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易地搬迁家庭生计恢复力评估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3-06-23 15: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何 燕,赵 曦,龚红梅

(1.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西藏林芝 860000;
2.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2016年9月发布的《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提出,对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域或限制开发区域,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贫困人口脱贫发展问题。西藏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生存环境较为恶劣,2015年西藏贫困发生率25.32%,高出全国19.62%,74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区。2019年,西藏74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2020年10月15日,西藏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然而,未来稳步化解相对贫困将是时代赋予各级各界的光荣使命和历史任务。“十四五”规划指出: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加强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项目,方便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进而使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对于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西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学家Holling首次将恢复力应用到生态学领域,旨在研究生态系统应对外界的干扰能力。钦韦(Chinwe)率先提出生计恢复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一个表征生计恢复力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指标分析框架包括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三个维度,随后,恢复力被广泛应用到众多学科领域中[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学者们认为恢复力是增强社区生计发展能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2],而生计恢复力研究已成为社会恢复力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下,农户维持自身生存机会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3],换言之,一个生计是否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就要看其是否能够维持生存关键核心功能(食物、收入等)以及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情况下抗干扰能力[4]。

在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搬迁户从原居住地搬迁到安置处,农户面临家庭生计恢复挑战[5],而对于生计恢复农户不仅要重新构建原来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在新环境下如何实现从“搬得出”到“稳得住”,最后向能致富转变。李聪、高梦认为在“移民搬迁+新型城镇化”双驱动模式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困境,搬迁户如何实现身份转换无疑也是对家庭生计的一个冲击[6]。“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及易地扶贫搬迁是以“扶贫”和“生态保护”为目的的,以群众自愿为原则的,因此提高搬迁户家庭生计恢复能力以抵抗风险冲击[7],从而避免搬迁户陷入“介入型贫困”[8]。综上所述,尽管易地搬迁生计恢复力研究在学术界得到深度关注,但对于西藏后搬迁时代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生计恢复力调查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西藏三地市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实地调研的实际情况与生计恢复力框架相结合,根据模型得出的数据总结出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整体情况和影响家庭恢复力的影响因素。

本文研究数据资料均由笔者于2019年7-8月暑假期间带领学生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堆龙德庆区以及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拉孜县、定日县、萨迦县、南木林县;
山南市琼结县、加查县等地进行农户家庭生计调查时获取。本次调研按照特定抽样方法,每个县(区)抽取5个村(包括特困贫困村、已退出贫困村),每个村随机抽样30-50户,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732份,回收率达73.2%,其中扶贫搬迁户为291户,拉萨占比20.3%,日喀则占59.4%,山南占20.3%,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1.9%和38.1%。本文将从中选取有关生计的人均收入、财富储蓄、人力资本、房屋资本、人均受教育程度、技能培训机会、生产生活资料、自然资本规模、社会资本、交通可达性、健康状况、社会参与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一)家庭生计恢复力指标选取

文中基于钦韦(Chinwe)所提出的生计恢复力理论和指标分析框架基础之上,将影响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生计恢复力影响因素,从内部缓冲能力、外部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研究。

内部缓冲能力是指系统可承受变化或干扰度,并保持原有功能和结构属性,从农户生计视角理解,缓冲能力代表农户利用自身生计资本或资源禀赋应对外在风险干扰的能力。文章选用人均收入、财务储蓄、人力资本、房屋资本、人均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生产生活资料、自然资本规模、社会资本等指标表征缓冲能力。人均收入高低直接决定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收入越高,购买力就会增强,家庭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保障。财富储蓄在一定程度决定农户家庭生计可持续发展能力,较高储蓄能力能够为农户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人力资本和人均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户家庭发展,人力资本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就更容易获得高收入,提高农户家庭生活水平。房屋资本主要考虑到房屋结构,结构越坚固的房屋越安全。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农户家庭缓冲能力,农户身体健康程度直接关系着农户生计可持续能力。生产生活资料代表着家庭所拥有生产工具和生活耐用品情况,生产工具能够保证生产有序完成,生活耐用品可以反映出农户生活质量。根据调研情况,西藏农户所拥有自然资本主要考虑耕地和林地,自然资本的规模主要反映农户农业产量规模,进而影响农户生计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反映的是家庭遭遇到不确定风险时,农户可获得救助情况,包括政府救助和亲朋好友帮扶。

外部自组织能力表征人类自我管理、制度政策、社会连接度如何塑造恢复力,即指农户或者农业团体建立灵活多变的交流互助网络,以及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能力[9]。结合西藏实际,文章在研究自组织能力时主要考虑社会组织参与度、交通可达性、邻里信任度、家庭资助机会等。交通可达性反映出农户家庭与外界交流便利性,农户家庭距离公路越近就出行越方便,就越容易参加社会各种活动。社会组织参与度反映农户参与村中集体事务能力,参与度越高的农户,对村中事务决定权越强,社会网络范围会更大,自组织能力就越强。邻里信任度表明农户之间在信息共享基础上实现的互惠、互利、互持的过程,邻里信任度越高越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网络。家庭资助能力表明农户家庭拥有较高资信能力,更有利于生计可持续发展。

学习能力反映社会系统的适应性能力,可以被理解为个体或组织创造、获取、传播和记忆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在社会成员中相互交流,进而转化为实际生计能力,对其自身遭受冲击之后的快速反应和恢复重建有重要意义。在表征学习能力时主要选取技能培训机会、户主受教育程度、新事物接受速度和信息获取能力4个指标来衡量。根据西藏实际调研发现,农户接受新事物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农户能扩大自身发展规模,改变以往落后生产方式,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农户接受技能培训就有利于农户学习到各种农业技能从而增强自身生计发展能力。农户家庭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子女受教育质量,受过较高教育的户主一般都会更加注重子女教育。

综上所述,文中构建出如表1所示的西藏搬迁家庭恢复力指标体系。

(二)数据处理与方法

1、数据标准化

由于选取数据具有不同量纲、数量级、变化幅度,因此需采用广泛运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即为无量纲变量,以便不同单位数据间展开比较。

表1:家庭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

其中,Xij为i行j列的原始数据,λjmin为j列原始数值的最小值,λjmax为j列原始数值的最大值,X"ij为标准化后的i行j列的数据。为便于分析,本文列出各指标极值化后的均值(如图1)。经过处理后的所有指标值都在0到1之间,数值越接近1说明这一类指标水平越高,数值越接近0说明该指标水平越低。

2、数据可行性检验

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初步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623,说明数据抽样充足性水平较高,Bartlett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953.842,P=0,说明数据通过适应性检验,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3、恢复力指标降维处理

由于研究涉及指标变量较多且变量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决定家庭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利用降维思想,选取少数几个独立但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公共因子代替原有指标,从而达到不损失原有信息且简化复杂变量关系的作用[11]。文中选取17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为使主成分分析结果更加直观,从中仅选用相关系数大于0.5的变量,提取出8个主成分,这些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086%,说明这8个主成分解释了总体方差的73.086%(见表2)。由表2可得,影响西藏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物质资本、劳动力素质、社会资本,其中,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素质作为家庭生计恢复力基础,以技能培训为主导的劳动力素质作为家庭生计恢复力支撑,以获得资助机会为主的社会资本作为家庭生计恢复保障。如表1所示:西藏搬迁户的人均教育程度为2.36(小学程度),获得社会资助机会为3.86。

表2:主成分分析结果

4、恢复力指数测度与结果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以主成分得分值为自变量,可以构建出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数计算公式:

其中,R代表不同家庭的生计恢复力的得分;
Fi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
Wi为第i个主成分的权重,即此主成分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
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以及各指标原始标准化值可计算i=1,2,…,8的值。

本文所构建的恢复力指标体系中恢复力的具体计算公式为:R=17.296×F1+12.170×F2+10.783×F3+8.386×F4+7.100×F5+6.423×F6+5.563×F7+5.366×F8,且各指标计算结果如图2。

(三)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1、指标均值反映结果

根据指标具体描述与定义,可将原始数据进行相应转化处理,得其均值与标准差。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人均收入均值7413.67,储蓄结余均值8834.03,可见西藏农牧区居民收入增长的压力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考虑到西藏本地人口及地域面积特征,其人力资本和房屋资本均值较为可观。西藏人均教育水平和户主教育水平均值仅为2.36和1.84,多介于小学和初中之间。健康状况均值0.88,即一个家庭中健康人数占总人数的88%,表明各家庭居民身体状况相对良好。生产生活资料均值8.12,说明生产生活工具充足。西藏地广人稀,调查发现自然资本规模均值6.77,表明所调查地区农户耕林地不足。结果显示,样本地区社会资本、邻里信任度、家庭资助机会均值分别为2.86、2.93、3.86,说明邻里关系和睦。社会组织参与度均值2.96,接近于3,表明居民参与村级事务频繁程度良好。西藏地势险海拔高,交通存在相对不便利性,农户到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距离较远,交通可达性均值高达14.07。技能培训机会与信息获取能力均值1.37和1.26,这与当地教育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新事物接受速度均值2.79,表明居民自主学习能力良好。

2、标准化处理数据反映结果

本文选取所有指标数据经过极值化处理,根据图1可以看出,所得值都在0-1之间,且数值越接近1,说明这一类型资产水平越高,反之数值越接近0说明这一项资产水平越低:健康状况和家庭资助机会达到0.5以上,标准化均值分别为0.83和0.72,资产水平最高。其次,人力资本、人均教育程度、生产生活资料、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参与度、邻里信任度、技能培训机会、新事物接受速度标准化均值均介于0.3-0.5之间,资产水平良好。信息获取能力为0.26,人均收入、财富储蓄、房屋资本、自然资本规模、交通可达性、户主受教育程度标准化值0.1-0.2之间,资产水平低。

3、恢复力各指标得分反映结果

根据农户恢复力指数计算公式,可得各指标恢复力得分结果。由图2可知,得分大于0.5的三项指标,即家庭资助机会、邻里信任度、社会组织参与度、人均收入、财富储蓄、自然资本规模、交通可达性、技能培训机会、户主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这几项指标得分0.2以下,其余指标介于0.2-0.5。从生计恢复力三个维度看,自组织能力得分最高(0.4403),缓冲能力得分次之(0.2692),学习能力得分最低(0.1508),说明西藏农户总体生计恢复力亟需高度关注。

(一)基本结论

本文依据钦韦(Chinwe)提出的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理论,结合西藏易地扶贫搬迁背景,根据调查问卷内容,选取适合西藏农户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三个维度展开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最终得出各指标恢复力指数,主要结论如下:(1)结果显示,17个指标中,健康状况标准化均值最高,其次为家庭资助机会、社会组织参与度、邻里信任度和社会资本,分别为0.72、0.49、0.48和0.46。这些指标反映农户邻里间关系往来,表征当家庭遭遇风险时邻里间互帮互助程度,较高得分则说明农户互相之间团结,得到帮助可能性越大,家庭就更容易度过风险,其余指标标准化均值大多在0.1-0.4之间,整体来看,该地区资产水平不太高。(2)从生计恢复力三大维度看,自组织能力得分较高,缓冲能力得分次之,学习能力得分最低。从各指标得分看,家庭资助机会、邻里信任度、社会组织参与度得分高于0.5,其余指标小于0.2。西藏农户生计恢复系统中自组织能力相对较强,而学习能力不高。

(二)对策建议

根据生计恢复力系统需要在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得到巩固提升的情况下,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保持稳定和维持恢复力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为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户参与到当地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西藏七个地市应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宜林则林、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大搞特色产业,生产特色农产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农村经济新业态。大力延长农村产业加工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加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建立良好物流设施和体系,拓展流通规模,扩大搬迁户就业,实现持续增收,增加物质资本积累。(2)为能够更有效地规避外部冲击,提供有效社会支撑体系适应搬迁新环境。安置区(点)需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要求适当增加农业合作社,适当增加公益性岗位数量,积极引导无法外出就业搬迁户实现就地就业。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室,着力修复移民破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避免社会资本锐减而降低缓冲能力。(3)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搬迁户自我发展能力。政府应增加短期技能培训,构建培训与就业和创业协调发展,积极与企业、社区、各种产业园区搭建起用工订单培训,引导搬迁户个体选择均衡、稳定、多样化生计收入方式,有意识增加搬迁户家庭教育投入,长期持续提升搬迁户及后代教育程度,通过教育割断贫困代际传递,降低生计风险。建立健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引导移民群体参与社区基层自治组织,进而提高移民生计恢复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搬迁户生计易地中国农村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的研究进展现代农业研究(2022年1期)2022-11-11“数字化家计”:韧性小农的生计策略再转型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8期)2022-10-25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老区建设(2020年11期)2020-07-16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老区建设(2020年7期)2020-05-20臧学万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4期)2019-09-12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卷宗(2019年17期)2019-07-11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齐鲁周刊(2016年46期)2017-01-14

推荐访问:易地 西藏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