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文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3-07-13 10: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李媛

(淄博市博物馆,山东 淄博 255035)

文物资源是基于历史文化背景及文化传承的一流资源,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文明传承的重要瑰宝。在全新形势下,探讨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对区域经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帮助。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引入淄博市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实践探讨,通过丰富的内容分析及理论认证,更加有序地推动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实践落实。

淄博市是我国历史比较悠久的旅游城市,是山东省五大旅游区之一。从文明发展角度来看,淄博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周朝后期,淄博作为当时霸主之一的齐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承载了齐国文化的精髓,并且保留了大量文化遗产(图1)。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淄博作为“齐国故都”“陶琉之乡”和“蒲翁故里”,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文物资源。对现有文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将会是促进淄博市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淄博市一直努力的方向。

图1 齐国故城

伴随着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理念越来越完善,淄博市在文物资源保护开发过程中不断创新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是进行制度创新,不断根据时代变化优化现有规定。早在1994年淄博市政府就已经出台《淄博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之后,伴随着城市变革,如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改造、房地产开发等,城市发展进一步压缩了文物资源的保护空间。面对此种情况,国务院及省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文物保护的具体方案,分别是《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后续淄博市为了跟进时代步伐,全新修订了《淄博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这部管理办法的出台,代表了淄博市正式明确了各级政府在文物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具体责任,也明确地域特色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划定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地区做出了可操作性的规定。

其次,在有效保护和管理历史遗存,保证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注重更好地挖掘和传播文物的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最大程度地释放文物活力。通过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周村古商业街(图2)、蒲松龄故居(图3)、织女洞民俗展览馆等工程,将丰厚的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创建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秉持文物活化利用的原则,淄博文物部门积极推进落实“乡村记忆”工程,以建设民俗博物馆为主,选出一批地方特色浓郁、农村传统文化特征突出的古村落、古衙巷、古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结合生产用具、居民生活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与乡风民俗为一体的活态化乡村博物馆。在“建设文化名城,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总体要求下,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显著提升的文物保护新局面。

图2 周村古商城

图3 蒲松龄故居

2.1 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及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事变化,并且在各个进程中不断吸纳外部营养和文明建设成果,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从外部特征来看,对于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一方面有利于历史资源的传承保护,另一方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从管理的角度解读,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路径。西山寺造像(图4)为南北朝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这种宗教形式的旅游内容在全新时期也会发生自我的变化。通过有效的文物资源保护开发,打造更加具有效果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品牌,正向反馈城市进步和发展,推动城市的整体转型。

图4 西山寺造像

2.2 推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

现有文物资源开发模式有利于区域构建文化旅游模式,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全新路径。淄博文博部门对出土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并且积极进行文物开发工作,在一些有意义的文化古迹增设旅游景点,并且适当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提高文物资源的活力。这将为城市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将会推动现有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的有效结合。从产业结构来看,对第三产业的不断开发将会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图5)就开发了多种产业模式及产业布局,如民宿业(图6)、商业区等多种产业模式。

图5 红叶柿岩旅游区

图6 民宿区域

2.3 构建城市名片,建设城市品牌

我国疆域辽阔,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文物资源是最有力的区域城市名片。文物资源具有唯一性,也拥有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对于不同区域的城市而言,通过文物资源构建城市品牌可以推动城市更加全面地发展,对于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淄博市也可以通过文物资源的开发和传承来树立自己的城市文化形象,建立区域辐射效应,赋能城市的全面发展,为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打造全新的理念和场景。

3.1 淄博市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

淄博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工作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取得了新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突出的发展障碍。

3.1.1 保护开发缺乏边界

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文化产品。从文物资源自身的保护开发角度来看,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其实是一种悖论,甚至可以说为了保护文物资源,应该减少开发。但是对于淄博市而言,减少文物资源开发,并不利于城市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界限成为文物资源开发或者保护的重要阻隔,实践中造成了文物资源开发监管或者滥权现象,也造成了开发工作效果受阻,产生了针对文物开发的破坏。

3.1.2 数字化技术应用不成熟

现代化的技术已经逐渐影响到当下的社会生活,可以说许多领域都已经进行了自我的数字化转型。从淄博市的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现状来看,数字化建设仍然是初级阶段,主要问题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平台应用理念不够成熟等。这造成的后果就是资源并没有实现多系统共享,进而在文物资源的交流和保护过程中出现了统筹问题,也导致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体系无法建立,文化遗产与社会交流的渠道相对单一,整体社会供给动力不足。

3.1.3 文物资源开发缺乏全局考虑

从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创新角度来看,与多个行业的合作将会是有效的创新手段。从淄博市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现状看,一些具有积极开发潜力的文物资源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无论是产品还是形式都有待进一步开发,而这也是创新层次的需求。在文物资源保护开发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文物资源内容价值,实现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之间的碰撞,也可以推动一些全新业态的出现。

3.1.4 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实践中公众参与感不强

文物资源保护开发是一种社会性事业,即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才能保证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工作顺利进行。当下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中,一些文物建筑正是受到了广泛关注后才能够保存下来。从淄博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公众参与度不高,这种弱化体现在公众参与热情和认识层面。大部分公民不具备文物专业素养,也造成了他们对这个过程并不关注,而缺乏公众的参与,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缺少了一种先天的土壤,也造成了后续的问题。

3.2 推动淄博文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路径

3.2.1 做好基础工作,提高文物资源保护效果

从基础做起,实现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在实践工作体系内容构建上,要明确保护应该是面对文物资源的第一要务,在社会大格局中明确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及其他内容的联系,做好相应的保护培训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文物资源保护体系。对于一些尚未发现的资源,可以定期开展考古工作,并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考古挖掘,不断优化文物资源的保护环境。定期对外公布文物考察工作成果,形成文物资源保护宣传氛围,营造保护环境。全面开展《淄博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并做好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突出抓好文物资源调查、文物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引领三大关键环节。通过建立从市到村四级文物安全网络,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3.2.2 引入高新技术,建立文物资源保护平台

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多个行业的基本行业模式和行业生态。文物资源保护开发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建设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共享平台,实现对资源的整体保护。通过一些数据的有效分享,让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实现地域突破,做到现有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在实践管理中,仅仅拥有管理理念并不能满足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创新需求,还要从技术层面入手,实现管理、保护、研究和服务一条龙的覆盖范围。数字化保护共享平台也可以有效推动多区域的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范围地覆盖文物资源保护。

3.2.3 完善管理机制,建设文物资源保护体系

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不仅仅是发现文物,还涉及日常管理、保养休憩、安全管理等诸多工作,都直接影响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实际效果。在工作中,以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覆盖到保护层面上,能够提高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效果。从淄博市的实际角度出发,可以建立市级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实现工作体系的自我升级,进而优化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资源配置等。此外,完善的工作机制还可以保证如拨款、法规等外部条件满足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还可以配套增加执法机构,对于一些违法的责任人或者单位进行追责,明确经费投入取向,保证管理效果和渠道畅通,为文物资源保护开发提供一个最为有利的环境。

3.2.4 引导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团体进行文物资源保护

从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体系构建看,单一依靠官方力量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进行文物保护开发,适当地引入社会力量可以弥补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而且文物资源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民间收藏家持有的文物也是文物资源的一部分,因此以良好的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投身文物资源保护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文物资源的保护效果。对于一些古建类文物资源,可以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有效引入绩效管理和监督体系,形成一定的评判标准,根据标准对其各类指标进行评估认定,保证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工作的扎实有效。

3.2.5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参与文物资源保护开发

全民参与的文物资源保护开发体系才是最完善的保护开发体系。在工作中适当加以引导、宣传,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在面对一些特定的文物资源时,做到信息公开,引导公众监督和参与。同时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公共文化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如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可以适当招聘志愿者团队,增加公众参与的渠道。推动公众想要参与、能够参与并且实际参与,营造人人关心文物、守护文物并且遵守文物保护开发法规的氛围,也做到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整体覆盖。

总体来说,淄博市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在全新的形势下进行文物资源的保护开发,需要对文物资源保护开发有着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本次研究中引入了淄博市的案例分析,并且探讨了文物资源保护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希望通过完整的理论分析和理论思考,可以更好地引导文物资源保护开发的实践体系构建及展开,也将会更加有序地推动淄博市的发展。

猜你喜欢淄博市文物保护文物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行政科学论坛(2023年1期)2023-03-08《欢庆》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2年8期)2022-08-24文物的栖息之地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2年5期)2022-05-11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少儿美术(2020年8期)2020-11-06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中国博物馆(2019年1期)2019-12-09文物的逝去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文物超有料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9年5期)2019-09-10名胜古迹乡村地理(2017年3期)2018-01-11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年1期)2016-04-16

推荐访问:淄博市 文物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