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琵琶演奏中气韵表达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3-07-19 09:5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杨馥蔓

摘要:气韵在琵琶演奏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实践内涵,“气”指气息,右手“化气为力”,其直接作用于琵琶演奏中右手演奏技法的运用与音色呈现;
“韵”指音韵,左手“动则生韵”,通过左手演奏技法来呼应演奏者内心的音乐表达与作品音乐内涵,其直接体现演奏者与乐器本身的连接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演奏技法与气韵表达的结合是学生普遍演奏练习的难点,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各种演奏技法,同时还要学会合理控制气息和气韵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以此准确地表达作品的音乐内涵,提升演奏水平。本文基于气韵表达在琵琶演奏中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琵琶演奏  气韵表达  琵琶教学

中图分类号:J632.33

琵琶是一种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的弹拨类民族乐器,通过左右手丰富多变的演奏技法来表达音乐这一抽象艺术。在琵琶演奏过程中,不仅要对各种演奏技法进行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对演奏者的气息和气韵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保证演奏的良好效果。学习者要对琵琶的演奏技法进行有效学习,了解其发声的特点,掌握有关音乐知识,学习气韵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在实际的演奏中合理控制气韵表达,才能保证演奏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气韵表达的引导和训练,结合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从多维度教学模式出发对学生进行训练,最终才能实现提升学生演奏水平的目的。

一、琵琶演奏中的气韵概述

(一)“气”与“韵”

“气”指气息,为生命之本,万物之源,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一次完整的呼吸需要“吸入—能量转换—呼气”三个过程。气息的这三个过程由演奏者发起,作用于乐器本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连接媒介。不同音乐旋律所赋予的情感变化,也会引起气息律动随之变化。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不仅要做好肢体动作的协调,而且要通过控制气息的方式,将自身的生理呼吸同肢体呼吸相结合。演奏过程中,肢体演奏动态变化要注意双手、手臂和指尖在触弦前后的运动轨迹与人体自然呼吸的结合。

“韵”指音韵,主要指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左手吟揉、绰注、推挽、打带等演奏技法,依右手演奏发出音响而“依音补韵”。琵琶演奏属于音乐表演艺术,演奏者所演奏出的音乐应富有生命力且能准确表达作品的音乐情感内涵,仅左手演奏技法所带来的“依音补韵”已不足以支撑完整的作品情感要求,此时則需要将“气”与“韵”二者结合,形成以“气韵”表达“音韵”的演奏运动模式,在琵琶演奏艺术中,气韵表达不能离开“气”与“韵”的基础支撑,它是右手“化气为力”与左手“依音补韵”的上升模式,是作品音乐内涵赋予演奏者情感表达诉求而产生的肢体运动演奏模式,从而产生的韵味。

(二)气韵在琵琶演奏与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境界的营造。气韵是通过琵琶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形象等内容所产生的一种美感,它能够让演奏者发挥感性表现的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使自己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营造出一种艺术的氛围。

情感的传递。琵琶是一种以表达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乐器,其演奏需要通过琴身与乐器结合而形成特有的音色和氛围,而气韵则是琵琶演奏中传达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在演奏琵琶时,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气韵,就可以更好地将情感传递给听众。

技巧的提高。气韵是琵琶演奏中技术层面的体现之一,琵琶演奏并非只是简单地把乐曲按谱演奏出来,而是要求演奏者将气韵融合在琵琶演奏中,达到意境与技术的完美统一。因此,学习气韵可以让琵琶演奏者逐渐熟练掌握琵琶演奏技巧,从而实现高水平的演奏。

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于琵琶教师而言,了解气韵的表现方法和作用,可以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琵琶的表现效果和乐曲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在乐曲演奏中更加深入地表达气韵,掌握情感表现技巧,并逐步提高琵琶演奏技术水平。

总之,气韵不仅是琵琶演奏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是培养演奏者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必要基础。在琵琶演奏教学中,关注和强化气韵的培养与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琵琶演奏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气韵对琵琶演奏的影响

(一)气韵是琵琶演奏的灵魂

首先,气韵在琵琶演奏中包含了情感表达。良好的琵琶演奏应该能传达出诸如悲伤、喜悦、愤怒等情感。一位精湛的琵琶演奏家应该能够通过琴声传达出这些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例如,在演奏《怨歌行》时,演奏家必须打出强烈的悲愤之气,以表达歌词中的愁绪和怨恨。

其次,气韵在琵琶演奏中也包含了思想表达。一位优秀的琵琶演奏家需从音乐的细节中传达出其思考以及对作品创作意图的理解。例如,在演奏某些古曲时,琵琶演奏家通过琴声传达出对历史的理解与对社会、人性的深度思考。

最后,气韵在琵琶演奏中还可以传达出音乐的氛围。演奏家应该把音乐中所描述的环境和场景通过琴声刻画出来,让听众感受到音乐中隐含的氛围和情境。例如,演奏《沉醉东风》这首乐曲时,演奏家用琴声刻画出连绵不断的山峦和风景,让听众感受到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

(二)气韵决定琵琶演奏的感染力

一个演奏家若能完全掌握气韵的演奏技巧和艺术传达,便能够用琴声带给观众深刻的情感体验,使观众能够被琵琶的音韵所感染。而若演奏家的技巧不够熟练或者不具备足够的气韵表达能力,演奏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无法真正将听众带入音乐的世界。

气韵能够决定演奏感染力的原因在于,它涉及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内涵和琴声的艺术表现,能够更好地传达演奏者内心的情感与想法,让听众能够深刻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如果演奏者能够恰当捕捉音乐作品的情感,通过气韵的表达将其转化为琴声,就能使人产生共鸣,帮助观众更好地领悟和理解音乐的理念,从而达到抚慰心灵、振奋精神的效果。

演奏者需要对气韵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演奏时通过高超的技艺与艺术表达,将其传递给观众,令他们能够在琴声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从而真正被演奏所感染。

(三)气韵对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影响

气韵是古代文人创作作品时所讲究的一种文艺审美标准,它是形式美、生命美和内在美合一,从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美感。

首先,气韵可以提高琵琶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气韵主要包括韵味、神韵和气韵。韵味是指音乐作品的韵律美,神韵是指音乐作品的精神特质和气质,气韵是指音乐作品的活力、生命力和生动感。通过气韵教学,琵琶演奏者可以更好地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情感和意境,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表现作品。

其次,气韵可以提高琵琶演奏者的艺术表现能力。气韵对琵琶演奏技巧的要求较高,主要包括音准、音色、节奏等。同时,气韵要求琵琶演奏者在表演时要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可以通过姿态、表情、气息等多方面加以表现。

最后,气韵可以使琵琶演奏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在气韵要求下,琵琶演奏者需要更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通过音乐表现来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气韵对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以帮助琵琶演奏者更好地领会和表现作品,并使琵琶演奏更加具有情感和艺术性。

(四)气韵对琵琶演奏的人体状态影响

气韵对琵琶演奏者的情感状态有影响。气韵要求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特点,演奏琵琶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和自我投入,将情感融入音乐中,这将使演奏者感性而激动,从而增强身体的兴奋状态,有利于身体活力的产生。

气韵对演奏者的身体能力和技巧水平有影响。气韵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通过细腻的乐感和表现力来表达音乐作品,同时需要不断调整呼吸、心态和情感状态,并将其融入演奏中,这不仅需要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也需要其对身体协调能力的掌握。

气韵对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有影响。在气韵要求下,演奏者需要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情绪表现和控制能力。同时,演奏过程中的自我情感投入往往会导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这也对演奏者的身体有所消耗。

气韵对演奏者的呼吸和身体状态有影响。演奏过程中需要和身体协调一致地调整呼吸,掌握用力的时机和强弱,这要求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同时,琵琶的演奏需要手部的协同作用、手指的技巧性和耐力,对演奏者的身体状态有一定要求。

总之,气韵对琵琶演奏者的情感状态、身体能力和技巧水平、心理状态和情绪、呼吸和身体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演奏者在掌握气韵的同时,也需要注重身体健康和调节情绪状态,以保证演奏的效果和自身的健康状态。

三、琵琶演奏中气韵教学的挑战

(一)气韵教学与琵琶演奏技巧的融合存在“文化差异”

气韵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琵琶演奏技巧则属于音乐学科领域,两者之间存在文化背景、学科取向和传承方式的差异,需要加强理解和沟通。

文化背景的差异。气韵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传承方式,深受道家、中医、儒家等文化的影响,强调“入静观心”等较为神秘、内在的修炼方法。而琵琶演奏技巧则属于音乐学科,注重音樂理论和技法,是一种更加客观、实践性的学科。

学科取向的差异。气韵教学以道家、中医的理论为基础,重视健康、长寿、内在修养等方面,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而琵琶演奏技巧则注重音乐学科的发展和提高,重视音乐创作、艺术表现等方面,是一种比较注重自我表达和创作的艺术。

传承方式的差异。气韵教学一般采用口传心授、师徒相传的方式,主张通过学习师傅的言传身教和生活经验来掌握理论知识和修炼方法。而琵琶演奏技巧则更加注重实践和训练,除了需要掌握琴谱和音乐理论外,还需要经过反复的琴艺训练和演出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气韵教学与琵琶演奏技法的融合中,需要理解和尊重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学科取向的差异,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从而实现文化融合的目标。

(二)气韵教学与琵琶演奏技巧的融合教学难度大

气韵教学涉及中医、道家等复杂的理论体系,有时难以简单直观地传授,而琵琶演奏技巧则需要学习琴谱、音乐理论等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需要同时掌握道家、中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音乐学科的琵琶演奏技法,教学难度较大。

知识体系复杂。在气韵教学中,学生需要了解道家、中医的相关理论,包括五行、阴阳、经络等概念,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理解。同时,在琵琶演奏技法中,学生需要熟悉琵琶的基本演奏技巧、琴谱等相关知识。这两种知识体系都十分复杂,需要学生进行多次学习和实践。

技能要求高。在气韵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内在修炼方法,需要有一定的心灵修养和内在修养;
在琵琶演奏技法中,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琴艺技能和演奏能力。这些技能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实践。

在气韵教学与琵琶演奏技法的融合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如太极、真气、内观等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心灵修养和内在修炼。同时,在琵琶演奏技法方面,也需要设置一些特殊的训练和练习方法,如练习琴曲、弹奏技巧等,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

(三)气韵教学与琵琶演奏技巧的融合教学方式独特

气韵教学强调口传心传,师傅与学徒之间建立深厚的师徒关系,而琵琶演奏技巧则更注重个人的实践和训练。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融合起来,能否保持气韵教学的传统特色,是面临的难题。

(四)气韵教学与琵琶演奏技巧融合的表现方式多样化

气韵教学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气质的表现,琵琶演奏则需要通过演奏技巧来表达音乐的美妙和感染力。如何将气韵教学中的内在修养和琵琶演奏中的外在表达结合起来,也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多样的呼吸方式。气韵教学要求演奏者掌握一系列的呼吸方式,包括深呼吸、随行呼吸等,而在琵琶演奏中,呼吸的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演奏者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巧妙运用呼吸技巧,才能使演奏更加流畅和自然。

优美的身体姿势和表情。气韵教学开发了不少的身体姿势和表情,琵琶演奏者需要将这些姿势和表情运用到演奏中,以达到艺术表现的最佳效果。这对演奏者的身体柔韧度和表现力要求都非常高。

灵活的指法和技巧。气韵教学注重练习指法和技巧,以达到演奏的最佳状态。在琵琶演奏中,指法和技巧的掌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以达到演奏的最佳效果。

艺术形式的表现。气韵教学中,艺术形式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音乐形式的分析、速度的掌握和情感的表达等,这些元素的运用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品位和理解力,才能将气韵教学与演奏技巧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四、气韵表达在琵琶演奏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注情感的表达。气韵的体现需要建立在情感表达的基础上,因此,在琵琶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由表演、边演奏边哼唱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培养感性理解。气韵的表达不是直接刻意去强调,而是建立在演奏者深刻的感性体验上。因此,在琵琶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体验,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理解能力。

分析乐曲。在教学中,要对乐曲进行分析,了解乐曲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向学生解释乐曲中的气韵,并示范演奏。同时,引导学生自行分析琵琶曲目和演奏中的气韵,给予指点和纠正。

设计练习。在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气韵要求,设计不同的练习。例如,对于悲愤情境需要让学生练习出强烈的音响效果,而对于柔和清新的气韵,需要让学生在演奏中更多地掌握变化、穿插的技巧。

持续评估。持续评估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学生的演奏进行不断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气韵表达进行评估,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曲目选择。在琵琶教学中,选择适合表现气韵的曲目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注意选择有明显气韵特点的曲目,并在教学中重点讲解气韵的表现方式和技巧练习方法。在选择曲目时也要注意不同气韵的表现特点,如悲愤、欢乐、清新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

技巧练习。琵琶练习的过程中,对于琵琶技巧的训练,需要注意在技巧的基础上注重气韵的表现,以培养学生对气韵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例如,对于气韵上表现出宏伟、壮阔的曲目,需要增强掌握音响效果的技能;
而对于气韵上表现柔和缠绵的曲目,则需要注重演奏中的连贯性和柔美的音效表现。

表演技巧。琵琶表演时,气韵是展现琵琶艺术的重要元素。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通過音效和身姿来表现气韵,如通过身体的摇晃和弱化弦音来表现柔和的气韵,或通过琵琶的坠拨和强劲的节拍来表现强烈的气韵。该过程需要注重练习琵琶表演的技巧,同时也需要着重练习学生对不同气韵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琵琶音乐的核心所在。教师在琵琶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韵。例如,在演奏中通过不同的音响振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到气韵表达的深刻内涵。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表达情感时保持自然的表演风格,避免过度夸张或过度表达的情感。

五、琵琶演奏中气韵表达的案例分析

(一)范少勋的气韵演奏艺术

范少勋的气韵演奏艺术是琵琶演奏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细致入微、韵味悠长,不仅可以完美地表现出琵琶的音乐特色,更可以将演奏者自身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传达给听众,让人们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运用气韵演奏,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弹奏的节奏和速度,范少勋的气韵演奏以缓和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为主,并且在演奏过程中加入间歇休息,使得整个演奏过程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细腻。其次,气息的使用也是气韵演奏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范少勋在演奏过程中经常使用气息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通过吸气、呼气以及喉音的使用等技巧,在演奏中表现琵琶音质的深度和多样性。比如在演奏某些悲伤、忧郁的曲目时,他会适当减慢演奏的速度,并加入呼气和长吟等技巧来表达出悲伤、凄凉的情感和象征。另外,触起琵琶的弦线和用力程度也是气韵演奏中的关键。范少勋使用不同的手法和力度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他对弦线的灵活控制,让演奏时的细节更加微妙诗意。

(二)《岳阳楼记》乐曲中的气韵演奏技巧与表达思路

色调和弦的交替运用。在演奏《岳阳楼记》乐曲时,演奏者通常会通过娴熟的技巧和手法,交替运用高低不同的色调和弦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和氛围。这种技巧常常被用来表现动情的旋律和激烈的节奏,例如,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大声弹奏持续性的音符,以创造强烈的情感和气氛。

连续气声的运用。连续气声是气韵演奏的重要技巧之一。在《岳阳楼记》乐曲中,演奏者经常会运用这种技巧来表达出主题,例如,在乐曲的简短调子中,使用带有节奏的连续气声来强调主题,使听众对于乐曲的印象更加深刻。

呼吸发声的运用。呼吸发声是气韵演奏中重要的技巧,能够营造出各种不同的乐曲氛围。在《岳阳楼记》乐曲中,演奏者可以通过呼吸发声来突出某些旋律的特征、展现某些情感色彩,或在乐曲过程中做出转折。例如,在曲中加上若隐若现、轻巧迅速的呼吸声,能够很好地表达主题。

利用磨音的美感。琵琶演奏中,磨音是一种常见的演奏技巧,用来增强音乐和谐美感的效果。当演奏《岳阳楼记》乐曲时,演奏者可以利用磨音的美感,使乐曲更美妙动听。此外,磨音在演奏中还能够增加琵琶的音质深度,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演奏者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六、结语

气韵在琵琶演奏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实践内涵,不仅会对演奏技法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作品音乐内涵的呈现具有很大的引导性。教师要带领学生掌握气韵表达与肢体演奏结合的方式方法,同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演奏水平,开展针对性训练,不断提高其综合音乐素养和演奏表达能力,保证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能够进行合理应用,准确表达作品情感,从而不断提升其专业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贾静媛.琵琶表演艺术中气韵的诠释[J].艺术百家,2018(07):106-106.

[2]蒋丽平.浅谈琵琶演奏中气韵的表达方法[J].昆明学院学报,2018(05):63-66.

[3]严泓瑾.谈琵琶演奏中气韵的表达[J].音乐教育研究,2019(12):76-78.

[4]柳晓波.浅析琵琶演奏中气韵表达的技巧[J].音乐时代,2020(09):118-118.

推荐访问:气韵 琵琶 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