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民生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逻辑意蕴及价值指向

时间:2023-06-25 10: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艳玲,虞满华,张朝龙

(1.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2.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心所在,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和发展民生事业。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放眼全球,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立足国内,民生领域建设遭遇一些现实难题与挑战。习近平科学地把握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始终关怀人民群众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民生建设对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2]作为“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民生方面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例如:“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就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4];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1];
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对推动新时代民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关于民生重要论述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本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汲取发展的动力。

(一)理论基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

马克思虽未明确论述“民生”,但是其经典著作中内含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马克思对民生主体“现实的人”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深度论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在劳动中产生“异化”现象,即工人丧失劳动满足感,处于犹如机械一般的被迫劳动状态。马克思认识到,“只要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还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变革”[5]。马克思看到了民众生存和生活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况,生存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6]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信仰有多么崇高,但生存需要是摆在首要位置的,只有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才能够向更高的精神层次出发。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日益激化。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7]。马克思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呈现出贪婪性和病态性。资本主义疯狂进行资本积累,致使劳动者非人化,因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付出的劳动越多,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生产的剩余价值越多,反而不能够维持自身及家人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出现了劳动的异化。并且,在机器大生产后,由人发明的解放人的劳动工具最终成为取代人的工具,使一部分人的生活更难满足自身和家庭的延续和发展,进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因此,他们认为唯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异化,现实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终高度关心民众的生存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生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积极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不断完善保障民生发展的各项机制,落实民生领域的各项具体举措,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文化底蕴: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贯穿其中,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指百姓的生计,意指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致使生活匮乏。对民本问题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十分重视民本思想,他们一直劝导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关注黎民百姓的生活和愿望。这些思想深受当时统治者的认同。例如,孔子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为政以德”;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将人民置于重要地位;
等等。此外,汉代董仲舒提倡“以德治国”思想,主张以德行使百姓安居乐业;
唐朝时期李世民在吸取前朝衰亡的教训后,认为统治者应做到以民为本,轻徭薄赋。之后,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传统民生思想进一步发展。理学代表朱熹强调正君、治官、安民的思想,强调君王要关心爱护百姓。明末清初时期,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涌现出许多独具时代特色的民生理念。例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8],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顾炎武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百姓置于维护政治安定的重要地位;
等等。由此可见,随着朝代的更迭,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内涵式的丰富与外延式的拓展。习近平既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的理念,又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的桎梏,赋予民本理念新的时代情怀和时代内涵。习近平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将民生融入国家、民族及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重视民生、发展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历史传承:守正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心怀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为民谋利益的重要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9]。在革命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对抗日统一战线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他们一方面增强抗日联合力量,另一方面着力改善民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争取到人民群众的最大支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如实行土地改革,强调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10]。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根据当时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紧紧围绕解决民生问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战略部署。在世纪之交的复杂时代背景下,江泽民着眼于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旨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分析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推进民生工作,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了关于民生的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深刻彰显了党和国家始终不忘初心、不负人民的伟大担当,推动民生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习近平关于民生重要论述的逻辑意蕴内含逻辑原点、逻辑发展以及逻辑旨归,分别对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宗旨、践行初心的使命担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以“利民”为逻辑原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他在民生发展方面的重要论述深刻地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1]可见,在习近平的心里,“人民”始终处于最高位置,“人民”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心之所向。首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性。不管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任何阶段,党和政府都始终将人民群众置于最崇高的历史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老有所养方面,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已覆盖10.29 亿人;
在住有所居方面,党和政府高度强调,要坚决防止借机炒作房地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在幼有所育方面,2010—2020 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56.6%提高到85.2%,在园幼儿数量从2976.7 万人增加到4818.3 万人;
在学有所教方面,2010—2020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47 万亿元增加到4.29 万亿元;
在劳有所得方面,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年度平均工资分别从2010 年的3.65 万元、2.02 万元提高到2020 年的9.74 万元、4.89 万元;
在病有所医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覆盖13.64 亿人;
在弱有所扶方面,2013—2020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64.5%提高到73.5%[11]。由此观之,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探索推动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的路子。其次,“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发展经济促进民生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2012—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 万亿元增长到114 万亿元;
2022 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 万元增加到8.1 万元[1]。这些重大成绩印证了经济发展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前提。因而,经济的发展是民生事业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保障。最后,“以人民为中心”强调要树立正确民生政绩观。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12]137。这一论断有力地凸显了党和政府正在着力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人民利益的不正确的发展观,进而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民生领域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二)以“爱民”为逻辑拓展:牢记宗旨、践行初心的使命担当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载入党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认识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他认为消除贫困对于促进人民实现幸福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指出,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意和任务[13]。江泽民提出,我们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到现场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人和干部[14]。胡锦涛也曾表示,群众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15]。可见,不同的历史时期,改善民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民生工作也有了新的具体内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始终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民生工作的具体思路,推动民生事业向前发展。首先,在坚守底线方面,党和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民生保障力度,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2013—2020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079 元提高到1.26 万元,年均增长11.6%[11]。其次,在突出重点方面,党和国家重点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重点地区及重点人群以及重点领域进行帮扶。例如,“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取得重大成就,1076.8 万困难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212.6 万困难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1473.8 万重度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95%,5 万多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16]。再次,在完善制度方面,党和国家致力于不断完善民生保障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民生领域存在的难题。例如,修订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最后,在引导预期方面,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良好的民生环境。习近平指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12]136可以看出,党中央始终坚持筑牢人民幸福生活的防线,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生活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不断将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以“富民”为逻辑旨归: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17]53。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民生工作最终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民生工作的始终。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人民至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争,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逐步恢复国民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促进共同富裕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根基;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消除绝对贫困,向着共同富裕奋进。促进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现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丰富多样,但是受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制约,新时代的民生工作面临新的巨大挑战。习近平始终心怀人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紧密相关。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人民群众在致富过程中人本身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突破各领域发展瓶颈,发扬斗争精神,创造更充分、更广泛的社会财富,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举措切分好“蛋糕”,真正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习近平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思想指引,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凝聚团结奋斗的动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团结奋斗的伟力。

(一)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

民生幸福是人民群众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并最终得以实现的内心满足程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致力于带领人民为实现幸福生活而团结奋斗。习近平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从人民群众深切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针政策来改善民生。例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人民的就业渠道,稳步提高就业质量;
建立覆盖全民的城乡统筹系统;
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等等。这些举措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内心的诉求,将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切实相关的利益问题,多次深入基层,推进一系列惠民举措,进一步增进了民生福祉,增强了新时代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

(二)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团结奋斗的动能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党和国家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距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存在差距,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依然是阻碍新时代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民生工作的问题意识与底线思维,“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17]364,解决阻碍民生发展的深层次难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以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共享发展凸显着党和国家对社会每个个体权益及价值的保障,其中内含着对发展成果公平且合理的分配要义。处理好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解决好共享发展成果的公平性,能为新时代全体人民持续奋斗提供内生动力。当前,我国面临“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因此我们要始终秉持问题意识,高度重视我国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作为指导,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谋篇布局,妥善地解决好人民群众切实关心的“利”和“忧”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团结奋斗的伟力

习近平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是在国家综合国力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深刻认识到民生工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居于关键地位,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并与党的建设、国家治理相结合,进而通过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提升民生工作的实效,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处于新发展阶段,要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科学研判,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科学有序地推进民生工作的方方面面,解决人民关心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人民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审视和考量在新的历史阶段民生领域产生的新问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行。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矢志不渝的追求,因此,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结合民生领域的现实情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奋斗伟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关乎着民心所向,是决定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切实做好民生工作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紧密相关。因而,在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民生工作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把民生工作发展到更高的层次,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共同富裕民生中国共产党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推荐访问:意蕴 论述 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