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档案馆编研工作

时间:2023-06-19 17: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文·王成舜

新修订的档案法第33条规定:档案馆应当配备研究人员,加强对档案的研究整理,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出版档案资料,在不同范围内发行。档案编研就是档案工作者以档案资源及相关信息为基础,以满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需要为主要目的,对档案内容和相关信息采集、分析、加工、整理,综合制作更系统、更科学、更便于利用的著作、档案汇编、参考资料、专题研究等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编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县级档案编研工作要紧贴时代脉搏,适应社会的发展大潮,实现编研工作的转变与更新,以适应新时代的档案工作。

(一)没有大编研的思维。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单纯看摊守业思想形成了“重管理轻利用”的倾向,传统管理模式必然会受到社会发展大潮的冲击。

(二)馆藏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档案信息及数量不丰富,文书档案相对较多,其他门类档案及地域特色档案较少,档案编研工作受到了馆藏档案质量、数量的制约。

(三)编研资料选题范围狭窄趋同、品种单一。脱离现实需要,缺乏对馆藏内容的全面细致了解,编辑大事记、组织沿革等较多,没有体现自己特色的优质产品,不能贴近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没能更好满足人民的急盼需求。

(四)没有制定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不能针对馆藏进行学习研究,造成编研工作被动拖沓的局面。

(五)没有处理好编与研的关系。编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编的深化,即综合、归纳、提升。编研工作“多编少研,有编无研”现象十分突出,档案文献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少,难出精品。从一些县级馆编研资料看,多数为一些材料、数字和基本事实的简单罗列,多数还缺少注释、按语、序言等评述性材料。

(六)没能处理好信息技术开发与编研的根基关系。受信息化大潮冲击,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影响,忽视了对档案内容的深入研究。现在县级馆逐步建立了数字档案馆,这无疑是对档案工作的一次革命,能及时为大众提供档案信息全方位服务,但不能盲目跟风。档案馆要考虑到信息的可靠性、内容的完整性、对外的保密性等,片面追求新技术而忽视档案馆的基本职能,会使编研工作欲速而不达。

(七)对档案编研工作的宣传不够。一些县级馆没有做好必要的宣传和报道,没有利用新闻发布、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抖音等大众传播媒体快速高效地宣传档案编研成果。编研工作为编研而编研,刊印后便万事大吉,只等上级检查,将编研成果锁进文件橱,使编研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

(八)编研人员的业务素养有待提高。一些县级馆在人员配备上有短板,人员缺少事业心责任感,没有创新精神,缼少档案编研能力;
缺少既熟悉馆藏档案内容又有编辑经验,既熟悉历史知识又懂计算机的人才,整体素质偏低,编研能力不足,致使编研技术和手段停留在原始状态,限制了编研工作的开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档案编研工作是发挥档案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媒介,是利用馆藏资源的高效能手段,既要对历史负责,做好记忆、传承,又要为现实着想,做好服务、创新,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优势,不断推出档案编研精品。我国自有文字以来形成了以甲骨、器铭、缣帛、简牍、石刻、纸张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在传递知识传承文化中起到了极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缩微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新型档案载体大量涌现,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提升了编研成果的辐射力。因此,县级馆要充分发挥档案编研在资政育人、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优势,搞好档案编研工作,提高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让档案编研“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二)加大丰富县级档案馆的馆藏力度。县级馆要一手抓现有资料的编研,一手抓丰富馆藏,为今后开展的编研工作做准备,做到两手都要硬。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不同渠道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征集工作,按照《档案法》要求,做到应收尽收、应进必进,不断扩大接收范围,尤其要多收集那些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档案、红色档案和不同载体的档案,从根本上改变馆藏数量少、结构单一、载体单一、内容单一、利用价值不高的现象。

(三)紧跟时代步伐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主动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巧妙构思创新编研工作思路方法,如曲阜市档案馆编研出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曲阜》《曲阜投资指南》《儒商志》等,让“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发挥档案价值,编辑档案参考、资政、文摘等,如反映社情民意、动态舆情、疫情防控等资政汇编,要善于从各门类、各载体的档案中挖掘,从特色档案、红色档案中找出闪光点,助推县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四)制定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做好策划和选题工作。要按照国家局、省市档案馆的总体思路,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发展规划并结合馆藏实际,制定长远规划。以省市档案馆年度计划为指导,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结合馆藏和编研力量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使县级档案编研工作有依据、有计划地开展。

(五)处理好编与研的关系。在编研工作中要做到“编”“研”并重、“编”“研”结合。编与研是递进关系,要在编的基础上搞好研究,将学术研究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始终,搞好深度开发。要在编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聚焦点和切入点,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横向剖析,对某个局部、某个侧面进行纵向研究,去粗取精,透过现象发现内在的精华,把蕴藏在档案中的资源开发出来,打造出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知识性、思想性的档案编研精品成果。

(六)搞好技术创新,搭建档案编研新平台。县级档案馆在新形势下要推进编研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在档案编研加工程序和方法上,要借助于计算机先进的存储、检索、传输技术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发挥其大量检索、高效加工、存储有序的优势,改变手工转录加工时效率低、差错多、劳动强度大的不足,使信息采集更方便、加工更快捷。在成果利用上,借助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档案文献出版物转换成数字化产品,利于在网络上阅读、存取、传输、检索和处理,扩大档案编研成果利用率和影响力。

(七)不断探索开辟档案编研的新途径。由独自搞编研向联合开发搞编研发展。树立开放编研、合作编研理念,拓展编研项目,趁势借势,引智借脑,实现合作开发,成果共享。一积极参与上级档案馆组织的共同编研项目;
请上级馆专家指导本级馆的编研工作;
到上级馆查阅相关资料,完善充实,完成本级编研。二加强与兄弟档案馆的合作。三加强和市(区)直部门、镇街的联合编研。四与史志部门合作,参与地方志、大事记、年鉴、年谱的编写工作。五加强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合作,借助主流媒体影响力和覆盖面广的优势,促进编研成果的开发,扩大影响力。

(八)做好档案编研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支持档案工作。用活用好档案编研成果,创新档案编研宣传形式,畅通档案编研成果传播渠道,把有中心工作、热点问题的资政参考及时送到领导办公桌上;
把科技含量高、普及性和红色档案编研成果送到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校园;
将各类短、微视频作为公益宣传上传网站;
组织党课、讲座、讲坛、论坛、故事会、展览、演出等各类活动,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档案编研精品,讲好档案故事,展现档案魅力。

(九)加强档案编研队伍建设,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一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有奉献精神;
三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既是档案专家,又熟悉经济、文化、科技等知识的多面手;
既熟悉馆藏档案又了解目录学、版本学、编辑学、传播学,并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编写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有从大量档案中沙里淘金的独到眼光,为精选编辑出最佳编研成果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编研馆藏档案馆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年0期)2021-07-23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21年0期)2021-07-23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云南档案(2021年1期)2021-04-08对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卷宗(2019年29期)2019-11-11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档案天地(2019年5期)2019-06-12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办公室业务(2018年17期)2018-11-25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6期)2018-05-23when与while档案馆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14年9期)2015-03-30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北京档案(2011年9期)2011-11-23

推荐访问:档案馆 浅谈 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