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作用(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5-31 14: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作用(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作用(五篇)(2023年)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篇一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商业银行的要求,其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隐患。

从几年来审计机关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审计情况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首要特征。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在剥离了1.4万亿后,不良贷款比率按五级分类口径仍较高,已超过20%(发达国家平均为2%),风险隐患较大。这些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十分复杂,而银行稀释和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目前还比较弱。当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一些银行对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盲目贷款,如果不切实加以解决,可能产生大量的新增不良贷款。减少新增不良资产,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化解银行风险任务艰巨。

二是资本充足率离巴塞尔协议规定(8%)还有一定差距,距国际先进银行(30%)有很大距离,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四是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触目惊心,而金融企业的防范机制和内部管理水平却跟不上。一些银行急于扩张业务和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忽略风险和成本,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致使一些新的金融业务往往是金融犯罪分子窥视的焦点。

五是银行风险出现新转化: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财政性支出,财政风险向银行风险转化;
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贷款周期长、规模大、增长快,信贷的分散风险向集中风险转化;
有些地方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形成房地产贷款巨大风险,抵债资产逐年增加,虚假按揭、重复抵押骗取银行贷款,信贷的即期风险向其他资产的远期风险转化。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实质是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金融制度,没有真正摆脱行政机构色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换,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

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行为,是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的。目前,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其特征可概括为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等。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

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特别是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相比,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1)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因素,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障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

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2)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观念陈旧。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内部控制的组织框架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制衡目前还不够完善,内控的权威性不足,董事会还没有真正起到内部控制作用,内部控制活动实际上由经营层主导,内控优先的原则在一些业务领域没有充分体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4)风险管理基础比较薄弱。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独立性不够,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有些地方政府仍以不同方式对银行经营进行行政干预。

(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与国际先进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比较落后。

(6)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外部监管仍比较薄弱,监管方式和手段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高级管理人员和岗位责任人,许多问题暴露后才发现。信息披露还不规范、不完备,对于风险信息披露尤其不充分。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监督约束有待加强。

三、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金融改革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较快、银行贷款大幅度增加情况下,尤其要加强银行风险监控。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管理形势严峻。增强中国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任之一。笔者认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从加强外部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市场监督三方面着手:

1、要实施严格的外部监管和考核。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到2006年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质量和效益,尽快按国际金融通则和制度办事,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是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必须加强外部监督。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协调机制,重点加强对金融企业法人、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和考核。继续协助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是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工作,关键是要建立和落实信贷责任制,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并要防范化解处置不良资产带来的损失和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或通货膨胀。

2、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高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所在。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1)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一是要培育先进的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二是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各机构风险统一管理;
三是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
四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全过程管理;
五是确定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增值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2)完善内控机制,保障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内部控制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首先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做起。建

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盈利水平,是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商业银行目前要加强内部控制组织建设、加强内控管理文化建设、理顺业务内部控制程序,完善岗位授权机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

3、建立规范的、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自觉接受市场监督。在2001年的新巴塞尔资本框架中,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市场约束与最低资本金约束、外部监管共同成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之一。市场约束要求银行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在此过程中,风险信息居于关键性地位。银行业不仅要披露最为基本的关于不良资产等方面的信息,还要描述详细的控制风险的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银行的信息披露涉及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因而完善的风险信息披露需要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经营管理部门等多个层次的分工合作。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成为市场化的主体,必需满足股东的信息披露要求。就银行自身来说,引入市场监督,同时让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赢得广泛的认可,对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篇二

金融风险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显得更加突出,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流动性风险

一般来说,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前者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后者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事实上,流动性风险正是定位在满足提现和借款两种需求的前提下,银行转换资产或获得负债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主动性负债和被动性负债。被动性负债主要取决于公众,因此对流动性的把握不易控制。主动性负债的业务又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同业拆借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等。但同业拆借的时间又相对较短,且必须及时偿还。向中央银行借款通常成本较高,且可以动用的资金较少。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流动性相对来说更差。不难看出,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流动性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动性负债形成的渠道较少。

(2)利率风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利率管制,即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主要由中央银行确定,利率具有相对固定性,其调整多半是作为国家调整我国经济状况的杠杆,而不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价格策略。这样,银行利率就存在着利率体系标准单一的弊端,给国有银行的经营过程,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市场的效率差别较大,而固定利率体系对所有存贷款以及金融企业均执行统一的利率,必然使利率的作用受到限制。一方面,限制了银行利润的获得,另一方面银行不能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实行价格差异,弱化了银行对贷款的控制权。其二,在管制利率条件下,利率调整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极易造成收益的不确定性。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从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取决于银行的授信业务,而授信业务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授信对象的信用状况,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授信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和国

1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的模糊,导致了恶意拖欠贷款的失信现象屡有发生。当然除了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的隶属问题上存在共同性而引发信用风险外,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低下,也是引发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之一。一个不讲信用的社会,是很难杜绝信用链条中断现象的发生。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不仅要考虑到产权制度根源的存在,而且还要更多地关注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良性构建。

(4)体制风险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还没有完全的商业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活动,政府尚未真正从旧的计划经济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的发挥。转轨时期的特殊性,导致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从隐性转为显性并日益突出。体制风险的大量存在,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大冲击。那么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一风险呢?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宏观症结的微观主体来寻找答案。事实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体制风险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各自产权不明晰。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缺乏具体的人格代表,因而不可能对银行进行合乎理性的管理。在地方政府的压力下,政策性贷款往往成行,而政策性贷款又多是不良资产的“前身”,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风险的应对

(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真正走向市场化

按照科斯定理,只要产权能够无限明晰,那么不管它的所有权属于谁,它的资源配置都是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正是由于产权制度的不明晰,缺乏独立的人格代表,因而它在资金配置时,就不能严格遵循市场法则,独立决策,自主选择市场主体,对于那些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的贷款,进行严加控制。相反,却把大批市场活跃、效益良好、贷款需求强烈的民营企业、私人企业拒之于门外。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自身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盈利范围。因此,只有将国有商业银行真正的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独立的法人实体,那么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在国内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不失为加快其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市场化的良策。其一,可以打破长期存在的产权结构单一的格局,增强外部监督。这对于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二,它可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三,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分散风险,缓解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压力。综上可见,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迎接外部竞争挑战,增强自身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缓解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压力的必由之路。它对于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入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测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表外业务风险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规范信用评级,强化信用等级认证

我国的信用评级是采用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数据,参照标准分进行打分,最后形成级别分的方式来进行,因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一,指标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变化的实际情况;
第二,参照值的确定很不科学;
第三,过分的强调定量评估,而忽视了定性评估的重要性。因此规范信用评级,强化信用等级认证势在必行。只有建立权威的信用登记认证机构,强化信用评估,也才能为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化解找到出路。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信用风

险,单纯的强化信用等级评定是不够的。只有消除信用风险形成的制度性根源,进行产权改革,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行长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信用风险。

(四)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逐步覆盖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项目。因此,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对于商业银行保持较高的利润回报,赢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定价机制的构建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综合考虑资金供求、资金成本、目标效益、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银行基准利率水平,并根据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授予其相应的价格浮动权;
二是建立完善的产品定价体系,针对不同的产品确定其相应的定价目标、策略、方法等,并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三是探索建立客户差异性定价方法,即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的不同实行差别定价。四是合理确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利率杠杆的作用下,影响行内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最终形成资产负债业务在区域、产业、行业等方面的最佳配置。

(五)加强内部管理,化解经营风险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因此,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首先,必须强化各级行领导的风险意识;
其次,强化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使日常的业务操作更多的体现稳健的经营原则,避免不必要的业务操作损失;
再次,必须认真地做好行长业绩的评价,使评价指标进一步硬化。当然这需要有体制的配合,即行长应该成为真正的银行家而不是政治家。同时,所认可的指标必须符合风险管理的范畴。比如资产质量、减亏、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来量化行长的业绩,而不是类似于传统的做法,体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加强员工管理

人才是企业的成长决定性推动力,好的企业必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商业银行亦是如此。要致力于打造一支精良的工作队伍,第一,要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用人终身制,打破员工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的界线,打破正式工和临时工的界线,完善用人机制。第二,优化用人结构,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保证能充分调动全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既要有严密的奖罚制度,又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第三,注重员工的培训制度,保证其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能充分胜任现有资源使用要求,并且要注意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第四,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带动新业务的发展,激发新的竞争活力,推动业务创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篇三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家银行成为合资银行是因为外资在这些银行中的股权比重已经接近25%的上限: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简介

中国银行简介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也是中国国际化机构网络分布最广、国际金融业务最具优势的银行。中国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在亚、欧、澳、非、南美、北美六大洲均设有机构的银行。目前中国银行拥有13089个国内机构和560个海外机构,建立起了全球布局的金融服务网络。在香港和澳门,中国银行还是当地的发钞行。中国银行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资本实力最雄厚的国际大银行之一;
连续12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大企业;
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中国最佳并购机构、中国最佳银行”;
被亚洲《资产》杂志评为“中国国内最佳银行”。截止2001年底,中国银行资产总额已达31680.11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1634.62亿元人民币水平,全行境内外机构实现帐面利润108.05亿元人民币,盈利能力和水平一直居国内同业之首。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金融业务最具优势的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结算、外汇资金业务、国际信用卡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其业务量在国内均居第一。为适应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和技术变革加快的步伐,积极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国银行制定了全力推进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发展目标:通过充分发挥比较竞争优势,构建科学的决策系统,实施审慎的会计原则,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智,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建立符合良好公司治理机制要求的董事会六个方面的建设,用3-5年的时间,将中国银行发展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有独到比较竞争优势的国家大银行;
经过更长一点时间的以资本为纽带的重组并购,跻身国际一流大银行之列。

中国建设银行简介

中国建设银行是一家以中长期信贷业务为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在中国境内及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开展业务。2001年7月,建设银行在《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位居第29位。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建设银行成立的基本背景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建设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在全国陆续展开,为管理好巨额建设资金,建设银行应运而生,开始了艰苦而光荣的历程。从1954到1978年的二十多年间,建设银行主要承担了集中办理国家基本建设预算拨款和企业自筹资金拨付,监督资金合理使用,对施工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办理基本业务结算业务的职责。建设银行的服务追随着共和国建设的脚步,遍及祖国的每一片建设热土,为提高国家投资效益,支持国家财政平衡,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建设银行在承继原有职能的同时,不断拓展银行职能,先后开办了信贷资金贷款、居民储蓄存款、外汇业务、信用卡业务,以及政策性房改金融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多种业务。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建设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信贷资产和负债取得了数以十倍的增长,从单一管理财政资金、办理基建拨款监督的银行,发展成为既管财政投资,又经营信贷业务,既办理固定资产投资信贷,又发放配套流动资金贷款,既办理国内金融业务,又办理国际金融业务,以办理中长期信用为主的国家专业银行。

1994年是建设银行重要的转折发展的一年。按照政府对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求,建设银行将长期承担代理财政职能和政策性贷款职能分别移交财政部和新成立的国家开发银行,开始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对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1994年末,建设银行先后对资金管理体制、信贷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体制进行或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总行和一级分行集中调度、统一调度和经营资金的能力增强,财务会计制度进一步向国际准则靠近。同时建设银行还对客户经营战略和区域经营战略进行重新定位。建设银行因此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和更好的经营效益。建设银行步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从1996年3月起,建设银行启用现名,并同时导入企业识别系统,几乎在一夜之间,全行数万个办事机构和营业网点都开始使用了新的形象识别标志。这湛蓝的行徽、黑色立体的行名,透露出这家改革中的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兼收并蓄,不断发展的经营风格;
表达着一个不变的理念,那就是:根植中华大地,建设现代生活。从1994年起,建设银行对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储蓄网点进行了调整,在撤并部分县支行的同时,增加了在全国中心城市的网点设置数量,与相应信贷政策的调整相配合,进一步加强了在中心城市的经营力度。中国建设银行非常重视海外业务的发展。目前,建设银行已在海外设有香港、法兰克福、新加坡三个分行和四个代表处。建设银行已与世界上60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其业务往来遍及五大洲的近80个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组织银行贷款等方式在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是建设银行的一项优势业务,并以成为国际金融资本与中国经济建设结合的重要桥梁。建设银行在香港地区的业务,在香港回归前已初具规模。香港回归后,其业务更获快速发展。目前,建设银行在香港已参股多家银行和金融公司,并已成为建新银行的最大股权持有者。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是办理城镇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的国家专业银行,于1984年1月1日成立。

中国工商银行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按照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法规通过各项业务活动,支持发展工业生产,扩大商品流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发挥金融事业在经济建设中的资金调节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主要是:

(1)办理城镇储蓄存款,吸收工商企业存款,发行金融债券;
(2)办理国营工商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
(3)管理工商企业和有关企业主管部门的各种专用基金,办理技术改造贷款和一部分基本建设贷款;
(4)开展委托、代理、租赁、咨询等业务;
(5)办理现金和转帐结算;
(6)在经济特区和部分开放城市办理外汇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设有董事会,总行在北京,它的分支机构有两万多个,遍布全国各个城镇。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29个分行,在专区和市设中心支行155 个、市(分)支行147个,在县(市)有支行2032个,在市、县城郊有办事处930个、分理处2654个、储蓄所13141个、集镇办事处2201个。中国工商银行的职工人数达40多万人。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以来资金实力迅速扩大,截至1985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3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880亿元,占全部存款的45.4%,储蓄存款896亿元,占全部存款的46.2%。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008亿元,信贷资金的自给能力为65%。目前,在中国工商银行开户的工商企业单位有200多万户,个人储蓄户有22000多万户。中国工商银行办理的贷款业务分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两大类。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国营工业企业贷款、集体工业贷款、国营商业贷款、集体商业贷款。个体工商业贷款等。固定资产贷款包括技术改造贷款和用于开发性的基本建设贷款。截至1985年底,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2648亿元,占贷款总余额的88%,固定资产贷款356亿元,占贷款总余额的11.8%。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托业务经过清理和整顿,已有改进提高,更趋健康合理。利用信托灵活、多样、适应性强等特点,筹集与融通资金,支持生产,沟通购销,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横向经济联系,为社会提供了多种信用服务。如以租赁的方式向企业提供先进技术设备,以委托贷款方式对重点改造项目发放贷款或投资,以及以经济协作贷款的方式沟通企业间横向联系等。到1985年底,具有信托特点的委托、租赁、代理等业务占信托业务总量的比重,由1984年的36%上升到56%。中国工商银行的经济信息工作,到1985年末已在全国建立起一级信息网9个、二级信息网23个、三级信息网176个、地区综合信息网172个。信息网使现代化的处理手段与传统的业务处理方法相结合,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提高了信息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根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力量深入实际开展专题调研,通过交流和推广调研成果,对加强宏观控制,搞活微观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简介

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在国内,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不仅为广大的百姓和客户所信赖,而且与他们一道取得了长足的共同进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在海外,农业银行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良好的信誉,被《财富》评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截止2000年末,中国农业银行拥有分支机构5万多个,其中:一级分行32个,直属分行5个,总行营业部1个,培训学院3个;
二级分行301个;
支行级机构3280个,其中县(市)支行1687个。国内办理外汇业务的机构931家,与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328家银行总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并在新加坡、香港设立了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等地设立了代办处。全行员工总数50多万人。按照国际通行的审计标准,2000年末,中国农业银行各项资产总额2万多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81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783亿元。

电子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全行计算机网点达4.5万多个,联机网点达3.5万余个,各项业务计算机处理覆盖率达93%,金额达98%。银行卡(金穗卡)发卡量达3362万张。电子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交通银行简介

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简称bcm)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中华民国成立后,交通银行受中央银行委托,与中国银行共同承担国库收支与发行兑换国币业务。1928年,国民政府立法院通过《交通银行条例》,交通银行成为扶助农矿工商的专责银行。

交通银行成立之初,总行设在北京。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了位于上海公共租界外滩14号的德华银行的文艺复兴风格的4层大楼。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上海外滩14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交通银行将总行迁到重庆。

战争结束以后,1946年-1947年,上海总行重建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

交通银行总行于1951年迁回北京,上海外滩14号行址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继续营业外,交通银行国内业务分别并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在交通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现称中国建设银行(港交所0939))。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1986年7月24日,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江西中路200号(原金城银行大楼);
现时,交通银行总行已迁往上海浦东的银城中路188号。2004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投资了近17亿美元,收购了交通银行19.9%股权。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港交所03328发行价为2.5港元。2007年4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发行价7.90元人民币,股票代码601328。2007年5月15日上市。2008年,交通银行迎来了百年华诞。“百年之交·相融相通”,又一次站在新世纪潮头的交通银行,将继续前进!创办一流公众持股银行,打造最佳财富管理银行,开创综合经营新格局,锻造民族金融国际品牌,跻身全球经济舞台最前方!

交通银行自重新组建以来,就身肩双重历史使命,它既是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继承者,又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中实现了六个“第一”,即第一家资本来源和产权形式实行股份制;
第一家按市场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设置机构;
第一家打破金融行业业务范围垄断,将竞争机制引入金融领域;
第一家引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并以此规范业务运作,防范经营风险;
第一家建立双向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
第一家可以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综合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改革发展的实践,为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动和示范作用。

2010年,荣获《巴菲特杂志》评选“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与“中国25家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大奖,分列第14位、12位。

该金融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品牌价值697.23亿元。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篇四

国有商业银行有哪些

国有商业银行有哪些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

四家银行成为合资银行是因为外资在这些银行中的股权比重已经接近25%的上限: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排名是怎样

根据《银行家》2012年核心竞争力排名,1、中国工商银行

2、中国建设银行

2、中国银行

4、交通银行

5、中国农业银行(注:排在并列第二名的和第四名的差距很微弱)

2011年商业银行财务评价排名:

1、中国工商银行

2、中国建设银行

3、中国银行

4、交通银行

5、中国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差距,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差距都很小)

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哪五家银行?

1、中国工商银行

2、中国农业银行

3、中国银行

4、中国建设银行

5、交通银行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篇五

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

公司治理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委托代理的效率问题,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公司治理就是在既定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构建。研究产权的目的是为了评判各种不同产权制度安排之下经济组织的效率,寻求在产权约束之下最优化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的产权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产权激励机制,进而决定了公司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效率的差异。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公有产权形式下,控制权和收益权处于分离状态,公有产权下的个体都想分得公有产权的收益而不愿意多付出努力,因此在激励方面存在很大的外部性。我国有学者从西方国家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实践发展中总结了其四个特点:“(1)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中仍然存在占有相当比重的国有股权,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这些发达国家在银行中的国有资本投资基本上都采取股权管理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政府行政管理;
(3)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国有股份在逐步趋于下降,银行的股权结构趋向分散化和多元化;
(4)国有银行股权多元化过程中对外资介入持审慎态度”。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中由国家产权带来的问题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我国《银行法》第四条中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该规定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属性,使国家集所有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当国家处于所有者身份时,要求银行的经营者们群策群力以实现低风险下的利润最大化;
当国家处于行政当局地位时,便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社会指标。当两重目标一致时,“利润最大化”掩盖了“实现社会目标”,国有银行真正“商业化”了;
而当两者不一致时,“实现社会目标”就会凌驾于“利润最大化”目标之上,行政权损坏了所有权。在企业目标多元化的情况下,企业经理人必然会在其边际收益更大的目标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国有银行两个目标趋于一致时,与利润目标兼容的激励约束机制最有效;
但是,当国有银行的两个目标不完全一致时,经营者往往会在实现社会目标上多做努力,以实现工作职务的升迁。而对于利润的努力会因为政策性目标所引起的负担而变的微不足道,争取利润得不到应有的激励。从另一个方面说,经营者们也可以以社会目标对利润目标的负外部性为理由,推诿自己无法提高利润的无能。由此可见,经理人在实现社会目标时可以获得激励,而在实现利润目标时,不仅没有激励而且更无约束。最后,在两权分立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委托人只能通过利润目标和股票市场来简单判断代理人行为。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标的多元化,利润就无法避免的含有很多非经营因素。如果政府因为此原因,相对弱化了所有权约束,则会加重了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逆向选择动机;
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为强化所有权约束而借助直接行为监督,则无异于向计划经济时代回归,违背政府寄希望于成立董事会而形成良好公司治理的初衷。

三、实行产权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目前,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分散化,容易形成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不平等关系。德国的商业银行股权分散,机构投资者在股份中占有绝大多数,从而比较好地在股权方面解决银行内部的激励和约束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其核心在于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引进战略投资者逐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在确保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募法人股,有条件吸收个人和引导国际先进的外资银行参股,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多元化和社会化的股权结构,较好地实现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妥善解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其他利益关联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所有出资者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形成有一定刚性约束的资本经营机制,加快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从产权制度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杨军,姜彦福认为,“‘一股独大’并非一无所取”公司治理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出资人的权益如何保障的问题,大股东有能力、也有动力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管理,甚至更换管理层,大股东机制是有效解决代理问题的途径之一。大股东机制的积极因素不能简单否定。且单纯股权分散并不能解决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问题。日本和韩国的所有权比较分散,但是公司内部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取股权分散模式需要有完备的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法律基础,而这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的,也是很多发达国家也不具备的条件。因此,我国应当在继续保持国家的大股东的地位的同时,应当适当地分散其股权。

property rights basis for the governance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ing company the ess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o solve the principal agent efficiency problems, th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s founda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organization system formation and play a role,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based on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of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wer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property right is to judg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under the arrangement of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to seek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incipal ag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ownership ent property right system will produce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then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its operating modern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that the form of the public owned property rights, control rights and income rights are in a state of separation, under public ownership of individuals to share the proceeds of public property and do not want to pay more efforts to, so in incentive exists great scholar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of western countries summarizes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banking system(1)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are still occupy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operation;(2)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bank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have taken equity management way, and not direc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3)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 state-owned shares gradually tends to decline, the bank ownership structure trend diversification and pluralism; and in achieving profit targets, not only have no incentive and no more y,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 two powers under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the principal and the agent, the principal can only through the profit and the stock market to simply determine the agent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profit target, it is impossible to avoid containing a lot of non operating the government because of this reason, the relative weakening of the ownership constraints, it will aggravate the motives of the agent"s opportunism behavior and adverse selection;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triction of ownership and with direct supervision, is tantamount to return to the era of the planned economy, against the government hopes to set up a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good corporate ,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reform and improve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s at present, equity is too centralized, not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iversification, easy to form the relationship of inequality between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minority commercial banks dispersed ownership,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shares in the majority, so as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within the bank in terms of property rights reform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core is to implemen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through the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novation introduction of strategic investor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equity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tate-controlled, through open recruitment of corporate shares, condition is applied to absorb a person and guide the advanced foreign banks particip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of ownership structure,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property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separation, to properly resolve the business owners, operators and other interest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so that all investment revenue sharing, thus forming a rigid constraint mechanism of capital management,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for comprehensive jun, jiang yanfu believes that ”one big share“ is not empty-handed ”to solve the core issu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funded.

推荐访问:国有商业银行 产权制度 作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作用(五篇)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