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时间:2022-04-05 08:35: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供大家参考。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遇到一些顽劣的学生,甚至束手无策。我曾经有意识地去寻找一些教育类的书籍,但大多比较理论化,没有趣味,难以激起阅读兴趣。就算硬着头皮读下去,也往往因为太抽象,不能给我以实实在在的启发,不能给我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寻寻觅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李镇西这个名字,知道他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影响很大。读过这本书后,书中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深深震撼了我。我开始反思我的教育,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借鉴他教育教学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对李镇西老师影响非常大,李老师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爱孩子,以孩子们的快乐为自己的幸福,真正地做到了“爱生如子”。我认为李镇西老师就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李老师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高素质”首先应该是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新潮观点”。我们似乎早就知道一个好老师是热爱学生的,我也觉得自己是爱学生的。可是,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又分明感觉到我并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并不亲近我这个老师,甚至见着老师躲躲藏藏的。说起来很惭愧,也很困惑,明明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也关爱学生,可是,每年学校由班级学生评选“我最喜欢的老师”,我从来都不在此列。为什么?如何才能赢得学生的心灵?在读了《爱心与教育》后,我知道了答案,也感到很惭愧。原来我的所谓爱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嘴上和心里,在实际行动上做得远远不够。

 “爱孩子”似乎是李老师的天性。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他几乎整天和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学生泡在一起。几乎每个暑假都和学生一起游山玩水;经常请学生到自己家里聚餐;周末邀请取得突出进步的学生一起游玩;每个学生的生日他都记得,常常会按时送上生日礼物,或是为学生举行集体生日晚会。读了《爱心与教育》,你会觉得做李老师的学生很幸福。

 1987 年 8 月 31 日,高一新生入校第一天,深夜 12 点,周慧同学肚子疼痛难忍。李老师知道后,一蹲,一弯腰,背起周慧一步一步地向山上的住院部走去。山路陡,李老师背得气喘吁吁。周慧也许疼得太厉害了,在背上呻吟起来。李老师却和她开玩笑以分散她的注意力。读到这里,我眼眶湿润,我想起了我的高中班主任。那年头,我们也是住校生。一天深夜,我流鼻血不止,血流得快,仰起头,血就直往喉

 咙里灌。同寝室的都被惊醒了,急忙叫来了班主任。他见情形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附近的医院走。帮我办理住院,看护我打点滴,直到天明。出院后还是他亲自骑摩托车将我送回家休养的。记得后来我写了篇日记感谢我的班主任,可惜这日记没有给他看。

 还是 1987 年,高一新生宁玮因住校想家,躲在楼道里哭泣。李老师闻声询问缘由,并把她和一起的几个女生请到家里聊天。告诉学生,自己像他们这般大时,也曾流学他乡,也曾哭过呢。这现身说法,谈笑之中,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学生会觉得老师近人情,可亲可敬,而不是高高在上,张嘴就是大道理。宁玮家庭困难,她连两三毛钱一份的肉都吃不起,一星期只吃一次肉。李老师知情后,把宁玮叫到身边,塞给她五元钱,说:“拿着,多买些菜票,不注意身体,早晚你会垮的。”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他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是必然的,他把师道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们的心中。

 近在咫尺的师生通信。读《爱心与教育》你会发现李老师经常与一些学生保持书信往来。宁玮期末考试成绩名列班级 60 名学生中的第 22 名,很难过,觉得对不起苦苦供自己读书的父母,离校时黯然神伤。宁玮的成绩虽然不能说好,但是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李老师觉得这样的好学生,自己对她关心得太少了。于是寒假还牵挂着这个学生,特意给

 她写了一封信,鼓励她!此后,宁玮高考落榜去打工,李老师还一直和她保持书信往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学生对老师、家长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心灵。所以,有时候我们老师满腔热情想要和学生沟通,但学生却“不领情”,要么一言不发,要么问什么答什么。因此,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时候面谈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方式。这种情况下,书信便成了师生对话的最佳途径。

 李老师和学生的通信,始于一个叫洪菁的学生。这个学生天资聪明,思想早熟,性格内向。她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得比较灰暗,学习懒散,缺乏上进心。老师多次找她谈心,她都是一言不发,顶多点点头。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像这样的学生你要想走进她的心灵,了解她的真实想法是很难的。于是,李老师尝试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师生通信。让我深受启发的是:李老师在与学生通信时,往往会隐蔽自己的教育意图,避开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或误会的内容,从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实践证明,“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学生,“好为人师”地处处教训学生,学生往往不买我们的帐;而俯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学生或许会情不自禁地有所思索,有所醒悟,有所感奋。所以我们在与学生沟通时,应该少一些教育的功利性,应该不带教育目的地和学生很随意地谈心,李老师写道:“最好的教育是看不出教育目的的教育”。如果学生知道老师是在教

 育自己,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防范意识和抵触情绪。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李老师不仅和自己班级的学生通信,甚至还忙里偷空和远方的一群中学生通信,他的手记六“生死两地书”,读得我眼睛湿润,感慨万千。李老师是一个拥有爱心,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

 读《爱心与教育》,我被李老师和万同的故事感动,李老师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方法对我很有启发。转化“后进生”的指导思想是教育要民主、科学、个性。这是教育理论,我们在别的教育类书籍上也见识过,但没有和具体的教育故事结合,我依然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到的,我又该怎么做。读了《爱心与教育》,我才豁然开朗。民主,就是李老师自然而然地把“后进生”看做朋友,而那些顽皮的“后进生”不知不觉地把李老师看做“哥儿们”;民主,就是李老师喜欢与“后进生”一起“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徒步去郊游,在田野追逐;“后进生”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李老师带他们去吃火锅庆贺……民主,就是用心灵赢得心灵。当“后进生”完全信任老师,对老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影响才可能发生。所以李老师说:“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

 湾。”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李老师说: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万同偷了游贤德的随身听,在李老师的激将法之下,主动承认了。李老师却说:“这里面肯定有些误会。”把随身听还给游贤时李老师又叮嘱:“万同是跟你开了个玩笑……你一定不要对班上任何同学讲这事,以免万同背思想包袱。”李老师在跟万同和游贤谈话时都没有用到“偷”字,李老师就是这样保护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不让他“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爱心与教育》是一本好书,书中的教育故事感人至深。此书带给我的启发还有很多,限于篇幅,难以一一道尽。如果你也是一位老师,或是一位家长,常常为教育孩子而苦恼,那么,将此书找来读一读,相信一定会“开卷有益”。

推荐访问:有感 爱心 教育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