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时间:2023-06-25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胡郑丽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1981年,美国学者Spady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提出成果导向理论(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取得的能力。OBE 理论深受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的“教育目标说”、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的核心观点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1]OBE 理论一经提出,迅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教育界产生强烈的反响,很多教育者都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型教育范式而加以重视研究。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高校的工程类、师范类专业已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OBE教育模式,并初步取得良好效果。随着该理论逐渐发展,有一些学者开始展开OBE 理念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如武汉传媒学院在专业认证中就充分运用了该理念。从目前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以就业为导向几乎是所有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因此,引入OBE 理论构建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004年教育部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十八年过去了,如今已有近200所高校开设该专业。从高校分布情况来看,涵盖“985”“211”及普通二本院校;
从高校类型来看,包括综合性、财经类、师范类、理工类、传媒艺术类、中医药院校等。不同的院校之间,由于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背景不同,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体系上。

(一)理论课程占据较大比例

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般而言,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等几部分构成。其中,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构成了教学实施中的重要一环。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财经类、师范类、理工类、传媒艺术类、中医药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文化资源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消费学》《文化经济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理论性较强且大多开设在第一、二学期。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而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较低,学生多为调剂生,因此在入学初会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这非常不利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落实。

此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遭受受传统学科观点的束缚和掣肘,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缺乏特色。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课程设置中却没有体现出相关的应用型实践型课程。教学配套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实验室建设较落后,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训室。

(二)专业课程定位模糊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应用型专业,它的成长需要多种学科理论的支撑,不同院校开办该专业都会依托自身原有的优势学科,这在专业建设初期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学路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其弊端就会暴露出来。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定位模糊,因此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就比较凌乱。如广东某财经类大学依托原有经济学专业,其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湖南某综合类大学依托新闻传播学、设计学专业,其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众传媒管理》《艺术学》《文化传播学》《数字媒体艺术》《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艺术》等课程;
江苏某师范类大学依托历史学、社会学、博物馆学、管理学,[2]其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与以上学科有关的课程。

国内部分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组成也比较复杂,很多教师来自于其他专业且没有行业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3]各个优势学科的内容各自为阵,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系统、科学的教育和研究体系,优势学科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掌握优势学科的专业能力,又没有明白本专业的学科体系。

(三)课程专业性不强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由于其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跨学科设置课程体系。从它诞生之初,不少学者就展开了“通才”还是“专才”培养之争。从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来看,其涉及学科较多且内部缺乏有机联系。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的专业性不强,技能不突出,致使毕业后无所适从,似乎所有跟文化相关的工作都能做,但似乎又什么都不能做,因此,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如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成为很多高校思考的难题。

随着全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增多,师资队伍的问题开始凸显。从目前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师资来看,教师多是从其他专业“半路出家”而来,他们受原先专业的影响较深,教学理念较陈旧,再加上缺乏实践经验,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专业所具备的能力。某些院校由于师资队伍缺乏,甚至出现了“因人设课、因人设岗”的现象,学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获取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

(四)课程知识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学者姚伟钧指出,目前高校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与市场需求基本不适应。[4]深入调查分析就会发现,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体现地方差异性,没有体现各高校所在区域的文化特点和企业的需求,没有将企业项目引入到课程体系中,学生缺乏锻炼能力的实践平台。学生在课堂里所学知识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出现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断裂。有学者虽然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模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全国有近200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为地方本科院校,其能够获得的资源十分有限,再加上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够掌握企业的人脉、产业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非常少。而课堂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OBE理念的指引下,课程改革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来展开。各高校应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学科优势和特色、学生就业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应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优化课程设置为依据,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学业评价方式,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学生就业能力反向设计课程

文化产业本身包含的类别较多,对应的行业也很多,学生在四年内不可能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受办学资源限制,地方性高校应该以培养文化产业某一行业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5]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是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可依托院系优势专业,构建学生的特色能力,从而突出专业特色。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依托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如广西和云南等地的高校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将地域特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从目前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来看,行业内缺乏具备创意策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OBE 理论强调教师要清楚地明白学生毕业应达到的能力,并且以此来设计课程,从而达到学生毕业时的能力目标。因此,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应该体现时代特点和就业需求,根据已有毕业生的情况,分析他们就业的城市、行业、岗位和薪资情况,反向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以济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为例,其课程设置与国内其他院校有很大不同,该专业下设艺术经营与管理、传媒经营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经营、国际文化贸易四个方向。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分为“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必修)”两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课程,这些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一对应。这样的方法值得借鉴,它打破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芜杂的壁垒,为课程体系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除此之外,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可以设置专业(学科)竞赛,它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

(二)课堂教学实施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课程内容以知识体系构建为重点,不仅单门课程要体现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且不同的课程之间也要形成体系,从而保证学科体系的完整,课程内容就会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而OBE理论强调学习成果和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尝试将“项目化”的思维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例如,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调研国内其他院校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了“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制定导师负责制度,以横向或纵向课题带动校企合作,为师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并解决了人才输出问题。[6]以《文化产业项目管理》课程为例,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在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成立不同的项目工作室,通过具体项目来展开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

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尝试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以《文化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慕课网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基本认识,然后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交流探讨,最后教师再布置实践作业,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学习效果评价应突出“持续改进”

从形式上来看,学业评价方式可以分为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我国大多数专业采用传统的结果性学业评价方式,即期末考试。[7]而OBE 理论强调“持续改进”,从这一点来看,过程性评价方式更能突出该理念。“教”和“学”是人才培养的两翼,不能决然分裂,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学”来评价。评价不是学生的最终结果,而是要通过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活动,从而可以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学生。

在OBE理念下,学生的能力结构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力支撑。因此,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可以从多维度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产出,加大对课堂表现、文化项目考察、文化资源调研等形式的考核,从学生调研报告的广度和深度,PPT 汇报的现场表现等方面给出考核成绩。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以赛代试”“以汇代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以《文化资源概论》课程为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很多学校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依托当地优势特色,组织学生通过文献搜集、实地访谈、录音录像等形式调研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并形成调研报告。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活化利用当地文化资源,通过设计、制作、宣传推广、销售文创产品,实现“作业变成作品,作品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的探究学习模式,从而还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这一良性循环模式与英国经济学家查理斯·兰德提出的文化产业链“创意-产品-流通-发行-消费”之间的逻辑是一致的。[8]

(四)结合时代特点,融入“课程思政”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各高校在制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参照《标准》,《标准》中明确规定对要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做出一定要求。其中,素质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

根据教育部近年来提出来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笔者提出,将《标准》中素质要求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并且明确规定这是学生毕业后需要达到的能力,以此为出发点设置课程,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当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能生搬硬造,需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可以开设《中国文化概论》,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思想特征、价值取向等内容,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爱国之情;
开设《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学生可以全面系统掌握党和国家有关文化的政策法规,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文化类企业的规范和要求[9],用正确的思想指引学生看待问题,为以后的实践工作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基于OBE 理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和融入“课程思政”,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树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增强自身实践的经验,提高教学素质和技能,以更高的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10]

猜你喜欢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学科【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2期)2017-05-30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04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8期)2015-03-01文化产业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推荐访问:文化产业 课程体系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