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课件热门8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7-11 20:20: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字课件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及哦啊为准确地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字课件热门8篇,供大家参考。

文字课件热门8篇

文字课件 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及哦啊为准确地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对称图形、平面图形图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吗?

生:1999年12月20日

师:请看视频短片:澳门回归交接仪式

观看视频,师解说:葡萄牙国旗降下,标志葡萄牙对澳门40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你心情如何?

生:十分激动

师:是的,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此时与五星红旗共同升起的还有什么旗?

生:澳门区旗

师:你知道澳门区旗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澳门区旗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介绍澳门区旗

师:这就是澳门区旗,中间是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的祖国,洁白的荷花是澳门的市花,这幅图美吗?你觉得这幅图形怎么样?

生谈感想

师:这幅图是中国工艺美院张磊教授设计的,它有一种柔和的对称美,生活中像这种美丽的图案还有很多。

出示请欣赏图片。

2、师: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1:它们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生2: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是吗,你是怎么发现的?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然后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特征?

3、学生动手折一折,寻找这些图形的特征。

4、汇报:请几位拿着不同图片的学生上台依次边演示边汇报。

生:通过折我发现,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

生:把它们沿着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5、揭示轴对称图形

①师:我们把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②师:请你再把你手中的这个轴对称图形打开,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中间有一道折痕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出示完整的概念,并读一遍,强调对折、完全重合。

6、师:现在请用虚线描出你手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注意:画对称轴一般用虚线。

三、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1、让学生任意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出示一些标志:中国联通的标志、奥运五环、一些汽车标志,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判断:下面哪些交通标志图是轴对称图形

4、数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找数字中的轴对称图形。

5、汉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

6、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它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和谐,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

师出示:这里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回答:

师: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也有轴对称图形,现在请小组合作,用老师为你准备的平面图形折一折,画一画,探究一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

7、学生合作探究

8、学生汇报:

边汇报边演示,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

四、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师: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能说一说判断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什么?

生:看两侧图形是否完全重合

师:对了,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画轴对称图形

出示课本P19页红点例题,你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吗?

2、让学生拿出学具卡任选一个画出来

3、学生动手画,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提醒学生用直尺、铅笔,保持卷面整洁。

4、展示并总说你是怎样画得?

生汇报:先标出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样描出各点后再连接各点,就得到了它的另一半图形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把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同时再强调一下怎样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规范画法。

五、剪轴对称图形

1、师: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请看老师先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折一折、画一画,再剪一剪,看谁剪出的图形最漂亮,开始吧。

2、学生动手操作:剪图形

3、展示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七、最后欣赏图片:

生活中轴对称图形既给人们带来美感,又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称的翅膀让鸟儿飞的更高,同时启迪人们发明了飞机、舰艇……以及设计了许许多多对称的图案,这些让生活更加美丽、和谐,希望同学们多多动脑、动手,用眼睛去欣赏与寻找美,用双手去创造美。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            完全重合

对称轴

文字课件 第2篇

[教学建议]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4.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6.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7.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生生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倾听他人看法,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

2.竞赛法。适合年龄特点,在竞赛中激发他们的赶超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加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政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隶(lì)  扳(pān)  谒(yè)

泯(mǐn)  称(chèn)  卒(zú)

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3.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第一轮: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第二轮:认读课文

幻灯显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未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这是一段尚未标点的文章,由学生在规定时间认读。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

明确:(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少年时天资聪明,以“闻”的形式;
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
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言。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从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并背诵。

3、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妙。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悟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师提问: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

学生自由发言。

生1: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教育、学习。

生2:仅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自身的努力,即勤奋。

生3:我们应该为天才的成长营造怎样的环境?文中邑人惊奇于方仲永的天才,因此,对他“世隶耕”的父亲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宾客其父”。仲永的父亲呢?日扳仲永环谒邑人“,是世人的吹捧扼杀了仲永的才能。

生4: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勤出智慧,勤能补拙。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正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的程度如何。……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有对作者观点的认可,也有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作进一步的引申,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如能课后精心整理,相信一篇篇佳作将会脱颖而出。

(三)、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品评课文的艺术特征。

生1:本文借事说理,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生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和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生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生4:事理结合是本文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衰伤之情。

……

(四)、课堂小结

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仲永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放自制的动画课件)

三、教学反馈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检测

幻灯显示:

1.解释带“——”的字。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并自为其名  (4)指物作诗立就

(5)稍稍宾客其父  (6)或以钱币求之

(7)环谒于邑人  (8)不能称前时之闻

(9)泯然众人矣  (10)受之于天

(11)贤于材人远矣  (12)得为众人而已耶

2.一词多义。

其诗以养父母  忽啼求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借旁近与之

父利其然也   借一乡秀才观之

其受之天也   以钱币求之

如此其贤也   余闻之也久

彼其受之天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也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客客其父 父利其然 伤仲永 父异焉

4.翻译下列句子。

a.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检测方式建议

每道测试的单数题由第一小组代表完成,双数题由第二小组代表完成。如有困难,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1. (1)属于 (2)曾经 (3)题上 (4)完成

(5)渐渐 (6)有的(人) (7)四处拜访 (8)相当

(9)完全 (10)承受 (11)胜过 (12)能够

2.其:(1)他的,指方仲永的 (2)代方仲永写的诗 (3)这样

(4)他  (5)他的  (6)他

之:(1)代“节具” (2)代“仲永”(3)代“仲永写的诗”(4)代“仲永的诗”

(5)代“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6)结构助词“的” (7)代“通悟”

于:(1)引出对象 (2)在 (3)表示比较 (4)介词,从

3.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伤:为……哀伤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

4.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二)本检测题检测学生把握紧要字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翻译文章的知识。建议采用抢答法。

四、 教学反思

《伤仲永》教学过后,本人感触颇深:

1.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也重视智能的培养。文言文离不开字词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分解肢节。老师把生字落实的同时,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给学生思考。

2.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思考,发散的余地大,为学生制造"为学生制造"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与热情。

3.一节课学生多次读课文和有组织的小组讨论,围绕仲永的各种境遇展开讨论。但却不是各自为阵,有了争议问题,暴露无遗之后才易找到方法解决。

4.教师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带着激活课堂的意识去组织教学,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学得心情愉快,思想轻松,若有所思。

文字课件 第3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运用抽屉原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动,发现、归纳、总结原理。

3.情感与价值: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课件、扑克牌、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杯子、吸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分配房间1、3个人住两个房间 2、4个人住3个房间

板书课题:抽屉原理

展示学习目标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运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揭示原理

1.出示题目:把4根吸管放进3个纸杯里。

师:先进入活动(一):把4枝吸管放进3个杯子里,有多少种放法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大家摆摆看。在不同的摆法中,把每个杯子里面吸管的枝数记录下来,当某个杯子中没放吸管时可以用0表示。

2.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师巡视,了解情况。

3.汇报交流 指名演示。

4.思考:再认真观察记录,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吸管。

5.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

总有一个杯子:一定有一个杯子,但并不一定是只有一个杯子。

至少2根吸管:最少2枝,也可能比2枝多

6.讨论、交流:刚刚我们是把每一种放法都列举出来,知道了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枝吸管。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可不可以每个杯子里只放1枝吸管呢?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7.汇报:

吸管多,杯子少。

课件演示:如果每个杯子只放1枝吸管,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吸管不管放进哪个杯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枝吸管”的现象。

8.优化方法

如果把5枝吸管放进4个杯子,结果是否一样呢?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师:把4枝吸管放进3个杯子里,把5枝吸管放进4个杯子里,都会出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枝吸管”的现象。那么

把6枝吸管放进5个杯子里,把7枝吸管放进6个杯子里,把100枝吸管放进99个杯子里,结果会怎样呢?

9.发现规律

师:从上面的几个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条件都是吸管数比杯子数多1;
结果都一样: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枝吸管。

课件出示:只要放的吸管数比杯子的数量多1,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枝吸管。

10.想一想:如果要放的吸管数比杯子的数量多2,多3,多4或更多呢?这个结论还成立吗?(只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不要求一定是正确的)

师:是不是像同学们想的那样呢?我们接着进入下面的学习。

11出示自学提示:结合刚才所学,大胆猜一猜,也可动手摆一摆,并结合书上例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表格,试着探索求“至少数”的方法。

学生小组学习,填写表格,讨论规律。

指生汇报得出结论:至少数=商+1

三、归纳总结抽屉原理

把m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用算术表示m/n=a......b,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a+i个物体,也就至“少数=商+1”

四、拓展应用:

课件一:填空

1、34个小朋友要进4间屋子,至少有( )个小朋友要进同一间屋子。

2、13个同学坐5张椅子,至少有( )个同学坐在同一张椅子上

3、新兵训练,战士小王5枪命中了41环,战士小王总有一枪不低于( )环。

4、从街上人群中任意找来20个人,可以确定,至少有( )个人属相相同

课件二:

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扑克牌任意抽牌。

(1)从中抽出18张牌,至少有几张是同花色?

(2)从中抽出20张牌,至少有几张数字相同?

课件三:

六(2)班有学生39人,我们可以肯定,在这39人中,至少有 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想一想,为什么?

课件四:

六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春游,自由活动时,有6个同学在一起,可以肯定, 。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生成创新

课后搜集生活中有关抽屉原理的应用,试着自己编写一些利用抽屉原理解决的问题。

文字课件 第4篇

【教材分析】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经典名著之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要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而达到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作为略读课文的近代白话文小说《猴王出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结合注释,或略作讲解,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释。

在读懂课文“写什么”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课文内容学习中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在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出了浏览能力的习得。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出经典的魅力,真正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
品味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2.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长篇小说《西游记》,这本书你们看过吗?大家对《西游记》故事都不陌生,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吗?

2、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大意,整体感知猴王形象。

1、根据文前“阅读提示”, 明确问题。

课件出示: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课文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所以有些句子会觉得不好读,不好懂。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3、交流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石猴是哪里来的。(相机板书:来历--仙石迸裂。)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板书:成王--跳水寻源。)

(3)留在你脑海里的是一个怎样的猴王?(神奇、活泼、勇敢、无畏、自信……)

4.小结过渡。仙石迸裂,化出一个石猴,往水帘洞一跳,跳出一个猴王,从这里开始,一个美猴王的形象,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那么,作者吴承恩先生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猴子的形象写得深入人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石猴的生活,去发现,去感受。

三、品味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学习“猴王出世”,感悟语言的“精炼”。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

2、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指名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读这段话,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3.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观察发现,

关注语言形式--对联;
排比;
精炼。

关注语言内容--饮食、交友、起居。

关注语言节奏--三个字(动宾结构),短促有力

4.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读出活力

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上批注。

6、小结。作者写的是一只欢快跳跃的猴子,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或者说,从这样的语言,我们读到了一个活泼可爱、顽皮跳跃的猴子。像这样内容与语言高度统一,这就是经典。课文还有哪些这样经典的句子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研读“猴子成王”,感受语言的魅力。

1、快速浏览“石猴称王”的内容,请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

2、组织交流,引导品悟语言。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A、石猴跳是怎样跳进水帘洞的?体会石猴进洞动作的轻巧。

B、朗读体会。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
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

A、读句子,圈出动词。结合表演理解“伸头缩颈、抓耳挠腮”。

B、指导朗读,体会猴子的“胆小”。

四、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1、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相信大家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用四字词语说说。(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敢作敢为,身手不凡……)

2、课文记叙的只是孙悟空的出生,是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回,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学生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3、播放《美猴王》主题曲,师: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猴王的风采!

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积累欲望。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她的语言非常优美。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望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切身感受古典的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

2、同学读过《西游记》后,我们要召开一个故事会,每人准备好一个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来历:仙石迸裂--顽皮可爱

成王:跳水寻源--敢作敢为

文字课件 第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发明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同学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 剪刀 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就是它们发明出了中国民间文化——剪纸,又叫窗花。这古老的保守民间艺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出自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局部代表作品。

2、板书:奇妙的剪纸

3、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和同学一起准备的剪纸作品。

4、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同学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5、教师对局部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评:通过作品欣赏,使同学对剪纸艺术有初步了解,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①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其实在民间艺人创作中是有区别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②小组讨论。

同学总结分类。同学分类可能很多,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比方: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而分类。

③小结: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方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有哪些?

④同学从作品中找出局部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评:剪纸作品既可以根据图案内容分类,也可以根据图案是否对称分类,目的是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2、研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一起的特点?

(当同学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对折检验。)

②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同学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将其对折重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给同学看。)

③提问:同学们,这样漂亮的图案,你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引导同学根据刚才的展示,发现这个作品是对折后画样剪成的。

④谈话: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组织同学拿出工具:剪刀和几张纸片。(提醒同学使用剪刀时注意事项)

【评: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验证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同学已有的经验指导同学总结出剪纸与轴对称图形的密切联系。】

三、作品创作。

(一)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1、课件出示“枫叶图案”。演示对折后的形状,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对折纸样摞在一起进行比较。

①提问:大家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同学根据对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局部,教师按同学的要求完成剪纸,将其贴在黑板上。

③教师指导同学独立制作:

a、一次对折 b、沿外边画轮廓线 c、剪去轮廓线以外的局部

④同桌进行交流。研讨。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引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缺乏呢?

大家能否谈谈自身的看法?

3、同学总结:a、对折要整齐 b、画样要美观 c、用剪要(二)二次创作

1、课件出示62页下方的剪纸步骤。

①要求:请同学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片,依照屏幕上的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的好。

②教师巡视指导,请完成较好的同学协助其他同学。

③组内同学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过渡提问:还有其它的折法进行剪纸吗?(同学可能会提出沿对角线折或两次对折。)

2、课件出示课本63页沿对角线折法。

①同学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谈话:我们还可以怎样折?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③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3、课件演示63页长方形纸剪花边——叠剪图案。

①同学按顺序完成。

②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评。

【评:通过尝试创作使同学明确剪纸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教师充沛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同学以直观指导,主动向同学质疑,促使同学考虑与发现,形成认识,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同学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同学在学习中始终坚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非常利于同学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独立创作。

1、出示课件。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阳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之外的空白局部,保存轮廓线;
第二类——阴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保存其他局部;
第三类——阴阳混刻。

2、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3、同学创作。教师巡视,与同学交流。

4、展评作品。

【评:教师简要介绍剪纸艺术的创作分类,同学结合欣赏重新认识剪

纸艺术的灵活多变,为独立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充沛运用合作交流,使得同学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拓展,知识得到延伸。】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却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前面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指导同学发现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同学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中心轴,折痕的两侧是完全对称相同的。

【评:使同学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规律性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里的墙报。

文字课件 第6篇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下册70页、7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体会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4、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规律。

教学准备:

相应数量的杯子、铅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让五位学生同时坐在四把椅子上,引出结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个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3根铅笔放到2个杯子里的问题。

师:现在用3根铅笔放在2个杯子里,怎么放?有几种放法?大家摆摆看,有什么发现?

摆完后学生汇报,教师作相应的板书(3,0)(2,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说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有2根铅笔。

2、教学例1

(1)师:依此推下去,把4根铅笔放在3个杯子又怎么放呢?会有这种结论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好记录,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放结果,结合学具操作解释。教师作相应记录。

(4,0,0) (3,1,0) (2,2,0) (2,1,1)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不难发现有与上个问题同样结论。)

(3)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例1中对话框: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 “至少”呢?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师:怎样放才能总有一个杯子里铅笔数最少?引导学生理解需要“平均放”。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放”。

3、探究n+1根铅笔放进n个杯子问题

师:那我们再往下想,6根铅笔放在5个杯子里,你感觉会有什么结论?

让学生思考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铅笔。

师:7根铅笔放进6个杯子,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

学生回答完之后,师提出:是不是只要铅笔数比杯子数多1,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想法。

师:把10根小棒放在9个杯子里呢,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小棒?(2根)

师:把100根小棒放在99个杯子里,会有什么结论呢?(2根)

4、总结规律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铅笔数比杯子数多1,而余数也正巧是1的,如果余下铅笔数比杯子多2、多3、多4的呢,结论又会怎样?

(1)探究把5根铅笔放在3个杯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铅笔?为什么?

a、先同桌摆一摆,再说一说。

b、你怎么分的?

学生汇报后,教师演示:将5根笔平均分到3个杯子里里,余下的两根怎么办?是把余下的两根无论放到哪个杯子里都行吗?怎样保证至少?

引导学生知道再把两根铅笔平均分,分别放入两个杯子里。

(2)探究把15根铅笔放在4个杯子里的结论。

(3)、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商加1是总有一个杯子至少个数。

(4)教学例2

课件出示:

1、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2、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3、把9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学生汇报

小结: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

师:这就是有趣的“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同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今人惊异的结果。

三、解决问题

1、7枝笔入进5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枝笔。为什么?

2、8只鸽子飞回3鸽笼,不管飞,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有3只鸽子。为什么?

师:最后,我们再来玩个游戏,你们都玩过扑克牌吗?一共有几张牌(54),抽出大王和小王还剩几张(52)有几种花色(四种),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任愿的抽出5张,不用看,老师就知道,不管怎么抽,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老师说的对吗?为什么?

四、课时总结

文字课件 第7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二、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

文字课件 第8篇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位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与意思也和现在不一样。课前,学生要根据“阅读提示”熟读课文,并能在课文中做做预习记录。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1.揭示课题。

提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知道他打哪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看老师写课题。注意“猴”字。(师先板书“神通广大”,再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了解“注释”的作用。

课题后面有个小(1),表示有注释,这篇文章很多地方有注释。有了注释的帮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内容。那么,这个注释(1)告诉我们什么?(请学生回答)

师小结:《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选自《西游记》,和《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为四大古典名著,是用“古白话文”写的。

3、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4、根据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1)学生回答。

(2)留在你脑海里的是一个怎样的猴王?

5、小结过渡。

二、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细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

1.提问:你觉得哪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读这段话,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2.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3.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

4.合作朗读,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律。

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阅读批注。

6.学生回答后小结:吴老师也写了一个,(板书:顽皮可爱),同学们,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很有节奏,活泼跳跃,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一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

(二)细读描写“石猴成王”的语句。

1.学生自主研读第二个问题,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体会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并做上批注。

2.同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对比品读。

4.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猴王?写在句子的边上。

5.学生回答后小结:每个人都读到了自己心中的猴王。吴老师也写了,(板书:敢作敢为)同学们,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仅仅是一只顽皮可爱的`猴子,他更像一个人,敢作敢为、智慧超群。走进《西游记》,你会更强烈感受到他是一位神,他神通广大,神意出众。喜欢这样的猴王不需要理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三、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1.在这篇经典中,语言的珍珠随处可见,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挑选自己认为最经典的句段再读一读,或背一背。

2.总结:

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课件出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

3、学生齐读。

师:愿同学们一生与经典相伴!

四、课堂练习。

推荐访问:课件 热门 文字 文字课件热门8篇 文字课件(热门8篇) 文字课件怎么做的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