难题,有待破解。

  春运要“走得了”更要“走得好”,于是,增运力、治拥堵、惩失信,当然一个都不能少,这有赖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管理、服务和执法力度。每年春运,为了呵护这份回家的渴望,交通部门年复一年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交通运输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就是为了让出行的旅客平安而愉快地到达目的地。如今,原来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变短了,网络、电话等订票方式使回家更便捷。人脸识别、春机器人、铁路+网约车等一系列服务产品为“智慧春运”保驾护航。

  春运,不仅是交通等部门必须完成的一道现实考题,也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毕竟,人们看到了铁路部门在全力提升服务。相信随着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智慧春运”,一定会年年惠及回家过年的中国人,使国人在主要靠铁路旅行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回顾我国春运,不仅令人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多年,春运发生了巨变,这使国人获得感倍增。春运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一张张国人的笑脸。愿笑脸永远伴随中国人的春节回家路,顺祝每一个回家过年的人旅途愉快!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2

  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

  ——学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收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文稿52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抓在手里,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向心力。这部专题文集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精辟论述。

  充分认识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党的战略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更加需要坚定自信、鼓舞斗志,更加需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实际,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紧密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等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全党都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党的思想理论研究,只有把一些重大问题从思想理论上搞清楚、弄明白了,才能做到“视而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

  二、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书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四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就是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如果弄成那样一个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国家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侧面深刻阐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奉行。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教育引导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二是要从娃娃抓起,三是要润物细无声。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宣传思想工作始终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本书收入的多篇重要文稿,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的重要论述。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等文稿中指出,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射器,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用心用情,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做强网上正面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在信息生产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开展文艺创作,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要推动文化下乡,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部专题文集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阐发。

  传播好中国声音,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我国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我们现在有底气、也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要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

  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努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更好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等重要场合的演讲中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我们要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3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月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学习党史的注意点。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局势,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关键时刻,我们理应从历史中学思践悟,在历史长河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化身渡人的轻舟,用灵巧轻便的方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稳扎稳打迈好每一步。

  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确保思想到位。“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从思想上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更加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的把握,实现对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忠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的追求,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传承涌现出的具有伟大精神人物的美好品质,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珍惜现在的安宁生活,不懈奋斗、努力干事创业。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保证行动有力。“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学习与工作不能脱节,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融合起来,将学习党史过程中领会的精神、意志品质发扬光大,脚踏实地去为民服务,深入群众中宣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闲话家常、日常观察中了解群众面临的难题,思考能帮助群众走向更加便利美好幸福生活的发展办法、改革思路。当学习上感觉没有动力、十分枯燥时,要时时叩问自己的初心,不断告诫自己只有努力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本领才能使为群众谋福祉不是一个空口号,才能帮助他们改变困境,感受到切切实实的美好转变。

  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讲求生动活泼。“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止在于生存。”理论学习的方式不能再单一依靠口头传达,还是需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以便更好地记忆,学校对学生们进行党史教育,孩子们回家再向家长进行宣传,以小手拉大手方式不仅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红色种子也使亲子关系更密切,党史知识在更大范围得以宣扬。制作主题鲜明的学习视频、动漫动画片、文艺作品、影视作品,采用好玩又有趣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学习党史。

  在忆苦思甜中感受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在继往开来中凝聚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鉴古知今中夯实为民服务的坚毅初心。不忘历史,我们才能稳步走向更深远的未来。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4

  20xx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深圳,做出了重要讲话。他在大会上说到:“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改革开放史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次会议上,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改革的一方面,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力;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也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从1984年起,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对于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有效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方面,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享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采取了梯度推进和不同形式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0余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在世界百年变局的时代,国际局势加速演变,我国的改革开放也已进入深水期,所遇到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因此,我们唯有牢牢把握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四十余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诸多方面的有用经验,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党发展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思想又指导着我国的发展实践,推动我国行稳致远。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

  40余年来,我党积极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余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三、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如今,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科学的历史观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更应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锤炼自己,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书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历史。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5

  “四史”教育是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是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学习“四史”不仅要结合其所属时代背景学习,更要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当下世界发展学习。

  学习“四史”应坚持在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指导下进行,例如,要将改革开放史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中学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开来。随着城乡改革的进行,对外开放也进一步扩大,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区,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一步步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在党史中,我们涌现了一批批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的优秀同志,在攻坚扶贫战中,他们披星而来、戴月而归,只为走访调查完每一家贫困户;在疫情期间,他们勇往直前,毅然奔赴抗疫的第一“战场”,成为“抗疫前线的中坚力量”。

  “星星之火,早已燎原”,今年正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们要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发奋成长成才,增强斗争精神与斗争能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6

  北京海淀:百年风华 “影”照初心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启动后,北京市海淀区创新打造党史教育系列“艺术党课”精品课程,将“电影党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宣讲,聚焦“视听体验+学思践悟”,着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形式新。用好百年中国电影史这一宝贵而生动的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推出“电影党课”公开课,旨在用直观鲜明的电影语言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大时刻、重大事件、英雄集体、榜样人物进行生动刻画,展现艰辛的革命历程、恢弘的时代变迁、磅礴的人民力量,让全区广大党员“看得明白、听得进去”,在潜移默化、共情共鸣中学有所获、感悟初心。“电影党课”打破传统党课教学模式,以浓缩的思路、艺术的导赏、影像的记录、嘉宾的讲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营造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授课情境,从声、画、意多方面立体呈现,实现视听有机结合,使广大党员在电影中找到党的足迹,了解党的历史,增强爱党情怀。

  内容实。北京市海淀区历来就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北平的第一站,是许多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的地方。“电影党课”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海淀故事。在由海淀区委组织部指导、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支持的“百年风华‘影’照初心——海淀区‘电影党课’公开课”第一讲中,选取《青春之歌》《决胜时刻》《中国合伙人》三部以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为背景的电影进行赏析,从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禀赋、海淀红色基因与革命传统、改革创新与产业报国的中关村之路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使现场观众受到浓郁的红色文化洗礼,加强了对党史和海淀区情区史的认知,增强了作为海淀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观众在观赏和倾听中,响起阵阵掌声,进一步感悟到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改革创新的中关村精神。

  师资强。为给广大党员群众呈现高质量符合新时代气息的党课模式,海淀区充分挖掘地区资源,在“电影党课”公开课第一讲中,邀请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副主任左衡、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苗晓红、原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海淀区档案馆副馆长张超、香山公园管理处宣传科科长绪银平,以及36氪集团高级副总裁、氪星创服CEO董博等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对影片的时代背景、精神内涵等进行深刻解读,引导广大党员将电影的感染力为行动力,把荧幕中的精气神转化为现实中的大担当、大作为,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拼搏奋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而努力奋斗。

  “电影党课”启动后,区委组织部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全区各系统、各街镇区委党校基层分校,选取红色经典影片,以“导视+观影+交流”方式,陆续推出系列精品课程,使广大党员在潜移默化、共情共鸣中学有所获,扎扎实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7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陈希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精心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有关工作,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广大党员要以庆祝建党为契机,以历史为“坐标”,以理论为“钥匙”,以榜样为“灯塔”,忠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凝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以历史为“坐标”,校准前行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党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峥嵘岁月,记录着过去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也向世人展示着信仰之美、崇高之志和使命之重。学习党的历史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党员不了解党的历史,对党的认识还有没有那么深刻?对党的热爱还会不会那样深沉?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品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重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全过程。

  以理论为“钥匙”,开启实践大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钥匙。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时刻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事实证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没有方向;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蓝图也会成为空想。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提升理论素养,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在真学真信中牢记初心使命,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这把“金钥匙”,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结合具体实际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通过理论指导解决实践问题,不断增强“开锁”本领、提高“开锁”能力。

  以榜样为“灯塔”,照亮奋斗征程。一个政党因榜样而焕发活力,一个国家因英雄而充满希望。细数百年来党内涌现的先进典型,有方志敏、刘胡兰这样“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革命先烈,用热血诠释了对党忠诚;有雷锋、焦裕禄这样“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英雄儿女,用一生书写了无私奉献;有黄文秀、吴国良这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扶贫干部,用生命浇筑了脱贫之花。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告慰。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两个一百年”在此交汇,“两个大局”在此交织,“两个五年”在此交接,党员干部当以榜样为“灯塔”,继续发扬和践行共产党人对党之忠诚、对国之至诚、对民之赤诚的优良传统,立足岗位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共同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8

  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改革开放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先后来到广东的潮州、汕头等地进行考察,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就历史文化建设保护做出了重要指示,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路径。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保护历史文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支撑点。在农村,一些地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把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农旅的融合发展。在城市,从古镇到古街,从古城区到老城区,历史文化也得到了青睐与重视。历史文化既是一种厚重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头。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珍惜和保护好各地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作为地方领导干部,无论是推动本地经济发展,还是对未来发展做出决策规划时,都要牢固树立历史文化保护意识,要始终把历史文化的保护作为推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要倍加呵护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要从历史文化的源头上汲取改革开放的前行力量。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传承历史文化。珍惜和保护好历史文化,目的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为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如何才能科学传承并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需要科学把握。一方面不能搞过度修缮,不能搞片面的保护,把历史文化古迹与生产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搞一味的复古,更不能无中生有、千篇一律地搞所谓古镇古街古城建设,要注重本地历史文化实际,进行科学修缮,合理保护,要注重发挥历史文化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则不能搞过度开发,不能为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而人为破坏历史文化古迹,不能让历史文化成为一种点缀和幌子。尤其是在古城改造过程中,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和乡村的文脉,使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城区和古村落,要彰显文化特色,增强文化旅游内涵,让人们受到更多教育,要让历史文化成为滋润人们心灵的源头活水。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要激活历史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在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从历史文化的根脉中汲取改革开放的动力活力,引导人们认识到改革开放成果的来之不易,从中感悟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起而行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9

  “四学”模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

  全旗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通过聚焦重点学、强化培训学、丰富载体学、联系实际学,推进全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升温”。

  聚焦重点学。坚持把学习“四史”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每月四日”为抓手,采取“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党员干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

  强化培训学。在各级党组织中,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以集中轮训、专题培训、实地参观等形式,分层次、分批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系统学习党史教育蕴含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战略构想、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红色影片,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丰富载体学。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集体学和自学互为补充的学习模式,创新和丰富学习教育载体和形式,充分运用“察右后旗”公众号、察右后旗党建网等线上学习平台,开通党史学习专栏,每日更新重点学习内容。同时,切实发挥党校、乡村夜校、老年大学等线下教育作用,邀请党课名师、老党员、老战士“现身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联系实际学。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机关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嘎查村党组织结对共建,鼓励和引导在职党员进社区进农村牧区,开展志愿服务,联系服务群众,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身边群众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10

  近日,上海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四史”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当好善作善成实干家,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四史”浩繁,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艰辛探索。我们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更要时常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断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在前,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无畏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践行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树立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历史是相通的,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担当。将“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将国之重担抗在肩上。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11

  共产党人的初心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信仰,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凝聚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示着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不懈追求。“初心之问”始终在提醒全体党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因此,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找回初心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历史。

  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能读懂初心的思想之源

  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初心思想的重要之源,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践关系紧密,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学会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

  党的基本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初心之问”的探索成果。近代以来,拯救中国的“真理之问”从马克思列宁主义那里坚定了选择。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之问”是毛泽东思想给出的响亮回答,党的“执政之问”是邓小平理论做出的精准判断,共产党人的“党性之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出的时代定位,中国的“发展之问”是科学发展观指明的正确方向,实现中国梦的“初心之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出的坚定结论。从“初心之问”中,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追求,尽管问题不同,然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更是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理论创新让我们懂得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新纪元到中国社会的最深刻变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中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对初心的坚守让我们弄懂了党的先进性、阶级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并在探索科学发展中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对初心的坚守,展现了信仰力量,夯实了“四个自信”,走上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能理清初心的历史表现

  初心就是共产党员甘做人民的勤务员和甘当学生的历史表现,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走人民选择、大道之行的历史。迈向100年诞辰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再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件大事,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但“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初心的实践自觉和生命追求。列宁强调,“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正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明示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摆脱贫穷落后,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还向全党提问,“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见,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始终是虚心向人民学习,相信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的路。不忘初心,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嵌在党的旗帜上,刻在全党心中,就是要牢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学习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能把握初心的时代呼唤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一部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承载着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法理,学好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才有共同奋斗的情理。新中国7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践行初心和开展“四个伟大”的70年,是坚定最终奋斗目标和落实阶段性纲领,党的信仰、信念、信心经受挑战而愈益坚定的70年。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其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毛泽东指出,“自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蓝图擘画在创新中发展的70年。从毛泽东的“两步走”到邓小平的“三步走”,再到“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跨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两个“十五年”的发展目标,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世界梦、人民梦的新时代,面临危险与考验,中国共产党呼出了百年“初心之问”。一路走来,是初心点亮了前进的路。初心的时代要求就是人民的时代需求。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初心的时代自觉。“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梦想在哪里,初心就追向哪里;人民追求的幸福在哪里,党就走到哪里。只要初心不忘,就能凝聚磅礴力量,就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高举梦想的旗帜,做到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改革开放党史总结篇12

  北京海淀:百年风华 “影”照初心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启动后,北京市海淀区创新打造党史教育系列“艺术党课”精品课程,将“电影党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宣讲,聚焦“视听体验+学思践悟”,着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形式新。用好百年中国电影史这一宝贵而生动的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推出“电影党课”公开课,旨在用直观鲜明的电影语言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大时刻、重大事件、英雄集体、榜样人物进行生动刻画,展现艰辛的革命历程、恢弘的时代变迁、磅礴的人民力量,让全区广大党员“看得明白、听得进去”,在潜移默化、共情共鸣中学有所获、感悟初心。“电影党课”打破传统党课教学模式,以浓缩的思路、艺术的导赏、影像的记录、嘉宾的讲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营造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授课情境,从声、画、意多方面立体呈现,实现视听有机结合,使广大党员在电影中找到党的足迹,了解党的历史,增强爱党情怀。

  内容实。北京市海淀区历来就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进驻北平的第一站,是许多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的地方。“电影党课”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海淀故事。在由海淀区委组织部指导、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支持的“百年风华‘影’照初心——海淀区‘电影党课’公开课”第一讲中,选取《青春之歌》《决胜时刻》《中国合伙人》三部以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为背景的电影进行赏析,从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禀赋、海淀红色基因与革命传统、改革创新与产业报国的中关村之路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使现场观众受到浓郁的红色文化洗礼,加强了对党史和海淀区情区史的认知,增强了作为海淀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观众在观赏和倾听中,响起阵阵掌声,进一步感悟到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改革创新的中关村精神。

  师资强。为给广大党员群众呈现高质量符合新时代气息的党课模式,海淀区充分挖掘地区资源,在“电影党课”公开课第一讲中,邀请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副主任左衡、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苗晓红、原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海淀区档案馆副馆长张超、香山公园管理处宣传科科长绪银平,以及36氪集团高级副总裁、氪星创服CEO董博等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对影片的时代背景、精神内涵等进行深刻解读,引导广大党员将电影的感染力为行动力,把荧幕中的精气神转化为现实中的大担当、大作为,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拼搏奋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而努力奋斗。

  “电影党课”启动后,区委组织部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全区各系统、各街镇区委党校基层分校,选取红色经典影片,以“导视+观影+交流”方式,陆续推出系列精品课程,使广大党员在潜移默化、共情共鸣中学有所获,扎扎实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推荐访问:党史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史的总结 改革开放党史活动总结 归纳总结改革开放的过程 改革开放史活动总结 改革开放史党课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 改革开放史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时期历史总结 改革开放史工作总结 中国改革开放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