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10 16:00:02 来源:网友投稿

单海娟,高 昂,王亚丰,张 楠,牛红艳

(河南省人民医院 华中阜外医院 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 河南郑州450003)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手段,通过在气管内置入支架,以达到治疗气管狭窄、梗阻等疾病的目的[1]。气管内支架置入术主要用于治疗气管梗阻、气道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感染导致的气管狭窄等疾病。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微等优势[2],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呼吸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全面护理,而常规护理无法系统性监测患者状况,其术前准备护理和术中配合、术后气道管理等措施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容易出现并发症等问题[3]。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是一种以科学、标准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的全过程管理,旨在促进患者迅速康复、尽早恢复自主生活能力的护理模式[4]。我院将2022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期望为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我院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的60例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4~70岁;②满足以下其中之一者:置入气管内支架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或气道狭窄,中心气道器质性狭窄的管腔重建,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软骨薄弱处的支撑,气管、支气管瘘口或裂口的封堵,气道T型支架置入;③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气管支架置入失败患者;②治疗中途自行退出患者;③临床资料或相关数据收集不全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4例(80.00%)、女6例(20.00%),年龄(44.70±12.68)岁;受教育程度:小学5例(16.67%),初、高中12例(40.00%),专科8例(26.67%),本科及以上5例(16.67%)。对照组男25例(83.33%)、女5例(16.67%),年龄(43.60±12.57)岁;受教育程度:小学3例(10.00%),初、高中9例(30.00%),专科13例(43.33%),本科及以上5例(16.67%)。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②维持气道通畅: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易出现呼吸困难情况,需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③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祛痰类药物,配合雾化吸入,促使痰液咳出。④营养支持:术后患者体力较差,需要营养支持,根据病情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⑤防止感染:术后做好切口护理,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手卫生,防止感染发生。⑥康复训练:术后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应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①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情、身体状况及营养风险等,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保证术后营养需求;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手术过程、注意事项、饮食要求等;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恐惧和紧张,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耐受性,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患者术前禁食4~6 h,禁饮2 h;掌握正确的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方法,有利于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咳嗽、咳痰能力。②术后护理:a.手术当日。术中由内镜护士全程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术中配合与观察护理;苏醒阶段由麻醉护士进行观察与评估;返回病房后由病房责任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咳嗽咳痰情况等,局麻术后禁食2~3 h,全麻术后禁食4~6 h;定时进行疼痛评估,重点做好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b.术后第2日:加强疼痛管理,鼓励患者逐渐增加体力活动,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促进气道内分泌物排出;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或进行床上康复锻炼。c.术后第3~5日: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行步态训练和坐立练习,预防感染、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持续进行呼吸训练,促进肺功能早日恢复。d.术后第6~9日:进行康复评估,制订出院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肢体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气道湿化和居家自我管理疾病的方法,确保患者能够适应日常生活。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②心理状态: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抑郁、焦虑情况,SDS、SAS评分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③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后6、12、24、48、72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④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咽喉痛、咯血、咳嗽、呼吸困难、支架移位、痰液潴留。⑤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6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2.1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气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手段,需要进行系统性全流程的护理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促进患者康复。常规护理虽然可以保证患者安全[5],但也存在不足,例如:缺乏定量的护理措施和评估指标,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缺乏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缺乏专业化的护理技能和知识,难以应对复杂的医学情况[6]。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全面的、全流程、多学科的护理模式,旨在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林佩珠等[7]研究表明,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理想的干预效果。柏霞等[8]研究表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提高髋关节外科患者的手术效果。聂敏等[9]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安全有效。本研究对我院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干预后,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表明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采用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加快下床活动时间[10]。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需要在患者喉咙和气管内部放置支架,这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原因: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多学科团队间的合作[12],包括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内镜护士、麻醉护士、病房护士、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通过多学科协作,可以更细致地评估患者病情和需求,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治疗[13]。这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控制感,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24、48、72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表明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其疼痛持续时间。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周围的组织可能会受到刺激[14],导致肺炎和感染,需要进行有效预防。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咽喉痛、咳嗽、痰液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可以促进患者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尽早地进行恢复训练[15],并采用多种措施提高术后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可以通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关注术后疼痛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路径应用于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气管外科气道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20年1期)2020-08-24《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22期)2019-12-09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年4期)2019-06-27《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5期)2019-03-30《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期)2019-03-01《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2期)2019-02-14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4期)2016-01-14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期)2016-01-06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22期)2015-03-01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1期)2015-02-27

推荐访问:置入 支架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