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及现实启示

时间:2023-06-21 0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侯强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站在时代高度,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初步回答了世纪之交社会主义科技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既找准了历史定位,又明确了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与当代中国科技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梳理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所蕴蓄的时代特征和应有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深入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纵观历史的发展,社会变革呼唤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改革作为人类社会一种革故鼎新的科技活动,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内涵。事实上在以往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中,客观上都存在着科技改革。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从创建的那一天开始就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对科技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就是在历史反思、实践探索中萌发和产生的,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的初步探索期: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主张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早在1975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对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中,就明确要求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速工业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3页。同年9月26日,他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汇报《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时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页。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科学技术文化,主张洋为中用,加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的科学精神。在他看来,社会主义中国科技建设闭关自守是不行的,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必须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是时代向我们党提出的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

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后,认为中国要走现代化建设之路必须寻找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科学技术,因此主动要求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同年7月23日,他在与长沙工学院领导谈话时,针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科技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指出:“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你们可以花钱把外国技术资料买来,编到教材中去,也可以派留学生去学,还可以请外国技术专家来教。”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64页。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又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5页。这些讲话从世界科技格局新变化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科技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强调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主张大胆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以打破我国科技发展的闭关自守状态。

(二)改革开放后的形成发展期:以科技体制改革助推现代化建设,发展高科技产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具体落实到科技领域,随着科技竞争力日渐成为国家综合实力较量的重要筹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意识到现代科技革命正在成为世界发展的一股潮流,对科技改革的探索也加快了步伐,并针对逐渐暴露出来的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1985年,邓小平在出席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时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8页。在他看来,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科技体制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只有做到两者双管齐下,才有可能比较好地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立足我国科技发展实际,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对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至此,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步入全面启动阶段,大大加快了科技体制重建的步伐。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页。基于此,国务院于1988年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进一步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机制,加快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些科技政策出台的出发点和根本就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高科技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突破,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随着高新技术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日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高新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科技现代化发展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邓小平敏锐地作出了“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页。这一论断。他在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强调:“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页。这些论述既反映了他对于发展中国高科技的紧迫感和坚决态度,同时也深刻阐述了中国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21世纪我国高科技领域持续创新突破奠定了基础。

科技改革是为了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改革。在新科技革命迭起的时代背景和激烈的科技竞争下,邓小平一直密切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思考着中国科技发展的突破方向。1991年,邓小平在为国家科委召开的全国“863”计划工作会议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的题词中就明确提出,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①《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56页。,这为我国高科技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正是在邓小平的果断决策下,中国人开始把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确定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自己的方式发展高科技,由此使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少走了不少弯路,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赶上了时代。

总之,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与其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分不开,是立足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科技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的历史实践,不断发展起来的开放的理论。其因时而生、因时而变,在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浪潮中不断彰显亮色、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了我们党科技现代化理论创新与飞跃。

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发展过程。这也是我们理解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和根本出发点。这个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毛泽东科技观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就其演进而言,走过了“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改革突破”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相一致的发展脉络,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深刻揭示科技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此,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4页。他在1983年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央代表团时讲道:“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页。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及至1985年,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8页。这些论述突出强调我们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以坚定的信心、有力的措施,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必须通过科技改革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助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二)紧随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步伐,深刻揭示科技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战略支撑作用。可以说,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搞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对此,邓小平深刻揭示了中国科技发展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发展大势,特别强调“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9页。。他十分注重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从战略高度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科技事业肩负的光荣使命。在他看来,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永无止境,能否准确把握国际格局新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流,是能否顺利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三)确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不断解决科技问题中把科技改革推向前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可以说,科技改革由科技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科技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是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打好科技改革这场硬仗、攻坚战,是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的着力点。对此,邓小平在1975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科研要走在前面。不单是尖端武器、常规武器有科研问题,就是减轻战士身上带的东西的重量,同样有科研问题。”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页。意即以科技为导向的创新,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这一论述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科技改革中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与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同步而行、相互促进,在我国科技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作用。邓小平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立足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始终把科技改革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加以理解和认识,领导我们党从困难中重新奋起,推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邓小平关于科技改革重要论述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是实现科技现代化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科技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对此,邓小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页。可以说,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科技建设才顺利地实现了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和科技现代化的跨越与发展,从而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春天。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体制改革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历史的发展也一再证明,只有坚持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牵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进而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力量统一地合理地组织起来,人数少,也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同等数量的人办更多的事,取得更大的成就。”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页。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继续“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5页。。因此,必须坚持和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好我们党凝心聚力的优势,凝聚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合力,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科技现代化的发展。

(二)科技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发挥好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并成功地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使得科技发展促进社会变革的效应日益彰显。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方向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推进科技改革也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找到了中国科技改革的正确方向,给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支持,使其能够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上奋勇前进,并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争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邓小平看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结论。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作为国之利器的科技,是提高一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更是一国强盛的根基。对此,邓小平早在1977年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从此,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共识。1978年邓小平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如果科学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就得不到改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6页。。这些论述不仅提升了我们党对科学技术社会历史作用的认识,而且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了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5页。可以说,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三)科技改革必须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与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科技方面的改革必须与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同步发力、相互借力,才能形成整体推动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合力。对此,邓小平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强调“讲发展,第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想,第二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既要大胆,坚持现行的方针和政策,又要步伐稳妥”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53页。,号召我们党和政府要在反思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中寻求科技改革的办法,深入研究科技各领域改革发展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进而实现各项科技改革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科技现代化是我们党为之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理想目标。邓小平立足20世纪的时代高度,紧紧抓住党和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敏锐分析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我国科技建设带来的新挑战,不断推进党领导科技建设的理论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学习科学知识、思考科学发展规律和运用科学发展成果,并把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树立起全面的、辩证的科学观,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推动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科技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实践探索中稳步推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实践拓展。这样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论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科技改革的重要遵循。对此,邓小平立足改革全局,深入把握科技改革规律和特点,在特别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的同时,又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也就是说,要破解科技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必须系统谋划科技改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改革坚持正确方法论认识的深化。就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而言,“摸着石头过河”既是过程,也是他采取并反复强调的重要方法,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具体说来就是先试验,再总结经验,最后推广开来。具体落实到我们党领导的科技事业中,就是要在科技实践中摸规律、从科技实践中获真知。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必须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唯有发展自己的高科技,才有可能真正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关键的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撑。

猜你喜欢文选人民出版社生产力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21年32期)2021-09-13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21年8期)2021-03-02我可以咬你一口吗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0年10期)2020-10-20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46期)2019-09-10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38期)2019-09-10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锦绣·上旬刊(2019年11期)2019-09-10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抉择全国新书目(2016年3期)2016-04-20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海峡姐妹(2015年9期)2015-02-27人民出版社全国新书目(2014年7期)2014-09-19

推荐访问:论述 启示 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