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6篇)

时间:2022-07-04 16: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6篇)

2021 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一)

提起袁隆平的名字, 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 晓, “杂交水稻之父” 的名头, 更是兼具分量和荣光。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享年 91岁。 创造中国粮食奇迹的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国人无不为之哀恸悲伤, 得之袁隆平逝世消息后, 长沙市民更是自发来到医院, 深情送别袁爷爷。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让中国人不再饿肚皮, 解决了 千百年来的吃饭问题。 袁老的一生和粮食作伴, 与饥饿为敌, 让十四亿中国人不再忍饥挨饿。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的专家, 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 开展杂交水稻攻关, 不断刷新产量记录, 直到今年年初,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依然活跃着袁老的身影。袁隆平说过: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一株水稻, 一碗米饭,是袁老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 袁老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 没有饥馑, 没有灾荒, 这是平凡世界里最朴实、 最美好的愿望, 在袁老的努力下, 一点点地变为现实。

袁老的梦想是希望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 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目 前, 杂交水稻在国内的年种植面积达到了 2. 4 亿亩,每年在海外的种植面积达 800 万公顷。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世界人民也必将铭记, 这样一位让梦想超越现实的科学家。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袁老还有一个梦:“我曾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 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 我和助理们一块在稻田散步, 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的背后, 是丰收的喜悦, 是袁老践行农业报国的坚定决心, 他和他的团队, 实现了 粮食的增产增收, 解决了 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粮仓满了 , 肚子饱了 ,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肆意浪费呢?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的古训是不是就可以抛诸脑后呢?

2013 年,习 XXX 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全国各地也开展“光盘行动”, 有效整治了 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 和中华文明相互融合, 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教义中也蕴含着节俭的文化内核。 食存五观: 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 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 佛教把饮食和修行结合起来, 把吃饭也看成修行的一门重要功课, 并且在吃饭的过程中, 进行如理地思维:想一想粮食的来处, 想一想自己的德行是不是能够接受这样的供养, 对于饮食不要生分别心拣择好坏, 要戒除贪心, 要虔心地对待每一粒米。 有了 这样的思维, 修行就能够在一粒米、 一碗饭中得到成就。

2020 年, 新冠疫情肆虐横行,受疫情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粮食危机, 饿殍遍地、 民不聊生的景象仍然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

我们习以为常的, 却是很多国家最期待的! 从抗疫防疫的雷厉风行, 到扶贫的历史性成就, 再到中国经济的强势归来, 现实再次告诉我们, 这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 但是我们有幸生在和平的中国。

袁隆平永远的离开了 我们, 关于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和结束饥饿的使命将持续下去。 中国人关于水稻、 关于粮食的梦想, 也必将世代相承, 永不熄灭!

2021 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篇二】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 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 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 让人分明感受到了 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梦当然只是梦。 为了 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 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 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 不为别的, 就为了 让现实中落后、 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 为此, 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 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 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 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 他一直这样说, 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杂交水稻, 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 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 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 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 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 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 袁隆平, 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 荣耀、 名利, 却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发生任何改变, 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 从播种到收获, 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 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 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通过科技进步, 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 斤左右, 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 800 斤左右。 

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 亩产将达到 1500~1600 斤, 有希望在 2~3年内培育成功, 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 不管我在哪, 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 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有信心, 提前两年实现亩产 800 公斤的目标。”

1998 年, 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 品牌进行了 无形资产评估, 认定其价格达 1000 亿元人民币。 对此, 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 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

农平高科“” 上市后, 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 亿万富翁”, 他却很平静, 对此一笑了 之。 他仍然一如往日 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 我还有两大心愿: 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这样 21 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 再一个是让杂交稻进一步由中国走向世界,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虽已届古稀之年, 但袁隆平仍是魂牵梦萦着杂交水稻; 虽已没有了园艺场的美丽与缤纷, 但那种淳美与质朴, 却更能透出一种科学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质与境界。

2021 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篇三】

对于这位伟大的、 为中国人民、 世界人民创造了 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 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 可他每月 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 依其贡献, 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 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 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 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 钱是拿来用的, 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 但是用钱, 第一不要奢侈浪费, 第二不要小气, 该用的就用, 不该用的就不用。 所以, 我穿衣服朴素大方, 这是一个原则。 穿那么好干什么, 表面光。 穿得好, 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 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 朴实直白, 寓意深刻, 发人深思。 有人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 勇攀科技高峰; 脚踏实地, 造福世界人民。 他几十年如一日 , 刻苦钻研, 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服务人类社会; 胸怀祖国, 心忧天下, 造福世界民, ……。” 作为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 更是一位精神可贵、 品德高尚的人。 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达到了 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赢得了 社会的普遍尊重。

他的人品、 精神和作风, 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环保事业战线上的一名知识分子, 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 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 脚踏实地, 造福人民。 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金钱观。 我们除了 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 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 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2021 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篇四】

作为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 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 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 有一次, 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 信中除了 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 还道出了 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 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 袁隆平深受感动, 立即铺开纸, 拿起笔, 动情地题写道:

“……生活是完美的, 我们这个世界是完美的, 并且会越来越完美。 你虽然看不见, 但你的心能感受到, 周围的爷爷、 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 帮忙你。 你是一个有志气有梦想的孩子, 好好用功读书, 将来长大了 , 必须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 不知你听过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没有, 这位大作曲家虽然双目 失明, 却从小发奋图强, 在钢琴的键盘里创作了 美妙的乐章, 让音乐伴随着人类走向史诗般如痴如醉的境界, 努力吧, 孩子, 你虽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来, 袁隆平回这封信是充满着真切的情感的, 对于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 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 并动之以情, 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 从中, 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 社会职责感是何等的强烈, 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丽。

2021 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篇五】

2020 年 9 月 7 日, 是袁隆平 90 岁阳历生日。 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 3000 斤早日实现。 去年, 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 2092. 6 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 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 愿望早日 实现! 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 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 90 后”“90 后梗王” 等等。 这些标签或大气、 或诙谐、 或酷炫, 反映的是这位“90 后” 老爷子热爱田野、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田野。 ************强调: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科学没有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 袁老深爱着祖国, 他把论文写在田野之上, 把一生都贡献给了 乡 间, 为的是实现“禾下乘凉” 和“覆盖全球” 两个梦想。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来自田野乡间, 要时刻想着扎根祖国大地, 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风景, 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 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 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袁隆平强调, 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 为了 国家粮食安全,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 800公斤的”。 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 才让我们解决了 吃饱和吃好的问题, 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生活。 海德格尔说过: “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 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90后” 袁隆平曾经称自己上班不打卡, 下田最高兴, 喜好自 在, 专长松懈。袁老就是这样热爱着生活, 一不小心还成了“梗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远方和诗的田野”,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花费心血去适应、 去提高、 去改变。 在工作之外, 也要顾及生活、 照看好家庭、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 九”, 但是我们依然要热爱生活,“以苦为乐”,开心过好每一天。 唯有此, 我们才能不为生活所累, 也能更好集中精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

最后再次祝袁老生日快乐, 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 而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 以另一种方式去守护袁老深爱的伟大祖国!

2021 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篇六】

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的报告厅里, 同事和弟子都表现出了 明显的紧张和兴奋, 而袁隆平却依然故我, 明亮的眼睛, 顽皮的笑容,与两个月前活跃在气排球场上气定神闲的神态并无两样, 薄薄一页纸的演讲稿握在手里,几乎不怎么看。

这不禁让记者想起 5 月份的长沙记者见面会时, 他把演讲稿丢到一边的情形。 对于开会发言, 袁隆平显示出了 他的“大师风范”。

“我有两个雄心壮志”“请这么多领导和高层人士来听报告,我感到很不安, 我并没有大家赞扬的那么好, 我听之有愧。 我觉得光荣应该属于国家, 属于从事杂交水稻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对于同事们的夸赞, 袁隆平表现出的是一个科学家的谦逊。

对于自己的功绩一带而过的袁隆平, 在谈到超级水稻时却显得兴致勃勃: “今生, 我还有两个心愿, 也可以说是我的两个雄心壮志。”

拥有老骥伏枥精神的袁隆平说, 他的第一个心愿就是争取在2010 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 公斤的目 标。“计划到 2011 年在全国推广 6000 万亩, 产出现有 8000 万亩所产的粮食, 也就是说, 等于增加了 2000 万亩耕地, 可多养活 3000万人! ” 说到这儿, 站在演讲台前的袁隆平抬起头露出了 欣慰的笑容。

“第二个心愿, 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现在,全世界有 22 亿亩水稻, 如果其中一半种杂交水稻的话,所增加的粮食可多养活 4—5 亿人。” 袁隆平不到 10 分钟的报告,被全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打断。

“这一天早该来了”

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 记者看到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排忙碌, 照相机、 摄像机全副武装, 时而对准讲台, 时而对准细心聆听报告的领导和观众, 她就是袁隆平身边的秘书辛业芸, 记者与她在长沙曾有一面之缘。

在她休息的空当, 记者抓住了 这个大忙人。“今天我太激动了 ,就像过年一样。” 辛业芸眼眶微微发红。

“袁老师对于祖国、 人民和全人类的贡献太大了 , 我以前也曾陪他到过很多地方作报告, 甚至去过美国, 但是, 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这是第一次。 我觉得袁老师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太大了 ,我始终觉得袁老师应该有一场这样的报告会, 他早就该站到今天这样的演讲台上。” 辛业芸激动得语调微微发颤。

一转身, 又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 记者的眼帘, 袁隆平的儿媳, 也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的段美娟, 也手举相机对准了演讲台,准备将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

“爸爸这次过来穿的还是 2001 年来北京领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买的那套降价西服, 这么多年, 这套西服就是他每次出席重要会议的礼服。”看到台上的袁隆平, 儿媳段美娟说:“平常很少能看到爸爸穿得这么正式,都是方便下田的休闲装。”

爷爷的梦

在报告会进行到尾声时, 演讲台上出现了 8 个身穿白色小纱裙、 头扎羊角辫的可爱娃娃, 她们是来自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小学生们。 稚嫩的孩子们用她们甜美可爱的童声, 将一首《爷爷的梦》献给了她们心中可爱可敬的科学家爷爷———袁隆平。

亲爱的爷爷请允许我, 一个吃着您发明的稻米长大的孩子来告诉您我内心的秘密和梦想———长大了 我也要做科学家接过您手里的接力棒心怀世界, 正直善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饥荒我也要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紧挨在您的身旁我也要让世界的夜空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闪亮!

站在一旁的袁隆平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 满脸的笑意, 这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人民科学家望向孩子们的笑眼里, 也蕴含了对这些科学“种子”们的殷殷希望。

推荐访问:观后感 心得体会 事迹 2021学习袁隆平精神事迹心得体会观后感(6篇) 袁隆平精神的心得体会 看完袁隆平生平事迹的心得体会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