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话反素副词“来回”的形成及其类型学意义

时间:2023-06-26 17:15:02 来源:网友投稿

蒋协众

“反素词”指的是由两个反义语素构成的词。普通话中常用的反素副词主要有“反正、高低、横竖、左右、死活、好歹、早晚、迟早”等,它们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张谊生[1]319、孙嘉铭、石定栩[2]等对普通话中反素副词的性质、功能和形成等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汉语各方言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较为典型的反素副词,各方言反素副词在数量、具体词形词项以及用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湖南邵阳话中的反素副词“来回”①,与其他方言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文在描写该方言“来回”的多功能用法的基础上,分析其语气副词用法的形成和演变,并探讨其类型学意义。

邵阳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邵阳话属于湘语娄邵片。本文所记为邵阳县五峰铺镇、下花桥镇一带的方言,系笔者母语,语料是笔者调查所得。主要发音合作人徐爱冬,1955年生,五峰铺镇马草村人。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第772页对普通话“来回”的释义为:□【动】在一段距离之内去了再回来:从机关到宿舍~有一里地。□(~儿)【名】往返一次:从北京到天津,一天可以打好几个~儿。□【副】表示来来去去不止一次:大家抬着土筐~跑。邵阳话中,“来回”除了这三种用法外,还具有情态功能和篇章语用功能。下面就它的句法、语义功能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一)用作动词的“来回”

表示“在一段距离之内去了再回来”的“来回”,主要在句中作主语。例如:

(1)那前间从个里去长沙去,来回要半倒半个月。那时候从这里到长沙去,来回要半来个月。

(2)往年间从屋里到井眼里挑担水,来回要行两三里路。以前从家里到水井边挑担水,来回要走两三里路。

(二)用作名词的“来回”

表示“往返一次”的“来回”,是其动词的指称化用法。其前面可以跟数量词构成数量短语,作“跑”等位移动词的宾语;
也可作定语。例如:

(3)你只要加一次油,就跑得好几只来回。你只要加一次油,就可以跑好几个来回。

(4)出去耍一次也唔易得,来回个车费倒要好几百块。出去玩一次也不容易,来回的车费都要好几百块。

以上各例中的“来回”,邵阳话多用“打转身”或“连去带回”等词语来代替,如例(1)中,后一小句可以说成“打只转身要半倒半个月”;
例(3)中,后一小句可以说成“就打得好几只转身”。

(三)用作情状副词的“来回”

这种用法的“来回”表示“来来去去不止一次”,《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标注为副词,属于张谊生所说的“描摹性副词”中的“状态”类[3],主要用于位移动词前面作状语,描摹动作的情状。例如:

(5)你有么个事一次讲完,冇哄起别个来回跑。你有什么事情一次性交代完,别使得别人来回跑。

(6)渠为之个只事来回跑咖好几次邵阳哩,还冇搞熨帖。他为了这件事来回跑了好几次邵阳了,还没办妥帖。

(四)用作语气副词的“来回”

语气副词或称“情态副词”“评注性副词”,其作用是表示某种语气,表明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来回”用作语气副词,是邵阳话中较有特色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用于强调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使结论或结果发生改变,属于曹秀玲[4]、董正存[5]等所讨论的“全称量限”表达式,“来回”起加强主观情态的作用。例如:

(7)随你何咖讲,来回我是唔得信你哩。无论你怎么说,反正我是不会相信你了。

(8)随你出好多钱,我来回唔得卖把你哩。无论你出多少钱,反正我不会卖给你了。

(9)来回是样个,个咖也要得,那咖也要得。反正都是一样的,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10)小张来回是要来个,老王来唔来还可以商量。小张反正是会来的,老王来不来还可以商量。

属于这种用法的“来回”常用于条件复句中,“来回”所在的小句前后,通常有由表示“无论、不管”意义的关联词“随、唔管”引导的小句,如例(7)(8);
或者有表示正反两种情况的总括性小句,如例(9)。有时候,句中虽然没有上述两种小句,但根据上下文可以补出来,如例(10)前面可以补出“唔管你同唔同意不管你同意不同意”等小句。

2. 用于强调某种情况的真确性,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又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指明某种真实的情况或原因,后文推论出在这种情况或原因下的结论或结果,往往包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例如:

(11)来回渠要到长沙来,你就把东西交把渠,要渠把我带咖来是个。反正他要来长沙,你就把东西交给他,要他给我带来就是了。

(12)来回只有里把路唧,我里还是行路去吧!反正只有里把路。咱们还是走着去吧!

例(11)中,“来回”句提出“他要到长沙来”这种将要发生的真实情况作为前提,后面根据这个前提,主观上认定对方可以把东西让人带过来,而不必亲自送来的结论。

二是用于对话的后续句中,强调说话人的坚定态度,表明对对方某种惯常言行的不满情绪, “来回”起加强主观情态的作用。例如:

(13)A.我还是跟倒晚崽媳妇住起舒服滴哩。我还是跟着小儿媳住着舒服些。

B.你来回是“跟娘困讲娘话,跟爷困讲爷话”个。你反正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

(14)A.我昨日唔该去得那早,害得我在那里等白咖一上午。我昨天不应该去那么早,害得我在那里白白等了一个上午。

B.你来回是“提风就是雨”个。你反正是“提风就是雨”的(指一听到点风声就草率行事)。

例(13)中,说话人B用“来回”意在强调A总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惯常行为,表达了对他这种行为的强烈不满,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五) 用作语篇衔接成分的“来回”

有时“来回”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在对前文出现的情况或原因等进行总结概括的同时,引出某种客观事实,包含有说话人的主观评价。这种“来回”主要体现语篇衔接功能,可以翻译为“总之”。例如:

(15)唔晓得是冇得钱做得哎,还是冇寻到合适个骨髓配型,来回渠手术到现在还冇做。不知道是没有钱做呢,还是没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总之他手术到现在还没有做。

(16)渠屋里有蛮多个书,有自家买个,也有别个送个,来回都是滴文学名著。他家里有很多书,有自己买的,也有别人送的,总之都是些文学名著。

例(15)中,“来回”句通过对没有钱或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的总结,引出到现在还没做手术的客观事实,从中可以看出,说话人对病人的同情或对现状的不满意,“来回”加强了这种主观情绪。

(六) 用作话语标记的“来回”

有时候,“来回”在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态的同时,还用作话语标记,体现说话人在组织话语时的停顿和思考的痕迹,具有明显的篇章语用功能。例如:

(17)要何咖讲呢,哪,来回就是讲,哪,现案=大齐生活水平提高咖哩,吃东吃西呢,来回是,哪,大齐冇——冇是看得蛮浓念哩,哪。要怎么说呢,啊,反正就是说,啊,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什么东西呢,反正是,啊,大家不——不是看得很重了,是吧。

(18)我屋爷呢,哪,渠来回,哪,反正冇卵事,吃咖耍耍咖吃,来回,唔是打字牌呢,就是打麻将,哪,来回整天是坐到桌子面前唻。我爸呢,啊,他反正是,啊,反正没什么事,吃了玩玩了吃,反正,不是打字牌就是打麻将,啊,反正整天就是坐在桌子面前(打牌)啰。

以上两例中,说话人由于不知道怎么讲好,或者由于思维紧张等原因,造成话语中断,“来回”主要起到填补话语空白的作用。

从上文例句的普通话释义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邵阳话中作为语气副词和话语标记的“来回”,其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反正”部分地重合。“反正”是普通话中最为典型、最为常用的反素副词,它具有语气副词、话语标记等多种用法,对于它的功能和用法,学术界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6-10]。邵阳话中,作为语气副词和话语标记的“来回”在中老年人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在青少年中,由于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有用“反正”来代替的趋势。

从表达的角度看,反素词的表达功能可分为表概念义、情态义和篇章义三个基本类别,并不是每个反素词都同时具备这三种表达功能[1]322。邵阳话中,“来回”既可表示概念义,也可表示情态义和篇章义。

作为动词,“来回”的语义实在,很明显地包含有一“来”和一“回”两个趋向动作的意义,说它是由两个表示相反方向的趋向动词构成的动词短语也未尝不可,表示概念义自不必说。作为名词和情状副词的“来回”虽已有凝固融合的迹象,其中的“来、回”已成为构词语素,但还是能感觉到其原趋向动词意义的沉淀。在读音上,这些表示概念义的“来回”都要读原调[nai13vei13]。

作为语气副词,“来回”已经几乎看不出其原趋向动词的意义,词的内部分界也趋于消失,词义融合,表示的是“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等情态意义,其主观性也逐渐增强,具有很强的人际功能。作为话语标记的“来回”,其篇章功能更加突显,其主要功能是在句与句之间起到衔接和组织话语的作用。伴随着其语义、语用功能的“虚化”,“来回”在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其句法位置变得较为灵活,可以位于句首主语之前[如例(7)、(11)],也可以位于句首主语之后[如例(8)、(10)],有的还可以位于句末,如例(7)中可以说成“随你何咖讲,我是唔得信你哩,来回”。甚至有时候还可以与“反正”配合使用,如例(13)可以说成“你反正是‘跟娘困讲娘话,跟爷困讲爷话’个,来回”,或者“你来回是‘跟娘困讲娘话,跟爷困讲爷话’个,反正”。在例(18)中,甚至成为类似“口头禅”性质的话语组织和调整标记。另一方面,在语音上,这些表示情态意义和篇章意义的“来回”,读音都要发生变化,要读为[nai31ve0]或者[nai13ve0],这与张谊生所观察到的汉语方言中不少反素副词的读音已发生变化(除了融合以外,主要是弱化)的情况是相一致的[1]337。

了解完邵阳话中“来回”的用法,我们来看看其他方言和汉语史上“来回”的使用情况。

(一)其他汉语方言中“来回”的用法

目前专门研究汉语方言中“来回”用法的论文很少见到,我们查阅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11],发现在扬州、武汉、洛阳、西安、黎川、苏州、杭州、南宁、南昌等地方言词典中,都收有“来回”词条,下面按用法将其归纳、举例如下:

用法一:表示“在一段距离之内去了再回来”。例如:

(19)扬州:这块到邮局又不远,来回也不到三百公尺。

(20)洛阳:从洛阳到郑州,来回有五百里。

(21)黎川:从屋家到车站来回有两里路。

(22)西安:由这儿上街,来回不需要一锅儿烟工夫。

(23)南昌:来回有一百多里路。

(24)南宁:渠来亚啲做工,路上来回一个钟头。

用法二:表示“往返一次”。例如:

(25)扬州:扬州到南京的路好走,汽车一天好跑两三个来回哩。

(26)洛阳:从老集到西关一天走了两来回。

(27)南昌:来回个票钱要一百多块。

(28)苏州:到上海去买点物事,一日打个来回笃定来得及。

(29)杭州:我到学校里去了一埭,一个来回就是半日。

(30)南宁:冇近啝,两个钟头一个来回。

(31)西安:从西安到长安县,一天能打两个来回。

用法三:表示“来来去去不止一次”。例如:

(32)洛阳:他来回跑了好几趟。

(33)黎川:小王负责送饭送茶,从宿舍到工地来回走。

(34)扬州:我今天走学校到体育馆来来回回跑了怕的不下十次了。

(35)西安:裁判在球场上来回跑。

用法四:表示“再次、第二次、下一次”。例如:

(36)武汉:他做生意不图来回。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语方言中的“来回”大多只能表示概念义,而没有类似于邵阳话那样的情态义和篇章义。

我们通过检索《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了解到汉语方言中由“来”与其反义语素构成的其他复合词。

“来往”“来去”可以表示“交际往来”或表示概数,相当于“左右、上下”;
“来去”还有表示“邀对方一块去”“将去未去,决计要去”等特殊用法。在这些方言中,“来往”和“来去”主要表示“交际往来”,例如:

(37)苏州:吾搭隔壁人家勿来往葛。

(38)扬州:我们虽说是亲眷,不过多少年没得来去了。

也可以表示“来和去”“在一段距离之内去了再回来”等,例如:

(39)福州:许间店来往侬真侈。

(40)温州:你晓得个车站每日来去个人有几俫?

还可以表示概数,相当于“左右、上下”等,例如:

(41)成都:大概要三十来往个人。

(42)扬州:老王作为五十岁来去吧。

除此之外,在广东梅县、福建建瓯、福建厦门等地方言中,“来去”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用法。比如:

梅县话可以表示“邀对方一块去”,例如“来去看戏(去看戏)”;
建瓯话可以表示“将去未去,决计要去”,例如“我来去买烟,你到样里等。(我去买烟,你在这儿等着)”;
厦门话可以表示“去、走”,例如“时间无早咯,阮要来去咯。(时间不早了,我要走了)”。

总之,上述汉语方言中,“来回、来往、来去”等这些由“来”与之反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句法语义功能都比较实在,都没有情态义和篇章义。

(二) 汉语史上“来回”的用法

我们通过检索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发现可以明确判断为“来回”用法的用例始见于元朝后期的《西厢记》,该例中“来回”应视为表示“来来回回不止一次”的情状副词,但只是孤例:

(43)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元《西厢记》)

之后,直到200多年后的明万历朝前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回”的各种用法才相继出现。例如:

(44)湖水有深有浅,不便来回,不若移船入江,据敌上流,彼舟一入,必然擒住。(明《英烈传》)

(45)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明《西游记》)

(46)次日清晨,王婆恰才开门,把眼看外时,只见西门庆又早在街前来回踅走。(明《金瓶梅》)

(47)要不是刘嫂子的话紧,我足足的叫他跑个来回,只管叫他跑细了腿。(明《醒世姻缘传》)

在成书于明万历朝前后的《三宝太监西洋记》和《金瓶梅》中,我们还发现如下用例,其中的“来回”可以分别理解为“情形”“道理”等名词:

(48)却不知张西塘布下的是个甚么阵势,又不知姜老星看见这个阵还认得是个甚么来回,且听下回分解。(明《三宝太监西洋记》)

(49)哥,你日后那没来回没正经养婆娘、没搭煞贪财好色的事体少干几桩儿!(明《金瓶梅》)

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中,始终未见“来回”有语气副词和话语标记的用法。

(一)学界对相关反素副词形成的论述

张谊生曾从宏观上讨论了普通话和方言中反素副词的形成诱因和虚化机制,他认为,反素词之所以会向表示“无论如何”的语气副词发展,是因为构成反素词的两个形容词性语素都处于一个语义场的两个顶端或两面,肯定或是否定一个语义场的两端或两面,也就确定或排除了一切前提,所以都会自然而然走上表总括的主观化道路。他指出,真正导致这些短语虚化的诱因是其紧邻否定词的句法环境,反素副词的最终形成,还必须借助分界消失、词义融合、语境吸收和重新分析等虚化机制,同时,相关的语义基础和认知模式,一定的使用频率和消歧倾向等,也是制约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341,342,343,345。

董正存在讨论“反正”的语气副词用法的形成时,也论及了反素副词赖以形成的认知语义基础,认为以极性对立的两个语素来涵盖整个语义场,表达全量意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但他认为,普通话和方言里的反素副词基本上都没有先期高频使用的基础,因而不会是由正反对立的并列短语语法化而来,也没有经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因而是一种构词现象,它们的成词是突发性的,是通过隐喻途径直接产生的。该文认为“反正”在语气副词形成以后,又经过进一步的语法化,进而发展出了话语标记功能,是语法化程度顺次加深的过程[8]。

(二)邵阳话虚词“来回”的形成

对于邵阳话中的“来回”,我们认为,与普通话和方言中其他反素副词一样,其表示“无论如何”意义用法的形成有其共同的认知语义基础:“来、回”处于动作趋向义场的两面,很容易走上主观化道路,但它不一定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而是像董正存所讨论的那样,是通过隐喻途径直接投射到主观上所认为的没有例外和绝对条件的,是一种构词现象[8]。我们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①“来回”的语法化缺乏相应的句法环境。如果“来回”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语法化过程,其直接源头必定是作为动词、名词或表示情状的副词中的一个,这些“来回”前后都必须有位移动词,或者可以补出一个位移动词,而语气副词“来回”的句法环境与之不相符,而且,“来回”的语法化也缺乏张谊生[1]314所说的紧邻否定词的句法环境。

②“来回”的语法化缺乏高频使用的基础。语法化理论中,语法形式的高频使用是其虚化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但是,上文的描写已经显示,尽管作为语气副词的“来回”在邵阳话中是一个高频使用的副词,但作为动词、名词的“来回”多可以用“打转身”或“连去带回”等形式来代替,作为表示情状的副词“来回”也有“跑转来跑转去”等替代形式。如前文例(3)(4)中的“来回”多用“打转身”或“连去带回”等形式来代替,例(5)(6)中的“来回跑”多说成“跑转来跑转去”等。总起来说,表概念义的“来回”在邵阳话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不足以为其语法化提供频率基础。

③隐喻构词是人类语言常见的构词手段[12]。汉语发展史上,很早就出现了由同一个义场内的正反两个反义语素通过隐喻,以极性对立的方式来表达该义场内的“全称量限”意义的现象,如“寤寐、取舍、古今”等[8]。

因此,我们认为,邵阳话中“来回”的语气副词用法,与其他方言和汉语史上“来回”的各种用法,以及其他方言中“来往、来去”等的那些用法一样,都不是语法化的结果,而只是在隐喻等机制作用下的词义引申现象。至于“来回”通过隐喻成为表达“无论如何、不管怎样”义语气副词之后的发展,它经历了一个与普通话“反正”相类似的语法化过程,它们在表达主观情态义的同时,显示出很强的语篇衔接功能,语法化程度加深,进而发展出话语标记的功能[8]。其过程大致为:作为语气副词的“来回”,在条件句中对其后的结果做出排他性的总结,在表达坚决肯定的主观情态的同时,强调结果的唯一性,义同“总之”,这样,“来回”逐步获得凸显语篇的功能,使上下文保持语意连贯,如例(15)(16)。有时候,说话人在话语表述时对如何准确表达没有把握,或有所顾忌,也会用“来回”来保持话语的连贯,这样“来回”就成为说话人组织语言的话语标记,如例(17)(18)。作为语气副词的“来回”,对译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或补出这样的小句,说明其情态意义还很明显,但作为语篇衔接成分和话语标记时,如果对译或补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等小句,已不那么贴切,说明“来回”的情态化意义已淡化,而主要突显的是其语篇衔接功能和话语组织功能。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邵阳话中的反素词“来回”具有与普通话和方言中其他反素副词的共性,同时又有特殊性和类型学价值。主要表现在:

①与多数反素副词只表示概念义或情态义不同,邵阳话的“来回”和普通话中的“反正”一样,都产生了具有情态义的语气副词和具有篇章义的话语标记用法,说明它们的功能更加强大,更加虚化。

②根据张谊生的研究,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以及汉语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表达情态义的反素词,多是由成对的具有相对关系的极性反义形容词或具有绝对关系的互补反义形容词(有的现已成为语素)构成,如“反正、横竖、高低、高矮、斜顺、好歹、好丑、好赖、好坏、贵贱、长短、早晚、早晏、迟早、早迟”等,都是如此[1]319,341。目前所见,似只有“死活”可视为由反义动词性语素构成的,但与“来”“回”不同,“死”“活”还同时具有形容词的用法。而邵阳话中的“来回”则是真正由“来”与“回”两个动词性语素组合构成的,有其特殊性,代表了反素词表达情态义的另一种构成类型。其实,从跨语言的角度来说,由反义动词性成分组合起来表达情态义,在其他语言中也可以见到。如在英语中,由反义对立性动词性词语构成的“Come rain or shine”,也可以表达“无论如何、不管发生什么”等情态义,与邵阳话的“来回”十分类似。例如:

(50)Come rain or shine, you can count on the players to play their matches and win.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可以指望这些球员们去参加比赛并取得胜利。

(51)Come rain or shine, I’ll see you on Friday.无论如何我都要在星期五见到你。

本文分析了湖南邵阳话中由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反素词“来回”的各种用法,通过与其他汉语方言和汉语史的比较,说明了其用法的特殊性,并探讨了它的形成、演变问题和类型学意义。文章认为,邵阳话中,“来回”除了有动词、名词、情状副词等用法外,还具有语气副词、语篇衔接成分、话语标记等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的形成,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的反素副词具有共同的认知语义基础,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句法环境和频率基础等原因,不一定经历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而可能是通过隐喻等途径产生的词义引申现象。在语气副词用法形成之后,则经历了一个向话语标记演变的语法化过程。

张谊生曾指出,要想真正弄清反素副词的性质和功用,至少应该在两个方面有所改进:一是研究范围应该拓宽,要将研究的触角深入到汉语各个方言中去;
一是研究方法应该更新,既要研究反素副词在句中的语义功用和逻辑关系及其在言语中的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也要研究它们在近代汉语中形成、演化的虚化机制和发展进程[1]319。这种研究思路是可取的。蒋绍愚指出,汉语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有极为丰富的资料,根据汉语丰富的语言资料来对汉语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加以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类型和演变规律,应是我们的责任[13]。我们相信,隐藏于汉语方言中的反素副词现象比邵阳话更为丰富、更为特殊,其形成类型和演变规律或许更为复杂,有待于人们进一步地挖掘和研究。

注释:

① 邵阳话中,与“来”(音[nai13])同音韵地位的常用字只有“来”,与“回”(音[vei13])同音韵地位的常用字虽有“回危为作~维唯惟肥微违围”等,但可能与“来”组合构词的应该只有“回”,因此,我们认为“来回”是其本字。

猜你喜欢邵阳情态语气明知故问,加强语气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2年10期)2022-11-05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时尚设计与工程(2022年3期)2022-08-10新编《小老鼠上灯台》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22年4期)2022-03-07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13期)2021-07-08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6期)2021-01-14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4期)2020-08-18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9年1期)2019-12-04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疯狂英语·爱英语(2019年10期)2019-09-10语气不对作文·初中版(2019年8期)2019-09-09注意说话的语气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9年3期)2019-04-04

推荐访问:副词 湖南 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