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班本活动促进幼小衔接

时间:2023-08-10 18:45:01 来源:网友投稿

◇孙馨懿(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幼儿园)

大班的幼儿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小学,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对于幼儿来说,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更多的是社会关系、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的改变。3~6 岁是幼儿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他们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大班的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活动,以幼儿发展为本,以丰富幼儿学习方式为目的,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从而实现为幼小衔接赋能的目的。

“小学几点上学?”“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对于上小学,幼儿们有期待也有担心,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为了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让幼儿初步了解时钟的奥秘,培养其科学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我们班开展了科学活动“我和时间有个约定”。

“时钟王国里住着时钟国王,国王的脸上有时针和分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幼儿们逐渐熟悉了时钟,知道了时针、分针、秒针所代表的含义,知道如果我们没有了时钟国王,将不知道几点起床、几点做操,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一片混乱。

班内有部分幼儿的哥哥、姐姐在小学就读,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获得了一份“一年级课程表”,课程表上清楚地记录着:周一:7:30~8:10 早读;
8:20~9:00 语文;
9:10~9:50 英语;
9:50~10:20 课间操;
10:20~11:00数学……机灵些的幼儿看了一眼课程表就举手说:“老师,小学一节课时间是40分钟!”“我姐姐说课间有10 分钟可以上洗手间也可以喝点水休息一下。”更有幼儿提出:“10分钟有多长?我们能出去玩游戏吗?”教师于是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幼儿感受10 分钟有多长,鼓励大家大胆尝试并记录自己在10 分钟内做了哪些事情。计时刚开始时,部分幼儿显得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慌乱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有的搬了一筐积木开始搭建,有的去盥洗室喝水、洗手,甚至还有些幼儿坐在原地不动,因为他们觉得1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所以决定坐在原地休息。当教师说“10 分钟到了!”时,搭积木的幼儿感叹:“老师,我们才玩了一会会儿。”坐在原地不动的幼儿遗憾地说:“早知道10 分钟那么长,我们可以去看一会儿绘本。”部分幼儿记录自己在10 分钟内做了6 件事情(上洗手间、喝水、洗手、搬椅子、玩手指游戏、与同伴聊天),有些幼儿只做了1 件事情(看绘本)。通过此次游戏,幼儿们对10 分钟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知道10 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起来,上洗手间、喝水、玩一会游戏、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幼儿园的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以游戏为主,到了小学之后,学习模式的转变是幼儿最需要及时调整的方面。在“我和时间有个约定”活动中,我们还针对幼儿对整点、半点的认识,对时间的读法和写法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能主动参与,拨一拨时钟,辨一辨时针、分针、秒针,说一说时间,根据哥哥姐姐们提供的课程表来分析其安排情况,了解上课时长为40 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建立了初步的时间观念,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些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情,从而培养了守时、惜时的好习惯,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研学又称探究式学习,它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重要举措,其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是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幼儿园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典型的江南古镇,桥梁、弄堂、驳岸、河埠、揽船石……处处都彰显着江南水乡的深厚人文底蕴。我们班的幼儿们经常穿梭在幽深的弄堂中,聆听着有关弄堂的故事,感受着弄堂的独特魅力。黎里古镇现存各式弄堂85条、暗弄70条、明弄15条,形式多样,风采各异。我们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实际生活的机会,组织幼儿走出教室,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方式,积累经验,鼓励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

在研学活动开展前,幼儿早已对老街上的弄堂提出了许多疑问:“为什么有的弄堂长,有的弄堂却很短?”“镇上最长的弄堂有多长?”“弄堂中回声的大小和弄堂的长度有关系吗?”“为什么弄堂里的风很大?”……

(一)测量早准备

淼淼:“我想知道,周赐福弄到底有多长?”

小琰:“我们去测量一下不就知道了!”

淼淼:“如何对周赐福弄进行测量?”

第一组幼儿提出:当然是用尺来测量。

第二组幼儿提出:用绳子来测量。

第三组幼儿提出:用布来测量。

淼淼:“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田:“用走路的方法测量,我们可以数数走了几步。”

小琰:“用手来测量。”

淼淼:“那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胳膊来测量。”

小语:“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哪些工具?”

第一组幼儿提出:卷尺、笔。

第二组幼儿提出:很长很长的绳子、电筒。

第三组幼儿提出:布条。

(二)小试牛刀

4 月15 日,天气晴朗,研学之旅开始了。幼儿们运用了多种方法对周赐福弄进行测量,他们首先用手电筒解决了周赐福弄黑暗无法测量的问题。在测量的过程中大家有的尝试用手测量,有的选择用麻绳测量,还有的用卷尺测量、数步数测量以及手拉手数人数测量的方法。幼儿们在测量弄堂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弄堂很长,用手测量的方法要数很久,最后大家的数据也各不相同。

手拉手测量法,人数不够,而且大家都没有把手拉直。

数步数测量法每个人数出来的步数都不同,因为每个人跨步的大小不同。

幼儿测量弄堂所得出的数据各不相同,在本次研学活动中他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这类科学探究会依据问题继续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科学是科学启蒙的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幼儿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本次科学探索活动的目标:1.幼儿进一步感知弄堂的长度,明确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2.学会测量,能尝试使用多种方式对弄堂(长、宽)进行测量。3.同伴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并做好测量记录。在活动中,幼儿们加深了对弄堂的记忆,在走走玩玩中有所收获。“弄堂”为幼儿们创设了一个大的平台和思维空间,在测量弄堂的过程中,我们给幼儿与同伴足够的交流机会和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让其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大胆尝试。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关系,让幼儿主动去学、愿学、乐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我哥哥说小学里有科学课!”“什么是科学课?”“和我们班的科学区一样可以做小实验吗?”一天,幼儿间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几位幼儿正激动地讨论着小学里的科学课。在小学里,每周都会开展科学活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衍生出幼儿活动的生长点。于是我们班就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有趣的现象”班本活动,通过一系列科学小实验调动起幼儿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玩科学”“做科学”“思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研究热情。

以科学活动沉浮实验为例,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实验材料:钥匙、石子、乒乓球、海绵、树叶、木块、松果、回形针、磁铁、大头针等,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各种物品的沉浮结果。

(一)实验任务

通过探索实验,幼儿了解物品在水中有沉浮的现象。

幼儿乐意参与实验,初步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图标(↑↓)记录物品的上浮和下沉。

(二)再次探索

说一说哪些物品会下沉?和预期的想法一致吗?

有什么办法能让沉下去的物品再浮起来、让浮在水面的物品沉下去?

沉浮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哪些?

科学实验活动本身就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复杂性,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能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使幼儿的大脑得到开发,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幼儿园是科学家诞生的摇篮。”我们班通过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不仅增进了幼儿对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了解,还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大家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过菜?”“大家知道芹菜多少钱一斤吗?”“当我有5 元钱,买莜麦菜花了2 元,还剩下多少钱呢?”为了让幼儿了解生活、认识社会,丰富自己的经历,培养幼儿科学迁移和归纳推理的能力,我们班开展了科学活动“我会买菜”,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学习的课堂延伸至课外。

(一)活动任务

观察人们买菜的情境,学习买菜,引导幼儿观察顾客是怎样买菜的,营业员是怎样卖菜的,他们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组进行买菜活动,挑选需要的食材,并做好支出记录。

火锅组买了各类丸子和粉丝,丸子8 元,粉丝2元,共计10元;

红烧鱼组买了一条鱼,卖鱼的奶奶送了一根葱,鱼8元,葱0元,共计8元;

番茄炒蛋组买了一个番茄和两枚鸡蛋,番茄1元,鸡蛋2元,共计3元;

菠菜蛋汤组买了一包菠菜和两枚鸡蛋,菠菜2元,鸡蛋2元,共计4元。

(二)交流与分享

钱花在哪里了?每件食材各是多少钱?

还剩下多少钱?

剩下的钱怎么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本次“我会买菜”科学活动,让幼儿走进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菜场,观察菜场里人们选菜、过秤和付钱的过程,积累相关的社会经验,并亲自尝试买菜,学会使用简单的数学知识,为幼儿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大班的幼儿升入小学,这一阶段是他们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幼小衔接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未来的发展。幼小衔接一直广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我们班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活动,是为了让幼儿能做好充分的学前准备和良好的入学适应。通过为幼儿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科学的机会,引导幼儿有计划地做事,支持幼儿专注持续地完成实验任务,鼓励幼儿独立思考,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为其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虞永平教授说:“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越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学习适应和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几次科学活动的开展,我们班的幼儿面对即将进入小学,少了一份忐忑,多了一份自信!

猜你喜欢弄堂科学测量“弄堂”一词的由来百科知识(2022年2期)2022-01-26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9年9期)2019-11-25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2期)2019-09-23弄堂里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2019年8期)2019-08-27科学大爆炸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9年3期)2019-04-25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8年3期)2018-05-31测量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6年1期)2016-03-14科学拔牙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3期)2015-05-04弄堂上海采风月刊(2015年1期)2015-01-08

推荐访问:创意 幼小 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