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学,让语文课堂更有“味”

时间:2023-07-04 13:10:02 来源:网友投稿

吕复娟

语文教师要在充分深入研究教材、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论证甄别,细致整理,形成地方传统文化素材资源库。

立足于“广”,多渠道搜集素材。我们可以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地方志办公室实地查阅地方志、历史文献等文史资料,也可以通过寻访当地民间老艺人、“故事篓子”,了解市情和风土人情,收集记录地方传统文化素材,不断丰富地方传统文化素材库。

立足于“真”,多角度调研论证。搜集到的传统文化素材,需要通过大量走访、查阅资料去论证,真正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确保历史性、科学性、思想性。比如,在连云港当地流传刘备的追随者糜竺是东海朐县人。通过查阅资料,得以证实,东汉时期的东海朐县就是当今的连云港,据文献记载,糜竺是当今连云港云台街道关里村人,当时关里“四山回合,注水灌田”“民勤土美”“无异于江南塘田”(清《云台山志》)。通过查阅地方志,这个传说最终得到论证:当年糜竺被安葬在连云港海州石棚山西麓。

立足于“细”,多维度分类整理。按照不同的标准,传统文化有多种分类。比如,按照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传统名著文化、传流节日文化、传统礼仪文化、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传统饮食文化。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并教会他们对收集来的传统文化素材进行细化分类。比如,还可以根据类别来划分,名著文化可通过挖掘查阅,与连云港有关的经典名著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镜花缘》《窦娥冤》等。比如戏曲文化,通过查证了解,吕剧、淮海戏等著名剧种都与连云港密切相关。当然,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确定。

教师要在分析整本教材的基础上,选好传统文化知识与教学内容的对接点,恰到好处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让课堂“活”起来,更有“味”。第一,要強化渗透理念。教师要把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己任。第二,要通读整本教材。教师在统筹考虑教学安排的基础上,谋划好本册教材中哪些单元、哪些篇目、哪些环节可以作为切入点,做好记号,甚至将其梳理排列出来。第三,要认真开展备课。结合学生的年龄结构、认知水平和生活状态,适时巧妙地渗入传统文化。第四,要巧妙设置讨论。提前设置相关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生习作中渗透,让作文“靓”起来,更有“料”。首先,在内容上引用。比如,写《我的家乡》作文,如果学生将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通过自己的表述,融入作文中,能让作文丰满起来。其次,在形式上仿用。地方传统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在作文结构上层次清晰、环环相扣。比如,在写《年味》作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中描写天竺国元宵灯会的盛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回忆书中描写,让我们看到非常精彩的异域元宵节场面的描写,书中描写花灯不仅从造型上入手,还生动地描绘了观灯人的众生相:百姓穿着漂亮的衣服,女人欢,男人笑,满城笙歌不断,彻夜喧闹。通过学习借鉴名著里的描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更加生动活泼,更有现场感。

在综合实践中渗透,让文化“动”起来,更有“情”。首先,要明确主题。比如在《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就可以确定用民俗文化作为主题,围绕连云港的饮食文化、盐韵文化、名著文化专题,组织板报、征文、手抄报、讲座、演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民俗展览、民俗采风、社会调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进一步接受民俗文化熏陶,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增强语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其次,要策划好活动方案。比如围绕名著文化,开展《走进家乡》主题班会,学生就可以围绕《西游记》《镜花缘》《水浒传》等传统名著文化展开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家乡自豪感。

猜你喜欢连云港民俗文化名著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教学研究与管理(2021年9期)2021-11-15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原商报·科教研究(2021年6期)2021-05-13连云港港再添一条徐州—连云港集装箱内河航线大陆桥视野·上(2020年9期)2020-10-20郁州海运新开辟连云港—邳州航线大陆桥视野·上(2020年5期)2020-06-08奇妙的连云港之旅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9年6期)2019-07-08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9期)2018-10-17国外名刊名著财经界·上旬刊(2018年6期)2018-06-14国内外名刊名著财经界·上旬刊(2018年2期)2018-03-06国内外名刊名著财经界·上旬刊(2018年1期)2018-01-17今年前十个月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92亿吨中国水运(2017年11期)2017-12-19

推荐访问:更有 传统文化 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