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跨境业务发展探究

时间:2023-08-14 11:25:01 来源:网友投稿

王伟 王昆

2023年以来,以硅谷银行为代表的欧美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引发市场高度关注。3月10日,有40年历史、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的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宣告破产,成为美国史上第二大银行破产案;
3月12日,美国另一家资产规模超过1100亿美元、全美排名第29位的签名银行被关闭;
3月19日,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出现危机,在瑞士政府的协调下被瑞银集团收购;
5月1日,资产规模在全美排名第14位的第一共和银行被关闭,由银行业监管机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

在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业务规模较小但又不可或缺的跨境业务,该何去何从?本文将在分析硅谷银行破产案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商业银行实际,对跨境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

硅谷银行破产原因分析

作为曾经的“明星银行”,硅谷银行从一则出售证券导致亏损的公告到宣告破产,仅仅用了48小时。对此,学界、业界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反思,综合市场各方观点,可将硅谷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大量的证券投资扭曲了资产结构。硅谷银行吸收的存款从2019年底的618亿美元大幅上升至2021年底的1892亿美元,以及2022年底的1731亿美元。与此同时,硅谷银行投贷联动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其信贷投放规模短期内无法与负债规模同步大幅增长。为冲抵大幅增加的付息成本,硅谷银行不得不进行了大量证券投资。2022年末,硅谷银行资产中,贷款为736.14亿美元,仅占总资产的34.76%。大量的证券投资扭曲了硅谷银行的资产结构,使其偏离了科创金融的商业模式。

负债结构存在集中度过高问题。在单户余额方面,存款客户数量不足4万个,但平均存款余额高达461.6万美元;
在行业分布方面,存款客户主要集中于科创企业和风险投资行业,其中PE/VC、科技及生物医药行业占比超过50%。过于集中的客户结构,也让硅谷银行负债规模波动较大,容易受大客户存款流出与行业不景气的影响。

长期投资和短期负债不匹配。资产与负债久期的平衡是商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然而,过去几年,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大幅转向的背景下,硅谷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出现了失衡:资产方面,所投资的大量债券由于期限较长,无法及时开展重定价,且加息导致债券价值走低;
负债方面,大量科创型企业客户对存款流动性要求较高,以活期或短期存款为主,美联储加息导致这部分存款付息成本提高。于是,长期限资产与短期限负债在久期上出现了失衡,且硅谷银行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事实上也难以及时进行调整,最终导致了资产负债的期限不匹配问题。

声誉风险导致了流动性问题。出现浮亏风险后,面对穆迪等评级机构下调评级的状况,硅谷银行未进行充分市场沟通,而是试图以抛售债券、出售新股的方式缓解困境,声誉风险开始出现。市场据此预期硅谷银行的浮亏将进一步暴露,并进一步质疑硅谷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真实性。这一预期导致了硅谷银行股价大跌60%,市场预期以自我加强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硅谷银行的声誉风险,并直接导致硅谷银行陷入挤兑,最终因为账面留存现金不足,导致了流动性风险。

中小商业银行跨境业务现状

国内商业银行跨境业务一般包括对公国际结算、外汇存款、结售汇等存款结算类业务,以及国际贸易融资、外币贷款、跨境投融资等资产类业务,近年来也逐步拓展到代客资金交易、外汇衍生品等汇率避险业务。对于国内中小商业银行来说,跨境业务的开办历程并不长,但历经十几、二十年的发展,跨境产品覆盖面、系统功能、管理制度已基本健全,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基础和专业队伍。但是,对照硅谷银行破产所引发的问题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跨境业务在客户集中度、资产负债结构、客户服务能力、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客户基础薄弱、集中度高。由于对公跨境业务起步晚,中小商业银行客户基础一般相对薄弱。从客户数量看,存量对公客户中办理过国际结算及结售汇业务的客户并不多,全行授信客户中办理过表内、表外资产业务的客户占比也不高,客户授信覆盖率、联动营销等亟须加强。从客户集中度看,由于总体规模小,前十大客户的存款、贷款占比均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集中度过高问题,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高,业务规模稳定性及议价能力均受到制约。

资产负债存在不平衡情况。一是负债稳定性值得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对公外币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较高,超过50%的情况并不少见。二是存贷比较高。相对而言,国内外币市场上发放外币贷款的难度要小于吸收外币存款的难度,因此不少中小银行均存在外币存贷比过高的问题,难以支撑资产业务大规模发展。三是久期不平衡。活期存款与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在所有存款中占比较高,部分银行接近100%;
与此对比,跨境项目类贷款、外币银团贷款、外币债券投资等期限通常超过一年,导致中小银行一年以上的外币贷款及外币投融资在所有资产中占比较高,这直接导致了外币资产负债的不平衡。

客户服务能力不足,跨境业务整体规模小。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跨境業务整体规模小、市场份额低、行内贡献小。对标2022年年报数据,五大行平均外币存款余额超过600亿美元,外币贷款规模平均超过300亿美元,而中小银行存、贷款余额多在几十亿美元或更少;
国际结算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方面,大行都在万亿美元、万亿元人民币级别,而中小银行仅在百亿级别。跨境业务规模小,对全行收入和利润的贡献低,容易造成业务经验缺乏、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足、体系支撑能力不够与客户服务能力不足的负向循环,无法充分发挥跨境金融产品对整个公司客户营销体系的支撑作用。

存在利率波动风险。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币资产市场趋于饱和,部分中小银行将跨境资产业务重点转向了境外市场外币债券投资,如投资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发行的美元债。这部分资产多为境外公开发行债券,信用风险相对可控,但由于期限较长(多为1—3年),当美元利率出现大幅上升时,若无相应对冲措施而是持有到期,就将存在一定的利率波动风险。

对中小商业银行跨境业务的启示

硅谷银行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坚守自身经营定位,证券投资比重过高,偏离了科创金融模式。跨境业务体系相对庞杂,既涵盖外币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跨境资金池等负债业务,又有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信用证、保函、代客结售汇等中间业务,还有外币流动资金贷款、境外项目贷款、国际贸易融资、外币债券投资等资产业务。由于横跨负债、中间、资产等多个领域,其管理跨度和难度堪比管理一家小型专营银行。对中小银行来说,由于直接用业务收入、利润来衡量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在有限的机构、人员和资本约束下,跨境业务做还是不做、是否值得做、该怎么做往往成为一个相对模糊的问题。

笔者认为,跨境业务是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基础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做好跨境业务,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国家战略、补齐经营短板、提高客户黏性、开展综合营销的需要。中小商业银行开展跨境业务,不能完全复制大型银行的模式,而是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做出特色、打造亮点、收获成效。从硅谷银行破产案的启示出发,建议中小商业银行在进一步明确跨境业务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清晰明确的跨境业务发展策略,同时做好外币资产负债的平衡,逐步构建多极联动的机构发展格局。

明确跨境业务的发展定位

具有前瞻性的、清晰明确的定位是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跨境业务,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定位。

一是定位于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做好跨境业务发展,有助于中小商业银行为更多境内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

二是定位于落实综合营销的重要抓手。通过为客户提供境内外结算、融资、现金管理、跨境资金池、担保等全方位服务,可以提升综合营销水平,打造跨境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创造和综合贡献,在增强客户黏性的同时扩大“主办行”客户覆盖面。

三是定位于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的需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完善的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中小商业银行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使命。2022年中国涉外收支总额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过60%。中小商业银行跨境业务的开展,有利于为更多本地中小微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为众多有进出口贸易的外向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进出口结算、融资及汇率避险等全流程高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制定清晰明确的跨境业务发展策略

业务要发展,规划必先行。中小商业银行跨境业务的发展,在明确定位后,应结合本行特点制定清晰明确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分步推进、久久为功。

在发展重点方面,负债业务的发展以做大存款规模为核心目标,通过强化外币结算资金沉淀、提高归行率以及开发跨境资金池、外币理财等创新产品来实现引存效果。资产业务的投放以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目标,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投放大型战略客户、收益较高的公开市场债券及“一带一路”等影响力大的示范性项目。中间业务的发展以提升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核心目标,通过优化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渠道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业务办理效率,争取成为客户跨境本外币主结算行。

在能力提升方面,跨境业务条线应树立公司板块一体化思维,提升条线产品经理的专业核心能力,与客户部门、风控部门等协同构建体系化支撑能力,加快业技融合实现科技助推,对标先进同业实现创新引领。

在合规管理方面,以提升全行外汇考核评级为核心目标,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打造外汇政策合规团队,全面推动评估问题整改,在监管关注的风险中性、贸易新业态、便利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外汇业务合规水平,以合规促进高质量发展。

做好外币资产负债的平衡

外币资产负债是全行资产负债的一环,涉及商业银行多个条线。2022年以来,在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的背景下,美元市场利率快速抬升,美元回流引起国内外汇市场流动性大幅收紧,对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和久期的平衡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外币资产负债统筹管理,由专业部门牵头对美元等外币资产负债率、利率、流动性和期限结构等进行监测和研究,建立多部门会商机制,提高预判能力、加强前瞻管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二是针对负债端外币负债规模较小、市场份额低的现状,建议通过外币存款及理财产品创新、同业拆借、货币掉期、FTP倾斜等多种手段,提升主动负债能力,丰富外币负债来源渠道,为外币资金运用提供支撑。

三是资产端优化展业策略,提高外币资金运用效率,将外币资产负债的自平衡作为分支机构贷款投放的前提条件,合理分配各期限贷款与证券投资的比重,在资产业务的收益性、流动性及利率风险之间做好权衡。

构建多极联动的发展格局

跨境业务的发展,需要利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通境内、境外结算和融资的各个环节,这既是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业务合规发展的要求。然而,从中小商业银行现状来看,由于缺少境外分支机构,跨境结算、融资业务的办理均需要通过与代理行合作来开展。好处是可以拓展服务半径、为客户提供跨境产品服务,但弊端也是较为明显的。比如,在办理跨境贷款类业务时,只能依赖银团牵头行、第三方机构等进行尽职调查和贷后检查,存在因调查不到位引起的信用风险和监管合规风险。又如,随着以硅谷银行破产为导火索的境外银行业危机的出现,代理行的稳定性、汇路的通畅性难以有效保障。为此,为做好风险隔离,谨防对本行业务及客户服务造成影响,建议中小商业银行采取“以为我主”的机构布局策略。

一是逐步打造跨境业务重点分、支行,注重机构能力的提高而不是面的覆盖,选优配齐跨境业务专业人才,集中优势力量提升客戶服务能力和本地市场竞争力。

二是在选择跨境结算和清算代理行时,应更加注重服务质量而不是代理行数量,要充分考虑代理行网络的稳定性,评估其在区域和币种上的优劣势,同时采取适当分散的策略,防止过度依赖单一渠道,确保清算渠道畅通;
在选择资产类业务合作行时,将代理行风险偏好、经营稳健性、调查能力及贷后管理能力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确保资产业务合规可控。

三是鼓励自贸区分行开展业务创新,用好用足自贸区、NRA业务的政策机遇。推动自贸区分行利用属地便利化政策,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在FT账户体系下为更多客户办理跨境结算、跨境资金池、境外贷款、结售汇、外汇衍生品等业务,通过提供担保、参与投资等措施支持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债券等创新业务发展;
充分利用NRA账户的“内外融合”特征,吸收境内非居民客户的上市、发债、股权融资等资金,以及通过账户发放境外项目贷款、并购贷款等,实现跨境业务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

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 爽

976639255@qq.com

猜你喜欢资产负债外币硅谷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商业会计(2019年18期)2019-11-16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外币清算困境与未来发展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外币清算变局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未来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的规模与结构探析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6-15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能源(2016年11期)2016-05-17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从银川跳到硅谷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探究 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