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联合悬吊术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肌电、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3-06-21 11:15:02 来源:网友投稿

薛芳芳 王红艳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陕西 西安 71007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疾病,患者盆腔支持结构因退化、缺陷、损伤、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尿失禁、器官脱垂、大便失禁等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1]。切除子宫可以纠正盆腔内其它器官移位,恢复盆腔结构;
该术式适合无生育需求、PDF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而盆底重建则通过嵌入织片支撑脱垂器官恢复盆腔结构,该术式应用范围较为广发。临床多项研究显示,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术后康复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是否影响患者术后盆底肌肌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研究较少[3-4]。本方案对比分析采用子宫切除联合盆底悬吊术与盆底重建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型P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盆底肌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3月至2021年0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所采用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7.84±8.12)岁,体重指数(24.64±3.58)kg/m2;
国际尿控协会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Ⅲ度14例,POP-QⅣ度2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7.74±8.07)岁;
体重指数(24.59±3.62)kg/m2;
POP-QⅢ度15例,POP-QⅣ度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和护士实施手术及围术期照护。对照组患者行子宫切除术联合悬吊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至术后6个月。(1)对照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行子宫切除联合盆底悬吊术。子宫切除术采用腹腔镜切除经阴道取出术。术后采用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2)观察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行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重建术内容:术前准备3张聚丙烯修复网片并适当裁剪。患者做好手术准备,硬膜外麻醉,将生理盐水注射于阴道黏膜与膀胱间隙,使其分开,侧向切开阴道前壁分离至阴道宫颈筋膜。于两侧闭孔前内缘、两侧大腿内侧分别穿刺,取出引导器后,置入修复网片,铺平,缝合阴道前壁;
再分离阴道直肠间隙,剪开阴道后壁并与直肠分离,于肛门两侧下方3 cm穿刺,退出引导器后,置入修复网片,调整铺平后缝合阴道后壁。再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3)观察指标及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行盆底肌电测试、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及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测评,并对上述指标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仪测试盆底肌肌电值;
由经过培训的泌尿科医师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PFDI-20、FSFI进行测评。

2.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PFDI-20评分、FSF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PFDI-20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FSFI评分均较术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盆底肌肌电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盆底肌肌电均较术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盆底肌肌电水平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率比较

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女性PFD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罹患PFD的风险越高。国外研究显示,高龄是PFD的危险因素。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6],PFD的发病率上升与女性盆腔手术数量的大幅上升关系密切。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女性分娩次数增加也是PFD增加的风险因素[7]。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健康及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日益严苛,重视PFD患者的治疗,优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妇科医师面临对的重要课题[8]。

本方案对比分析了临床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型PFD患者的两种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优选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采用盆底重建术联合盆腔悬吊术治疗PFD患者,较采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悬吊术治疗PFD患者术后6个月患者盆底肌肌电提升更具优势。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及性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率也明显下降。从上述观察的指标来看,盆底重建术是更具优势的一种治疗方案。且盆底重建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耗时短,相应的降低了患者术后恢复难度[9]。子宫切除后虽然解决了子宫脱垂导致的盆腔内其它器官的移位,使盆腔内的神经、肌肉得以回复正常位置,但子宫切除后短期内可能形成一定的空间而延迟盆腔内的其它器官需要重新形成稳定的结构[10]。从临床数据来看,切除子宫的绝大部分患者,远期均能获得较为稳定的盆腔结构。盆底重建术采用修复网片对因肌肉松弛导致的盆腔结构变形进行支撑,以恢复并稳定腹内器官的正常位置,达到稳定盆腔结构的目的。两种手术方案均对盆腔结构的修复及稳定发挥了作用。但由于盆底重建术尽可能保持了盆腔既有的结构状态,对盆腔肌肉的损伤相对较小,或许这一点使得后续行盆腔悬吊术恢复盆底肌肌力更为有利。

综上,盆底重建术联合悬吊术方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患者术后6个月观察期内盆底肌肌电水平提升、盆底功能障碍及性生活改善及降低并发症率的效果较子宫切除术联合悬吊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猜你喜欢重建术盆底盆腔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9期)2022-04-19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6期)2022-01-18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宁夏医学杂志(2020年4期)2021-01-21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3期)2019-02-01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年3期)2016-07-10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0期)2015-12-26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16期)2015-03-01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2期)2015-01-22

推荐访问:悬吊 生活质量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