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灾减灾工作计划10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8-23 19:35:02 来源:网友投稿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气象依法行政,做好气象法制工作,全面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战略,按照县普法办20xx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10篇,供大家参考。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10篇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1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气象依法行政,做好气象法制工作,全面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战略,按照县普法办20xx年普法工作要点和市气象局提出的工作目标,特制订我局20xx年普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律六进”活动为主要载体,重视创新,突出特色,讲求实效,扎实开展气象普法工作,全面推进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为提高“四个能力”和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弘扬法治精神为核心,通过普及气象法律法规和开展气象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气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气象部门领导干部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气象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规范气象执法,增强人民群众的气象法律意识。

  三、工作任务

  (一)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认真抓好领导干部法律宣传教育。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丰富领导干部学法内容,制定局党支部学法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以党支部的学习带动全局的普法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2、组织开展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并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机构组织的法制培训。

  (二)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1、在全局上下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强化法制教育舆论宣传,办好普法教育宣传栏,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形成学法用法,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健全学法用法制度,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和引导气象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行政。

  2、在全社会积极开展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契机,举办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法律六进”、悬挂标语、开设专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在巩固“五五”普法宣传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为我县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继续加强防雷及气球施放管理

  1、防雷的管理方面。一是联合教育部门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宣传和防雷安全检查工作;二是加强同当地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横向合作,集中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进行防雷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查处,及时排除雷灾隐患;三是认真做好雷灾调查和上报工作。

  2、施放气球管理方面。一是坚持每个月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生的违法施放行为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二是在“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五一”、“国庆”等节假日加强气球施放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三是做好施放气球安全事故和施放气球处罚案件的上报工作。

  (四)切实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1、严格执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健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依法加大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力度。

  3、加大对外宣传,引起全社会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视。

  四、保障措施

  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全局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年法制工作精心部署,认真实施。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明确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对在岗人员进行一次法律知识考试,有力保证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2

  一、大力开展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活动

  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仍然贯彻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同时强调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我校防震减灾各职能部门,要在“5.12”前后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新《防震减灾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对全体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常抓防震减灾工作不放松。

  二、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做好防震减灾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工作

  地震应急处置和管理是防震减灾工作最核心的大事,要切实抓好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一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强化减灾意识。二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部门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保证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进行。三要在上年度物资清查的基础上,抓好地震应急基础装备建设,补充防震减灾战略的储备。

  三、做好宣教工作,普及防震避震知识

  要结合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和县局有关要求,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和“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震法规知识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宣传。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宣传阵地建设,制定切实有效的宣教方案,提高中小学生的防震避震知识;要充分发挥本校地震科普室固定宣传基地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科普宣传;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的“五进”活动,把地震宣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加强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

  历次地震灾害的实例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物的倒塌和场地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减轻地震灾害非常重要。因此,后勤处要加强协作,严格抗震设防管理。学校一方面要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组织检查教师的住房,学生的教室,厕所,发现问题及时加固。

  五、 强化地震避险场所建设

  地震避险场所的建设是地震救援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等内容纳入总体规划,拓展校园,操场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设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

  六、继续在全校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惨痛教训就是逃生意识的全面缺乏,尤其是学生,成为受地震伤害最大的"群体之一,因此加强学生抗震避险意识,开展应急逃生演练是学校的长期任务。

  20xx年度我校要根据学校教学任务的安排,组织广大师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与常规性的逃生演习,以增强师生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做好媒体宣传。

  一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建立一批防震减灾工作教育点,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要求每位少先队员办手抄报一份。

  二是搞好常规的宣传工作,印制地震知识、宣传图片;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站与其他宣传载体常年不定期地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三是请专业人士开展报告会等各类科普活动。

  四是红领巾广播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介绍防震减灾知识。

  五是校领导小组要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要抓好安全工作,抓好危旧住房的改造工作,对老师的住房,学生、教师厕所等破旧建筑等要加快改建进度。

  总之,要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在全校师生中长期树立灾害意识,人人掌握基本的逃生与自救方法,一旦灾害发生,要使人的生命损伤降低到最小限度。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3

  一、总体要求

  20xx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日,全面宣传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的思想,并结合实际,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法律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今年“5.12”防灾减灾宣传日的主题为“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11日至5月17日,按照省市地震局要求做好宣传周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设置宣传展板和标语、组织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家庭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和组织演练,发放宣传资料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区防震减灾工作最新进展;利用电视、电台、报刊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开设专题栏目或专题节目,制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发表文章,扩大媒体宣传效果;利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三、强化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防震减灾法制意识,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履行防震减灾法律义务、依法参与防震减灾的氛围。

  重点将《xx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宣贯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加强宣贯,确保收到实效。

  四、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引领作用

  宣传周期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组织开展参观、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等地震科普活动,有条件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要举办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或其他形式的主题活动,健全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长效机制,以“5.12”防灾减灾宣传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示范学校工作机制,切实将防震减灾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五、认真做好防震减灾新闻宣传

  充分认识此次宣传周在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策划,通过组织记者采访,在媒体开辟专版、专栏以及专访等方式,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要求;要加强舆论引导,掌握防震减灾宣传的主动权,既要严把新闻报道的审核关,又要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妥善处理防震减灾新闻报道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系。

  六、具体安排

  (一)各街道办事处根据活动方案,按照活动主题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

  (二)5月12日上午在四矿广场举行防震减灾集中宣传。

  (三)积极开展20xx年“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活动。

  (四)利用矿区网络信息平台编发手机短信,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七、有关要求

  (一)各街道办事处、桥头地区各社区、各中小学校及时研究制定宣传周具体实施方案,认真抓好部署和落实工作。

  (二)5月18日前将“5.12”期间开展活动的相关信息及图片及时报送区地震局办公室。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早部署、争主动”,以保障师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的原则,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度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老师及在校员工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防汛抗洪的组织、筹划工作;加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研究与部署,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各项措施。

  2、指导健全校级防汛抗洪组织机构,分层级建立防汛抗洪管理体系;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制定预案,并监督其贯彻执行。

  3、全面掌握汛情、灾情防汛抗洪工作基本情况,重要信息要在第一时间上传,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4、积极筹集防汛抗洪物资,强化管理,始终保持良好备战状态。

  5、部署和指挥实施防汛救灾行动。

  6、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学校的防汛和抢险工作。

  7、后勤保障以及灾后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等工作,严防灾后发生疫情。

  三、防汛措施

  (一)准备期间

  1、学校要立即修订完善本校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备足物资,密切注意汛情通告。并广泛开展防汛抗洪中的.自救和互救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汛逃生的`基本技能。

  2、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领导小组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随时准备部署、执行防汛抗洪任务。

  3、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对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以及围墙等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坚决封闭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管理,加强对食堂、门卫、财会、电教室、仪器设备等重要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汛抗洪的顺利进行。

  5、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汛期安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汛期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6、要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7、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要的防汛救灾物资。

  (二)预警期间

  1、当降雨量较大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后,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必须临阵待命,及时向各班班主任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要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必要时,集结好抢险队伍,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灾情,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3、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洪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低洼易涝、紧靠山体学校更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三)救灾期间

  1、发生洪涝灾害后,防汛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部署,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指挥岗位。

  2、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防汛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人员检查,疏通排水;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线路(除应急照明系统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3、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要迅速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并组织师生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要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4、灾后,各校要根据校内的特点,立即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凡有安全隐患的校舍,要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5、暴雨和洪水过后,要及时组织相关力量对校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对汛期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灾情发生时,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立即到位,听候命令。对忽视预防、疏于管理、擅离职守、不听指挥影响抢险救灾的直接责任人,要从严处理。

  (二)领导小组成员要对所辖学校防汛抗灾情况与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汛抗灾的意见或建议。

  (三)在汛期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发觉天气突变或接到上级通知,务必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四)严格执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一旦有险情发生,在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同时,及时向教育局报告,不得拖延,更不得隐瞒不报。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灾害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整合各种社区应急资源,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建立一支防灾队伍,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工作目标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长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

  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三、计划安排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如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通过进一步组织领导,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的工作基础。

  二是完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把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针对社区灾害隐患,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把组织居民开展演练经常化,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明确灾前、灾中、灾后的各个进程和环节中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和如何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三是努力完善社区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平时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有灾害事件时及时报告,并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使其成为社区灾害预警、救助、服务的主力军。

  四是继续开展好社区的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社区灾害隐患和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现状,健全减灾宣传工作机制,注重实效,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尽管我们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和居民对我们的要求还差的甚远。我们会加倍努力,做到思想创新、办法创新、与时俱进。掌握主动权把减灾工作搞得更好。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6

  为开创xx区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xx]54号文及市地震局《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的精神,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拟订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建设

  拟召开区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领导成员会议,通报区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情况及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根据汶川地震启示,修改、完善区防震减灾规划,并借助联席会议平台,进一步推动区域防震减灾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区地震应急体系

  1、举办有关委、办、局和街道的地震应急培训班,根据汶川地震反思,指导各、委、办、局和街道(镇)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分预案。

  2、汲取汶川地震教训,与区教育局联手,分批举办学校地震应急培训班,指导区属中学制定防震减灾应急疏散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3、指导有关街道和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在灾害发生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通过演练和培训,逐步在各社区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区地震志愿者队伍。

  三、建立区震害防御体系

  1、为适应区域的发展,进一步开展区房屋、建筑物抗震设防基本情况的调研,逐步建立xx区抗震设防工作数据库。

  2、充分发挥各单位防震减灾联席会议联络员作用,逐步建立平时地震前兆信息预报网和震时灾情、民情、社情速报网。

  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1、结合特点,开展重点与常效相结合、以扩大受教育面为主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2、借助“5.12”和“7.28”防震减灾日重大纪念日,开展大型宣传纪念活动;

  3、为增强中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拟编辑《xx区中学生防震自救手册》或折页,分批发放各学校;

  4、订阅防震减灾杂志及宣传光盘,分送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五、加强xx区防震减灾科普特色学校建设

  1、协助指导区特色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2、积极关注区强震观察点建设,设法利用该资源,帮助学生开展有关强震信息分析的"研究性活动;

  3、积极组织学校参加市局组织的特色学校培训、交流、考察等活动;

  4、积极组织学校参与“市防震减灾夏令营”活动。

  六、完成市局下达的其他任务

  1、积极参加市局召开“主任工作例会”以及各类培训;

  2、积极参与市局组织的国内外学习、考察、交流等活动;

  3、努力完成市局布置的其他各项任务。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7

  一、活动目的

  今年5月12日是第x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任

  三、活动安排

  1、各班级召开视频班会积极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2、积极号召学生在家做好“防震演练”。

  3、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等方式对自然灾害有深入的了解,掌握逃生方法,对预防溺水、预防交通安全、防火等了解自我防护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并制作手抄报,学校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

  四、有关要求

  1、各班级把视频班会、“防震演练”、手抄报分别拼图的"方式下午3:00前发钉钉群。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8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9

  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为主线,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为动力,以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为抓手,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处置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等各类自然灾害。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逐一对全镇地质灾害区域房屋、低洼区域房屋等进行摸排登记,主要以土坯房为主,针对隐患点明确镇、村干部责任,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原则

  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实行属地管理,乡镇负责指导、督促各村加强应急处置。

  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洪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

  成立镇级防灾减灾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总指挥,副镇长张鸿杰、邓前万任副总指挥,各办、各中心、派出所、供电所、学校、卫生院、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和组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武装部长魏传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应急救援队伍。

  (二)职责与分工

  镇党政办:负责气象、水文等部门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加强值班值守,确保防灾避灾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镇人武部:具体负责民兵参加抗洪抢险工作。

  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督促指导境内河道、渠道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清除。

  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负责监测预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镇域内道路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加强与上级交通部门的衔接,保障因汛情所造成的水毁道路的及时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镇应急办:负责全镇防灾减灾日常工作;负责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及时向县应急局上报灾情统计资料。

  供电所:负责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保证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

  卫生院:负责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学校:负责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发生险情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各村(居):负责辖区塘库堰区域村民、水毁路段、地质灾害区域房屋、低洼区域房屋,主要以土坯房为主的重点区域,汛期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险情,有效组织抢险。

  转移组:负责按照镇防灾减灾指挥部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不漏一户一人。

  调度组:负责调度并管理所有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且负责善后处理。

  保障组:负责转移人员的安置,逐户逐人落实,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病及时医治。

  应急抢险队:由镇政府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和镇政府机关干部等组成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监测预警。

  1.山洪灾害预警。落实汛期值班巡查制度,各村(居)主任为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及防灾责任人。要时刻警惕,加强巡查排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向周边群众预警,组织转移群众,并报镇防灾减灾指挥部。

  2.干旱灾害预警。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落实预警措施。建立健全旱情监测和干旱灾害统计,随时掌握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行动

  (1)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召集指挥部成员会商,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启动应急预案,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并上报县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派工作组指导防灾救灾工作;同时密切监测汛情、旱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带班,加强防汛(抗旱)值班值守,及时发布汛(旱)情通报及防汛抗旱措施;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受灾村(居)的主要负责人应根据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指令部署本村防灾救灾救灾工作,服从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

  (3)以属地为主的原则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防汛抗旱工作;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抗灾救灾工作。

  2.应急响应措施

  当灾害发生后,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观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恶化。当灾害形势严峻时,对是否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时,应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灾害发生后,若导致人员伤亡或失踪,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队紧急抢险,并及时做好汇报。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宣传,密切关注灾情发展情况,定期分析预测灾情变化趋势,通报灾情和抗灾情况,及时组织会商,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落实应急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

  各村(居)各类抗灾救灾信息要及时上报。上报内容要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

  六、工作制度

  1.值班制度。镇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科学安排好领导带班24小时抗灾救灾值守,负责雨量监测,水位统计、接听上级传真、电话指令等,同时做好记录。各村(居)要安排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要保持通信畅通,并做好相关值班记录。

  2.报告制度。为及时做好防灾工作,各村(居)如遇重大灾情险情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及时处置。不得瞒报、漏报、错报、延报等。

  3.追责制度。对影响防灾减灾救灾安全问题不及时处理的;不坚守防灾救灾岗位,不服从调派,擅离职守的;不按规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工作,不及时组织安全受威胁的人员转移,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汛情、险情、灾情的,将进行追责。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村(居)民委员会、各单位及镇村责任干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真对待,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侥幸心理,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2.落实责任。各村(居)民委员会、各单位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肃纪律,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3.保障投入。各村(居)、各单位要做好防灾减灾救灾队伍、物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确保能够及时抢险救灾。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篇10

  一、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一年来,我县防震减灾法制工作,以宣传国家《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条例》和江苏省地震工作地方性法规等为抓手,以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法律意识为目的,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年初,县政府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部署全年工作任务,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会上,与各乡镇场分管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状。出台了《泗阳县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一年来,县领导两次专题听取地震局防震减灾工作汇报,上下半年各一次召开由成员单位参加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部署,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不断推进我县防震减灾法律建设,全面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法律意识。

  2、建立行政执法队伍。成立了由县地震局、科技局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的执法领导小组,使防震减灾执法与执法监督有人抓、有人管。

  3、建立执法检查制度。我们把执法人员分组包干,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防震减灾执法检查和监督,达十次之多。

  4、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今年10月份两人参加县法制办组织执法人员培训,掌握执法的法律依据和执法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从而保证行政执法工作健康运行。

  二、搞好地震监测预报,努力创造优良环境

  1、加强监测台网设施建设。我县农场165震情监测站,设备陈旧,严重影响监测效果。县政府专门下拨专项经费,对该站点的监测设备实施进行改造,使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的信息分析处理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张家圩镇和新袁镇新建两处宏观观测点,配备了设施,明确责任人。

  2、加强办公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县地震局先后增加了电脑、传真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建立电子信箱,与县科技局联合建立了“泗阳农村科技服务网”,全年地震信息资料传输系统运转正常。

  3、加强资料分析处理。建立短、临预报和震后趋势快速判定工作方案及震情跟踪异常落实制度。认真进行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的信息检测、传递、分析和处理,保证我县境内及周边地震形势及时得到会商,提高我县预报的能力。

  4、加强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议。以“三网一员”和“志愿者队伍”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全县每个乡镇都配备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共建立28支志愿者队伍。

  三、开展地震灾害预防,扎实落实各项措施

  1、积极实施防震减灾规划。认真编制防震减灾工作规划。积极实施防震减灾规划,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认真做好地震安评工作。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按规定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把建设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城市基本建设程序,进入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环节上为震灾预防把关。

  3、加强对乡镇民居房屋抗震设防的指导。县地震局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普宣传周到农村宣传如何搞好抗震设防,编印了《农村建房抗震要求读本》下发到各乡镇,精心制作了二十多块宣传图框,巡回到农村搞宣传。

  四、加大地震应急救援,打造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1、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完善救援体系。年初,县政府修定了《泗阳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减灾指挥部,县长任总指挥,县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任副总指挥和成员。同时,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生命线工程部门、易产生次生灾害部门、大中型企业医院、学院等单位,也相继修定本系统应急预案,县局备案全额79个。

  2、兴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开展地震灾害预测工作。去年10月份我们先后到海安、东台、苏州等地考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已拿出方案拟在市民广场和森林公园建立标志明显、功能齐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组织专家针对全县地质、建筑、交通、人口等综合因素开展地震灾害预测工作。

  3、建立地震应急指挥系统。配备了车辆、通信工具、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照明设备等应急指挥所需的通信和交通工具。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三到位”。在地震应急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做到组织、责任、措施“三落实”。在信息传输系统建设中,进一步改善了信息传输条件,提高了震情灾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4、定期进行检查,认真组织演练。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应急工作坚持每半年检查评比一次,并将考评结果报县目标办,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依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对地震应急工作的.重视程度。上半年在泗阳中学等28家学校进行地震应急模拟演练,从方案制定,组织指挥,现场实施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广大师生地震应急反应能力。

  五、动员社会力量,营造全民防震减灾氛围

  1、认真开展省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今年,在多次的研究和讨论下,确定今年的创建学校为泗阳中学高中部。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严格分工,明确责职,扎实推进,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2、切实加强防震减灾社区宣传阵地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预防、应急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及鉴别地震谣言的能力。专门围绕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精心准备了相关的文字、图片及地震科普知识材料,在县繁华地段开展防震减灾宣传阵地建设工作,以这种宣传形式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3、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利用 “7.28”唐山地震、“5.12”汶川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共计发放图书650册,资料2600篇,开办讲座12次,设台咨询台28次,悬挂横幅36幅,在各类报刊、简报、网络上刊登防震减灾信息和宣传稿件66篇。目前,我们坚持每天更新一次“泗阳科技网站”防震减灾有关内容,每周在《宿迁日报》C版上开辟两期“泗阳科技”专栏,每月编发一期《泗阳科技快报》,系统的向社会各界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县防震减灾工作,我们立足县情、立足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现状,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健全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1、泗阳县地震监测信息中心挂牌成立。

  20xx年10月,经泗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在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增挂“泗阳县地震监测信息中心”。为全民事业单位,股级建制,隶属县科学技术局(地震局)。

  2、宣传教育举措有力,亮点频现。

  ① 编印《地震三字经》一书,将防震减灾知识与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生动活现的.漫画有机结合,通过形体语言展现出来,配以郎郎上口三字经,宣传效果更加突出,深受社会群众喜爱。

  ②编印书签。轻质超薄、耐磨纸张,配以绶带的书签。图文并茂,文字简洁易懂使学生在看书阅报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了解防震减灾知识。广大学生深爱有加,首批二万枚书签被广大学生认领一空。

  ③制作台挂历。借助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台挂历,开展宣传活动,更是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促使广大群众不断掌握防震减灾知识,进一步增强减灾意识。20xx年10月,我县编印的防震减灾知识台历被省地震局评为优秀科普作品,获得二等奖。

  3、抗震设防管理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

  我县抗震设防管理在全市率先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以县政府名义出台了《泗阳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精选窗口工作人员,配备办公设备、印制宣传手册,制定了规范的操作程序,严谨服务承诺,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深受广大客户赞扬。自设置窗口以来,受理15件,办结15件,接受客户赠送旌旗4面,表扬信6封。3次被行政服务中心评为文明窗口,窗口工作人员2次被评为示范标兵,2次文明标兵。

  4、积极处置地震谣传。针对每年雨季或遇有发生地震可能的气象环境,以及遇有周边地区发生有感地震时,群众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疑虑较多,担心较重。

  我们一是保持24小时值班,耐心给群众解释情况。

  二是利用电视和宣传车向全县发出公告。

  三是给县两办值班室、乡镇党政值班室和县有关企事业单位值班室发出书面通知,统一答复口径。四是安排各乡镇、社区信息员,走村入户搞宣传。由于处置及时,方法得当,地震谣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平息。

  5、加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

  县政府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xx年,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抗震救灾指挥系统、应急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建立防震减灾信息网络。在地震部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县政府拨款2万余元用于地震基础设施改造,科技部门列2万元专项解决科普创建、执法检查和办公条件改善等经费不足问题,使防震减灾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全面推动我县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推荐访问:减灾 防灾 工作计划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和总结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表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乡镇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怎么写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幼儿园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范文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和目标 防灾减灾工作计划及措施 防灾减灾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