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化学任务驱动单元新授课中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3-07-14 17:0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基于通过新授课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以“教—学—评”一致性任务驱动单元教学为例,论述“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新授课的教学方法,并以概念理论单元鲜果汁的保鲜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实施流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 新授课 高中化学 “教—学—评”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1-0059-0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化学学科教学应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倡导以真实问题为情境,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并通过开展多种探究活动,优化教学内容结构和转变教学方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从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学科品格和关键的学科能力。为了打造素养型课堂,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并开展了教学实践,认为习题课、复习课等课型以培养解题能力、归纳知识能力为主,所以说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而新授课是以教授新知识为目的,每节课都需要完成教、学、评等活动,因此,笔者选择新授课作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内涵、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下面,笔者以高中化学任务驱动单元的新授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及设计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评”一致性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主张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与评价目标进行一致性设计,教、学、评不能游离在教学之外,三者既有本身的特殊性,又互为依存、共生共长,围绕落实课程标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目标而有机融为一体(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注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目标上保持一致,还要确保学生的“学”与每一项学习任务完成后的“评”保持一致。

(二)任务驱动下的“教—学—评”一致性

就具体教学而言,学习任务是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探索,不断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学习任务由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进行精心设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深度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呢?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如下:首先将教学内容按类分成若干模块,然后将教学模块细分为核心知识点和若干辅助知识点,最后根据各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内容、特点等设计学习任务。这样设计学习任务既符合知识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习的效率。而任务驱动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即以学习任务为驱动,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任务闯关游戏,助推教、学、评等活动的开展。

一是“教”,即制订教学目标,规划素养的发展。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引航的作用,是有效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前提,教学、学习、评价必须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开展。要想科学制订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的内容,三者一致匹配程度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关键。同时,教师还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两个因素,应从教学起点出发,制订本节课目标,制订目标后还要考虑目标达成的问题。通常而言,一节课的目标往往有多个,教师要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且要考虑教学环节和目标是否对应,教学环节和目标的达成内在逻辑是否科学。

二是“学”,即设置学习任务,承载素养的发展。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进行的。就具体课堂而言,教学活动就是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且每个学习任务都要有具体的评价目标和学习目标,每个学习任务的推进都要围绕学习目标,不断促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学习、达成目标,最后比对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反观学生学习的效果与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现实依据。化学新授课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种:问题探究,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的知识状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和设立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方案设计,除了课本上一些探究性实验栏目,其他重要演示实验或者展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
学生实验,即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上台动手实验,树立实验安全意识、掌握操作规范、表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三是“评”,即真实情境评价,监测素养的达成。过去,课堂教学往往过于重视“教”和“学”,忽略了“评”。而且,过去的评价方式也比较简单,通常采用教师问、学生答,或是当堂测试的方式。课堂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有效方式,通过观测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的综合表现,能够科学、全面地了解教学目标达成度。“评”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评价“学得好”“学得差”,而是给学生指出达成学习目标的方式方法,以及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评”要突出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张扬其个性、发展其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评”的效果,笔者研读了《“教—学—评一致性”: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引领课堂变革:作为评价手段的课堂观察——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建构为例》《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研究与教学的新动向——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与“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以艺术课程为例》《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以“抛体运动”为例》《“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等数十篇研究文章,并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设计了如下學习评价表。

由上可知,“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思路具体如下: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结合课标、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标准和程度,由此分解出几个教学目标,然后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学生自主体验或实验为主设置学习任务。第二步,设置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四个教学目标。第三步,设计对应的评价目标。为了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做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教—学—评”一致性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减少教学过程中随意、低效的教学环节,笔者根据化学学习内容将课程分为概念理论课、认知物质课,并制订不同的学习策略。下面笔者以概念理论单元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

概念理论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选择性必修1和选择性必修2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属于基本概念。选择性必修1中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选择性必修2中的物质结构等是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以概念理论为主导的新授课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从形式到实质的理解过程,要想有效完成这一过程,就要以问题情境打开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动力。活动是连接生活情境与概念、模型或前继知识与后续知识的一个桥梁,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提倡以活动任务为驱动,通过问题串的有效设计、操作步骤的分步实施,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亲历概念形成过程、原理形成过程、问题解决过程,最后形成规律性认识、建立知识模型、发展综合能力。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设计了概念理论单元的教学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主题(如表2所示)。

下面,笔者以鲜果汁的保鲜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为例,具体论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课堂导入,引发思考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如下“教—学—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探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氧化還原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是实验探究暖宝宝贴片(成分是铁粉、蛭石、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的发热原理;
评价目标是通过对探究暖宝宝贴片发热原理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估,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如此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有些学生常用暖宝宝贴片御寒,选择这个素材作为实验和学习的载体,可以充分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同时暖宝宝贴片是通过铁在潮湿空气中吸氧发生腐蚀放热的原理,与鲜果汁的保鲜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十分相似,和本节课教学内容十分贴近。

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首先,笔者向学生展示暖宝宝贴片,打开后让学生触摸感受暖宝宝的放热,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暖宝宝说明书上的成分信息,预测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笔者设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暖宝宝贴片中各种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接着,先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再由笔者评价方案的利弊,并从中选择部分科学方案指导学生实施。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合作水平、操作是否规范等进行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现象,分析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知道了暖宝宝贴片在无氧环境中不能发挥作用、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发热的原理,学习了铁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和反应式,有效达成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

(二)揭示本质,学习进阶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如下“教—学—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目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层层推导还原反应的本质原因,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是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评价目标是通过判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进阶认知水平。通过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因此在这一环节中,笔者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认识其本质。

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首先,笔者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从“有氧元素参加→有化合价变化→有电子转移”三个角度,逐一分析铜和氧气反应、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硫酸铜和铁反应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从而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然后,笔者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处在“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中的哪一阶段,然后通过对个别和群体进行针对性提问,不断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进阶,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氧化还原认识观。

(三)建立模型,提升素养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如下“教—学—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目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亲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是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模型;
评价目标是通过分析几个氧化还原反应,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认知思路结构化水平。在上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完成氧化还原反应“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认知进阶,因此在本环节中学生要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更高层次的模型构建。

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首先,笔者设计“以Fe+CuSO4=FeSO4+Cu为例,氧化剂是CuSO4,还原剂是Fe;
发生氧化反应的是Fe,发生还原反应的是CuSO4,还原产物是Cu和FeSO4”的学习任务。随后,笔者构建了氧化还原的“双线桥”模型:

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口诀“还原剂升失氧产,氧化剂降得还产”。接着,笔者给学生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作答,根据作答的正误评价学生认知思路的结构化水平。在本环节中,学生成功构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知道了氧化剂遇上合适还原剂就会发生反应的原理,为学生进一步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打下了基础。

(四)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如下“教—学—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设计富含维生素的鲜榨果汁的保鲜措施,让学生感受学科知识的现实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是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并讨论鲜榨果汁的抗氧化保存方案;
评价目标是通过对鲜榨果汁抗氧化保存方案的讨论和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现实价值的认知。

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首先,笔者向学生展示鲜榨果汁和瓶装果汁的保质期差别,设置“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延长果汁保质期”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保鲜方案,各组提交方案后进行全班展示,逐一评价每个方案存在的不足和可行性,了解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的认知水平。最后,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得出“加还原剂VC(VC消耗氧气)或者真空包装(除氧气)可以延长鲜榨果汁保质期”的结论,达成教学目标。在本環节中,笔者以真实的生活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仅巩固了本课所学,也让学生认同了化学学科的现实价值。

综上所述,新授课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转换为一个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学习、探究,把学生从过去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化教为导,最终达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范艳花,孙颖蕾.化学新课标教学案例学习与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9(12).

[2]曾蓉.促进高一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王正兵.“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与评价设计: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7).

[4]李萍萍,王冬梅,解莎莎,等.核心素养下教师PCK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2(9).

[5]陈进前.关于课时教学目标素养化设计的研究:以高中化学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9(1).

[6]宋卫,丁亮,张顺清.基于新课标案例论“教、学、评”一体化操作[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2021ZJY17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颖(1983— ),湖北黄冈人,高级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命题技术、质量检测可视化等。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新授课一致性高中化学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教学考试(高考物理)(2021年5期)2021-11-08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21年1期)2021-07-22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2期)2020-04-21基于降低学习难度的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研究化学教与学(2016年12期)2017-01-06浅议高中数学新授课的多样化课堂模式考试周刊(2016年14期)2016-03-25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上好历史“三堂课”考试周刊(2016年12期)2016-03-18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燕山大学学报(2015年4期)2015-12-25

推荐访问:授课 实践 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