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绘画中的新疆民族人物形象研究

时间:2023-07-13 11: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文/图:崔名芳 中国国家博物馆

塔吉克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88年

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收录在《黄胄作品集》(五卷本)中,人物画创作占62%,其中新疆人物题材的作品在人物画中占43%,可见,新疆民族人物是黄胄一生中重点表现的对象,他创造了生动自然的新疆人物艺术形象,叼羊、赛马等体育竞技题材,放牧、养育羔羊等劳动题材,以及上学的儿童、讲课的老师都成为了黄胄喜爱表现的题材。

在为数众多的表现新疆题材的绘画创作中,歌舞题材是黄胄的重要表现对象,新疆少数民族的节庆歌舞、民族服饰、音乐文化、民族舞蹈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很生动的展示,这些民族特色都是其他地域民族所没有的。新疆的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如果画家想要抓住民族的特色去反映生活,就要观察民族歌舞,表现歌舞,黄胄做到了这一点,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大型歌舞题材创作《苹果花开的时候》(1951年)、《庆丰收》(1959年),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众多歌舞题材创作《新疆舞》(1962年)、《塔吉克婚礼中》(1979年)、《维族舞》(1976年),命名为“新疆舞”和“塔吉克舞”的创作就有四十余幅。

黄胄曾经7次去新疆写生,据说画了上万张速写,但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所以我们现在无法统计他画了多少新疆舞蹈题材的速写,但在画册中收录的速写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新疆歌舞人物创作来源于写生,以速写线条入画并进行了深入的表达。在为数众多的新疆歌舞人物创作中,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民族传统乐器、民族舞蹈得到了很好的展示。黄胄抓住了新疆人物的面部特点,画面中的乐器也都经过黄胄的考证。黄胄的绘画艺术直面生活又高于生活,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新疆歌舞人物形象。

新疆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76年

维族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85年

黄胄的创作能够抓住民族人物的特点。中世纪的人画西域胡人高鼻阔目、浓眉大眼,总是鼻子画得尖尖的高高的,还有一把大胡子。仔细地琢磨黄胄绘画作品时,就会看到他抓住了这种味道,那个风俗的味道,包括人物造型的味道,民族的气质。这个民族地区是个歌舞之乡,非常欢乐、乐观、豪放与热情好客,这样一种热情的民族,黄胄的画非常明显地抓住了这种味道,当地有些画家,有的能非常准确地抓住这种民族气质,也有人在新疆画了很多年都没有黄胄画得好,不仅因为黄胄有这个才气,有这个功底,而且还有一种敏感地捕捉艺术味道的感觉,感知能力,最终又能把心手眼都统一起来。黄胄和当地优秀画家都有一种共同的本领:既能敏感地捕捉到他们的味道,又能具体地研究个别人的个性,个别的买买提,个别的阿依古丽,个别人物的个性特征,这是非常关键的。

新疆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85年

关于个性特征,就一个民族而言,存在不一样的特征,不同的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黄胄画了很多塔吉克族,塔吉克族的人更加浓眉大眼,高鼻。靳尚谊画塔吉克新娘,詹建俊画塔吉克少女,刘秉江画塔吉克少年,画得各具特色。当黄胄画这个民族的时候,把浓烈的红色、强烈的红黄绿也用进去的时候,不是为了一般地适应世俗需求,而是因为这个民族就是火辣辣的,就是这样热情的。他们把我们内地的居民做大被面的大花布用在衣服上,用在裙子上。棉花地里的小伙子正在劳动,他的头巾和腰带都是红的、绿的、蓝的、黄的,用很鲜亮的绸子来装饰自己。所以你会感到那种亮丽的色彩、豪放的气质是当地民族的个性。

谈到塔吉克族服饰,这个民族的服装以棉衣和夹衣为主。男子一般戴吐马克帽,这种款式的帽子为黑绒圆高统帽,帽上有花边刺绣做装饰,帽里用黑羔皮缝制,帽的下檐卷起,露出一圈皮毛。妇女戴刺绣精美的库勒塔帽,是绣花圆顶带耳围的花帽。妇女平时穿连衣裙,并穿长裤,到了夏季一般会在裙外加一背心,冬天外罩面袷袢。妇女盛装出席活动时,要在库勒塔帽檐上点缀一排银链,戴耳环,佩戴绕颈数道的珠宝项链,胸前戴圆形的银饰。[2]

新疆舞 黄胄 速写 尺寸不详 1989年

1.新疆舞中的移颈舞姿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各有特色,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和眼神配合,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昂首、挺胸、直腰是新疆舞体态的基本特征,再加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点缀其中。通过动与静的结合,形成热情、奔放的韵味。

黄胄以维族舞为题材的众多创作中,有一种舞姿较为常见,就是膝盖半蹲、双手抬起、动脖子的舞姿,表现在以下作品中:《新疆舞》(1975年)、《新疆舞》(1976年)、《维族舞》(1978年)、1985年创作的三张《维族舞》《葡萄熟了的时候》(1988年)、《维族舞》(1992年)。其中有几幅作品除了描绘一个舞者,舞者的身后还有两个弹琴伴奏的男性,一位舞者加上两位伴奏者的绘画内容在黄胄新疆民族舞蹈人物画中不胜枚举,这样的画作可以让观众一眼认出这是黄胄先生的作品。1962年,黄胄去新疆写生时的速写《阿克苏舞》就是以动脖子这个姿态为模特,之后又以类似的舞姿作为题材进行创作。

1.2.4 饮食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制定饮食干预计划,日常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食物为主,短期内不宜使用奶、豆类、糖类、肉类等以引起患者产生肠胀气等食物,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易对身体产生刺激的食物,避免对肠胃造成的影响。

新疆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76年

冰山上的民间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79年

黄胄的创作特色之一是以速写线条入画,黄胄认为,速写是生活的浪花,也是创作题材的粉本。如果仅仅捕捉形似,作品必然会呆滞而无生气。如果想要作品气韵生动,必须先要研究掌握物象本身的结构和特征。而多画速写,才能在生活中抓住对象比较生动的姿态。对于速写,他说过这样一句话:“速写很重要,速写能接触人的生活,能接触自然,画风景要画速写,画人物也要画速写。”[3]黄胄笔下的人物达到了形神兼备,将舞蹈演员的表演描绘得活灵活现,这都是依靠写生和仔细观察得来的。

2.新疆舞中的旋转舞姿

维族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旋转快速,并在舞蹈结束时戛然而止。通常在舞蹈的高潮时作竞技性旋转。黄胄1979年作速写《跳舞》,一位舞者张开双臂正在旋转,画中描绘的是舞者的侧面,画面停止在旋转的一瞬间。黄胄表现旋转这一舞姿的国画创作屡见不鲜,比如作于1975年《新疆舞》,1983年《于阗歌舞》,1985年《新疆舞》、1991年《刀郎舞》。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画面中的舞者有翻手腕的动作,这也是维族舞的特点之一。这个翻手腕的动作在1954年的速写《新疆舞》中更为明显,同时在1962年创作的《新疆舞》中也有所体现。作于1963年的《新疆舞》,特别能体现出画家笔墨的表现力很丰富,能生动地描绘景物。这是一种运用复笔所产生的特殊表现效果。这件作品表现了一位新疆维吾尔族少女,在乐手伴奏下翩翩起舞,虽然画面中只出现一个人,却很好地渲染出了满场热烈的喜悦氛围。画家抓取到姑娘的眼神以及手部的动作,将这些生动地表达出来,整体画面富于动感。占据画面主要部分的是以快速、飞动的、错综变幻不定的线条表现的舞蹈者的身姿、飘动的衣裙轻柔的质感和疾速旋舞的音乐节奏感。

新疆双人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79年

塔吉克鹰笛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80年

在新疆少数民族的载歌载舞中,不能缺少的是民族传统乐器,在黄胄的新疆民族歌舞创作中,也细致描绘了几种民族器乐,比如鹰笛、达卜、弹布尔、赛依吐尔、独它尔、热瓦普、冬不拉。

黄胄创作于1988年的《弹唱的维族姑娘》,几个新疆姑娘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个人弹奏着独它尔。独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所使用的弹拨弦鸣乐器。[4]这种乐器的构造与弹布尔相似,外形像个长柄的大水瓢。演奏独它尔,多采用坐姿,或盘膝而坐或坐在椅子上。

作品《塔吉克鹰笛舞》(1980年),画面中一位男子吹奏鹰笛,一位女子跳舞,这是塔吉克族的传统歌舞。鹰笛,流行于新疆地区的民族乐器,演奏时,左手中指按上孔,右手食指和中指按下两孔。鹰笛多用于盛大节日、婚礼和迎宾送客等喜庆场合,在歌舞、叼羊或赛马等活动中,也是离不开的伴奏乐器。[5]

还有一种乐器对新疆民族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达卜”。这种乐器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也称手鼓,是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的拍击膜鸣乐器。[6]这种乐器在黄胄的很多新疆歌舞作品中出现,比如《冰山上的民间舞》(1979年)、《塔吉克民间舞》(1979年)、《维族舞》(1979年)、《新疆双人舞》(1979年)、《于阗歌舞》(1983年)、《鼓舞》(1986年)、《翩翩起舞》(1985年)、《新疆舞》(1985年)等。这种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尤以天山腹地最为盛行。演奏时,双手虎口托持鼓框,重心在左手上,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在维吾尔族的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它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用来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7]达卜通常都是由男子演奏。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丰收、集会或婚礼喜庆的日子,各族人民便敲响达卜,翩翩起舞。

作品《日夜想念毛主席》(1976年),是黄胄碰见了一位维族老人,牵了一头毛驴,满驮着干粮和水,要寻找给他带来幸福的大恩人毛主席,以此为题进行的创作。画中老人演奏的乐器——冬不拉,是哈萨克族弹拨弦鸣乐器。[8]阿肯冬不拉是哈萨克族使用的乐器,一般在阿肯弹唱时用来伴奏。黄胄这幅作品中,赵朴初先生于1976年9月11日在画上题辞:“日夜想念毛主席,主席恩情比天地。冬不拉弹不尽苦难的回忆,热满特唱不完贫农的心意。边疆各族兄和弟,日夜思念毛主席。黄胄作此画,朴初为题记。”[9]

在黄胄的众多新疆民族歌舞题材创作中,出现乐器的作品很多,群舞题材的还会出现几种乐器合奏,如《塔吉克民间舞》(1979年)、《帕米尔之舞》(1988年)、《塔吉克舞》(1988年)等,新疆民族歌舞离不开乐器的演奏,黄胄的绘画作品虽然是无声的,但是可以让观众想象到音乐的鸣奏,感受到喜悦的节庆气氛。

翩翩起舞 黄胄 中国画 尺寸不详 1985年

阿克苏舞 黄胄 速写 尺寸不详 1962年

笔者认为,黄胄之所以能创造出一个个被人们认可并称赞的艺术形象,首先得益于他六次新疆之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后的1979年,他身患重病,却仍然请求医生允许他踏上新疆之旅,他有自己的坚定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艺术追求,他热爱新疆的风景,更热爱新疆的民族群众,用心记录并描绘新疆。他的作品来源于祖国边疆火辣辣的现实生活,来自画家对能歌善舞的新疆民族生活的深切感受,来自画家对现实生活敏感的观察、细腻的体验和娴熟的艺术技巧。画家是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成功的作品,回答了“生活是艺术创作惟一的源泉”这一科学论断,用自己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天才与勤奋。

注释

[1]陈池瑜.黄胄对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贡献[J].民族艺术研究,2019(6):70.

[2]《塔吉克族简史》编写组,修订本编写组.塔吉克族简史,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09.

[3]房斐斐.探析黄胄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色[D].曲阜师范大学,2010.

[7]达卜.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E%BE%E5%8D%9C?fr omModule=lemma_search-box.

[4][5][6][8]乐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289,154,120,301.

[9]郑闻慧.黄胄作品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74.

猜你喜欢塔吉克黄胄维族——黄胄画猫贺岁展">如虎
——黄胄画猫贺岁展中华书画家(2022年4期)2022-04-21《塔吉克老妇人》艺术学研究(2022年1期)2022-03-07黄胄作品选民间故事选刊(2021年20期)2021-10-18黄胄:我不喜欢龙百年潮(2021年5期)2021-07-08狗年的欢喜优雅(2018年3期)2018-03-08新疆|跪着跳舞的维族女孩人人健康(2017年7期)2017-04-11塔吉克少女大众摄影(2016年9期)2016-09-01维族消化性溃疡102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1期)2016-01-15中国维吾尔语、塔吉克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语言与翻译(2015年3期)2015-07-18维族、汉族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特征对比分析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年6期)2013-10-26

推荐访问:新疆 绘画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