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乡村旅游空间生产研究

时间:2023-07-13 18: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崔凯鑫 陶建阳

摘 要:西藏自治区草场面积广阔、民族风情浓厚、建筑风貌独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显著优势。以拉萨市夺底乡维巴村为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旅游的发展,维巴村传统的物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空间功能与属性逐渐趋向旅游场域,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渐被旅游生产所取代;
社会权力关系发生变更,形成多元主体的社会空间格局,政府部门协调地位凸显;
外来文化嵌入的影响与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强化也愈发明显。

关键词:乡村旅游;
空间生产;
维巴村

中图分类号:F592.7;
F32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俗,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青藏铁路开通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西藏旅游,有力地推动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西藏发展独特的乡村旅游,能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乡村产业发展,同时对民族团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因此有大量的西藏传统村落进行乡村旅游开发。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西藏乡村知名度攀升。传统的区内游客短途游目的地,逐渐成为来藏游客体验民族特色的選择之一。同时西藏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向好,吸引了众多旅游公司、旅游劳工投身乡村旅游业。许多传统村落从以往相对闭塞的“封闭空间”一跃为流动性较强的“社会空间”。以维巴村为例,旅游给其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但也带来了新旧文化冲突、旅游利益分配、精神文明建设无法跟上物质建设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空间生产理论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视角用来探究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社区影响的一套全新的价值评判体系。空间生产理论包含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空间转变”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心理转变”,能够探究社会变化下的旅游目的地物质、精神上的转变[2]。国内对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包含对理论本质的理解与延伸、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空间同质化与差异化现象的解读和理论应用层面的具体案例分析。其中理论应用层面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城市空间、历史文化街区、传统乡村等[3-5]。旅游业方面的空间生产理论主要聚焦于旅游发展带来的空间生产改变,分析空间内不同主体对生产变化的认同倾向,为目的地后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维巴村位于拉萨市夺底乡,面朝布达拉宫,距离拉萨市中心7 km。维巴村是拉萨市唯一一家集田园度假、果蔬采摘、劳作体验、乡村美食、美景摄影、工艺制作于一体的原生态民俗村庄,2020年8月26日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1年11月被民政部办公厅确立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维巴村包含3个组,分别是维巴组、曲色组、林宗组,早期的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青稞等传统农牧业为主;
现在以林卡旅游为发展主体,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为辅助,主要种植蓝莓、咖啡等经济作物。

(二)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相关数据均由拉萨市夺底乡维巴村的村民委员会提供。笔者于2022年7月24日—7月28日跟随团队前往维巴村进行旅游相关调研,专门针对维巴村旅游开发现状、村民致富与就业、旅游对目的地社区影响进行了调研,对维巴村林卡营地经营人员、普通村民、村干部共计12人进行了访谈并录音,随后将录音转化为文稿进行编码,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中受访者均简化为第几位受访者。

二、维巴村的多维空间生产

(一)物理空间

1.空间功能与属性的改变

回顾维巴村旅游发展历程,其物理空间生产主要集中在旅游吸引物的创造上。维巴村在旅游吸引物开发上较西藏其他热门旅游目的地而言,资源结构相对单一,缺乏一定的人文资源,但拥有城市中少见的绿地、小型湖泊、农田等自然资源。过林卡是藏族同胞最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与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在有水有树的地方搭上藏式帐篷,尽情娱乐。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维巴村开始尝试发展乡村林卡旅游。不少村民抓住机遇,成为专门提供林卡营地的家庭林卡经营者,以土地短期出租的形式获取经济收益。在这个过程中,维巴村的部分村民完成了土地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转化。

上文提到的林卡营地可以理解为个人土地效益与经济效益转化的案例。同时维巴村也拥有大量的普通农田,这些农业用地是很难参与到林卡营地这种以空地、非农用地“租赁”为主体的业务当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当地需要发展有农业参与的旅游业。比如,维巴村民委员会在征求村民同意的基础上,引入蓝莓加工企业,将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原有的农田租赁给企业,开展经济作物种植。此外,“高原种植蓝莓”这一开创性活动,能很好地激发游客的好奇心,促使其想要一探究竟。景观旅游与果蔬采摘体验游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维巴村普通农田的价值,使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租赁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能获得果蔬采摘旅游带来的红利。

2.居民资本积累与收入提高

维巴村坐落于城关区的夺底乡,是传统的农业村落,在拉萨市城建热潮阶段,短暂地发展过采砂产业。2011年以前,拉萨市乃至西藏自治区的旅游发展仍然集中于藏传佛教建筑或神山圣湖,乡村旅游的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乡村振兴等政策的落实,维巴村开始尝试发展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到林卡休闲旅游再到果蔬采摘体验游。维巴村不断尝试将乡村发展重心由农业转向旅游业,并不断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旅游业。在这个过程中,维巴村的人均年收入也从“十三五”前的不足一万元增长到现在的两万余元。

(二)社会空间

1.乡村社会权力关系的改变

发展乡村旅游之前,维巴村村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传统的种植业或私营的采砂产业为主。在这种空间生产关系下,村民通过自己或自家的劳动获取经济效益,与其他村民间的社会关系较弱,不存在雇佣关系,仅是在某些时段存在联系性不强的交换关系。随着旅游业的加入,维巴村民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部分村民将闲置土地出租给同村林卡旅游经营者或外来企业,部分村民成为林卡营地的员工,由此形成的租赁关系与雇佣关系成为维巴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权力关系。

同时形成了多元主体结构。早期,村民以劳动者的身份投入农业生产活动中,几乎支配着本村空间内所有的生产资料与土地资源,是这个社会空间内唯一的主体。随着外来资本的介入,村民将自己的部分生产资料或者全部的生产资料租赁给外来企业,使生产资料发生区域性流动。村民不再是这个社会空间内唯一的主体,政府、游客、外来资本成为在这个空间内有所需求的相关主体。在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下,村民从自给自足的劳动者转变为旅游相关行业的经营者或是企业员工,角色从“空间主导者”转变为“空间依附者”。

2.政府部门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地位凸显

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区域发展难以自发调节到均衡状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人为选择发展战略,需要“有为政府”协调发展[6]。维巴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自主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有限,同时缺乏相关经验,急需政府部门给予支持。政府部门在维巴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地招商注资与规范本村生产经营行为。2011年,原拉萨市旅游局委托西藏大学和北京大地景观设计院对夺底乡的旅游开发进行规划,并开始着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在维巴村修建了停车场和旅游专用厕所等度假村基础设施,为维巴村旅游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精神空间

1.外来文化的嵌入

外来资本与外来游客在带动空间中经济流动的同时,也将一些外来文化带入了维巴村。外来文化的输入与接受程度首先体现在服饰和着装上。比如,林卡营地中,除部分较为年长的服务人员习惯身着藏装外,大部分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已不再将藏装作为自己的日常着装,而以现代服饰为主。其次体现在村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上。比如,来自内地的麻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本地林卡经营者及村民所接受继而得以发展。第2位受访者表示“这个麻将桌原来是给游客的”“我们也会打麻将”,可见当地人对麻将的欢迎。此外,不少林卡经营者抓住了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机遇,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宣传自己的林卡营地。第7位受访者表示“我们利用抖音去宣传我们的星空林卡的特色,有很多人是看了抖音来的”,由此看出新媒体平台给当地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新型林卡在传统林卡的基础上引入露营、露天酒吧、篝火晚会等元素,开创性地打造更适合年轻一代的林卡旅游。第7位受访者还表示“我去内地玩了露营基地,就想能不能把露营烧烤和林卡结合起来,就做了这种林卡”,可见,外来文化嵌入本地文化的方式,不仅有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当地居民主动的吸纳。

2.传统文化的强化

旅游场域内的空间生产将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从“后台”推向了“前台”。旅游者凝视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产品或举办的活动都会被赋予地方性、民族性的标签,少数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与商品也会被赋予相应的旅游功能。与外来者相比,目的地居民对这些文化现象保有强烈的地方情感,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比如,维巴村作为传统的藏族农业村落,在饮食上以藏式糌粑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维巴村建设了兼具旅游功能与传承功能的林宗糌粑水磨坊。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以旅游功能为主,但是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村民的地方情感,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

三、研究结论

民族村落依托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和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这一过程本质上也是对民族村寨原有空间本身进行改造、设计及使用的过程[7]。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分析了维巴村发展旅游业后在不同维度空间生产中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维巴村自2011年开始发展旅游业以后,从传统农业村落转变为以林卡为特色的藏族休闲旅游村落,将本村的土地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使空间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旅游业发展,维巴村的空间功能与属性逐渐趋向旅游场域,传统的农业生产被旅游生产所取代。

第二,随着物理空间的改变、外来投资者的加入,维巴村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本村村民,多权力主体的社会空间格局已然形成。在维巴村的多利益主体格局中,政府部门的协调引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8],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积极为企业搭建进入桥梁,为维巴村注入启动资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对经营行为统筹规划,大幅提升当地旅游经济效益。

第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维巴村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状态,增强了与外界的交流,拓展了精神空间。外来文化逐渐成为维巴村本地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愈发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思瑶.西藏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21:20-21.

[2] 叶超,蔡运龙.地理学思想变革的案例剖析:哈维的学术转型[J].地理学报,2012(1):122-131.

[3] 苗红培.空间生产视野下我国古城更新的演进机理与路径展望[J].东岳论丛,2022(6):156-162.

[4] 萬海波,陈暇,桑彬彬.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空间生产的路径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22(4):145-152.

[5] 龙旭,徐菊芬.空间生产视角下乡村旅游空间重构机制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4个村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10):115-118.

[6] 蒙昱竹,肖小虹,李璞颖.中国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特色道路:“有为政府”基础上的“有效市场”战略选择[J].西南金融,2022(4):95-104.

[7] 王丽丽,明庆忠,冯帆.边境民族旅游村寨空间生产与地方认同研究: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村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9(1):147-157.

[8] 董培海,张东强,李伟.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生产效应:以云南省怒江州老姆登村为例[J].旅游研究,2022(4):57-70.

猜你喜欢空间生产乡村旅游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正义理论科教导刊(2016年35期)2017-04-01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反思理论与现代化(2016年6期)2017-02-09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新闻界(2016年15期)2016-12-20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8期)2016-11-10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空间的消隐和浮现江汉论坛(2014年4期)2015-04-27

推荐访问:西藏 乡村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