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控领域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3-06-18 15:55: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建鹏

(烟台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目前,社会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更加贴近,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与目前的时代需求难以契合。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或云计算等技术,会更加符合信息化发展趋势。针对现阶段面临的多样化问题,想要顺利完成经济效益相关目标,事业单位应更加重视构建和优化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在信息化管理探索的初级阶段,设置财务管理相关的信息化系统,便利性较强,但这一阶段也会面临较多问题,如信息泄露、信息丢失等。因此,出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事业单位须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凸显财务领域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

(一)帮助维持经济利益

事业单位的职责主要是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相关工作提供支持,确保高质量的服务以及管理,工作范围比较广泛,其资产可划定在国有资产的范畴,资金十分充足。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会涉及预算资金的应用,并极易产生应用混乱的情况,引发财务风险,导致其经济效益降低。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确保财务风险管控过程的合理性,对各个部门实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降低风险出现概率,可有效降低财务资金的应用安全性[1]。除此之外,要监督资金支出情况,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和支出处于平衡状态,并实现财产利用的最大化。

(二)提升财务人员风险认知素质

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产生的危害,由此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控的价值。因此,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主动加强对风险防范知识的学习,确保自身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另外,要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强化风险防范能力。

(三)确保财务决策更加合理

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控阶段,须掌握相应的管理方式,如成本分析、风险计量等,这两项工作会涉及资金安全、单位利润等会计预算项目。同时,风险防控过程中要防止发生一概而论的情况,有效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进而保证财务决策更加合理。

(四)保证信息安全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风险防控能对现有资产进行全面管理,使支出部分得到控制,处于有效监督范围内。现阶段,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基于此,须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保障制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要重视资金支出风险和投资风险问题,通过预防风险来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2]。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程度较低

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力开展,压力较小。但是,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化,政府会计标准体系进入变革阶段,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处理的信息大大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加。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工作主要为手工记账,此种工作模式效率较低,失误率较高。进入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中会应用到各种信息软件,这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有效提升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未能与时俱进,没有依据具体实践活动的需要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

(二)事业单位信息沟通渠道缺失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各个部门沟通效果较差,协调难度较大,因此财务信息数据往往不够准确。风险管控部门不能结合财务信息数据准确评估风险,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管理策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防控作用。同时,部分财务部门信息沟通效果较差,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实现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而各个部门的责任与职能虽然差异性较大,但互相又存在联系,所以在具体工作中,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主要采用的信息交流方式为上传下达,与利益相关的事件主要通过书面文件传达。这种信息传达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决策执行时间,管理人员掌握事件的难度较大,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可见,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管理人员了解基层情况会浪费较多时间,管理难度提升,风险管理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三)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存在滞后性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比较显著的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然采用传统手工记账的方式,此种方式难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真实性也有待提升,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契合。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愈发迅速,事业单位迎来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对此,事业单位应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实现长远发展。一些管理层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这导致在进行相关活动决策前,财务人员并不了解财务信息,往往结合自身经验自主决定,导致单位流动资金与实际掌控资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活动财务风险有所增加[3]。

(四)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在事业单位内部,人才储备量较大,但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对财务相关人才的要求较低,如基础层面的核算工作,或者是参与简单的分析工作。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在实际招聘阶段,财务人员的信息知识水平并不高,并且对相关财务工作并不熟悉,财务管理进度比较缓慢,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当前财务信息化飞速发展,其中会涉及较多的系统软件应用,因此需要工作经验更加丰富的人才。

此外,如今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年龄普遍较大,并不具备丰富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并不能充分理解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化知识内容,在运用上也存在较大难度,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化财务管理中,领导人员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组织单位财务人员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一些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财务人员数量较少,其工作压力较大,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的应用效果不明显,且财务风险管控还存在较强的滞后性。

(一)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

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涉及信息化建设部分,面临的风险较多,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具备风险意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也就缺乏规范性。基于此,单位须强化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意识。

首先,领导以及管理人员须正确认识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及产生的不良影响,以此为基础,掌握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此保证财务管理措施得以具体落实。

其次,应注重会计核算模式的应用和完善,在逐渐优化后,利用技术提升核算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财务信息数据的可信度。还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信息管理数据和业务信息数据,有效提升信息的准确度。

最后,财务人员通过信息传递和共享功能整理分析数据信息,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支持。单位要加大系统维护与更新的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更具专业性的软件开发人员,从而更加有效地维护单位的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数据发生泄漏等严重问题[4]。

(二)提高财务部门的沟通效率

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开展的基础性部分是财务信息共享,这能够提高不同部门沟通的有效性。可构建新型的信息沟通模式,在云平台基础上设置财务共享中心,有效连接各个部门,更有效地开展风险管控工作。在应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要更加有效地归纳和存储信息数据,增强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以便更好地了解业务活动的实际运行走向,并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多样化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事业单位可借助更加科学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各种类型的财务信息,及时更新数据库,并准确反馈财务具体情况,使领导决策也能准确传达至各个部门,大大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流转速度。

(三)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构建财务风险管控标准体系,可达到优化财务风险管控模式的效果。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不同模式,实现多种管理方式的协调统一,在财务风险管控平台上汇总所有业务流程。须设置风险管控总体目标,确定财务信息标准,在系统的基础上完成更加统一的管理。同时,由于部门岗位存在差异性,在系统权限设置上均须具备针对性,借助权限管理方式更好地存储和使用基础数据,保证数据编辑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单位各部门的管理需求。除此之外,应依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搭建更加准确的风险评价模型,更好地规划财务指标,采用营运资金、资产总额等方式,凸显单位的偿债能力。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可选择留存效益或者是资产总额的方式。反映资金周转速率可选择风险评价模型。得到财务数据后,以此为依据计算财务指标的实际达标率,这不仅能突出横向上的比对,也可实现纵向上的比对。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开展这一环节工作的目的是确保预测风险更为准确。构建一体化的标准体系设计模式,其中会涵盖较多的数据中心,也存在较多管理平台,对此,可提供财务决策支持,以此提高风险监督体系运行的完善性,随时监控安全隐患,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因此单位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事业单位应注重培养信息化人才。可采用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的方式,吸引财务人员参与其中,通过这一方式更好地保证其对财务信息知识的掌握,更熟练地应用财务软件,从而奠定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此同时,可邀请专业人员开设讲座,讲解财务软件的相关应用操作,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设置软件模块流程。另外,要掌握新型技术,梳理新的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开展财务风险管控工作。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已经处于信息化环境中,要有效整合单位内外部的信息网络,降低信息资源获取成本,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应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增加信息资源储备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短时间内增强人力资源优势,事业单位要在专业素质人才培养方面提高重视度,投入更多的资金。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财务管理理念,也要掌握财务方面的管理知识以及其他知识,如税法、工商管理等,尤其是要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应用知识,从而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单位须注重人才选拔,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对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与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形成更加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使成本管理系统得到应用和优化,重视会计核算系统的构建,进而形成新型的财务共享模式,帮助事业单位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提高财务管控质量,确保相关财务风险得到顺利解决,推动事业单位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财务人员管控事业单位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2年3期)2022-07-08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中国交通信息化(2022年12期)2022-02-11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9期)2021-07-16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推荐访问:事业单位 信息化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