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标准监管的思考

时间:2023-06-24 17:05:03 来源:网友投稿

吕永鹏

【关键词】企业标准;
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加强对企业产品标准的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本中心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对全市范围内企业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公开的产品标准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产品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规定,企业产品标准结构合理性以及主要内容可验证、可操作性和企业产品标准能否反映产品质量特性等。本次检查涉及有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化工、机械冶金、石油5 大类25 家企业的25 个企业标准。此次检查坚持科学合理、覆蓋面广、公开透明、随机抽取的原则。从检查情况看,不论是国有企业的企业标准制修订版本,还是中小企业的企业标准,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1 从检查的结果中找出企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在对25 家企业的企业标准检查中,企业标准无需修改的有2 项;
需要修改的有23 项,占总数的92%;
不符合规定的标准项有2 项,占总数的8%。问题涉及封面实施日期、前言、使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专业术语和相关定义、产品分类与命名、类型标识等级符号、型号编制方法、要求、检验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等问题。其中问题较多的是使用范围问题有15 项,占总数的60%;
规范性引用文件问题有8项,占总数的32%;
要求问题有7 项,占总数的28%;
前言问题有12 项,占总数的48%;
检验要求问题有10 项,占总数的40%;
标志包装问题有11 项,占总数的44%;
试验方法问题有17 项,占总数的68%。

2 标准编写模式的规范

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要求均有一定的模式,如标准结构中提到的要素、条款及表述形式;
规范性要素中的标准名称、技术要素的选择、要求、分类、标记、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规范性引用文件、范围等。这次所抽查的企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集中在未按规范要求编写上述要素。还有在对要素内容的表述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条文的注、脚注,图表的表述均没有按统一格式编写,企业在编写标准时显得很随意。总之企业公示之后的标准基本是内容简略,缺项严重,规范性引用文件失效或未及时修订。

3 企业标准中技术指标的确定

标准的作用:一是组织生产的依据;
二是出厂检验的依据;
三是贸易(交货)的依据;
四是技术交流的依据;
五是仲裁的依据;
六是质量监督的依据。

企业标准内容的合理性以及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企业标准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没有高的标准就没有质量过硬的产品。葫芦岛市高桥石化厂、葫芦岛市光石碳素制品有限公司和葫芦岛市坤芫石化有限公司生产同一种产品——煅烧石油焦。在这三家企业的企业标准中,对煅烧石油焦的物理指标规定大不相同。虽然都是相同的产品,但各家企业的技术指标却不同,如灰分(0.60 和0.35)、挥发分(0.70 和0.28)及水分(0.30 和0.01)的要求,其指标相差较大。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在一个地区用共同的原材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其指标差异很大,这就反映出标准制定工作不够细致严谨。

还有一种叫“注浆泵”的产品,原本只是一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后来在本地区出现7~8 家企业生产该产品,只是命名不同,如“ZBSB系列煤矿用注浆泵”“2TGZ型系列高压注浆泵”“2TGZ.TGB-HG.ZB-HG系列双液调速高压注浆泵”“2TGZ系列双液调速高压注浆泵”“2ZBSB系列煤矿用双液注浆泵”,其实质都是同一种产品,但体现在标准的内容上却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标准参数不一样。

4 加强对企业标准的监管

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重要意义:一是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标准;
二是发现企业违法行为,并依据标准对企业进行处罚,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是检查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反馈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标准,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

过去企业标准实行备案制度,由相应的标准主管部门管理。他们组织专家和检验机构对企业申报的产品标准进行评审,可以对企业标准进行把关和控制。现在由于取消了备案评审环节,使企业标准的质量普遍下降,这就造成了产品质量很难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相差很大。因此,产品标准的“先天不足”极易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也易成为企业逃避质量责任的借口。同时,监督管理不及时也容易造成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出现混乱。

4.1 企业标准的时效性

企业标准具有一定时效性,产品的各个参数指标在企业标准有效规定的时间内是有效的、适用的。标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更新而不断提高的。许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逐步更新换代。因此在《辽宁省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企业标准应当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不得超过3年。”由于缺少了监管部门的监督,企业不按时进行标准的更新和上传,致使企业标准落后,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4.2 企业标准技术指标落后

企业标准对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一般要高于其他标准,因此,企业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应借鉴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同行类似的标准,尤其是技术指标如何规定的问题。技术指标设定得太低,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设定得太高,企业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企业效益就会下降。因此,企业标准技术指标的设定是很有学问的,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要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工艺)条件、人员素质、原材料采购,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

5 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措施

5.1 抓好战略行动,助力质量提升

全力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创新发展的标准之翼,以标准化引领新经济发展壮大;
要夯实协调发展的标准之基,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要筑牢绿色发展的标准之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搭建开放发展的标准之桥,积极参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标准是质量提升的基础,所有标准化相关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中,对每个行业进行标准分析、标准比对、标准升级,深入开展“标准化+”行动,要用“高标准”提升产品质量。

5.2 让更多私营企业参与产品标准制定与修改工作

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通过标准化手段,企业可以掌握市场的话语权,企业的发展质量、生存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視知识产权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对自有专利进行标准化转化,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做好标准化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让更多企业获得标准红利,所以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在标准化活动方面的引导。

一项标准的创建,往往涉及立项、编制材料、验收等多个环节,需要较长的周期。在此过程中,相关标准化政策、标准编写知识以及试点业务工作,都需要企业学习,练好标准化知识内功。市场监管部门应积极开展各类标准化培训,开设“品质给力,标准下企,一企一课”,针对不同企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量身定制课程,为企业开展标准化战略知识宣讲,宣传和推进标准化战略,动员企业参与国标、行标制定工作。

5.3 利用标准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以产品标准为依托。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项产品标准的“制定—实施—修订”过程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广—普及—再创新”的过程。首先,在确定产品标准执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对产品标准查新,搜索相关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其次,经过技术分析、对比,确定标准的适用性,从而掌握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状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6 结语

通过这次对企业标准的检查,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标准编写的规范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标准内容简略、缺项严重,规范性引用文件失效未及时修订;
二是技术内容的先进性、合理性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标准技术指标与试验方法不匹配,企业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未能与行业(同行)要求一致;
三是检验规则的可操作性问题,具体是标准内容的关联性、完整性和指导性问题;
四是包装、标志等问题。

综上所反映的问题,是企业实现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后摆在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大事。针对企业标准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应采取多项措施督促企业不断完善更新标准: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宣传力度,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与监督制度,引导企业主动声明公开标准;
二是强化培训指导,加强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业务的指导,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培训力度,特别是标准编写的培训,提高企业标准规范化水平;
三是切实督查整改,对“无效类”企业产品标准,及时督促相关企业在平台上撤回无效标准,重新制定新标准并公开,对“有效建议修改类”企业产品标准,积极指导企业修订完善,切实通过监督检查提升企业产品标准质量。

猜你喜欢技术指标标准化标准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年4期)2022-07-01标准化简述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21年4期)2021-11-02忠诚的标准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美还是丑?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19年3期)2019-03-07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技术指标选股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24期)2017-01-07技术指标选股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23期)2016-12-27技术指标选股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18期)2016-10-11技术指标选股股市动态分析(2016年4期)2016-09-29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推荐访问:监管 思考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