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探源学者王殿卿为“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探源

时间:2023-08-03 18:40:01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文字探源学者王殿卿先生精于汉字研究,对每个字的探源都是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直到现代楷体,加以考证辨析。对汉字三要素形、音、义的研究都有新的突破和建树。一字一文,自成篇章。每篇文章都展示出汉字“七体”的各种字形加以解读,令人耳目一新,既有学术之研究,又有雅趣之共赏。

请欣赏殿卿先生为本社本号(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封面中国)11字(其中两字重复)探源之妙。

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

“中”字

“中”字,在六书中属指事字。《说文》:“中,内也。从囗,从丨。上下通也。”

从囗,读weì,本义为范围。从丨,读gǔn,本义为上下通徹。丨,引而上行(下粗上细)读若囟(xin);
引而下行(上粗下细)读若退(tuì)。丨,是一条竖线,在不同汉字里,表达不同的意思。张舜徽《约注》:“王廷鼎说:‘丨为今棍棒字。”可备一说。丨在“中”字里,表示上下贯通之意。

“中”字的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谓之中旗,是氏族社会的徽帜。故“中”字的本义为中心、当中。建旗在“口”之中,所以引申为左中右的中。古时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必先立徽帜,群众以此为中心环绕而坐,久而久之,徽帜成为中央的象征。甲骨文常在徽帜中部加具有指事意味的点,或者将徽帜的飘带省去,只留一竖,将点双勾成“口”而成“中”,遂与今日之字形相同。“丨”处于“口”的中间位置,使口的两侧大小相当,左右对称,与建筑学所谓的中轴线颇为相似。

“中”由中间、中央引申为内、里,与外相对。

“中”由中间又引申为不偏不倚、中正,如《荀子·天伦》:“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还由中间位置引申指中等水平,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韩非子·难势》:“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

儒家将“中庸之道”作为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以达到太平和合境界的理论和方法。中庸之道的主要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法、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太平和合的境界。

“中”,由中间亦引申为一半。“中缀”,指半途中止。“中夕”指半夜。“中分”,指从中间分开。“中部”,指居中部分。“中处”指适中的处所。“中天”,指天空的中央。“中色”,指中央之色,即黄色。

“中”,指人的内心,如“悲从中来”“中”作为河南方言,有成、行、好之意。“中”又是“中国”之简称。如“古今中外”“洋为中用”。

“中”作動词用时读“zhòng”,如“看中”、“射中”、“中的”、“高中状元”等。

“国”,繁体为國,会意字,从囗,从或。异体字“国”,从囗,从王。

“國”字初文为“或”,从囗,从戈。甲骨文的“或”字,没有下边一横。从囗,这个“口”读wei(韦),就是“围”的本字。这个字很形象,就像一圈围墙。所以,在古代凡是表示周围有界限或捆缚之意的字大都从“口”,如“囚犯”的“囚”字,“花园”的“园”字,“困难”的“困”字,“苗圃”的“圃”字,“包围”的“围”字,“羊圈”的“圈”字等等。作为“國家”的“國”字,“口”象征古代“國”之外垣,从“戈”意为用武器保卫,以城垣护卫城邦。在古代“国”没有固定的边界,故“国”、“邦”“或”、“域”本为一义常混用,且多以“或”字代之。《说文》:“国,邦也。”

《周礼》:“国为王之国;
邦国,谓诸侯国也。”商周之时,天子分封各路诸侯,每个诸侯都各有各自的领土,称为“邦国”或“邦域”。春秋战国时,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各据一方,皆称为“国”,故“古有万国”之言(见《荀子·富国》)。《广雅·释诂》:“都,国也。”可见,有时一个都城即为一国。到西周末年,“国”、“域”、“邦等字的含义才有明显区别,“国”字用以表示领土、疆域之意。

“國”字又可视为由“口”、“戈”、“口”、“一”四部分组成:“口”,表示周围疆域,意为领土完整。“戈”,代表保卫国土与主权的武器:“口”为人口;
“一”为统一,完整。“口“一”“口”“戈”意为,当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侵犯时,国内百姓都有持戈捍卫的权力和义务。“口”“一”“口”“戈”为“國”,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三个要素:领土、主权、人口。“國”字“口”内有“戈”,“戈”下“一”“口”,表明国家依靠武力而存在,武装力量是国家领土完整、百姓安居乐业的保证。“戈”在“口”内,突出武装。

表明国家的武器力量对外防止入侵,抵御外侮;
对内防止颠覆,保证国家安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口”内有口,意为大范围内有小范围,大集体中有小自由,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口”内有“一”指每人、每个,包括一切个体,“戈”下有“一”“口”,寓意在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下,人人安居乐业,在众口一词、遵纪守法的同时,同心协力建设美好的家园。

简化字“国”,从囗,从玉。“玉”为美石,古人视“玉”为最有价值之“宝”,将五德比拟为“玉”,是美好和财富的象征。“口”“玉”为“国”,寓意国家应该是国人心目中最热爱、最美好的家园:“口”内之“玉”,完整无缺;
“玉”为“玉玺”,象征主权;
“玉”为宝藏,物华天宝;
“玉”为财富,国富民强;
“玉”为珍奇,传承文明;
“玉”质品莹,纯洁美丽。

异体“国”从王。“王”是帝王、首领。古代国家之王为天子、皇帝,今国家之王为主席、总统、总理。“国”字从王,意为强调国家领袖之重要。领导层的素质、经验、智慧、人格,领导层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这就要求国家之“王”,要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

“民”字

“民”字,在六书中为会意字。金文上部是一个眼睛,下部是一把锥子刺进了眼睛。这表明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把奴隶的眼睛刺瞎,作为奴隶的特征。故“民”的本义为奴隶。“奴隶”又可引申为被统治的人。《穀梁传·咸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在上古,人与民是有明显区别的:“人”是指统者,“民”是指被统治者。可是到了后世,人与民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依照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规律,将“人”与“民”连接在一起,变成双音词“人民”了。

楷书“民”从冂……從氏:“冂”为囊括,包括,“氏”为姓氏。

“民”又从尸,从戈省:“尸”为人低头的样子,“戈”为双手持劳动工具或武器,意为民是低头劳动,靠双手的勤奋劳作为生,并将自已的劳动成果,双手贡奉朝廷。一旦忍受不了奴隶的压迫,即会拿起武器,举义反抗。“民”是数量最多的群体,代表着人类的生存、生活、发展水平。故“民”又指人、人类。

“族”字

“族”字,在六书中为会意字,从旗省,从矢。“族”字的甲骨文为一面旗帜下竖着两支箭(矢)之形。表示两支箭同时射向大旗,这有“集聚”之意。旗帜古为号令标志,箭矢代表着武装力量。“族”字代表号令,集结军队。“族”字的本义即为聚集、齐聚。“族”字的金文代表大旗下仅留一支箭,书写方便。小篆是由金文演变而来,“箭”形仍在旗下。古代同一家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即为“同族”。“举旗”即为全家族的意思。

今文“族”字由“方”、“人”、“矢”组成,“方”代表方法,策略;
“人”,代表人,是头领、指挥;
“矢”代表武器、权利。一族之长,运用适当的策略、方法、口号等将同族人聚集起来为“族”。这个“族”就是“家族”。“家族”就是有相同的血缘关系的人聚集在一起。许许多多的家族、宗族、由共同的属性聚集起来扩而大之即为民族。民族就是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族”可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的群体集会。《尚书·老典》:“克明俊德,以亲九获族。”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所谓“九族”是指由自己这一辈算起,上有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有儿、孙、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人,即为九族。”

现代“族”的常用意义为姓氏、家族、宗族。

“博”字

博字在六书中会意兼形声。所谓会意“博”从十、从甫、从寸。十的字形,一表东西,丨表南北,二字交叉,东西南北备矣。交叉处为一个点,是十字的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可以发散四面八方,通天纳地,挥斥八极,涉及宽广。如果一个人的学识、智能、专长、见闻、修养达到如此程度,即可谓“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即谓“博学之士”。“甫”的字形,中间有一个“用”字,是一个木桶的象形字。有几块竖板,几个横画代表桶箍,意为用铁环将木板箍成木桶,木桶,是古人常用之物,在甫字中即表使用之意。既博览群书,又使用广泛。

即谓之“博”,“甫”又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寓意有学识、有思想、有用场、有抱负的人。“寸”的字形是指手腕上的脉搏之处,也称寸口之处,脉搏距手掌约一寸之距,故“寸”代表手。“甫”的甲骨文像手在苗圃中布种幼苗之形,引申为铺开散布之意,“十”、“甫”、“寸”合在一起即为“博”。意为知识面广,散布于四面八方、广博、渊博是也。

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作“博士”。虽然博士的古今意义不尽相同,但都保留了博学的含义。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博”就是应用范围广,涉及到各学科和领域。“大”,说是内容极大丰富、覆盖面极大宽广。“精”,就是精辟,直指天道、地道、人道。“深”就是奥妙无穷、有界无边、身体有界,思想无边。

“览”字

“览”,繁体为“覧”,在六书中为会意字,从见、从监。从“见”,繁体“见”的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目”,就是眼睛;
下面是“儿”,就是人,“目”、“人”、人为“见”,表明用用眼睛看的人,“见”为看见、看到。“览”繁体中,从见、从四,强调这个“看”向四周观看,是平视。《说文见部》:“览,观也。”

甲骨文“见”字以夸张的手法画出一个半跪着的人,正在瞪大眼睛看。这只眼睛大而传神,突出了“览”为看中有见的意思。

简化字“览”,从见、从监。“”为“临”的省写。“临”为“监”初文。故“览”从“监”。甲骨文“监”字上下合在一起,字形好像一个人对着盆子里的水,自照自影。故“监”的本义是借水照形。因而“览”有欣赏、赏玩的意味。“览历”,指四处游历、观光。唐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览”从监,监有监视、监督之义。因此,“览”也引申为观察、考察、监案、监督。所谓“博览”即在广泛阅览、游览、赏玩、观光之中,兼顾考察、观察、监查、督导等。

“览”同“揽”,意为采纳、揽取。唐代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字形上部是“临”字,下都是皿字。“皿”就是盛水的器皿一类,甲骨文足母像。

“杂”字

“杂”字,繁体为“雑”。形声字,从衣,从集兼省声。从衣,指一件衣服;
从集,宝石集中,有五色集衣之义,或者说其本义为以各种彩色搭配制作衣服。汉初,此字左上角尚为“衣”形,到汉中晚期在隶变过程中,“衣”形竟讹变为“九”形。此后楷书又繁化为“雑”。现在简化为“杂”。这个字从字体构形上看,古今变化甚大。

今体“杂”,从九,从木,会意字。从“九”,表示其多;
从木,表示树木。“杂”即如树木般多而杂,指多种颜色相互配合。《说文》:“五彩相会”。段玉裁注:“所谓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也。”“杂”引申为多样、多种、复杂、混杂、掺杂。

古人用栀子树等多种植物的果实或叶茎作染料,染白色的布帛。“九”表示多数,一表代为染料的树种树叶之多,种叶越多,染出的花色越多;
二表染布时浸泡的次数之多,次数越多,染的颜色越深。当然,“九”不是确数,不是说一定要用九种树叶、泡染九次,只是泛指多数。“九”,唯其表示数量,那么大家在书写“杂”、“染”二字时上边或右上角只能写成“九”而不能写成与之毫无关系的“丸”字了。

“志”字

“志”,在六书中为形声字,从心,之声。古金文、小篆上部皆为“之”,表声:下部是“心”,形符表意。“之”是去往的意思,泛指一切行为的动作;
“心”表示“志”字的意思与心理活动有关。《说文》“志,意也。”

“志”字的本義就是“意”,即意愿、志气、心之所向,是未曾表露出来的长远打算。《尚书·尧典》:“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用语言表达内心思想的。今体“志”,从心,士声。“士”和上文“之”都是表示“志”的读音的。“士”、“之”和“志”古为一音之转,读音相同或相近。“士”、“之”除表音外,皆兼表意作用。“士”是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之人的美称。志者,士之心也;
有心之士必有志;
有志之人事竟成。

“志”为志向,志愿。“志当存高远”,为人当有高远的志向。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借陈涉之口所说的“燕雀之志”,代表着苟安偷生的庸碌追求;
“鸿鹄之志”,代表着高超远大的人生理想。

“社”字

“社”字,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某些社会组织,如“报社”、“出版社”、“诗社”、“合作社”,有时也表示某些单位,如“茶社”、“旅社”等。对“社”字,古今专家考释,说解不同。

“社”字,甲骨文在六书中属象形字,像在地上堆起一个土堆,就是指“土神”,后来称社神。日本现在还有社神,那是他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只是性质有了变化。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非常重视,《白虎通·社稷》:“人非土不立,非谷不农……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意思是说人没有了土地就没有站立的地方,就不能种植五谷粮食解决吃饭问题,就封土立社,表示有了土地。因此,在古代要是建立一个封建国家,首先要在那个地方封土建立一座社稷。“社”就是指土神:“稷”就是指谷神,表示建立了政权。那时,人们要经常祭祀天地,把土堆成堆当做神灵来祭祀。

汉字发展到金文,“土”字左边加了个“示”字。“示”字的字义有多种:①《说文》:“示,天垂象见吉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为“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②设杆以祭天,象征神祗。③象神主牌位形。④象木表或石柱为神主之形。⑤卜辞祭祀中,示为天神、地祗、先公、先王的通称。愚以为“示”表示祭神的案子做祭台以进行祭祀。到秦朝出现小篆之后,“社”字的形体变化不大,一直沿袭至今。“社”字当名词时,是指“土地神”。《白虎通·社稷》:“社,土地之神也。”这是它的本义。当动词时,表示祭祀。后来由“祭祀土神”到引申指祭祀土神的地方或日子,如《左传·召公十七年》说“伐鼓于社”意思是说在祭祀的地方击鼓。这个“社”已引申为地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里“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里的社鼓,就是指社祭祀土神的鼓声。古代“祭社”有专门的日子,古称“社日”,春天有“春社”,秋天有“秋社”。北京的地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神的地方。祭祀典礼后还有赛神会,俗称“社会”,但这个“社会”和我们今天讲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的“社会”,含义不同。我们今天讲的“社会”,应该解释为“以一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关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这个“社会”与古代基层行政单位“社”无关,周代以二十五家为一社,所有的“社”组合起来即构成一个“社会”。

封面中国

(“中国”二字见上文)

“封”字

“封”字在六书中为会意字,从圭,从寸。“封”的甲骨文字形表示在土上种植树木。上古之民在所有的领土周围种植树木,以表示族与族之间的界限。金文在甲骨文旁加“手”,表示人为所植。故“封”为疆界、范围、界限。小篆字形从二土,从木。“土”为领土、土地。二土意为分裂,分裂土地。“寸”为手,分裂士地,必须用手。“封”指帝王将土地割裂(圭),分赐给股胘之臣的举动。“圭”为“土”上加“土”,垒土为墙,进行封赐。“封”在古代就是指帝王把国家土地分封给臣子、使诸侯屈服。故有“封妻荫子”、“封王”、“封留”、“封禅”等诸多传说,此不赘述。

聚土栽树为“封”,聚土筑坟也可称为“封”。《左传·文公三年》“封殽(xiao淆)尸而还”。意思是:把在殽地战死的人筑坟掩埋好尸体后回去。

“面”字

“面”字,在六书中属象形字。“面”字的甲骨文外部就像一张脸的轮廓,中间是一只大眼睛(目)。“面”的本义其实就是“脸”,有脸有面,谓之“脸面”。面上必有目,谓之“面目”,小篆的“面”字,字形基本同于甲骨文,写法有些复杂化。楷体的“面”,是有小篆蜕变而成。

“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字魏晋时期才出现。唐宋口语中才开始以“脸”代“面”,谓面容。故“面”指容貌、面貌或外观。唐代诗人崔护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的“面”即指容貌、面貌。“一面之交”指见过一次面的交情,比喻交情甚浅。

“面”由本义面孔引申为面子、情面。求人赏脸谓之“给面子”。一个人的面孔是他的最外在、最外表的东西。故“面”由此引申为外表、表面。“水面”指水的表面。“面从”指表面顺从,内心不满。“面目”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喻事物本来的模样。“耳提面命”,形容恳切教导,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揪住他的耳朵给他讲解。

贾作光

(1923年4月1日—2017年1月6日),生于辽宁沈阳,满族。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的奠基创始人,北京舞蹈学院创建人,有“东方舞神”之誉。1938年考入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向日本舞蹈家石井谟学习舞蹈。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会长、北京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艺术基金会(筹)终身荣誉理事长、文化部授予“表演艺术成就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2017年1月6日10时0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辞世,享年94岁。

主要作品:根据歌曲《渔光曲》、《迷途的羔羊》创作同名独舞。1947年随吴晓邦到内蒙古解放区,参加内蒙古文工团 。先后创作了《牧马舞》、《鄂伦春舞》、《马刀舞》和《牧民的喜悦》等,受到牧民的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创作表演了《鄂尔多斯舞》、《挤奶员舞》、《盅碗舞》、《灯舞》、《嘎巴》、《鸿雁高飞》等。1976年后,他编排出《喜悦》、《彩虹》、《海浪》、《任重道远》、《万马奔腾》等舞蹈。

猜你喜欢引申为甲骨文未雨绸缪故事作文·低年级(2023年2期)2023-05-30顾红蜻蜓·中年级(2022年4期)2022-05-12兔死狗烹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3期)2020-12-23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2期)2019-08-27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4期)2019-03-04甲骨文“祸”字新证汉字汉语研究(2018年1期)2018-05-26三千年甲骨文遵义(2017年24期)2017-12-22最“萌”甲骨文——心创新作文(小学版)(2016年11期)2016-11-11神奇汉字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6年8期)2016-08-23神奇汉字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24期)2016-08-13

推荐访问:探源 杂志社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