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影视创作回顾与乡村振兴探讨

时间:2022-04-18 18: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根据相关题材剧情类影视作品信息建立的数据库,考察其收视、票房、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不难发现扶贫题材作品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优秀作品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票房与口碑,证实了此类题材作品在讲述中国故事中的创作可行性,但也有一批影视项目存在成活率低、有效传播度弱,内容模式化倾向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成功案例,总结出此类题材,尤其是乡村振兴题材的创作应整合资源,集中打造拳头作品,转变编剧思维,按照类型化原则书写,构建多轮次提升的戏剧情节结构,塑造具有多维特征的深度人物,依靠专业化核心团队运作,并打通多层次的有效传播渠道,从而提升新主流现实主义题材的三性统一。


关键词: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主旋律影片;
主流意识形态;
传播效果

精准扶贫是对脱贫理念的重大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伟大战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①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于湘西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及“精准扶贫”理念。在“扶志”与“扶智”结合的帮扶格局中,一批“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相继出现,成为政策宣传的重要载体。经过8年奋斗,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的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②。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③因此,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拟回顾“精准扶贫”题材剧情类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特点,总结其得失,以期为将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文艺创作宣传,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本文也期望回答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背景下,现实主义主旋律影视作品应该如何实现思想性、观赏性与艺术性的三性统一。本研究针对“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以电视剧和剧情电影作为样本,建立影片数据库。数据库的统计起止时间从2013年11月3日“精准扶贫”概念的正式提出,至2020年12月31日止。数据来源方面,以国家电影局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的项目立项公示进行统计。虽然全国范围内还存在此类题材的剧情短片,但本数据库并未囊括,一是出于研究人手与精力的局限,二是这些作品的制作规模和传播范围大多较小,实际的宣传功能也较为有限,不太能够准确反映此类作品的传播效果。本研究也未将此类题材的网络电影和网络剧纳入统计。鉴于此类作品的宣传意义和在社会中的实践借鉴意义远大于商业性,在数据评估方面,本研究不仅参考传统的收视率和票房指标,更引入豆瓣网的评分和长短评数量进行考量,以综合衡量其传播价值。

一、生产现状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数据库共统计“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278部。其中,含141部电视剧、137部剧情电影。作品数量的年度变化特征如下图所示数据显示,“精准扶贫题材”电视剧和电影制作项目起步于2014年。2015年11月,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④;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⑤,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自此,此类题材的作品有显著的增量成长。上述影片的制作背景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民间影视传媒公司独立制作;
各级政府牵头,民间影视公司承制;
国有电视台和制片厂独立制作。下列图表显示了排名前十的电影和电视剧:数据显示,排名前十的电视剧,其综合平均收视率均破一,其中一半的影片有豆瓣评分。点评数量排名和收视率排名完全一致,证明观众对于具有高收视率的优秀主旋律电视剧作品,具有较高的主动二次传播意愿;
排名前十电影的票房收入差距较大,最高的票房过28亿,最少的仅6万元,前十名影片中,仅有3部拥有豆瓣评分,点评数量的差异也非常大,证明观众对于此类电影题材的认知度较低,二次传播热度较弱。

二、数据分析

从总表统计上看,精准扶贫题材的电视剧传播比电影更具优势,其中优秀电视剧的收视率不亚于甚至高于其他主流类型电视剧。同时,爆款类电影作品的票房收益亦不亚于其他商业类型影片。参考豆瓣以往的打分规律,作为广义上的大众传播文本,7分以上的影片,均可以认定是在平均水准之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案例表明,精准扶贫题材作品是可以实现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当然,从278部作品的统计总表上看,剧情类作品还存在如下三个问题:其一,项目“成活率”较低,优秀爆款作品数量较少。电视剧中,有近50%的项目仅在召开项目新闻发布会之后就终止了,另外约20%的作品出于各种原因没有拍完,播出的电视剧数量只占此类作品总投拍数量约30%。另外还有一批“杀青”后还未签署电视台播出协议的电视剧;
电影中,未上映作品亦占到总投拍影片数量约30%,也有少量影片在立项之后未建组拍摄。院线上映并能获取到票房数据的影片,占总作品数量的10.1%,其中又约有23%的影片仅在地方独家院线进行了点映。其余能与观众见面的电影,均选择投放央视电影频道或视频网站进行放映。其二,项目方的宣传意识较弱,作品的有效传播渠道较少。以上述作品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为例,部分影视作品仅有开机仪式、采风活动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对于影片的跟踪报道、线下观影及延伸活动的动员与组织,均少有涉猎,没有为观众搭建起足够的信息渠道。其三,作品的叙事模式重复度较高。电视剧中,约50%作品的主角是扶贫干部,约20%作品的主角为贫困村民,30%的作品采用了干部和村民的双主人公设置,电影中,近50%的作品主角为村干部,约40%作品的主角为村民,只有不到10%的作品的主角为扶贫志愿者,出现了“重干部轻群众”的创作倾向。上述三个问题的存在,或许就是一些观众“怀疑”此类影片不好看的症结所在。因此,并不是说精准扶贫故事就没有市场,而是资方能否以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对影视项目进行科学的生产管理和宣传发行。毕竟,纵观此类题材中的优秀作品,在上述三个层面均做足了功课并有所创新。其一,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优秀影片大多立足于具有某种知名IP效应的新闻事件进行创作,但这种创作并非完全按照事件的真实发生情境来书写,而是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前提下,依照戏剧性叙事的创作规律进行改编。比如,电影《十八洞村》所创作的新闻素材,来源于总书记对该村的实地考察;
电视剧《西京故事》改编自曾获得多项戏剧文化界大奖的同名话剧,该话剧“2011年7月初为庆祝建党90周年进京演出,先后在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戏院演出6场,26所高校、60多位部级以上领导观看,好评如潮”⑥,具有广泛的群众认知基础;
电视剧《苦乐村官》则改编自“曾获得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⑦的大型现代同名陇剧。同时,在上述这些作品中,均能看到标志性人物的成长、叙述线索的起承转合、戏剧性的“幕”结构和区分了主次线索的矛盾冲突纠缠与演进。这种创作方法,一方面保证了项目在筹备期即可借助新闻话题进行有效预热,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故事的商业性和观赏性。其二,为了保证影片宣传信息能够直达普通观众,优秀影片均采取了多元的传播渠道。比如电影《秀美人生》组织社区、扶贫等干部观看,并在微博等平台上扩大社会影响力。又如电视剧《最美的乡村》的资讯新闻,在百度新闻搜索中多达58200篇,内容覆盖了从前期勘景到播出后的主创采访、剧评等内容,新闻发布平台也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县级媒体。其三,优秀作品在剧本筹备中,均秉承认真严谨的调研态度,进行了扎实深入的田野调研,保证了作品的写作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切合实际直达人心。比如电影《秀美人生》的编剧,不仅“到黄文秀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汲取素材,通过采访黄文秀的同事、家人、闺蜜以及乡亲们等,尽可能地了解她的故事”,又“先后深入到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东庙、隆福、龙湾等乡镇的贫困村去体验生活,到精准扶贫任务异常艰巨和繁重的村屯去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原始材料”⑧,在干部和贫困群众两个方面,都收集到了丰富的资料。又如电视剧《一诺无悔》,为了写好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主创团队“专程前往福建南平等廖俊波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进行实地采风,接触了廖俊波的同事朋友,还有他帮助、扶持过的工商界人士、基层干部、普通市民。”⑨由此可见,严谨认真是作品质量的保证。部分此类作品之所以显得粗粝,并让观众感觉乏味,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剧本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一些创作者临危受命,没有预留出深入采风的时间,缺乏对干部工作难度的持久性考察,和对贫困民众心态的有力洞察,自然也就导致作品缺乏辨识度,难以唤起观众强烈的移情价值,更难以接受时间的考验。当然,媒介管理机构也在同步发力,大力推广扶贫题材作品的传播。2020年3月,广电总局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就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传播提出了四点要求,即加大排播力度、加快播出已有成片、打造精品以及加强电视剧的宣传推介,尤其是重点剧目的宣传推广工作,⑩同期也公布了22部脱贫攻坚题材重点电视剧名单。这些举措均有助于提高此类影视剧创作的质量与传播效果。

三、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的研发策略

精准扶贫成就的最终达成,并非农村发展的终点。作为“十四五”时期重要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计划,“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k。从政策层面上看,乡村振兴计划与精准扶贫政策的施政对象均是农民,施政范围均是农村,施政内涵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施政目标均是为提升农村区域的经济文化水平;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故事发生地域、人物社会工作属性以及某些潜在的戏剧性冲突构建等方面也高度相似。因此,未来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无论创作、宣传或是发行,其实都是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的一种传承与延续,两者之间也具有相对较高的可比性。鉴于此,总结精准扶贫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既有问题,也是提升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水准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其中的核心是建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影片制作流程。具体由以下三个途径构成:(一)从制片的角度看,宜整合资源,集中打造重量级拳头作品鉴于电影和电视剧的资金风险较高,发行的不确定性较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此类题材剧情片创作之前,应谨慎评估,大胆求证,从而规避风险。当前,此类影视作品大多由各地州市政府牵头进行,限于地方财政的压力,多数影片往往规模小,投资少,片长短,拍摄质量欠佳,在海量的信息时代,无法获得有效传播。有鉴于此,各地州市宜尽量压缩剧情短片、微电影的数量,提升战略眼光,服从大局,以省委部门牵头,整合各地“乡村振兴”的事迹案例,形成资金与创作队伍的合力,打造能够代表一省的重量级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在作品数量上不求多,但求精。同时,这种重量级作品还需委托专业团队进行制作,以保障制作流程的规范性、故事叙事的专业性,符合影视作品创作的规律。比如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由宁浩团队牵头一批中国优秀影视人才制作的;
又如《最美的乡村》的导演郭靖宇,本身就是中国电视剧界的重量级导演。这些作品联合了诸多业内顶尖的影视工作者,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极大地提高了观众的认可度。(二)从创作的角度看,宜精心打磨专业化的剧本,在明确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定位的同时,提高故事的类型化程度精准扶贫题材的优秀作品,大多秉持“扶贫先扶志”的创作理念。即以困难群众的观念变化为主,以扶贫干部的工作事迹为辅。同理,乡村振兴题材作品,不应仅用于宣传本地干部和先进个人的优秀事迹,更应该让农村人口看到改变命运、迈向富裕的可能性,产生奋斗的主观愿望。毕竟,乡村振兴计划真正的受惠者、宣传的靶心,还是三农。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转变编剧思维:其一是塑造具有多维特征的深度人物,推动观众产生“共情”体验。多维,即剧本对主要人物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等,进行了深入的个性化设计。这些人物内心世界丰富,具有外部和内心世界的多种冲突,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能展示出明显的心理变化或成长弧线。多维人物比常见的扁平人物更加贴近真实人物,因而也就更加可信。比如电影《十八洞村》的主角,退伍老兵杨英俊,他爱面子,倔强中带着傲气。这个人物并没有因不善言辞又脾气暴躁的缺点遭到观众的嫌弃,其性格缺陷和所处的特殊人文背景,不仅不会损害角色形象,反而更加贴合真实人物的现实特点。他身上不服输的干劲,以及作为家长、退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极易让观众产生共情价值。其二是合理分配不同人物的叙事占比时间。既有精准扶贫题材作品往往都采用群像式的写作方法,即一部作品被多个人物占据了大致同等时长的情节比重。其创作初衷,或许是为了突出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的实施广度,但由于影片的叙事时间被分摊给了太多人物,因此很难让观众建立起对某个人物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从而也就难以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强烈的移情体验。反观优秀的精准扶贫影视作品,尤其排名前十的影视剧,往往都立足于对一两个主要人物进行深度描绘,这是乡村振兴题材可以遵循的规律。其三是按照类型化剧作原理,写好干部、志愿者与群众之间多层次、逐步升级的戏剧性“较量”。在精准扶贫题材排名前十的影视剧中,贫困村民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扶贫干部的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演变,甚至反转突变,不仅是虚构类影片的戏剧性创作规律,也是未来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的客观事实。其四是善于借力地方的小说、散文、诗歌、曲艺等进行影视创作。鉴于各地方都有本土作家群体,这些作家对当地群众生活非常熟悉,他们的文学作品往往积累于作者土生土长的个人经历之上,具有对乡民生活面貌和地域风情的细腻刻画。通过文学改编,既可让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也有助于激励当地的文学创作发展。(三)从宣发的角度看,宜灵活打通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乡村振兴影视作品的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制作单位宜扩大宣传途径,利用传统媒介进行整合营销,发展线下资源策划系列活动。进行此类剧情作品的策划时,不能只看到故事素材和采风来源中的地方性特点,更应该找到这些突出事迹与典型人物在全国范围中的宣传契合点。就发行而言,在偏远地区,可以大力发挥县级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能力,依托此类题材影片的传播,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建设。在少数未被网络与电视信号覆盖的极边远地区,亦可采用传统的农村放映队作为传播渠道的补充,依靠农村放映员、露天荧幕,甚至是VCD、DVD等传统放映方式进行此类作品的传播。在这一方面,山东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建设成果卓效,不再赘述。

四、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一直在寻找一条融合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新主流影片创作方法。广袤的农村,既是中国国土面积的构成主体,也是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地区,更是国家政策实施的重要对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刻画着基层农民的坚韧面貌,书写着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它们天然具有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血脉和精神。自2021年初,精准扶贫影片已在中国的影视剧创作中,彰显出自身的重要性。优秀的精准扶贫影视作品,彰显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丰富可能性,也印证了现实主义主旋律题材本身的市场价值。这是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影视作品紧跟国家政策和时代精神所取得的可喜进步,也是各制作方对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积极响应。在乡村振兴题材方面,无论是电影《一点就到家》创造的高票房,还是李子柒这样的短视频工作者创造的高品牌估值,均为这个题材艺术创作领域的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在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影视也必将进一步发挥现实使命,借助三农故事,成为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作者:司达 赖思含

推荐访问:扶贫 振兴 乡村 探讨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