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时间:2023-06-25 20:55:01 来源:网友投稿

王戈弋

(齐鲁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200)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模式。作为互联网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大学生面对数字化、碎片化的网络信息,由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分析判断能力偏低,容易被不当言论煽动和误导,对诸多热点问题发表和发布过激的言论、观点,造成网络舆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以网络为载体,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着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2]483。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其中包括大学生群体,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创造者,又是使用者。他们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生成网络舆情,又通过网络舆情获取海量信息知识,可见大学生是网络舆情主体的一部分[3]11。面对众说纷纭的报道、鱼龙混杂的舆情,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多元化的时代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思想方面,政治观念淡化,理想信念动摇

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地在网络上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宣扬荒谬的文化价值观,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歪曲报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在树立期,他们很难明辨网络上的负面舆情。长期接受此类信息,势必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作趋同性体认,进而造成政治意识淡化、政治信仰缺乏、政治观念模糊等严重不良后果。

(二)在认知方面,价值导向多元化,道德意识淡薄

由于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效率高,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因而各种思潮泛滥。这使得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以抵御网络舆情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出现背离。另外,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部分学生心存侥幸心理、忽视后果,从而发布不实甚至过激言论。这种网络上的“失范”行为又为现实中行为的“失范”埋下了隐患。

(三)在行为方面,个人主义膨胀,利己意识突出

调查研究发现,受网络舆情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4]586。他们把金钱至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并将自己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作为自身价值的衡量尺度。在学习上和生活上,他们唯功利化和实用化,重点倾向于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能操作,却轻视基础性理论的知识研究。择业上,他们热衷于薪资福利优厚且轻闲的岗位,而非辛苦的基层工作。在个人利益诉求增加的同时,他们对家庭及社会却缺少责任心。一旦自身利益受到威胁和侵犯,他们便会产生不满情绪并采取相关行动。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取得了实效性进展,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打破了教育的空间限制,丰富了教育内容[5]29。但网络舆情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某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欠缺,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辨别能力有限。大学生的三观正处于亚成熟阶段,面对网络舆情的冲击,他们难免会对一些谣言信以为真,难以把握事件的本质,无法正确客观地看待和分析事实本身。他们往往人云亦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他们运用网络的能力欠佳,不能在网络上进行自我保护,从而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大学生网络文明自律意识较弱。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部分大学生不加辨识、不明是非,冲动地对舆情进行“叙述”、转发甚至抨击社会,宣泄心中的不快,成为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有些学生甚至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破坏网络资源信息、修改网站设置,造成系统瘫痪,从而被道德谴责、法律问责。

面对以上情形,管理者往往仅对网络舆情进行简单的封堵和回避,只对大学生进行批评说教甚至是权威压服,却忽略了学生的本质诉求。教育缺乏针对性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管这在短时间内可以压制网络舆情蔓延,但在一定程度上为舆情的再次发酵埋下了隐患。

(二)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单一,合力治理效果甚微

目前,高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承担着网络舆情的督查和引导工作,力量薄弱,所以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思想重视度不够。有些高校认为网络舆情特别是负面舆情是“一阵风”,只要风刮过去,它就会自动平息。因此,学校为网络舆情队伍配给的人员较少,这就给舆情处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其次,自媒体难以监控。自媒体信息具有爆发性、传播快的特点,当高校工作人员还在对舆情进行会商研判时,相关舆情有可能正以迅雷之势大范围传播,使网络舆情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最后,网络舆情监测平台的授权存在问题。大部分网络舆情是由高校党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宣传部负责人对舆情核实、确定之后,再联系相关学院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学院、辅导员老师是被动接受方,需要再花时间进行研判,对舆情发布者、受影响群体进行摸排和掌握,进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不管是从舆情管控还是从人员协作方面,这都不能将负面舆情第一时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致使网络舆情影响校园网络环境,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舆情监控平台设施滞后,联动机制匮乏

目前,尽管很多高校重视网络舆情,并配置了监测平台,但由于经费有限,平台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甚至部分舆情的摸排还需要人工搜索。相对于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检测平台设施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影响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但由于监管职责不明,面对负面网络舆情时,高校往往会出现失语及被动的局面,丧失了信息发布主动权,从而无法占领舆论主阵地。失去树立正面舆论的契机,就会增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此外,在舆情处置中,因信息共享与互动不足,高校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力。这种各自为战的网络舆情处理方式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矩阵联合效力大打折扣。

(四)工作人员媒介素养不高,专业人才缺口大

这方面的问题造成三个后果。首先,教育时效性差。高校负责网络舆情工作的大多是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和学院辅导员老师,由于身兼数职、日常工作量大,他们对网络舆情缺乏敏感度,不能把握最佳时机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针对性教育效果欠缺。尽管高校建有舆情信息工作队伍,但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未曾受过网络传播的专业培训。他们只能做计算机辅助下的舆情监测,对大量的分析工作却无法胜任,也无法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精准性和靶向性。最后,教育的前瞻性不够。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大都因为学生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有些舆情虽然转发量不大,但也代表部分学生群体的要求。这样的帖子往往无法引起舆情工作者的关注,学校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舆情预警,不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教育理念已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外部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迅速发展,迫使高校重视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6]121。教育工作要因势而动,因事而新。网络舆情视角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线、新方法,让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取得实效性。

(一)加强教育引导,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把握好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教育宗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高校要切实抓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加强技术手段,做到立德树人。

高校党委宣传部要掌握网络舆情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规律、新方法,正确把握网络舆情风向标,重视网上舆情引导,占据网络舆论强势,以引导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舆情数据分析,宣传部工作人员要总结规律,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动态、性格爱好、各类需求、价值取向,有的放矢地处理网络舆情,将负面舆情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宣传部工作人员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群体性聚集网站,如微信公众号、QQ群、论坛等。新媒体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发表意见、情感倾诉、宣传主张的场所,但由于缺乏管理、监管不当,其内容良莠不齐,威胁着网络舆论导向。宣传部工作人员要对此进行强化管理,利用制度、技术、法律等手段为大学生营造积极、文明、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

辅导员是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较强的舆情敏锐性,旗帜鲜明地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辅导员要重视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面对纷杂难辨的舆情,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吸收、学会抵御,引导学生正确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交流、讨论。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需求,快速准确地上传下达信息,即时澄清不实报道和负面舆情,耐心解惑,以完美解决问题。对于已经受到负面舆情影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单向沟通改为双向交流,从简单说教变为循循善诱,真正把育人工作做到实处。

家长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家长需不定期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做好劝说工作。家长还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着力抓好线上思政教育

首先,高校要选好、用好教材。一方面,扎实利用好思政课理论教材。2018年5月,陈宝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版教材使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教育系统的一件头等大事。要用好、讲好新修订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学校要严格按照要求征订教材,发挥线下教学优势,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易接受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入脑入心。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形势,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学校应充分利用“云”课堂,上好战疫“思政课”,用好党史“大教材”,让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学校还要大力开展“红色”网络课程,如组织学生收看思政大课网络直播、同上红色思政大课、举办以思政沙龙为主题的网络文化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水平。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政理论素养,利用网络扩大思政课程辐射面。一方面,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仰。教师要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带头并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讲好讲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广大教师要提高政治敏锐度,牢控严把教育阵地。课堂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政治底线,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确保课堂意识形态安全。面对网络上虚假不实、错误反动的舆论,教师要敢于旗帜鲜明地亮剑,义正辞严地批判反驳,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杜绝盲从。教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网络舆情,大力弘扬主旋律,让“中国好声音”占领课堂阵地。此外,教师应创新教学手段,努力使思政课堂与网络应用技术相融合,通过慕课、微课、VR、AI等方式打开思政课堂,促进教学、学习方式多样化,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提高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度。

(三)强化管理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管理平台和系统

学校应健全网络舆情监管领导机制,明确监管职责。高校要成立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利用大数据舆情监测预警和指挥平台,做好舆情的监管、研判和应对工作。学校党委宣传部宏观把握和监管网络舆情信息,各学院、部门(单位)负责涉及本单位的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学校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点面结合、集中决策、协同配合,建立全面、高效、及时的网络舆情信息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增强应对突发、敏感事件和舆论热点的快速反应能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为切实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舆情监测收集机制。学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要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的安全管理,落实专人负责,配置必要设备,确保对重点人、重点网站、论坛、微博、微信、QQ群等具有即时监测能力。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要切实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组建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面对舆情不缺位、不失语、不被动,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规范网络舆情上报流程。网络舆情发生后,相关涉事单位要立即将舆情情况报至学校党委宣传部,宣传部应根据舆情紧急程度决定是否协同相关部门形成舆情报告报送分管校领导、学校主要领导。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网络舆情的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发布人名称、原文链接及舆情发布页面截图等。舆情上报要遵循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原则,为会商研判提供精准信息。

做好舆情分析研判工作。舆情发生后,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应对舆情的真伪、强度、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进行分析,并对舆情走势作出评估,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制定舆情防控方案。在遵循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同时,学校要力争在第一时间、“最短路径”中妥善解决舆情。另外,工作人员应根据大数据舆情管理平台形成舆情日报、周报和月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做好舆情预警工作。特别是在出台关乎师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和通知前,学校要进行舆情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的舆情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

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首先,明确责任,确保网络舆情有人管。学校必须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源头处置,做到有责、负责、尽责。其次,对舆情进行分类,实施网络舆情分级响应制度。特别重大的网络舆情,由学校党委书记统一指挥并部署安排相关事宜。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由分管校领导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对舆情开展商议和处置工作。一般网络舆情,由宣传部负责人会同事件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最后,在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各部门、单位要有全局意识,劲往一处使,实现信息共享、多方参与、各司其职,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

重视网络舆情公开回应工作。学校应对舆情处置结果通过文件、会议或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进行官方通报,以有效引导舆论。对于特殊或重大网络舆情的处置结果,学校可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

(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建设规范有效的舆情管理队伍,切实提升舆情信息工作水平。辅导员、班主任要主动学习网络舆情知识,提高网络舆情监管能力。工作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政治觉悟、时代意识和技术操练水平。教育工作者应对高校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背景、语言、心理了然于胸,为做好网络思政工作夯实基础。

学校要为负责网络舆情的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加强其业务能力。各部门、单位要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与工作技能相关的竞赛、评比活动,充分调动网络舆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校在招聘人才时,应注重该领域的专业性和技能性。

概言之,网络舆情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当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欠缺、舆情引导队伍单一、舆情监控平台设施落后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教育工作者应从教育引导、课程思政、管理监督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舆情思政政治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消费舆情消费电子(2016年12期)2017-01-19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推荐访问:舆情 网络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