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教育的目标导向与内生动力

时间:2023-06-25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胡春蕾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乡村调研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对农民群体的鼓励从未中断过,在此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农民教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窥见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教育的长远目标、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探析教育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生动力,为新时代农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时代路向和思想引领。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总书记还多次谈到要“大办农村教育”“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均体现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党和国家对做好农民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曾明确阐释过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乡村要全面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做好农民教育工作,是打造农业领军人才,进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是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和群众基础,为建设农村现代化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的需要,更是满足农民新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的需要。

(一)打造农业领军人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反映在三农领域的矛盾也在发生着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后,接续开启下一阶段振兴乡村的重要任务。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2]11这意味着,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必须重点处理好三农领域的突出矛盾,调整并处理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系,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壮大农业领域领军人才,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基于对当前农村实际和发展方向的研判,即“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村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即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3],城市不可能漫无边际蔓延,城市人口也不可能毫无限制增长。如此,“如果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步伐。”[2]10

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绝不能把这4 亿多农民落下,绝不能辜负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仍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4],要求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增强贫困户发展能力,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做到有效衔接。而要实现这一有效衔接以带来农业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党中央发布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做好人才智力支持政策衔接”[5],目的就是要依靠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人才培养及提升,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打造农业领军人才,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支持,党和国家逐步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如2020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计划建立100 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从而推动农民培训和学历教育贯通培养。此外,规划还明确提出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开展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等项目。从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来看,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意在通过科技强农,培育农业带头人,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真正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教育为农民而育的政策目标。

(二)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和群众基础,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定农民的政治信念,振兴乡村文化,培育现代公民观念[6],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民思想素质紧跟现代化的步伐,是影响乡村能否真正振兴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减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集体意识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普遍存在,乡村秩序的基础受到冲击”。又如“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少数干部作风不实、优亲厚友,‘小官巨贪’时有发生,对惠农项目资金‘雁过拔毛’的‘微腐败’也不同程度存在”。[2]9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而治理有效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好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不仅要提高基层组织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内容是做好农民的工作,掌握农民生活需要和思想动态,向农民宣传普及党的政策措施,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同时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维护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局面。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好农民群众的工作,是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是党的执政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伟力。

(三)满足农民新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农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需要

需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动因和根由,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我国绝大部分乡村地区长期以来在物质方面的发展限制了精神层面的发展,长期的低劳动边际收益,导致人群对精神收益也呈现低度偏好。一方面部分乡村地区仍然存在落后思想观念和陈规陋习等,这些落后观念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背离,需要通过教育解放农民思想,提升辨别能力,改善落后思想观念。如“一些村庄‘形虽在,神已散’,优秀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失效,不孝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现象增多,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盛行。”[2]9社会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地体现,迫切地需要改变。另一方面,农民自身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更多了,求发展求改变的内在需求也在逐步增强。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在此基础上,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渐强烈。

乡土社会传承着中华优秀的农耕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但长期以来,农民一方面缺乏利用乡土文化创造经济价值的意识,另一方面缺少一定机遇和手段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互联网极大发展的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下,数字经济拉动“三农”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农民也逐步有意识地利用乡土文化和自身优势,在互联网平台以短视频或直播的形式从吃穿住行方面全方位地展示农耕文化,包括地域特色、农业耕作、农家美食等,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积极进行自我发展的需要和主动性。党和国家依据农民群体的新发展,注重将“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开展现代职业农民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引导农民群众克服“等要靠”思想,逐步引导消除精神贫困,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改变“给”的做法,采用生产奖补、劳动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提高主动劳动、创造性地劳动的积极性,让“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精神深入人心,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向着美好生活奋力迈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鲜明的目标导向,乡村振兴下的农民教育也要把握好方向和目标。“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11同样,农村教育发展得好不好,农民综合素质强不强,思想觉悟高不高,也会影响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2]23-24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教育,要着眼于当前与长远,以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型农民为长远目标,以培养具备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的现代化农业人才为社会目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自主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农民为个体目标。

(一)以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型农民为长远目标

习近平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时代党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人才振兴,培育“人才”离不开农民教育,当前阶段,党和政府制定了以培养可持续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战略性目标。[7]在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型农民方面,需要“绵绵用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2]18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将“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导向之一,明确要求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农民终身学习”。党和国家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和共同富裕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引导农民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培养农民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观念和习惯,必然要着重增强农民发展提高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农民教育达到全面可持续,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可持续,才能为建设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培养具备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的现代化农业人才为社会目标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在社会分工中,农民是指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概念。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2013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目标确立为“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自此以后,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是由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素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83%,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进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教育要注重“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2]25农业农村部在《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动以促进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的农业人才培养,国家计划培育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00 万人,着力构建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在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经营素质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水平要超越传统农民。只有全面提升我国务农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才,才有望为乡村振兴提供足够的一线农业生产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自主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农民为个体目标

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农民群体需要树立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包括贫困地区农民基本自主发展能力到更高追求的自主发展能力,也包括依据不同地区乡村状况增强农民不同方面的发展能力。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随着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主体能力的高低决定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方法就是提高工人在专业领域的“自我振兴能力”,这里强调了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同样适用于农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既要靠体能和智能、权利和机会,还要靠他们的综合能力,即农民个人禀赋与后天获得技能相结合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要求“各地要解决好落地问题,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不能搞一个模子套到底,“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不断完善顶层设计。”[2]24在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下,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下,教育引导不同地区乡村利用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激发不同年龄阶段农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信心和技能,这样的个体发展方向是值得期待且极具价值的进路。

充分发挥每一个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力于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农民在促进国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有过许多创举,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仍然要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让农民充分参与农村改革的各项事业中,才能最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8]农民群众本身对土生土长的乡村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浓厚的感情,他们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规律,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人。乡村振兴战略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作用,用政策激励、资金支持等方式,唤醒亿万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建设意识,解放思想,激发自我发展的创造性,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真正“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农民自身的干劲与活力。“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19习近平总书记频繁提到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就是强调激发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战略下激发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依靠教育引导,破解知识技能障碍激发农民自我提高的积极性,打破乡土身份桎梏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改善“资格”限制释放农民自我振兴的创造性。

(一)教育破解知识技能障碍,激发农民自我提高积极性

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的农民学历偏低,文化水平有限,农耕劳作主要靠经验,缺乏与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相匹配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农业生产周期长,收益低,农民家庭收入有限,乡村教育资源的缺乏,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能力有限等因素,使得寒门难以出“贵子”。农民群体一方面对知识技能的获取途径和能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和渴望是无限的。这种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如何解决?应当首要依靠教育,“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发展新的特殊的劳动力,且具有较高价值”。[9]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农民的个体目标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意在满足农民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国家计划培育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00 万人,努力推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不仅要实行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更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以往强调依靠辛勤劳作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现在需要农民依靠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奔头。乡村振兴战略注重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农民有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就有了积极主动发展的本领,如同“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那样倾情奉献的最美乡村教师,用教育的力量托起一个个孩子的成长梦想。由此可见,教育背后的意义,不仅能够改变大多数农民个体的发展方向,更将对乡村振兴事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长远影响。

(二)教育打破思想桎梏激发农民脱贫致富主动性

习近平同志在著述《摆脱贫困》中创新性地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其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2020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当前,我国农民依然存在乡土身份的桎梏,由此生发出“等、看、靠、要”等消极懈怠思想。一方面,农民容易否定自我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过度依赖政府扶持,眼光不够长远,只注重眼前的既得利益,缺乏长远的考量。另一方面,农民也存在主动意识不强,不敢通过创业等方式致富的保守消极思想。精神贫困并非群众独有,很多乡村地区的基层党员干部身上也有很多表现,如庸、懒、散、贪等,甚至形成许多不正之风。思想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好思想上的问题,破除老百姓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带去先进的理念和新思想,改善农村社会风气,需要依靠教育。走近农民,了解农民,梳理问题,破除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才能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2]7由此,教育要注重依据各地农民的独特性,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民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除农民在乡土身份认识上的桎梏,解放农民消极懈怠思想,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创建乡土文化产品等方式激发农民探索致富的新思想新路子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10]教育不仅要打破农民发展的思想桎梏,更要使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增添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让“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乡村地区蔚然成风,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在振兴乡村过程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使农民信心更加坚定,脑子更加灵活,心气更加充足,发生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三)教育改善“资格”限制,释放农民自我振兴创造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细化,对专业的要求越高。一方面,农民群体中的大多数都存在学历低的问题,无法从事社会上很多岗位的工作,只能从事较为简单的劳力或服务型工作,甚至有些只是临时工,缺乏一定保障。另一方面,有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老手艺人”身怀技艺,却缺乏各种行业准入的相应“资格证”,在面对专业人员时就容易缺失信心,出现消极情绪,极易被现代社会的发展“门槛”拒之门外。同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还面临着诸如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法治建设滞后、保障资金可持续性差、保障文化建设落后等现实困境[11],这些都制约了农民自我振兴创造性的发挥。据此,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意在通过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推动教育精准脱贫,确保农民学历教育提质增效,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实施“双百计划”,推进100万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打造100所人才培养优质校。在此基础上还推出帮助农民减轻学费、杂费及学习生活负担,支持更多高素质农民提高学历层次等政策,努力改善因“资格”限制带给农民的发展困难。

另外,数字化转型也在促使农村农民不断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这场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正在深刻影响着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教育激发农民的创造性,就要带领农民与时俱进地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一些地方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相融合,促进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又拓宽了农民致富的新思路。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推动农产品市场化有了质的飞跃,农民自身也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推动农产品销售,大幅降低损耗和成本,实现了更高效率的供需对接。“农业无人机”“智能化垂直叶菜工厂”的使用助力智慧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催生出创意农业、农旅结合等新业态,通过教育农民熟练掌握新技术并运用于生产过程中,这将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农民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因此要以加强农民教育为着力点,明确农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把握好农民教育的目标要求,从而更好地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一批符合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农民。同时,为改革农民教育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建设“政府主导、多元主体、需求导向”的农民教育体系,持续支持、有序推进农民教育工作,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振兴输送人才,这是新时代农民教育的历史担当。

猜你喜欢农民农业农村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饸饹面“贷”富农民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推荐访问:振兴 导向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