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时间:2023-07-07 18:3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杨 燕,李艳会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2020 年全国各地青年志愿者奔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他们的行为真正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青年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生力军和先锋队,对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1]。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志愿服务越来越认同,大多数大学生都希望将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在志愿服务中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达到“助人自助”的双赢局面。志愿服务工作在高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逐步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途径[2]。

大学生志愿者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社会建设需要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诸如个人综合素质、家庭成长环境和社会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组织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1 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主动性不强,参与率偏低

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 月“学雷锋月”和寒暑假期间,高校会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社区、福利机构等社会领域;
还有就是社会上组织的一些大型赛事,需要临时到高校组建志愿服务团队。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大学生大多数是学生干部,普通学生较少主动加入的。特别是社会大型赛事需要的志愿者比较多、服务时间比较长,需要临时扩充志愿服务团队,普通学生的动员工作较难开展,需要到各个班级作多次动员,在此期间还经常出现学生报名参加了但中途又退出的现象,这样志愿服务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另外,志愿服务活动一般为社会公益活动,没有深层次地去挖掘社会和大学生的需求,未能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学生专业水平没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也没有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体会不到“助人自助”的精神享受,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准确,志愿服务水平不高

对于大学生而言,参与志愿服务可以作为走入社会前的重要一课,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同时增强社会实践能力,让自己所学知识提前得到社会的检验,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可以进一步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部分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义务奉献”上,没有深刻地去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有一定的从众性,不是有目的地去规划和提升自我。正是因为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够准确,导致一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流于形式,没有在专业技能、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深入实践[3]。另外,一些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还停留在书本之上,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尚不成熟,使得志愿服务内容缺乏专业性、深入性。一方面,大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无法得到真正实践和提高,另一方面,对被服务单位来讲,志愿服务的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就成了纸上谈兵。

1.3 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缺乏规范管理,活动流于形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般是在学校团委指导下开展,对于校级层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由校团委组织和策划,而二级学院的志愿服务活动则是由二级学院团委组织和策划,由校团委负责审核。虽然学校团委在志愿服务开展方面提出了高要求,但是因为学生工作千头万绪,部分二级学院团委实际落实过程中往往效果会打折扣。例如,当接到学校、上级管理部门的任务时,需要志愿者数目比较多时,团委会临时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动员除学生干部和社团成员之外的普通学生参与,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志愿服务质量也得不到保证。除此之外,部分二级学院团委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走走过场完成学校团委对该项工作的考核指标就行。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行为也较为散漫,体会不到志愿服务带给自己的成长体验。

1.4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评价、保障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部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仅限于学生德育学分考核、有限的交通餐食补助、荣誉表彰等方面。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将志愿服务纳入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日常教育管理、实践课程学分、评奖评优、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干部竞聘、学生就业、学生创业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未建立完善的激励评价体系,导致大学生自觉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降低,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持久性变差。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经费机制的支撑。目前高校进行志愿活动的经费筹集,通常是通过共青团工作经费支撑或者团组织向上级争取过来的,二级学院志愿活动经费支撑往往来自于少量的团费和学生活动经费,或者通过申请校级重点团队项目,由校团委下拨经费,因此二级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有限。二是缺乏权益保障。部分学校未能给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充分的人身安全保障,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说明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会采取的措施,导致二级学院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会瞻前顾后,一些有创新性的学生活动方案因此而被否定掉,长此以往学生参与活动不再积极主动,志愿服务工作开展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高校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有效开展,其实践育人功能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才能实现科学发展[4]。

2.1 弘扬志愿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志愿者服务是以自愿为前提的,所以如果要持续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和志愿服务环境。一是向学生传递“助人自助”的社会价值理念,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关心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并从中收获友情、尊重、肯定,发现自我的价值,同时通过这样的过程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享受帮助他人的乐趣。二是将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纳入到课堂教育之中,把志愿服务活动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三是借助新媒体的宣传,做好校园媒体权威信息的发布,将典型的志愿者个人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多方面宣传,积极地向广大学生传递志愿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由此吸引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更热情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5]。

2.2 规范志愿者招募和培训管理,打造专业化业务型志愿服务团队

当前高校志愿者招募主要是依托学生会、社团或者协会的学生自治组织,在招募的过程中主要是由学生干部对报名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核。负责面试考核的学生干部不能通过一两次的相互接触、沟通,就能把志愿服务精神和应该担负的责任跟学生阐述清楚,录用过程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在志愿者招募的前期应该在各个班级以讲座、视频、分享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志愿精神的传播,帮助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精神,真正意义上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大学生自愿加入志愿服务团队,自主投身到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思想上强化志愿服务团队素质,进行有关规章制度、纪律、礼仪规范、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培训使志愿者能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二是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都要进行强化培训,将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活动内容、注意事项等讲解明白,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活动,可邀请专业老师通过集中授课对所有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志愿者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或者请专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协助完成本次志愿服务活动[6]。

2.3 为志愿者服务建档立卡,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高校应为每个志愿者建档立卡,记录志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参与的志愿服务信息、培训信息及所获表彰奖励信息等内容[7]。高校还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制定详细的志愿服务奖励标准。每次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都要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登记,录入档案,确保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档可查、有据可循,使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有时效性,不因学业、就业因素而失效。高校还可以制定大学生志愿者先进个人、服务标兵、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的评定制度与志愿者嘉奖制度,并且将志愿服务与学生干部选拔任用、评奖评优表彰、党员组织发展、优秀毕业生等方面挂钩。学校可以树立志愿者典型,从而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社会各个行业在对大学生招聘就业的时候,也可以参照大学生志愿服务档案材料,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2.4 制定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高校应加强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重视,可以设立志愿服务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重点宣讲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理念、活动安全注意事项,针对社会上典型的志愿服务案例,组织相关志愿服务流程学习,邀请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来学校开展讲座、报告或者分享交流会,让大学生深切体会“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高校应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方案,纳入到日常教育体系,制定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日常行为养成、专业教育教学、教学实践课程有机结合,主张大学生专业实践学习在校外环境、志愿服务中进行,争取在毕业前就能接触到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的实际应用,并不断调整专业知识学习方向,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以满足真正的社会需求。通过制定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从某种程度上强制性要求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不光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5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和系统化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线上信息分享平台。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志愿服务相关网站或者App,主要用于大学生志愿者的线上统一管理、宣传志愿服务教育教学资源、发布志愿服务相关信息资源等。借助新媒体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扩大志愿服务育人效果,完成志愿服务教育教学、宣传工作的同时,实现大学生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双向选择。二是建设线下的志愿服务基地。高校在大力拓展志愿服务领域的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通过对政府部门、企业的深层次相互了解,分析其内在需求,共同打造大学生能够长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在持续的志愿服务基地活动中,大学生不仅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根据社会需求完善自身理论知识储备,在应用中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还能够通过与服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加深对行业尤其是所学专业的了解,提升服务质量和参与热情[8]。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注重培育校园志愿服务文化,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引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意识,规范大学生志愿者招募、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建档立卡,健全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体系。高校基于实践育人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高校、企业、学生都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搭建大学生能长期参与的志愿服务平台,助力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保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安全性,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经费支持,使大学生乐于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猜你喜欢志愿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以志愿,致青春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我是志愿者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0年3期)2020-05-25志愿中国青年歌声(2019年10期)2019-10-18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为志愿者加油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学生天地(2018年6期)2018-06-15我是小小志愿者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6期)2018-05-19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推荐访问:长效机制 志愿服务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