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专业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3-07-14 18:0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杨昌军 张锐 姜家伟

摘 要:广告学专业创新性地引入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有利于弥补学生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不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也存在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内容相对枯燥乏味、部分知识相对艰深等问题。本研究从多方位强调其重要性、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时事热点与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学改革

广告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地进行广告创意与制作,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能力。然而,大多数高校在课程教学中都比较注重对学生发散性、创意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却相对忽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思维能力。鉴于此,重庆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引入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系统、深入地培养学生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一、广告学专业开设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必要性

第一,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反省性的思维,其以推理和论证为核心,决定着学生进行理性决策和质疑、反思、辨别、论证的能力水平,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素养。大多数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不开设高数类课程,专业课教学中也缺乏针对此类思维的系统性训练,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不足,看待问题阐述观点时不够全面、系统、深入。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必备基础。广告学专业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如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也涉及多个实践应用课程与环节,如广告文案创作、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策划、毕业设计等,尤其是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广告学专业向大数据、智能化转型,更需要强化学生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在以往的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大多学生存在思维“天马行空”但难以实现、作品想法新颖但难以有效抓住消费者的需求点、策划与创意方案“无凭无据”、毕业设计与论文“一盘散沙”等情况,这些都是欠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表现。重庆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将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放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旨在从学生入学起就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与严谨的推理论证能力,提升他们的批判性阅读、写作水平,帮助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为后续课程学习实践打下基础。

二、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难点与问题

(一)未充分认识到课程的必要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广告学培养体系以两类课程为主,一类是理论、策划类课程,如广告学、传播学、广告文案、广告策划等,一类是设计类课程,如素描、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摄影等,基本没有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存在空间。相较于西方国家,国内也一直缺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专业课程教育。大多数学生对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感到陌生,认为该课程是公共课不是专业课,不够重视。同时,学生还未对专业课进行深入学习,也未实际参与广告学的应用实践,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薄弱造成的问题还未有切身体会,也就无法充分认识到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实际意义。此外,考虑到课程特点和知识难度,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考核通常采用考查而不是闭卷考试的方式,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认为该课程不重要,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他课程中。

(二)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思辨性和理论性是思维培养类课程的特点,相较于设计类课程的实操性与策划类课程的现实性,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知识内容相对抽象,理论知识占比较多,缺少一定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尤其在涉及概念、命题、推理等知识点时,为准确表述和透彻讲解相关知识,必不可少地会用到一些逻辑学特有的符号和表达习惯,更易脱离学生熟悉的知识范围。此外,该课程探讨思维规律,虽然思维是日常生活中一切行动与想法的基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较少关注思维本身,再加上该课程只探讨思维的形式,较少关注思维的具体内容,导致学生更容易感觉枯燥乏味。

(三)部分知識相对艰深,学生学习存在难度

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以逻辑学知识为基础来研究思维中的推理与论证。逻辑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系统、有自身话语体系和特定范式的学科,学习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知识也有特定的学科思维,但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基本不会接触逻辑学相关的导论与引入课程,便很难培养与此相关的学科思维。此外,现代逻辑注重形式逻辑部分,追求将推理与论证活动形式化,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广告学专业大量的设计、策划类课程则注重学生的形象化思维,这两类思维方式有较大区别,也导致学生较难适应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知识体系与思维习惯。

三、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重庆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系统性开设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已有四年多的时间,在课程教师的不断探索下,现已基本形成较能契合广告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与模式,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多方位强调重要性,创设实际应用场景

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到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必要性,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授课教师应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能力培养目标等,清晰、全面地阐明学习该课程的意义。相关课程教师也应结合自身课程知识与能力要求,强调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运用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使各门课程形成协同促进效应。同时,思维方式不同于具体的技能技巧,其不能直接解决某类具体的问题,或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技能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创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场景,使学生对其意义与作用有切身感受。教师可以提出某个有争议性的观点,让学生表明立场并进行实际论证,如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某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或展示分析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作业、毕业设计,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逻辑性等。此外,考核方式也应有所革新,要对学生进行多样化、阶段性的考核,灵活开展课堂小测验,以引起学生重视,消除学生认为该课程容易通过考核的印象。

(二)创新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时事热点

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并不意味着教学就会枯燥,这取决于教学方式的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积极性不高,容易对理论内容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庆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在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运用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和答题功能,引导学生实时反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汇报和辩论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等等。同时,学生普遍对时事热点话题感兴趣,而很多时事热点话题本身就是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优秀素材,可以进行课堂讨论。比如,“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灾难中的自私行为是否应该受到谴责”“女研究生休学待产是否可‘爹味说教”等,在对这些话题的分析与讨論中,学生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思维习惯逐渐形成。

(三)优化教学内容,深度融入专业知识

逻辑基础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内容通常包括辨别与分析论证、概念、前提的真实性、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谬误、洞察假设、批判性阅读与写作几大部分,几乎涉及推理论证的各个方面,对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稍显庞杂,再加上大多数教材将推理,特别是形式化的演绎推理作为重点,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结合专业特征、学生需求及可接受情况,重庆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在该课程教学中将辨别与分析论证、批判性阅读与写作作为重点,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分析与组织论证能力的目标指引下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广告学属新闻传播学类,是与信息打交道的学科。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无论是对信息真假性的分辨,还是表达与传播特定信息、引导消费者购买等,都需要较强的论证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专业课知识与实践,如论证广告作品中的逻辑合理性、创作说服性强的广告文案等,既能拉近该课程与专业课的距离,促进学生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与运用,又能助力专业课教学,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俊杰,康瑾.现代广告通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5-2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16154.htm.

[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4]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责编:初 心

猜你喜欢教学改革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批判性 教学改革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