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9篇

时间:2022-06-23 09: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9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1

  发自内心的微笑比礼貌更亲切,会给人阳光般的温暖。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党课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为1919年至1949年。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里既然讲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必要再解释一下这个“新”的含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按照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客观发展模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介绍,将从其发生的历史背景、革命历程、伟大意义三方面来展开,其中,对第二部分革命历程四个时期阶段的介绍是本次分享内容的重点。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从1840年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爆发的。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及干涉行政和司法等,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地位。同时,通过索取战争赔款、控制海关税收、倾销商品及垄断财政金融等手段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有先天的不足,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了很大部分,工业的比重不高,它所经营的,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相勾结,利用其政治、经济特权和其他方面的优势,极力阻止和排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但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对人民困苦的加剧,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思索救国图存之路,而且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也为中国革命创造了转变的客观条件。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发面:一是国际环境,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由此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具备了转变的时代条件;二是经济条件,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在欧洲战场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三是政治条件,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成为一支日益重要的新兴社会力量,到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以独立的姿态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军;四是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使民主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使中国具备了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

  纵观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9年至1927年,被成为大革命时期;第二阶段为1927年至1937年,被成为土地革命时期;第三阶段为1937年至1945年,被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第四阶段为194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在国内、国际革命形势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左边这幅有些模糊的照片展示的是,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起点的香港海员罢工,海员和市民欢庆罢工胜利的场景。这场罢工是1922年1月在香港举行的,起因是海员要求增加工资,在克服港英当局种种阻挠和破坏下,罢工坚持了56天,迫使港英当局取消封闭海员工会的命令,答应为海员增加15%-30%的工资。这次胜利,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勇气和信心,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右边这幅图描述的是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镇压的场景,1923年2月4日,在长达20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上,3万名工人在3小时内有条不紊地举行了总同盟罢工。3天后,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前后牺牲者52人,受伤者300余人,被捕入狱者40余人,被开除而流亡者1000余人,史称二七惨案。这次惨案发生后,各地工会组织除广东、湖南外都遭封闭,工人情绪一时趋于消沉,至此,持续13个月的中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在此期间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30万以上。

  从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中国共产党人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阶级虽然有坚强的革命性,但人数毕竟少,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正是从这种情况出发,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积极的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的建立。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对三民主义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共合作的进行,特别是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思想、组织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建设都有相当的进展。据1927年3月统计,党员人数从1923年的四百余人迅速达到了近六万人,同时在全国除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台湾外,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或有了党的活动。

  随着1926年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羽翼已经丰满的蒋介石的反共面目越来越公开地暴露出来,国共合作开始面临深刻的危机。终于在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回顾整个大革命时期,应当说在初期和中期,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党员群众和党的干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因此获得巨大的胜利。但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很难在发动第一次冲击时就赢得最后的胜利。大革命的失败,从客观方面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拢和支持下,先后投入了反革命营垒。从主观方面来说,这时的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应付如此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由此导致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革命遭到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之后的秋收起义,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又于1927年12月1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但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起义三天后即告失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许多革命者英勇牺牲。经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同时期在各地举行的一系列起义,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其到农村中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基本政策也更为明确。

  但当时的党还处于幼年阶段,时任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许多共产党人对中国政局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致使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滋生、发酵、并最终造成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下失败,迫使工农红军进入艰难的战略转移,开启了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险境中,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尖锐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逃跑主义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此外,在这一时期,日本侵略者始终虎视眈眈不停步地向中国进攻,在1931年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不断向南推进。面对外敌入侵,中国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直到1936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在弄清情况后,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派周恩来前往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之后,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巩固和平,争取民主,推动历史潮流向着实行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阶段发展。

  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应当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伟大的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同时,抗日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经过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不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和新中国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反映人民的要求,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种种努力。1945年8月28日,国共进行重庆谈判,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亲赴重庆,在当时成为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许多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这次谈判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尽管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和平团结的方针只是口头上的,但却使我党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一旦内战爆发,国民党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另外,这次会谈和达成的协议,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这是人民力量的一个胜利。

  从1945年9月到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在美国政府的支持和援助下完成了战争的准备部署后,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战争初期的形势对于人民革命力量来说非常严峻。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对比,国民党都占有明显优势。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约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为3.4:1。国民党军队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人民解放军不仅没有海军和空军,而且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仅有少数火炮。国民党政府统治着约占全国76%的面积、3.39亿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拥有全国大部分近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解放区的土地面积只约占全国的24%,人口约1.36亿,近代工业很少,基本上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

  因此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的一年稍多一点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凭借着“为着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的政治方针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则,在前八个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后四个月努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战略行动,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战略进攻的总形势。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性胜利的决定阶段,中共中央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针对东北、华东、华北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使三大战役之间和各战役的各个阶段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有力地保证了这场伟大的战略决战的胜利。

  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的全部大陆领土都获得了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重新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可以说它的发生和胜利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是继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条:

  一是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是正确的领导。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三是广泛统一战线。

  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四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

  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以上就是本次党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2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阶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和总政策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国家政权问题上的探求过程中,在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建立“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的目标。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这条总路线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是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五是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六是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它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下面我们将逐一学习交流: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农村根据地建立了有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的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农村根据地建立了有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目标。到解放战争时期明确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总而言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我们的目标都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土地革命时期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①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都是反动的,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所以,正如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而只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我们才有可能在新的国家政权的支持下,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改变旧的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但是要达到这个根本目的,必须首先推翻 国民党的反动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才有可能。所以直接目标是为根本目的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否则根本目的就达不到。

  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1.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认为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残的敌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矛盾的主要根源。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给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它侵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新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⑴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反对帝国议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

  ⑵作为中国革命对象的帝国主义,指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打倒帝国主义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可以直接达到消灭外国资产阶级的目的。

  ⑶对中国人民来说,反对帝国主义,就是要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3.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反动势力,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1)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控制着中国广大的基层政权,充当各级官吏,北洋军阀和国 民 党新军阀都是依靠地主阶级来实现对全国统治的。

  (2)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3)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十分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说,就是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尤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统治,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因此,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既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对内推翻封建主义压迫的民主革命,这两大任务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地主阶级,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反之,如果不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就难以组成强大的革命队伍来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首先,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其次,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还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3

  辛丑牛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2021,回望一百年的风花雪月,有血泪史,有进步史。以下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阶段从三个事件入手,从三个角度谈本次学习心得。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值得思考和领悟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学生们,当人们知道中国在外交领域失败时,尤其是学生们,这些知识分子们,悲愤之情已触谷底,反弹而上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怀,那坚持国家底线的强大尊严,那深知反抗意义的决心,那团结一心的凝聚,共同为五四运动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同时这次运动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五四”是青年的代表,在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应继续传承并弘扬这种热烈的诚挚的情感—爱国之情。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23日的嘉兴渔船上正式成立,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中共的诞生是勇敢的表现。面对是非,当时的人们不知道正确的答案,只有一步步探索,探索的结果也是未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后人已看到正确的答案,中共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毋庸置疑,这一步是勇敢的。这一百年的所有成就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最初的这伟大的一步。而对于我们⻘年的启示便是勇敢地面对我们的未知,只有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你想要的,若无第一步,何来未来?所以在有试错机会的年龄下,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去探索新的,去创造新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从中我看到了妥协是一种艺术。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政党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的目标,以民族利益为重。国共的合作不止是一方的妥协,而是双方观念的融合与统一。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认为妥协是不好的,我们总是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可殊不知有时候适当的妥协才是正确的。在个人主义兴起发展的当下,妥协显得尤为重要,试图理解他人,试图退让,试图寻找更优解,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五四运动中我们应继续传承五四精神,将爱国放在首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事件中我们知道了勇气都重要,以及勇敢探索的可贵;在中共合作中我们看到了妥协的艺术,明白了退减是为了更好的结果,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以上就是我本次学习的心得。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4

  众所周知“攘外必先安内”,在一个强盛的国家背后一定是有较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二个时期,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看到了在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前国内的动荡以及这段风波之后的光明与希望。以下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二阶段从三个事件入手,从两个角度谈本次学习心得。

  南昌起义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通过这两件重点的事件,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国情下农民的力量,人心的可贵与关键。从内战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共与国民党本质区别下的胜负,百姓是中国的力量靠山,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得道理中共领悟得十分准确。几十年过去了,中共依旧在很好地贯彻这种“以人民位中心的理念。就新冠一事我们便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从及时封城到全面检测到家家户户把好门关再到如今疫苗研发初来大力支持广大人民去注射,凭着“一个不少,一个不落”的理念,将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因此,作为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尊重中国共产党,学习党的精神,努力向党组织靠近。

  在十年内战中,长征也是其重要的一环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在长征中我们看到了坚忍与勇敢,听到了呐喊与不服输,感受到了团结与希望,这是一股劲儿,值得我们青年学习的向上的一种力量。

  在南昌起义与土地革命中我们再一次地感受到了中共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植于心,我们应敬畏党,拥护党的领导;在长征中我们看到了苦难与荆棘,也看到了坚持与顽强,我们也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改进自己,学习长征精神。以上就是我本次学习的心得。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5

  本次学习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习的内容涉及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日军暴行、百团大战。学习这段抗日战争的历史,使我热血澎湃,内心激昂,强烈加强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激情。

  本次学习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卢沟桥事变。卢沟桥的硝烟虽然已散去整整七十年,但历史并没有尘封英雄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七十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的危急关头,英勇的二十九军将士在宋哲元将军的领导下,摒弃妥协退让的政策,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骄横,打响了全面抗日的第一枪。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八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的日伪军;中国国民党组织军队进行了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淞沪会战、长沙会战、武汉会战、滇缅会战等正面作战,歼灭了部分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和国际友人的帮助下,中国军民以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卢沟桥事变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它让中国这条沉睡的雄狮惊醒,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东北局部抗战转变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全面抗战,使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居安定思危,处困当图强”。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不是为了宣泄民族仇恨,而是为了缅怀抗日先烈,讴歌英雄事迹,牢记屈辱历史,激发爱国热情,振兴中华民族,更是为了中日友好、和平发展、世界和谐,防止重重蹈历史的覆辙。

  浩浩中华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来,祖国经历了多少沧桑谁知道!掀开擂擂发黄的史册,看到了日本鬼那一副副丑恶的嘴脸,他们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因为这是血,这更是仇。现如今,中国已今非昔比了,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中国在腾飞,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已昂首在世界之巅。

  卢沟桥的硝烟虽然已散去八十四年,但历史并没有尘封英雄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八十四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的危急关头,英勇的二十九军将士在宋哲元将军的领导下,摒弃妥协退让的政策,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骄横,打响了全面抗日的第一枪。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它让中国这条沉睡的雄狮惊醒,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东北局部抗战转变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全面抗战,使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提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形成新高潮;正确处理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冲突,凝聚了全民族的抗战力量,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的形成;高举抗战、团结、进步的旗帜,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团结抗战的局面,保障中国抗战赢得了最后胜利;推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领导,奠定了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发挥了国共两党两军的作用,形成了相互依存配合的两个战场,发展和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对日军震动极大。经过这一战役,日军内部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总结经验教训,对情报机构进行了空前的改革和加强,进一步明确了在华北作战以中共军队为重点的指导思想。

  今日中国的安定繁荣是无数革命者的付出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也要学习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品质,提升自己,做有情有义、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新一代。

  以上就是我本次学习的心得。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6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意义深远。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上的主力军,要清楚了解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在学习、总结、传承党史中,通过学习明理锻造金刚之躯,不断增信追寻初心密码,确保给力汲取前进力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力量保障。

  明理——在学习“党史”中补足精神之钙,锻造金刚之躯。“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给人启迪、引人深思。翻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面貌,直到中国共产党出现,才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伟大的历史飞跃。在这个血与火的斗争史中,自觉的学习意识、强大的学习本领、超高的学习能力,正是这个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壮大的重要法宝。“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真实写照。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深学细悟中增强对党的认识,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本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学习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备技能。

  增信——在认识“党史”中寻求初心密码,锤炼服务本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圣地是历史的记录者,唯有对信仰和历史做到真信事业才能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甘肃高台西路军纪念碑、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革命圣地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瞻仰思考的脚印。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古鉴今,正是因为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牺牲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切实认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去”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寻找真信的源头,始终坚持“三个不动摇”,不为浮云遮望眼做到知行合一,不被复杂而又有诱惑的世界所干扰,在不断的为人民服务中锤炼化解风险、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切实给老百姓办实事,把群众的好事办好。

  给力——从力行“党史”中汲取奋进之力,吹响斗争号角。“路虽远行将可至,事虽难做将可成”,回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有力推动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章条例准则等党内法规的不断完善,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最多跑一次”“一窗办理”等政策的落实落地,有力促进政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行政效率大幅提高,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归根结底于理论上的成熟、行动上的自觉和斗争上的坚定。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把为人民服务的事情做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同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作斗争,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激发奋进之力,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更加壮丽的画卷。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7

  南昌起义的伟大意义首先在于它在重大的历史关头高举起了红旗。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形势下、在革命遭受重大挫折的严峻局面下,在南昌能够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之外的。八一南昌起义使人们在一片混乱中重新看到共产党的力量依然存在,看到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李立三在1930年初说:“南昌暴动在革命历史上有他的伟大意义。在广大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竖起新的革命旗帜,使革命有新的中心,南昌暴动是很重要的时期。”南昌起义在重大的历史时刻高举红旗,将革命事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以及各地的许多起义的发动。

  南昌起义逐渐改变了中共中央对军事工作的认识,也逐渐改变了中共中央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这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

  南昌起义对“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搞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深刻回答。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对于“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清楚的认识。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第一次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要协助;到了社会主义革命,要推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才参与进来。所以,他不明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的参与,通过共产党独立领导来开展武装斗争,必须要掌握自己的军队。对此,毛泽东同志说:“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是我们党彻底地认识军队的重要性的极端紧要的时期。”

  而对于“怎样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在南昌起义之前,我们可以说不懂得“怎么搞”,或看不清“怎么搞”,不仅没有自己的武装,还简单学习十月革命进行城市暴动,没有建立工农武装和革命根据地,所以大革命失败了。从成功的方面讲,在起义后期朱德、陈毅的实践活动上包括“赣南三整”、湘南起义等,在游击战、根据地建设、军队的思想建设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解读等方面的初步探索,与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探索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当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两只大手握在一起的时候,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因而意义重大。

  南昌起义的伟大精神,主要集中体现在三点上。一是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定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中国共产党人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信仰。南昌起义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坚定不移的。二是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在敌人镇压、屠杀的白色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不畏强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举行了南昌起义。三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由于有了坚定的信仰,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虽然面对各种内部外部的干扰、波折,中国共产党人越挫越勇,最后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今天,我们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南昌起义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崇高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将激励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攻坚克难,实现党和国家宏伟的奋斗目标。

  202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沧桑历程,我们每一位爱党护党的人心里都感慨万分。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丰,在这诸多主题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幼时的我印象里的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途。这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的魅力如同一座丰碑,巍然屹立于大半个世纪的光阴流逝中,它的精魂跨越时代,跨越疆域,跨越国界,震撼着每一颗流淌着滚滚热血的心灵。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的烙印,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解,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的英勇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长卷中,始终为中国人民所铭记;长征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每个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8

  “读史使人明智。”回溯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的一曲壮歌。而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回望党来时的道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须常修党史必修课见三“心”,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无穷力量,为奋进“十四五”、迈好第一步,答好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

  上好党史“必修课”校初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这是“初心之问”,始终在提醒着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敲一敲警钟,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不懈追求。“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农村包围城市”,从建党到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再到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12”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民一呼百应、防汛救灾党旗插在一线……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要走进党史、学习党史、触摸党史,从中去解读党的初心、校准初心,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把稳思想之舵的制胜法宝,写就一幕幕人民至上的震撼场景,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上好党史“必修课”传星火。“什么也不能动摇我,我将我的生命给我们的党与人民大众。”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必修课”,就是抱紧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个“传家宝”。以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纪律团结和依靠群众为内容的长征精神,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在五四运动前后多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红船精神,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历史的重温和回顾,对标对表查摆自身问题,照镜子、出出汗,提振精气神,既是感慨时代与人民力量,又是坚定信念,更是看清家与国的当前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

  上好党史“必修课”绘新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铭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将共产主义的信念融入“灵魂血脉”,作为毕生追求,一往无前奋进,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去开辟历史新纪元。这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上海石库门到延安清凉山、北平香山,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斗争写就了一部气吞山河的斗争史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GDP首度迈上百万亿元大关……无数为国家、民族躬身奋斗的共产党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了新时代的长征路,没有辜负时光里的等待。

  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从党史中找寻胜利的源头、汲取前行的力量,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守初心践使命,让奋进在中国梦征程上的步伐才能更有力,才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更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浩荡能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学习篇9

  “什么是党史?党史不是某一本书上的事件、年份和地址,而是一位位在我们身边的人立定志向后坚定不移,积跬步之所至。毛泽东的一张地图,邓小平的一件夹克,彭湃的一支歌……先人的奋斗拼搏不是高悬空中的明月,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锤炼信念品质接过的火炬。理想锻造了坚定,坚定铸就了胆识,胆识成就了党的伟业,而这样的伟业需要我们不负先辈期望,接着书写。”

  1.“百年已过,这盛世如你所愿”

  党史学习开启的是一场大学生和前辈穿越时空的对话

  陆秋羽的理解令人惊喜,年轻人已经认识到,党史不只是前辈们的故事,而是我们的来处。

  3月23日,是党的一百岁生日倒计时一百天,大学生用各种时尚的方式拉开建党100年的庆祝活动。华东交通大学一百名学生用快闪录制了一段名为《五四曙光》的视频,他们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报道中说,“百年已过,这盛世如你所愿,穿越时空,民族复兴的梦想,就要实现。”

  “百年已过,这盛世如你所愿”是当下年轻人中很流行的一句话。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当他们为前辈的故事感动,当他们为国家的强盛自豪,当他们看到今昔对比而感慨,往往就说出这句话。

  那不是故事,而是过往。

  知道来路,才知道你是谁;知道你是谁,才知道你要去往何处。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讲到,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在宣讲团首场报告会上说:“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党史是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实践的力量,从而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行动,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的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如今的好日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浴血奋战、艰苦奋斗而来的,但是对于00后的大学生们来讲,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不要说真正理解一百年前贫穷、落后、挨打、文盲、麻木这些词所代表的悲惨,就连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也已经遥远而陌生。这波澜壮阔的一百年历史,要如何学习,才能真正学懂?

  2.榜样,你好

  大学生怎样读好党史这本厚重的书

  “19岁的毛泽东在长沙市定王台湖南省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没有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家乡韶山。”中南大学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袁世平在长沙市定王台娓娓道来毛泽东求学时期的一个小故事——《一张地图立志向》,这是党史教育系列短视频《榜样,你好!》的第一讲。由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牵头发起,100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网络教育名师、最美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共同组建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室,围绕“理想信念、奋斗历程、重要贡献”等角度,推出的短视频《榜样,你好!》讲述党史人物故事与自身感悟,受到了学生的热烈关注,前五期主平台点击量接近10万次,全国已有50多个思政公众号专题转载。

  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土木专业的李维铎说:“准时观看《榜样,你好!》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原来党史也可以这么有趣,他们的故事激发起我心底深深的共鸣。”

  南京师范大学“南师听海”思政教育工作室推出一个“四史日历图册”,每日介绍一个“四史”人物的故事,由该校思政教师沈晓海带几个同学制作完成。沈晓海介绍,“图册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每日通过网络发布,每日直接覆盖人数超过一万人,好几所学校在征得同意后对图册内容进行转发或改编,整个作品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和支持。”

  复旦大学推出“光华·党员说”系列视频,展现新时代复旦共产党员的风貌,把党史学习和身边的人物相结合。

  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甄选书单特别版,设置了专题书架,选取中共党史有关的书籍200余种,特别推荐10种邀请同学们一同重温党的历史。

  北京大学推出系列文章回顾百年前北大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历史贡献和故事。

  全国多家高校网上重走长征路,学生的各种视频、微电影、建党百年读书沙龙、党史知识竞赛……将党史学习和庆祝活动融合在一起火热开启。

  读书之外,几乎所有学习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新媒体。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重塑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增量,为网络思政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蓄了强大的革新动力。”陕西科技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榜样,你好!》策划制作负责人之一李萌说,“网络学党史,不是用互联网上党史课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于现实话语体系、组织模式进行重构,生发出契合青年接受特点和行为表达方式的话语语境。要紧扣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比如,青年学生习惯于碎片化的接受方式,就要在内容选题上把握主题主线,分层分类设置引导内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鼓励青年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方式发出爱党的声音。”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大学生如何从前辈们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百年已过,苦难深重的中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现在我们要强起来。面对不同的现实,大学生怎样从前辈们的故事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说:“大学生党史教育主要不是为了历史知识,和全党党史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大学生党史教育要注意避免偏差,有不少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历史的细节。关键还是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那兔”的爆红和流行就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其实比“思政课焦虑”所担心的状况要深,问题在于,他们往往觉得那是前辈们的故事,是英雄的传说,回到自身现实生活,则是另一番情景。如果学习党史,只停留在故事、感动、党史知识,而不能落脚为“力行”,何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行是关键,要力行,就要有当下。

  “一是在史论结合上讲透理论之道。二是在纵横比较中讲深自信之基。三是在赓续传统中讲活精神之源。四是在生动实践中讲出未来之问。”教育部部长陈宝说,要善于运用历史变焦镜、思想透视镜、时代反光镜,用好用活百年党史这部最厚重的教科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风云激荡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人的长征已经开始。

推荐访问: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史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