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时间:2023-06-25 09:30:03 来源:网友投稿

饶 健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呈逐年扩张状态。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1.6%,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1年毛入学率达到57.8%,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已经从战略战术上进入了聚焦“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乃至“一流课堂”的深度[1]。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众多高教研究者开始将研究重心聚焦本科人才培养,如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当前和今后办学的首要任务。

随着“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实施,高校自我评估被定义为整个评估制度体系的基础环节,是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供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国内众多高校通过健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完善监测手段,强化反馈改进机制,探索建立自我评估新机制,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近期,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8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工作座谈会,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走从“新建”到“新型”的建设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建设神形兼备的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众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响应教育部号召,调整办学定位,从综合性、研究型向地方性、应用型转变[3],但是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经验尚不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认识不到位等多重原因,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尚未构建与之相契合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效能还未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不力

组织机构是承担质量保障工作的主体,其职能范围、决策方式、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运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质量保障的成效[4]。

(二)制度体系不完备,质量保障工作依据不足

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制度是各质量主体遵循统一的质量管理方式和共同认可的质量管理方法。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实验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如质量标准较为模糊、质量标准建设流于表面、质量保障制度更新不够及时部分制度较为陈旧等。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国家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凝聚质量保障力量

学校要依据教育部提出的“管办评分离”理念,推进校内实验教学质量“管办评”三方分离,明确质量建设主体责任,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三方”相对独立、互相协同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院系负责执行实验教学质量目标;
教务处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负责督促院系落实实验教学质量目标;
质量保障机构作为校内第三方评价单位,负责评估和分析学校实验教学质量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质量问题的改进情况,优化下一轮质量目标。

(二)加强实验教学制度体系建设,确保质量保障工作有据可依

质量标准是各教学环节的微观度量尺,质量保障制度是各质量主体遵循的质量管理方式和共同认可的质量管理方法,加强二者建设能促使每个人都将提升教学质量内化为自觉行动。

在审核评估要求院校自我评估思想的引导下,福建省某高校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指导,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自我评估为驱动,以制度化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构建持续改进、循环上升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觉约束、自我改进的质量文化。

图1 福建某高校内部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图

(一)引入成熟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成熟的教育理念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在国外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成果导向教育核心理念“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符合我国教育战略需求,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协作职能

校党委、行政统筹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学日常运行与监管,定期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重大问题。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作为校内第三方评价机构,承担监测、评估、分析、反馈与督促改进等职能,负责院校审核评估、专业评估、工程教育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等评估工作。教务处负责督促二级学院落实实验教学质量目标,组织开展校内常规检查和实验教学专项检查;
学生工作部、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行政部门对实验教学运行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二级学院是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院长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实验教学主任负责执行实验教学质量目标,确保二级学院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学院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三)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第一,细化培养目标。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以及专业认证要求,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之匹配的毕业要求,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将毕业要求各项指标分解到实验教学考核各环节,构建以考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第二,优化质量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优化实验教学大纲、教案、教材、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答疑、成绩考核等实验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内生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求高校不断完善教学运行、质量监控、督查整改、教学奖励、经费保障等各方面规章制度,持续规范实验教学运行过程,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四)明晰改进途径,建设改进长效机制

对于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和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持续监控,建档督办,构建 “学校(发现质量问题、发布质量改进任务)→学院(落实质量改进任务、解决质量问题)→教学督导、职能部门(检查质量改进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评价完成效果)→学校(将质量改进完成情况及效果评价作为二级学院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的质量改进途径,明确质量改进任务、改进主体和改进期限,限期整改,改后复评,及时推动实验教学各项质量问题的解决,构成质量改进长效机制,保障实验教学质量“最后一公里”。

(五)构建奖惩机制,营造全员质量文化

实施全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突出考核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调动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完成实验教学质量改进任务的主动性,提升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执行力,确保实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的有效运行,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校应在国家“五位一体”评估思想的指导下,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高校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内生型”自我评估改进机制,推进学校实验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保障体系应用型教学质量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1年4期)2021-09-03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中国交通信息化(2018年6期)2018-08-29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8年3期)2018-03-26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6期)2017-11-09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0期)2016-01-18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推荐访问: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