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时间:2023-08-10 15:40:02 来源:网友投稿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 林伟棋

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对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具有极高的价值。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需要做好启动工作,引领学生积极感悟,组织各类小组活动,并引导和辅助学生参与组际交流,促进学生展示互动成果,实施总结与评价。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要依托主体性、过程性、交流性、创造性、反馈性等原则,更好地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互动。

(一)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各类教学活动,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积极互动。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提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而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落实新课标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学习与掌握知识,形成正确观念。

(二)提高师生互动效果

在以往的课堂互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多是通过提问与回答的方式进行,在互动内容、互动时间和互动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建构互动教学流程,实施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包括引领学生组内或组际互动、调控学生互动过程、总结与多元评价等,以提高师生互动效果。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以及责任意识。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探析教学目标,组织互动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布置探究任务,引领学生在各类互动中思考、分析并解答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在循序渐进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的内容要求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核心素养将会是引导学科建设的关键内容,从学科发展覆盖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也是新课标带来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

(一)互动准备未受到重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需要做好全面准备工作。但是一些教师对此不够重视,准备的互动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缺少与课程主题内容相关的案例等,忽视了学生的课前预习。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接实施课堂互动,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整体互动教学效果。如当教师展示某互动材料时,对学生表现的预期与学生实际表现不符,这种偏差无法与既定的教学节奏重合,而如果强行按照教师的节奏进行,那么学生并不能跟上节奏,这样的互动效果并不理想。从很多教学准备环节来看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完善的互动准备。

(二)互动方式较为单调

为了更好地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教师需要实施多种互动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基于重点内容进行互动,在同桌之间或小组内部进行互动,互动也以交流与探究为主,缺少其他形式的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探究课程知识与形成相关素养带来很多障碍。

互动方式单调所带来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过于单一的互动形式会让学生感到无聊,进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单一的互动形式不能满足互动教学的全面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的互动学习效果,教师要探索多元化的互动方式。

(三)总结评价不够有效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互动的整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总结以及评价。但是在实际落实中,教师总结的内容多是课程重难点,缺乏对互动过程与学生的反馈等方面的总结。在评价中,教师多是根据互动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忽视了过程评价,更很少让学生与家长等参与评价,评价效果不佳。

(一)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扫清课堂互动障碍

教师需要在课前全方位备课,包括研读教材内容,熟悉课程重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将教材知识与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等内容联系起来,引入丰富多样的资源,设计趣味生动的教案、学案、课件、微课等。教师在课前推送电子学案或发放纸质学案,要求学生据此进行课前预习,完成一些基础任务,从而打好课堂互动基础,让学生熟悉基础知识,明确主要问题与课堂互动重点,扫清课堂互动障碍。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包括“憧憬美好集体”和“我与集体共成长”两节内容。在“憧憬美好集体”课程中,教师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明确教学目标:认识集体愿景的内涵与作用;
感受美好集体的特点,激发学生建设美好集体的信心;
掌握团队合作方法,形成团队合作能力。教师据此搜索与整理生活中的图文与视频资料,如做早操、运动会、知识竞答、文艺晚会等场景图,加入一些问题:你印象中有哪些集体生活?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理想中的班集体是怎样的?教师基于这些内容设计课件与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辅助学生自主预习,从而打好课堂互动基础。

(二)创设直观问题情境,引发冲突促进互动

趣味生动、形式多样的情境对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教师要根据课程主题内容,引入与之相关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借助智慧教育平台与多媒体设备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基于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创设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形,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互动。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中,由于初中生法治观念淡薄,法律法规知识储备不足,对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认知较浅显,因此教师需要基于现实生活现象创设与法治相关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与观看,并参与互动。如新闻报道中的事例:2023 年3 月16 日,广州南站的一名女子上车后遇到查票,乘警让该女子出示身份证,发现她购买的车票不是该节车厢,乘警让其回到属于她自己的座位,但是该女子态度蛮横,辱骂、脚踹乘警,争执十多分钟,仍旧不依不饶。乘警警告三次无效后,将“霸座女”带下车,移交当地派出所。针对这个新闻,教师提问:“该女子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我们应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与互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总结遵守乘车秩序是基本礼仪,霸座是违法行为,还可以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引导学生学法、用法,促进学生形成法治观念。

(三)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实施组内交流探究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可以引领学生针对基础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已有经验,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与小组合作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内容引入一些探究资源,让学生基于所学知识,针对生活情境进行探究,发挥组内合作的力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组内探究情况,做好相关指导,引领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公民基本义务,遵守宪法与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与社会规则,依法履行义务。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教育云平台中的图文资源,展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公共生活情境,如众多车辆穿行的马路和十字路口的人行道;
公园里男女老少在愉快地游玩;
火车站的购票处有许多人在购票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面对这些生活场景,我们要遵守哪些规则,引领学生参与组内互动探究。教师根据各组情况进行总结: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自觉排队,并展示一些不遵守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如车上抛物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公园里遛狗不拴绳可能伤害他人、不排队可能导致争吵等。教师可以借助交互软件展示在上车时、在电影院时、在游乐场时的图片,让学生填写正确做法,及时进行相应反馈。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这样的生活场景:小李等几名学生在公交站台上打闹,小王劝他不要这样做,正在这时一辆车驶来,幸好司机急刹车,才避免了危险的发生。基于这个生活情境,教师提问:“打闹的几名学生做了什么事?违反了什么规则?我们应该怎样做?”继续引导学生参与组内互动探究,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四)教师调控互动过程,实施组际间联动

受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谈论其他内容、互相打闹等,这些情况不仅影响本组互动,而且会影响其他组互动,降低了整体互动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情况调控小组互动过程,引领学生进行组际间联动,有利于提高互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相关互动目标。

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教学中,针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关内容,在基础部分的探究中,学生通过组内互动能够认识到父母工作单位所属的经济类型,从而初步认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探究与分享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探究绮琪的几位亲人的收入分配方式,这对初中生而言较为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相邻的两三个组进行组际互动,更好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各抒己见,有效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各组学生互动情况,做好相应点拨与指导,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类分配方式。

(五)分组展现互动成果,做好相关答疑解惑

在各组互动探究之后,教师要让各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探究结果。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语言表述、图文表示、语言结合图文表述、情境表演等。教师要根据各组学生整体的展示情况做好相关答疑解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与素养。

例如,针对上文提到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内容,教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探究绮琪几位亲人收入分配方式的任务。各组代表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互动成果,有的是图文与口语结合,有的是直接讲述。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分析,如绮琪父亲是工资收入加奖金收入,是按劳分配方式;
母亲是基于技术获得的回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叔叔是管理者,是按管理的生产要素分配;
舅舅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方式。教师借助图文资料解读,更好地提高了互动教学效果。

(六)适时进行巩固强化,总结课程主要内容

在课程教学结束后,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入相关巩固题目,或者布置合作探究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点评,借助思维导图总结课程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我国国家机构》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互动与反馈的总体情况,结合本课课题与教学目标,引入巩固练习题。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发布动员令的国家机关是(),选项分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苏省的审判机关名称是什么?南京市呢?教师根据学生解题情况进行讲解,引入相关文件,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总结我国国家机构等内容。

(七)结合整体互动过程,实施科学合理评价

新课标课程理念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经过多方面的互动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形成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教师要结合学生参与互动的整体情况,实施科学合理的评价。

例如,针对上文提到的师生互动、组内互动、组际互动等情况,教师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基于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还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组际互相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融合,更好地运用多元主体进行评价。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借助智慧平台,记录与分析互动过程中的数据,将自身感受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施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多鼓励和表扬学生。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课程理念,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题内容,依托丰富多样的数字资源与信息技术工具,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需要基于学情与课程主题内容,落实应用策略,在师生互动、组内互动、组际互动等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互动式新课标法治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作文与阅读)(2021年10期)2021-03-08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中国法治文化(2016年4期)2017-01-20『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学习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11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对策 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