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新业绩读后感【五篇】

时间:2022-04-13 14:0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正确对待历史是爱国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历史,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才能增强底气、骨气,形成爱国的理性认同,才能形成对祖国强大的归属感、荣誉感。国庆节之际,我们整理《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读后感心得体会,供学习。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这一刻,浓缩百年奋斗历程。这一刻,铺展复兴光明前景。

  公元2021年7月1日,既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奋斗的标尺。立足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意气风发奔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而今迈步从头越”仍需理想信念再升华。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党员干部要拿出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把准前进航向、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与党同心同向,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面对各种复杂的风险挑战时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善于斗争,敢于吃苦、敢于创新,到急流险重前沿、乡村振兴一线锻炼意志、淬炼品行、历练能力,甘做小学生,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效于民,立足岗位、勤勉工作,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凭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赤诚之心,以自己最大智慧、力量、心血,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而今迈步从头越”仍需担当作为再压实。站在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员干部应拿出敢于担当、敢于胜利、敢为人先的精神,不好高骛远、揠苗助长,切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工作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踔厉风发的先行姿态、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不断拼搏努力、迎难而上,努力绘就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不懈奋斗、不懈创新,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更好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激发动力、压实责任。

  “而今迈步从头越”仍需接续奋斗再跟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既是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宣言,又是“赶考”新征程上“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时刻站稳群众立场,心系“国之大者”,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关注百姓“柴米油盐”生活,拜人民为师,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带领人民,真正把“人民是力量之源”记在心里、握在手里、行于脚下。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坚持刀刃向内“查”、从严从实“改”,正风反腐、打虎拍蝇,扎紧制度之笼、高悬巡视“利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不负亿万人民的决心,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病症,撸起袖子、笃定路向,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鉴往事,知来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增强历史自觉、锤炼历史担当、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启迪智慧、激发动力,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以实际行动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锤炼担当品格,书写“新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学史力行,就是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涵养强烈的担当品格,锤炼过硬的担当本领,以正确的历史观涵养正确的事业观。要有躬身入局的担当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在学习党史中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初心使命,担当时代重任,在新的征程上不舍昼夜、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要以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滋养,坚定信仰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用过硬的作风检验坚强党性,用过硬的担当锤炼坚强党性。要自觉增强历史主动,坚决不做历史进程的旁观者、不做事业发展的局外人、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争当崭新历史篇章的参与者、书写者、创造者。

  运用历史经验,打开“新局面”。学习党的历史,是为了清楚地认识我们过去为什么能成功,更是为了有力地指引我们将来怎样继续成功。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我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学史力行,就是要深刻总结运用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去战胜前行路上的一切风险和挑战,在胜利中走向更大的胜利。要学会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历史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透过现象找准本质,把历史经验科学运用到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中来。要发扬斗争精神、丰富斗争经验、锻造斗争本领、运用斗争艺术,时刻做好斗争准备,注重用历史经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迎接重大挑战,坚决避免出现重蹈覆辙的现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敢闯敢试,不一味地照搬照抄历史经验,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学习历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闯出一条条新路。

  办好群众实事,回应“新期待”。人民的声音就是时代的声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学史力行,就是要对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涵养深厚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当好“老百姓的官”,严守纪律规矩,不断改进作风,涵养正确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决向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亮剑”。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深入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之中调查研究,确保决策、办法、举措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把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唱响不懈奋斗、永远奋斗的时代主旋律,担当实干、锐意进取,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求全体共产党员不移其志,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在新百年新征程上,永葆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以赶考的姿态守好“红色根脉”,不忘初心再出发。

  走好新的百年赶考之路,必须胸怀信仰之光。从浙江嘉兴南湖烟雨中的一艘红船启航,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过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我们必须坚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发展智慧和奋进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政绩观。要胸怀千秋伟业,乘势而上,开拓奋进,毫不犹豫,旗帜鲜明地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脚下有力、有了坐标,才不会跑偏航道,方能继续在赶考路上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就一个又一个伟业,以不忘初心的姿态,让信仰之光照耀“赶考”新征程,为新赶考之路导航,续写“新答卷”。

  走好新的百年赶考之路,必须传好薪火接力棒。“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谁都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能够历经苦难发展到今天的强大,积累了几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真情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我们要坚定不移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干给一任看,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前赴后继,英勇奋战,顽强斗争。在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下,让年轻的同志学好“四史”,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入党,入党后如何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每一程,都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惧风险、迎接挑战。让接力者,从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永远同中央保持一致,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准确把握政治站位,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在见贤思齐中不断锤炼过硬政治品格、增强实干担当本领、践行初心使命。在赶考百年的新征程中,奋力赛出优异成绩。

  走好新的百年赶考之路,必须续写荣光不歇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吹响了下一个接续奋斗的集结令!作为共产党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躺平”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产生“革命成功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停止不前”情绪,“贪图安逸”“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居功自傲”的情绪。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赶考百年新征程,是党中央交给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又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必须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九个必须”对共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常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初心不改、责无旁货。生逢盛世,更当不负盛世,击鼓催征,奋楫扬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姿态永远奋进在赶考路上,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时刻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再出发,仍是少年;
铸伟业,赶考路上初心永在。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文章指出,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

  “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迈上新时代赶考之路,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作为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立品德,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明大德,就是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中坚定信念。“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到千磨百折的长征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从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无私奉献到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崇高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我们一路向前。“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不管遇见怎样的问题困难,都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用忠诚履行职责、用看齐成就事业。

  守公德,就是在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中报效祖国。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当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筑牢民本之基,深入街头巷尾、田坎院坝,在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造福人民”融到血脉里、刻到骨子里,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立品德,就是在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中锤炼品格。“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前进道路上,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风险。越是这种时候,越应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从小事小节做起,严于律己、清白做人,真正稳得住心智、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廉。“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慎微、慎权、慎独,守住党员干部的纪律底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达到“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境界,做到“心有戒尺知高低,心存敬畏不妄为”,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广大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看齐,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怀“四心”、谱“四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奏响新时代人才最强音。

  怀一颗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之心,谱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担当之曲。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袁隆平、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身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不顾艰难险阻、毅然回国报效,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缔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广大人才要涵养“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理想信念融入血脉、把忠诚于党落于行动、把造福人民作为己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怀一颗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心,谱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攻坚克难之曲。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在中国梦的璀璨篇章里,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全球系统,航天追梦人用智慧和热情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正是他们秉持着“宁要光荣的失败,也不要平庸的成功”的态度,实现了许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广大人才要坐住“冷板凳”,勇闯“无人区”,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课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怀一颗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之心,续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刻苦钻研之曲。科学研究探索的是基于事实的真理,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真”做学问、“真”做科研,才能得“真”学问、出“真”成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年挽起裤腿行走在稻田里,把科研做在大地上。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广大人才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坚定对科学的追求,永葆仰望星空、探求真理的好奇心,只有立足科学、大胆假设,扎实求证、反复推敲,下足苦功夫、敢啃“硬骨头”,方能向着真理不断抵近。

  怀一颗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的奉献之心,谱好“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爱岗敬业之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
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
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60余年刑侦生涯,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他们在岗位上静心笃志、心无旁骛,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执着,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广大人才要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打破成长“天花板”,练就见招拆招、游刃有余的过硬本领,切实夯实技能基石,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推荐访问:红色 读后感 血脉 用好 无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