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真实性及其实践策略

时间:2023-06-24 17: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彭天琪

摘要:真实是新闻永恒的追求。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更加表现为一个过程。需要明确,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新闻工作者要做的是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报道,使报道符合事实真相。然而由于新闻工作者自身认知局限性和思维定式、迎合受众博眼球、盲目追求时效缺乏调查求证、追逐名利刻意制造假新闻等原因,新闻真实性受到冲击。文章认为,仅仅依靠新闻伦理道德无法约束新闻工作者、遏制假新闻,我们需要通过更严格的惩罚机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治理假新闻的舆论压力,也需要通过加强公众及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媒介批评等手段来捍卫新闻真实。

关键词:新闻真实;
媒介素养;
惩处机制

新闻的真实性属性一直是其生命,没有真实性的新闻也称不上是合格的新闻,甚至称不上是新闻,真实性一直是新闻界所极力捍卫的。然而,新闻真实因记者缺乏专业新闻素养或刻意偏袒一方、新闻编辑和自媒体平台把关不到位或有意为之、网络谣言泛滥、用户缺乏媒介素养、惩戒措施实施不到位等原因受到冲击。本文试图阐释三方面内容:如何理解新闻真实、影响新闻真实的因素、如何才能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如何理解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的确切所指是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符合。即新闻报道与所发生事件的本来面目相符合。中国人民大学杨保军教授提出,新闻真实追求的基本目标是反映、再现真实,而不是建构、塑造和设置真实,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是事实真实。可见,新闻真实注重的应是事实本身,尊重事实本身。

而相对事实来说,真实总是有限度的真实。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新闻对于现实无法做镜子似的呈现和描述,一方面新闻报道限于有限的篇幅,另一方面,新闻报道对事实是有选择性的,而且不同的媒体因其自身定位特点对同一件事件会有不同的关注侧重点,不同的记者在新闻事实的采集和报道上也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新闻真实作为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受一定文化、价值观、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它呈现出来的真实是有限的。

新闻真实作为对新闻事件的一种认识,表现为一个过程,即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真相的曝光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人对事情真相的认识也是过程性、动态性和反复性的。因为新闻是追求时效性的,故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与其真实性产生冲突。所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也提出,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的理想状态,新闻传播无力做到本质真实,新闻报道能做到尽可能地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即现象真实亦是很不容易之事了。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新闻工作者无法做到对事实进行镜像反映的严丝合缝的真实,只能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尽可能客观、全面地报道真相,做到与事实相符合。新闻真实是有限的真实,但它是新闻工作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和基本目标,没有真实性的新闻称不上是新闻。依据笔者的理解,新闻真实好似一条称为“新闻事件”的鱼,鱼骨代表事实和真相,我们需要尽力层层剔除鱼身的肉,对于粘连在细小鱼刺上的鱼肉碎末,我们大可不必过于苛求,可将其简单处理,最终呈现出鱼骨的基本形态,便是新闻真实性的表现。笔者想起一次在新闻实践中,当事人轻信中介公司说辞,以为全款付装修费,房子装修好被出租可每月收到高额租金,然而装修款支付后中介公司跑路。在写稿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事件主要经过、骗子手段、各方說法、事件进展等,而对于最初接到骗子电话、签合同的是当事人自己还是其家人、当事人打款前是否与家人商议等细枝末节可一笔带过,没必要每一细节都详细陈述,要抓主要事实。

笔者认为,新闻真正的意义在于“影响”现在及未来,而不仅仅是记录当下。一个好的新闻应该影响当下,或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或纠正社会不良现象,或引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等。新闻真实因此承载着更多的意义,如何在保障事实真实的情况下影响当下社会,而不仅是反映和再现事实,这对新闻真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因素分析

自媒体时代,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甚至比记者更快地发现新闻线索并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由于公众缺乏专业的新闻素养,很容易造成信息片面或全面失实,加之各种自媒体平台一味追求流量,把关不严,进一步导致谣言泛滥。若记者偏听偏信某一方言论,而不去新闻现场或多方采访印证,再者,加上编辑把关不严的话,极易造成新闻失实,更别说刻意制造假新闻对新闻真实的冲击。

迎合受众,炮制断言式新闻博眼球

一些媒介组织过分追求眼球经济,一味迎合受众口味来获得流量效益,将新闻打上简单标签,炮制断言式新闻博眼球,迎合受众既有观点并放大其极端观点,从而忽略了新闻事实,造成新闻失实。比如贴常见的性别标签,在2018年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一些媒体将与公交相撞的红色轿车车主打上“女司机”标签,报道称因女司机逆行导致两车相撞,由于公众对女司机有刻板印象,一时间舆论纷纷将矛头指向这位实际并没有过错的女司机。还比如常见的年龄标签:“90后”“00后”“大妈”等,这些词语隐含了特定的群体特征,一旦被打上这些标签,公众很容易因刻板印象造成对当事人个人的误解。

盲目追求时效性,缺乏对事件的查证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用户接收信息呈现碎片化特征,很多用户也更加倾向于短平快的内容,而非花大量时间阅读长篇深度内容。为适应用户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的习惯,新闻的内容和呈现方式等和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同步变得碎片化,新闻甚至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零时差”传播,新闻时效性属性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媒体盲目追求时效性,缺乏对事实的质询和查证,偏听偏信一方说辞,甚至只顾追随和转发其他媒体的报道热点,添加背景和解释性信息,而不对新闻事实进行进一步追问,从而导致事实信息杂乱且容易失实。2021年11月26日,一则#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95家媒体发布此新闻,而经记者调查后辟谣,此消息系误读。

囿于个人思维定式和认知局限,凭借直觉、经验认知事实

新媒体时代,信息纷繁冗杂,一些记者基于其日常思维定式认知和理解客观事实,心理层面更倾向于利用其既有经验和直觉甄别各种信息,减少思考时间、加快反应来为用户快速提供新闻。然而,仓促将事实进行归类打包无疑容易偏离事实真相。除此之外,新闻事件的复杂性、个人认知的局限性、新闻报道的特殊性要求等因素也使得记者在面对超出个人能力之外的新闻事件时,出现认知偏差,易造成新闻失实。

追逐名利,刻意制造假新闻

追逐利益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根源。一些媒体和相关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经受不住名利诱惑,为一己之私不惜抛弃专业主义精神,通过主观想象、编造或捏造新闻事件,刻意制造假新闻,迷惑大众。虚假新闻可能是某些主体主观故意策划出来的事件,其产生原因虽不排除有恶作剧吸引注意之嫌,但究其根源,还是为追求个人名利。

如何保障新闻真实性

落实惩处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假新闻的生产成本

当前,国内的虚假新闻状况真正的问题在于,惩处机制难以落到实处。虽然相关部门制定的虚假新闻惩处办法早已有之,但长期束之高阁或只在少数案例中得到贯彻,未能成为普遍性的管理规范,更未能进入媒体人及公众的自觉意识。

若要實现新闻真实,需要落实惩罚机制,严格按照惩罚办法行事,进一步的措施便是完善法律法规,严肃看待虚假新闻问题,把生产、发布虚假新闻上升到“犯罪”的高度。比如针对生产假新闻的媒体及相关人员进行罚款并给予相关人员降职甚至辞退处分,对于性质恶劣、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媒体人员以“犯罪”标准来惩处,如此,新闻真实或许更能使人敬畏。目前,欧美国家逐渐形成或正在强化假新闻规制与惩处机制,包括政府立法与行政手段、企业平台的自我治理、媒体事实核查等。例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均已发布《反假新闻法》,散布假新闻不仅会被处以巨额罚款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2018年1月,德国正式实施全球第一个针对社交媒体的法律——《社交媒体管理法》, 成为西方国家中严厉打击虚假消息与仇恨言论的“标杆”。

共同努力,形成治理假新闻的舆论压力,保障新闻真实性

笔者认为,保障新闻真实性是一个社会层面的话题,不仅仅依靠记者和相关媒体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施加严厉打击假新闻的舆论压力,形成积极澄清、揭露假新闻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闻发言人及时澄清事实,防止假新闻蔓延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不仅要及时报道甚至要实时报道。新闻报道总是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结果而同步进行,故新闻对事实的呈现更加具有过程性。只有从有关事件的全部新闻报道中才能得出对事件的完整认识。关键在于,一旦出现虚假新闻,所涉及的当事人,即个人或组织机构,特别是权威部门,就应当迅速开展调查,通过新闻发言人及时向公众发布真实信息,公开调查进度,用证据澄清事实,把真相告诉公众,从而消除不良传闻,防止假新闻蔓延。

大力开展媒介批评,对虚假新闻进行公开批评

媒介批评这里主要指对于各种专业媒体上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曝光与批评。通过对虚假新闻的曝光与批评,可以充分发挥媒介批评惩恶扬善、祛邪扶正的作用,让新闻界对虚假新闻始终保持警醒,防微杜渐,自觉抵制虚假新闻。在这方面,《新闻记者》二十年来坚持刊发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分析年度虚假新闻的基本特点,揭示其症状病因并进行点评,对于遏制虚假新闻的泛滥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如果有更多的专业期刊以各种方式批评虚假新闻,必将大大强化约束虚假新闻的舆论环境。

媒体间相互监督与公众积极举报相配合

虚假新闻一旦出现在某一媒体,其他媒体应当谨慎转发,及时跟进,积极深入调研求证,发表正确的报道,及时纠正虚假信息,让新闻界自身形成对虚假新闻的纠错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媒体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也利于媒体提高专业权威性,使用户信服。公众也应积极举报,各媒体或相关国家机构应给予更多的鼓励、支持与奖励,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纠错和举报中来,从而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新闻环境。

加强新闻工作者及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社交平台和短视频的兴起,各种专业媒体也开设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专业媒体可以借助这些平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公众科普新闻学传播学知识,使公众了解谣言和假新闻的危害,不盲从不轻信网络信息。另外,在具体措施上,可以设置互动抽奖栏目或环节,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另外,也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开设相关节目进行科普,营造全社会尊重事实反对虚假新闻的氛围,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让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

不仅公众,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也需提升。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新闻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新闻理想和抱负。工作实践方面,新闻单位及其管理者应逐步确立单位的价值观,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潜移默化影响新闻从业者,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认知及能力,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为增加公众对新闻的识别能力以此来应对假新闻,世界多个国家已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比如,芬兰是世界上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行者,政府部门在推动媒介素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政府的主导下,记者可以进入学校课堂,讲授媒介素养和实践经验。

自媒体时代,影响新闻真实的因素更加复杂和多变。捍卫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大众面对虚假新闻时共同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现阶段普通公众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作为专业新闻工作者有时也是如此。而仅仅依靠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无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必须实施严格的惩罚机制,形成全社会敬畏新闻真实、踊跃揭露虚假新闻的氛围,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白红义,张恬,陈斌.2019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20(01):22-33.

[2]邓备.社交媒体假新闻治理:全球实践与未来趋势[J].中国记者,2019(02):116-119.

[3]杨保军.新闻真实需要回到“再现真实”[J].新闻记者,2016(09):4-9.

[4]杨保军.事实·真相·真实——对新闻真实论中三个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J].新闻记者,2008(06):61-65.

[5]陈力丹,闫伊默.新闻真实与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J].新闻传播,2007(07):9-12.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媒介素养“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7期)2016-12-06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基于受众媒介素养的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策略探讨新媒体研究(2016年20期)2016-12-02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

推荐访问:真实性 实践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