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表演训练法在龙舟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0 11:10:01 来源:网友投稿

何研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

龙舟运动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团体民俗活动。龙舟进入高校体育教学,可为龙舟竞技培养专门人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专门的龙舟竞技课,借助得天独厚的水域优势和龙舟资源的区位优势,力在培养大学生掌握基本的龙舟竞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然而,传统的龙舟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学生“全面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该文提出一种新的龙舟教学模式——“多元表演训练模式”,开展个性化的龙舟教学,以满足大学生学习者的个体需求,促进龙舟教学相长。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龙舟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龙舟体育教学中的方法改进,以期提高龙舟教学质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借助文献资料,梳理表演训练法概念界定、该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域等。

1.2.2 田野调查法

通过田野调查法调查佛山高校开展龙舟教学的优势,在实际课堂调研中把握学生的身心变化及学习龙舟竞技技能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并改进教学方法。

表演训练法最初应用于电影、戏剧等表演艺术,主要训练演员如何拥有最佳的心理状态和创作状态,以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表演训练方法以来,表演训练法成为稳定的表演教学和表演实践模式,以增强表演者的表演意识及表演思维,培养其表演的可塑能力,能够应变自如地在表演舞台上创造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角色[1]。表演训练法能帮助表演者掌握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表演呈现的方法和技巧,使表演角色更加惟妙惟肖,信息传播更精准[2]。除了表演者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外,想象力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黑格尔将想象力称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3];
康德称想象力为“作为生产的认识机能”[4];
马克思将其称之为“人类的高级属性”[5]。

基于想象力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契诃夫在传统表演训练体系中加入了开拓想象力训练的内容,意在培养演员具备创造性想象力的实践技巧,完善了表演训练理论体系[6]。这种身体-心理的训练方法应用于职业演员的表演教学中,充分给予表演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凭着自然天性的理解去感悟灵动,在表演创作中呈现一些超日常经验的内容。演员和观众充分互动,创造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能量场[7]。

表演训练法从戏剧、电影等表演领域拓展到表演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方面,并呈现多元性。多元表演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表演技能,还要从心理学角度去感知情感和心理的变化,从生物学角度去感知身体的变化和适应性,从社会学角度感知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等,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训练方法。多元表演训练法多维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和多元应变能力。由于多元表演训练的广泛适应性,这些成体系的训练方法超越了艺术表演领域,在其他领域的教学中也得到应用。龙舟体育教学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要动作一致才能更好地掌握划龙舟技能,从而在龙舟竞技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学生队员的团结一致、动作协调,除了在长期的训练中达成默契之外,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认知及身体感知变化的能力和适应性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基于此,多元表演训练法在龙舟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3.1 优质生源和训练场地

佛山地处珠三角,水网密布,为龙舟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龙舟运动在佛山有悠久的历史,且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个村居镇街都有本村的龙舟队,很多村民从小就接触龙舟运动,在浓厚的龙舟文化熏陶下成长。佛山高校生源较多来自广东,很多学生自小就有划龙舟的基础,他们对龙舟有情怀、有感情,进入大学后学习龙舟会有很大的兴趣。

龙舟水上运动需要训练场地、经费保障等条件的支撑,一些高校受训练场地、师资条件、学生意愿兴趣等外在条件的制约,无法在学校开设龙舟课程[8]。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无论在场地建设、师资条件方面,还是在学生生源等方面,都具有地方优势,且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龙舟的发展,不仅在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开设了龙舟教学课,而且投入经费建设了硬件设施雄厚的龙舟训练基地,为大学生龙舟课和比赛训练提供了场地[9]。

3.2 专业技能培训优势

佛山的龙舟竞技水平高,经历了从农民龙舟队向专业竞技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佛山的龙舟队陆陆续续在国内外的各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职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21 世纪,佛山先后成立了两支高竞技水平的龙舟俱乐部龙舟队,一个是南海龙舟俱乐部;
另一个是顺德龙舟俱乐部,标志着广东龙舟队开始了职业化发展之路。职业龙舟队在数次亚运会中斩获佳绩。这些优良的外部条件为佛山高校开设龙舟体育课程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顺德龙舟俱乐部建立了联合培养模式,在大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龙舟队员进入专业队学习,为专业队提供了储备人才,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具有高水平竞技能力的大学生龙舟队。

表演训练法在艺术表演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了一定的可推广教学模式。虽然将多元表演训练法引入龙舟体育教学是全新的尝试,但其艺术表演教学总结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足以运用到龙舟教学中。其中,多元表演训练法强调的声音控制训练、表现力训练及身体-心理共同作用的感知训练对龙舟体育教学有很好的启发[10]。

4.1 认知训练模式

传统的龙舟教学非常注重身体和技术表现,这与表演训练法不谋而合。身体是创作的工具,对身体训练动作的自由性选择可依据龙舟运动员对自身身体机能的觉察,在练习扒龙舟动作时建立肌肉与身体认知之间的联系,掌握力量挖掘的潜能、身体协调性及队员间动作一致性,从技术层面提升龙舟的竞技水平[11]。龙舟队员练习划桨动作,听从鼓手指挥,练习入水、拉水、御水、移桨的连贯动作,这些都是身体和技术技能训练的表现。但是,传统的龙舟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元表演训练法侧重于多种表现能力,包括学生的身体技能以及划龙舟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能力,以确保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相互沟通。

龙舟教学的认知训练指学生在学习龙舟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摆脱在学习龙舟技术时产生的不良情绪,认知训练对学生认知和情感能力的控制是提升扒龙舟技术的必要前提。认知训练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把龙舟教学看作一场表演。在大表演观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沉浸式进入龙舟训练场景中,学生队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将负面情绪排解出来。训练场地相当于一个大的能量场,真正将学生与龙舟训练融为一体,学生、教师从这个建构的表演场空间中通过交流、彼此鼓励、分析问题获取能量,并将其内化为龙舟训练时的正能量,当这种正能量有效地发挥出来时,训练和上课效果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成效。比如,有学生因为动作技能掌握不到要点或在划桨练习中与他人动作不协调导致心理情绪低落,教师应及时在交流沟通中掌握队员的心理情绪,为其讲解划桨技术要领,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应如何纠正和改进等,让学生能正确地认知自己身体技能和适应能力,以及调节情感情绪。在相互鼓励、相互纠正指引的积极表演场景中,提升学生积极应对困难的情绪,增强他们的情感控制能力。

第二,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交流存在于表演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交流活动是一种行为反应与行为刺激的过程,在龙舟体育课堂上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实际上是建立反应与刺激机制。在课堂上,会发现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有时是单一的、无交流的,体现在动作上的不一致性,这对于团体运动来说会受到很多限制。课堂上建立沟通交流机制显示出必要性,当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难免会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审视自己和他人,分析在学习掌握技术要领中产生的厌倦感、畏难情绪等的原因。如果是普遍性问题,则队员之间可相互探讨,正视问题后转变心态;
如果是特殊性问题,教师和队员对个别队员进行指导交流,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信念,最终打造一个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

认知训练就是在沟通交流中认识自己和他人,转变心态和思维方式,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调适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2 心理技能训练模式

多元表演训练法通过整合身体、心理和社会绩效培训,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可以设计不同的组合及不同水平的绩效培训,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表演训练的“动中觉察法”可根据学生的特质捕捉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动中觉察法”来引导学生掌握划桨技巧,在一定自由性的基础上,根据鼓手动作口令来进行动作的感知训练。鼓手的节奏指引学生在统一划桨行动下找到自己的划桨动作习惯,加深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根据身体素质差异调整动作节奏,既能最大潜能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又能整齐划一地团结队员动作。

费登奎斯认为,大脑和神经系统在人成长过程和社会环境的互动经验中,可以生发出许许多多固定的身体和生活习惯,这些固定的身体习惯与大脑神经系统密切相关,所以通过“动中觉察法”来加深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联系,对学生队员在学习龙舟技能时挖掘自身的潜能和认识自己身体机能有很大的帮助。对身体认知的前提是主动自觉地建立身体认知和肌肉之间的联系,故运用“动中觉察法”训练注重身体、心理及大脑神经之间的联系,挖掘潜能开发有积极意义。首先,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用觉察训练充分建立大脑与神经系统的连接,挖掘容易被忽略的身体记忆部分。其次,通过划桨时的呼吸节奏训练、肌肉变化感知等洞察认知个人身体的差异,从身体感知的差异中协调把控身体,学生在训练中通过外部刺激,逐渐遗忘掉固有的身体习惯,进而达到影响内心世界,接受新的身体动作和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发现学生队员在潜移默化中出现了身体的变化,以前固有的习惯改掉了,按照团体运动的要求习得新的习惯,更好地做到掌握身体的控制,挖掘自身的潜能,队员之间的动作一致性和相互协调性、同步性得到提升[12]。

“动中觉察法”目的就是将身体和大脑认知联系起来,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感知身体机能的认知能力,遗忘不符合龙舟教学中的固有身体习惯,建立新的符合龙舟教学的身体习惯,以期达到团体运动所要求的协调一致目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训练初始体会肌肉的紧张感,划桨时上方手依靠背部为发力点,从而带动手臂的三角肌、大臂肱三头肌、小臂肌肉群发力;
下方手则依靠腰背来发力,通过腰背带动三角肌、肱三头肌、尺桡肌肉发力,双脚向下的蹬船之力与上半身肌肉发力相互作用,由下向上传导。这一过程,队员会明显感觉到肌肉的紧张感,然后再慢慢地放松,体会肌肉逐渐放松的感觉。这种“动中觉察”心理技能训练用于龙舟课程的中期教学中,将会有效地指引学生开发身体力量、心理调适、大脑神经调控之间机能,进行放松式的训练。

4.3 娱乐式训练潜力挖掘模式

多元表演训练法允许学习者最大化挖掘娱乐式训练的潜力。学习者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表现训练不断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并在此过程中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激发自尊。龙舟运动是高运动强度的体育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容易产生疲惫和厌倦感,采用多元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娱乐的心态中完成训练。娱乐式训练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舒缓学生队员的焦虑感、厌倦感、疲惫感。比如,在进行体能力量训练的同时,也可开展一些接力跑、力量比拼等体育游戏,以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在游戏过程中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有针对性的趣味游戏使学生在娱乐竞技中强化了身体和技能训练,提高团队队员尤其是鼓手和舵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默契度,这是龙舟团体运动必不可少的[13]。

娱乐式训练应用在龙舟运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大脑中有清晰的认识,将不同的娱乐方式穿插在教学中,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减少因为长时间训练带来的厌倦感和疲惫感,提高训练的效率。

总的来说,多元表演训练法应用于龙舟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身体的认知,对情绪情感变化的控制,使其对身体的深度挖掘和龙舟训练有机契合。学生在龙舟课堂训练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划桨技能,还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和情感情绪调控,进而从整体上提高龙舟运动的竞技和教学水平。

多元化的表演训练法可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龙舟运动水平,在训练学生掌握划桨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控制情绪,加强心理技能训练,增强心理素质。身体技能感知、心理素质提高与龙舟技能提升成正比,只有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素质,才能在龙舟技能训练中表现得更优异。龙舟的多元表演训练法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制订个性化方案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对自身有更深的认知,为将来进一步促进龙舟教学的发展开阔了视野,也提供了可能。

猜你喜欢龙舟佛山队员屈原 端午 龙舟中国地市报人(2022年6期)2022-07-01佛山万科金融中心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少先队活动(2020年12期)2021-01-14佛山瑞光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龙舟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1-14《金娃——龙舟》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4期)2018-11-29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推荐访问:龙舟 表演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