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课程思政与小提琴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6-22 19:20:02 来源:网友投稿

张志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现状

当前,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词,在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课程改革政策的指导和推动下,各高校注重课程改革,推进高校课程体系的优化,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师也针对课程思政如何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如何在教学中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内容的一些具体措施。如:张建化在《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为例》一文中指出: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课程德育的合力作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挖掘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作用和浸润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机制,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全方位构建“大思政”的新格局。吕清华在《“课程思政”在艺术类高校的实现路径探索》中提出:通过剖析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艺术院校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朱勇在《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中,从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对音乐专业课程思政进行了分析。然而,尽管很多地区和音乐艺术院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思政教育与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融会贯通仍然比较薄弱。

2.课程思政与小提琴教学的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知网的数据,2018年以来,以“课程思政与小提琴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研究论文还是空白。关于小提琴教学与演奏的研究,更多的是以演奏技法和乐曲风格分析为主要方向,如何挖掘小提琴作品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却无人涉及,例如浙江大学周聪录制的慕课《小提琴艺术》和四川民族学院樊力菡录制的慕课《乐器演奏——小提琴》主要内容都是讲述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因此从整体来看,对小提琴教学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够。

(2)教学研究现状

音乐能使人迸发出精神的火花,表达了人们内心欢喜、愤怒、悲哀、快乐等的丰富情感。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必须由作曲家创作并通过演奏者精湛的表演共同完成,而音乐表演需要演奏者对作曲家的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即演奏者投入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凭借其演奏技艺感动听众。

小提琴教学不是程式化教学,而是集文学修养、文化内涵、思想灵魂为一体的音乐教学过程。然而,目前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小提琴专业大多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得教师授课过程难免会有“重技轻艺”“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倾向。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的全新思路,是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课程德育的合力作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挖掘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作用和浸润作用,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新格局,将课程思政与艺术素养的培育进行深度融合。

3.研究实践基础

小提琴作为西方文化的承载体,在传入中国的三百年里,已慢慢与中华文明的积淀相融合。它的传入加速了中国传统音乐向现代化转变,先驱们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小提琴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1949年后,中国小提琴艺术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专业小提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后,不少中国小提琴家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卓越成就,有力地说明了历尽沧桑曲折的中国人踏上了国际乐坛。可以说,通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小提琴教育在创作、表演、理论、普及等方面都获得丰硕的成果,中国已经成为小提琴音乐艺术大国。

西安音乐学院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大、质量高、特色鲜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音乐专业院校,在推进思政课程教学上进行了有效探索。在分析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与特色的基础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思政+艺术”大思政格局,突出寓教于乐、以乐化人理念,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模式,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强国之路、服务国家的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为广大教师营造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浓厚氛围,搭建了开展专业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平台。

1.改革内容

西安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教学团队集合专业教师不断努力思考与探寻小提琴教学与思政相结合的切入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经典红色文化融入小提琴课堂中,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的小提琴演奏人才,并使他们成为具有传播与推广中华优秀文化使命感的艺术家,应该成为我们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并且,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和正在学习演奏的曲目进行重复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拓展了学习视野,提升了文化艺术修养,成为专业课有益的补充。因此,经过反复推敲和教学实践,我们从上百首中国小提琴作品中选取了近30首紧密结合中国政治思想特点、文化艺术宣传、深刻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政元素,由专业教师亲自讲述、示范并录制成慕课,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之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课程内容结合国家的倡导、历史的传承,通过课堂互动、互融、反转开展体验式、浸润式教学,在艺术与思政的碰撞中,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诗画卷呈现。课程开设以来,不仅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在掌握专业演奏技巧的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培养了优良的思想品德,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既符合艺术教育教学规律,也能达到寓教于乐、以乐化人的效果。

2.方法与措施

(1)优化教学理念,转变专业教师思想意识

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政治理论修养和中国文化素养,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让专业课教师认识到思政教育不再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属;
加强思政技能培训,提高思政教育艺术和能力;
组建小提琴专业课程思政科研和教学团队,探讨小提琴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价值,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

(2)优化教学资源,探索小提琴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多样化

以中国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为切入点,发掘蕴藏其中的思政元素,对这些思政素材进行挑选、整理和加工,通过文本、音频、视频、演奏与示范等形式,结合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传播,增加课程思政教育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优化教学内容,挖掘小提琴作品中的思政素材,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拓展知识本身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以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为历史脉络,梳理出中国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挖掘作品创作过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演奏技巧、感受中国小提琴作品魅力的同时,了解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经典作品的学习中汲取智慧,坚定信仰,坚定文化自信,用音乐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4)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体现思想教育性

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案设计以及教学导入、提问和讨论问题、教学活动、课内外练习、课后作业设置、教学评价等环节探讨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

(5)优化教学方法,探索小提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融合的小提琴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多种教学方式。目前西安音乐学院小提琴教学团队已录制完成的《中国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演奏与教学》课程,既可以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寓思政教育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小提琴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6)通过举办“中国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比赛、音乐会等实践形式,实现教学成果的转化,让学生学习、演奏经典作品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肩负起传承中国红色经典音乐文化的时代使命。

3.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专业课授课教师是践行课程思政的第一要素,如何提高专业课授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正确处理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解决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不足、思政教育能力不佳、教书不育人等问题是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通过准备《中国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演奏与教学》课程,参与录制与授课的教师都提升与拓展了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针对授课内容和曲目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对曲目进行深入的分析、推敲和细致认真的演奏,这无形中就提升了教师教学、研究与演奏的能力。其次,每次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个性化特点,让学生融入课程实施中,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使慕课内容既生动有感染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就成为教师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最后,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以来,专业教师走出了自己的小课课堂,面对几十人的大课课堂,不仅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拓展了教师知识运用的能力,而且很好地锻炼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上述这些成效,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均得到了验证,效果明显。

(2)中国风格小提琴作品是世界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有一类特殊的作品,它们紧密结合中国政治思想特点、文化艺术宣传,表达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类作品我们统称为中国红色小提琴作品。中国红色小提琴作品是小提琴表演艺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注重这些作品技术技巧的训练。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优化了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倡导、历史的传承,通过课堂互动、互融、反转开展体验式、浸润式教学,在解决演奏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艺术审美,既符合艺术教育教学的规律,也能达到以乐化人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3)一直以来,我国音乐艺术院校的小提琴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艺术审美标准等方面都沿用了西方的体系。全国各大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大纲虽然都安排了中国作品,但是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还是少数,对于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授课教师对中国小提琴作品的重视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认知和态度。日常的考试与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上,选择演奏中国作品的学生依然不多。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应纳入怎样的文化传承体系之中?谁来宣传中国小提琴作品?谁来推动中国小提琴作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只有对传统音乐文化风格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并把其融入到自身的文化修养中,才能明白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存在的意义。在人类璀璨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小提琴艺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出现、传播和发展,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自1920年李四光先生创作小提琴曲《行路难》起,中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征的小提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汲取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元素,铺就出一条成功的西洋乐器中国化道路,也让传统的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焕发出全新的生机,让世界人民认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然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国运跌宕起伏,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国家自立自强、拼搏发展的时代烙印。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深度交融使中国小提琴经典音乐作品成为中国器乐艺术民族化创作道路发展的典范。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小提琴乐曲演奏的民族风格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二度创作中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这是小提琴教学与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继承自身的音乐风格,展现民族音乐特色,保存独有的文化底蕴,才能使中国小提琴音乐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西安音乐学院课程思政与小提琴教学改革,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结合学院特色,坚持人民艺术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育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基层,发挥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作用,探索出一条思政与艺术融合的实效性路径。经过几年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优化了课程设置,也全面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尤其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及立志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

2021年,《中国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教学与演奏》入选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并且已在西安音乐学院成功实现了在线课程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自“学银在线”上线以来,已获得了上千万的浏览量,并且有上千名学生在线学习。教学团队的主讲教师曾在2020年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活动中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标兵”称号;
2021年,管弦系党总支品牌栏目“励志·筑梦”音乐微党课与教学团队主要成员组织、策划并参与演出的管弦系《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作品音乐会》在校内外进行了多场次演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2021年,管弦系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成功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小提琴中提琴作品学生音乐会”,收获了教学成果的良好转化。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寻艺术与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发挥好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作用和育人功能。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能够以点带面,辐射兄弟院校,促进艺术类院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小提琴思政课程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轻音乐(2022年1期)2022-02-11Hey Diddle, Diddle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21年8期)2021-09-05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

推荐访问:音乐学院 教学改革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