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23-07-14 14: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丁双双

摘 要:历经悠久岁月,中华民族为适应自然、适应社会建设以及适应劳动生产活动,从而形成了瑰丽的中国传统文化。初中地理开展教学活动时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会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接受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如此,地理教学将不只是停留于学习基础知识,还能够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地理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应该成为初中地理老师当前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怎样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地理 传统文化教育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4.035

初中地理的教学中要实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只是让学生看视频或是看书籍,日常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要渗透传统文化,与初中基础地理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并且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认真去了解传统文化,打开眼界,这样不光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民俗、地理和历史等,这些都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最宝贵的素材。地理课程的教学涉及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包罗万象,全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将经典书籍适时地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将历史书籍里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地理教材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具象,这样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就像是我国古代散文和诗歌中就有大量描写地理环境的辞藻,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了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上的差别,古代诗词文字对于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写非常绝妙,渗透进中学地理教学课程中能够提升學生个人品格素养。人文地理包括有风俗、城市和人口等知识,传统文化还表现在古代的部分建筑、传统节日、民族服饰上面,教学时将人文风俗渗透进来,可以增添教育氛围,让教学过程变得更有趣。学生能实现坐在地理课堂上就可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各种风俗、历史等知识,了解古代先人的聪明智慧。中学教师教授区域地理时应该把各个区域独特的自然风光结合人文风俗一起讲解,同时要结合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了解风情民俗、历史和建筑文化等。我国地理上存在南北差异,文化也是一样,南北分别有自己的特点,能更丰富中学地理的课程内容。

(二)完善初中地理教学的方式

若是打算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初中地理教学时需要适时改变教学的方法。目前教学方式通常是课堂教授、动手实践和做习题,可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教学总是很难开展下去,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前,我国的教育学家鼓励教学时使用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和学思并用的方式,让教育有了不俗的成果,根据以往的经验,使用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显然是合适的,并且能给如今的教育活动做出指引以及借鉴,在新时代下,指明了教育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到我国壮丽的山川景观,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多么自豪。由于现代新兴文化的充斥,学生都逐渐淡忘了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地理老师在教学时应该结合当地独特的建筑、历史和民俗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初中地理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教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刻。第一,受到立德树人的观念影响,许多教师不再把升学考试当作教学目的,而更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不过,还是有一些教师没能在教学观念上树立正确认识,安排的课程内容主要与考试相关。第二,如今大部分教师受到终身学习观念的影响,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可忽视了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地理教师缺乏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意识。第三,教师对教材的研究通常只重视教材前后内容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还有知识体系整体架构,对于教材里面的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因此,地理教学时几乎不会渗透传统文化。第四,教师往往课外没有时间去积累传统文化的知识,无法在课堂上结合传统文化展开教学活动。

(二)教师对素材的运用不够灵活

教师不能灵活地将传统文化跟教学相结合,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第一,教师不能够系统地积累传统文化素材,因为地理教师的专业不是传统文化,了解到的都是很浅显的传统文化知识,所以不能把地理知识与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所以,即使教师对传统文化有些了解,也不能够形成系统。第二,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不够灵活,教师就算想把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中,可是因为教师只是浅显地了解了一些传统文化,所以运用起来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教师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能力不足

地理教师缺乏将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学的能力。许多教师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地理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后会影响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想法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会有影响,担心传统文化会影响地理教学任务,其实应该在地理课堂上适时地更新、替换地理教材,换成与地理教学内容相符的传统文化知识。第二,课堂教学时教师没有事先设计好如何结合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作为辅佐作用的传统文化影响到了构建系统、有条理的知识体系。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中学教育工作者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达不到既定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无法灵活地进行教学。教师在教育工作占据主导地位,在传承文化时发挥关键作用。所以,教师首先要深刻且广泛地学习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才能灵活运用并且向学生展示讲解。不过大部分教师自身达不到满足要求的文化素养,所以要大力培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习传统文化,利用课后大量翻阅各种文化书籍,以及观看介绍传统文化的各类视频,从而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当作必修课,用上课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再给需要学习的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同时实行学分制,激发教师学习动力,加快提升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

(二)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地理在学生眼里通常是缺乏趣味性、内容很枯燥且没法激发学习兴趣的学科。当前,中学地理课堂在氛围方面往往缺乏趣味性,中华传统文化要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提升兴致,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进行灵活性的教学,用充满魅力且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的地理教学一般采用四个方式进行,分别是地图教学、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和板书教学。教师要根据地理教材中不同的内容,采取适合学生理解的对应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创造出适合的条件,将传统文化与初中地理教学相结合。

例如《黄土高原》一课对于我国北方区域地理环境和风俗有详细介绍,教师应当使用教室中的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雄伟的长城建筑和北方壮美的自然山河景观,结合北方特有的气候和地形知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北方这种特别的风俗民情以及传统文化是怎样慢慢形成的。用播放视频这种直观且立体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程中需要他们重点掌握的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同时激发出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热情,不仅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提升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能力

1.运用诗词创建教学情境

大家都知道,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古代诗词,因为诗词念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兼具押韵的特点,涵盖了大量跟地理有关的知识。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时应当添加古诗词,这样一来,很顺其自然地就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不光可以深入地学习,同时也记住了地理知识,还提升了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就像是古人看见壮美河山时总会触发内心的感慨,从而赋诗一首,就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诗就包含迎风坡和背风坡地理景观降水的知识点;
又如“山前桃花山后雪”描写了古人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后,知道坡向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诗词中包含有大量的地理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诗词会明白要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重视可持续发展,还能体会到诗词中独有的美妙意境、动听韵律,深刻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采用历史故事追本溯源

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要实现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的目的,教师在进行有关地图内容的教学活动时,需要借助历史资料和历史故事,结合地理知识一起教学。就像明朝最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一书,阐述了中国古代许多地理知识,有岩溶、气候、地貌、物产等,对于现代地理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教师将徐霞客的生平经历和故事说给学生听的同时,也是在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听到后会更有兴趣和动力去探索地理知识,并且还会崇拜古人对于真理的向往、对于实践的探索精神。

3.从细节入手进行分析比较

初中地理教学时,学生通常会发现有些知识内容不光带有文化气息,同时也有地理知识,教师这时候可以把教学方式变换为比对分析法。在外国的一些地理知识和文化与我国特有的文化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时,应该要将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罗列出来,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光点。

比如教学《世界的居民》时,涉及世界人种、人口、宗教和语言等许多内容,教师可以对比这些知识与我国传统文化存在哪些相同的地方,让学生从语言、饮食、宗教、服饰四个方面的区别来分析和对比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差异,总结中华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优势;
更要结合世界文化的起源、传播来学习其中包含的地理知识,体会到自己属于全世界的一员,所有人都身处同一个地球上,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之间会产生碰撞、融合以及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了地理知识,认知和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同时还学会了“求同存异”。

(四)学校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活动

学校要为教师学习传统文化活动提供平台,要用系统、固定的方式去展开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不光要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要用系统化的学习方式让教师形成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自有体系。

2.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对象指的是学生,因此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是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进行灵活运用,另一方面是学校要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合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学校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在宣传传统文化时要加大力度,让学生形成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学校的宣传栏和走廊这些位置放上引导性质的标语,比如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等;
各门学科应当结合传统文化定期举办黑板报的设计大赛;
设计地理知识比赛题目时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等等。在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方面学校要有帮助作用,学校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以及在学校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慢慢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彩,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3.扩充学校图书资源,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

学校中收藏的图书一般是有关各学科或是常规的文学书籍,缺少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这样教师就没法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所以学校的图书馆要增加这方面的书籍,让教师能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把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更灵活地结合起来。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有丰富的种类,并且内容还很有深度,所以教师在收集素材时会很迷茫,没有方向,往往会导致他们放弃寻找合适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素材;
或是只因为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初中地理教学中,而胡乱去挑选不是太符合的素材,自然达不到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地理教学的目的。当前的初中教学,教学的压力一般都在教师身上,因此他们没有时间深入研究适合地理教学的相关传统文化素材,所以,搭建合适的传统文化资料库可以让教师节省时间去挑选合适的传统文化素材。当然,传统文化资源库后续还要持续地往里填充新的内容,这就需要所有的教师一起努力,并且要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重合的部分,避免素材内容的重复。使用传统文化资源库时一定要规避直接拿来就用,教师还是要仔细分析素材,要与自己的教材内容相符合才行,不能让教学受到影响。

总结来说,初中地理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初中地理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会充实地理教学的理论知识,让教师能用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可以让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以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上课时要不断地进行实践,通过创新的方式去探索,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的点,用多样化的科学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时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增加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认同感,将地理育人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艾启英、张燚《初中地理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第7期。

[2] 楊平平《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加深传统文化教育》,《中学课程辅导》2022年第18期。

[3] 李勤艳、彭蕾《古诗词与地理课堂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研究》,《地理教学》2020年第7期。

[4] 梁爱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传统文化教师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老传统当传承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推荐访问:文化教育 浅谈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