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特色旅游开发策略探究

时间:2023-07-13 18:30:02 来源:网友投稿

任志艳 贺红艳

摘 要: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助推旅游业蓬勃发展。陕西神木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产业转型的现实问题,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区域特征、经济发展和资源现状,发展特色旅游是神木经济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本研究分析陕西神木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神木特色旅游开发策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特色旅游;
旅游开发;
陕西神木

中图分类号:F2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2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项目“‘链长制推动陕西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研究”(2022R057);
2021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厅项目“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研究”(SXWLKT39)。

引言

神木市由陕西省榆林市代管,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交界处,是陕西能源化工基地中心。神木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特色资源,交通出行便利且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神府煤田开发促进神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本研究通过分析陕西神木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神木旅游开发策略,为神木发展特色旅游提供决策参考,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以“特色旅游”“神木旅游”“特色旅游研究”为关键词或篇名在中国知网中文献检索,主要从三方面分析文献。

(一)特色旅游研究

以“特色旅游”为关键词检索文献,分析发现董迎春、覃才提出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促进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1];
王爱民提出利用好蓝山优良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实现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2];
黄松、李燕林提出特色旅游开发是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3];
魏云刚、钱涛和林栋提出将城郊休闲旅游景点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推进山东省泰安市新农村建设和城郊特色旅游发展[4]。

(二)神木旅游研究

以“神木旅游”为篇名检索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张凌云,王永程提出围绕“一山二水三城”框架将神木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
杨旭民认为神木应从自然到人文、从绿色到红色向全域旅游城市转型[6],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推动神木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7];
毛蓉以榆林神木市高家堡古镇为例,提出陕北特色古镇旅游开发对策[8];
呼东方针对神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水平,提出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主客共享”型城市[9]。

(三)特色旅游开发研究

以“特色旅游开发研究”为篇名,对其中相关性高的5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朱龙凤、叶志峰和朱文勇从全域旅游视角提出广东省中山市特色旅游开发路径[10];
刘琼英认为四川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较少从市场需求、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区域协作开发展开研究[11];
王勇提出体验视角下湖南省三沙市开发特色旅游的有效建议[12];
张丽华、罗霞对湖南省特色旅游开发提出相关对策[13];
李玉才、王崑提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特色旅游开发区发展战略[14]。

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内學者对神木旅游、神木特色旅游开发的研究不足,针对特色旅游开发研究的文献涉及不同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本研究立足神木旅游发展实际,提出神木特色旅游开发对策,能够促进陕西神木特色旅游发展,进一步推动神木旅游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神木旅游发展现状

神木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黄河西岸,全市国土总面积7 635 km2,总人口57.64万人,是陕西面积最大的县级市。神木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处在秦晋蒙金三角地带,且位于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神木历史悠久,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目前现存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是4 000多年前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2013年年初,石峁遗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2012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同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探讨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近年来,文化旅游业逐渐成为神木市的经济发展主体。为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神木市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以老城区为中心,以石峁遗址公园、高家堡古镇景区、二郎山景区、天台山景区、红碱淖景区、杨家城景区及世界煤炭地质公园为主的七大主景区;
以黄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带、窟野河流域生态旅游带、秃尾河流域生态旅游带、塞外风光生态旅游带为主的四大生态旅游带,并依托“一心七区四带”旅游架构,逐步建成史前文明展示、杨家将文化产业发展、塞外风情体验、现代工业文明体验及秦晋蒙接壤区民俗文化等五大体验基地,适合游客随意选择一日、二日、三日、六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神木排名第12位。

三、神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西神木旅游资源丰富,但在资源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旅游发展和经济转型。

(一)旅游环境遭到破坏

陕西神木旅游资源破坏主要为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其中人为破坏包含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旅游污染。工业污染方面,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废气会污染当地旅游环境,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农业污染方面,农民使用化肥不当,污染生态环境,对旅游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活污染方面,部分居民因环境保护意识差,随处乱扔生活垃圾,“丑化”生态环境,甚至会给游客留下脏乱差的印象。旅游污染方面,某些游客的素质较低,在旅游期间破坏公物、乱丢垃圾,尤其在旅游高峰期更加凸显,由此加剧了环境恶化,给当地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二)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

神木的旅游景区设计、开发和建设未充分考虑布局,忽视资源和景区承载量,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生存的物质空间,由于对旅游业发展缺乏综合考虑,地方旅游部门和投资者更多追求经济利益,缺乏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和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和发展使得景区发展和基础设施不匹配,重开发、轻管理、弱生态的快速发展模式使旅游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降低旅游环境质量。

(三)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调查发现,陕西神木旅游宣传不足,虽然媒体宣传公众号颇多,但内容不够丰富和完善。公交和火车站等游客集散地少有本地文化旅游宣传,大型商超聚集地旅游宣传也非常少。景区实地宣传中,虽有纸质宣传页,但工作人员并未向游客发放,宣传效果不理想,抑制神木旅游发展。

(四)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

旅游业发展必须依托与经济规模和结构相匹配的旅游服务设施,尽管陕西神木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较晚,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造成景区开发档次不高,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旅游经济效益,无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四、神木特色旅游开发策略

针对陕西神木资源特点、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神木“四色”特色旅游开发建议。

(一)“黄色”文化旅游

旅游者不仅关注自然风光,还追求文化内涵。因此,神木要积极开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彰显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陕西神木以黄土高原闻名,应主要围绕黄土高原开展“黄色”旅游,聚焦黄土文化挖掘、黄河旅游发展和黄沙旅游开发。举办黄土高原系列活动,拟定高原旅游线路,开发波浪谷路线,建设黄土高原乐园,创办黄土特色美食文化节、高原音乐节等,让游客在欣赏黄土高原文化的同时观赏黄河风光。通过风光秀丽、文化内涵丰富的景区开发,促进以黄土、黄河和黄沙为中心的“黄色”文化旅游发展。

(二)“黑色”文化旅游

“黑色”文化旅游以神木煤、气、油等资源开发为主,因这些资源的颜色为黑色而称之为“黑色”文化旅游资源。神木煤炭文化开发能推动神木旅游发展,带来经济收入。神木煤炭特色文化开发应积极规划煤、气、油文化旅游线路,使其具有观赏性、奇特性和警示性;
建立神木煤矿博物馆,让游客体验挖煤、检煤、下井等一系列工作流程,观察煤炭开采过程,亲手制作煤炭小物品作为留念;
通过参观煤区和油区开采后的现场以获得生态环保警示。

(三)“红色”文化旅游

陕西神木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神府革命纪念馆、神木市烈士陵园、刘志丹东渡纪念馆和神木市博物馆及一些纪念碑,还有沙峁镇菜园沟沿黄乡村民俗博物馆、王苍塔村河防司令部、沙峁镇革命烈士纪念塔、晋绥边区纺织厂;
贺家川镇红色革命纪念馆、神木天台山、彩林抗战烈士纪念塔、晋绥军区后方医院旧址和晋绥军区后方医院伤亡病亡烈士纪念塔等。神木应借助建平台、讲故事、拍视频等方式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传播红色故事;
通过开设“红色课堂”“大板凳课堂”“拍摄专题片”“红色书画展”等形式,创设红色文化旅游氛围;
以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动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四)“绿色”文化旅游

“绿色”文化旅游资源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因地理位置独特,陕西神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神木红碱淖是沙漠里的明珠,水域辽阔,碧水黄沙,景色壮观。红碱淖拥有综合游览服务区,设备完善、功能齐全,拥有大型生态停车场、服务中心等,可以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湖边活动,制定湖边旅游线路;
在湖边举办风筝节、音乐节、环湖自行车比赛等;
也可以增加沙地摩托、水上快艇等娱乐项目,吸引游客放松休闲。此外,神木天台山、二郎山、锦界生态公园等空气质量较高,也具有非常大的绿色文化旅游开发潜力。

五、结语

陕西神木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特色旅游上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然而,作为百强县的一员,其旅游开发却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陕西神木特色旅游开发应充分利用特有文化旅游资源,凸显特有人文环境,彰显特色文化内涵,促进其特色文化繁荣与传承,推动当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迎春,覃才.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开发的产业化综合与乡村振兴的价值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9(6):97-103.

[2] 王愛民.依托人文自然资源禀赋 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名县:蓝山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3):74-77.

[3] 黄松,李燕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建设及特色旅游开发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

[4] 魏云刚,钱涛,林栋.泰安城郊特色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8(1):88-90.

[5] 张凌云,王永程.神木开启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年[J].新西部,2020(25/26):24-27.

[6] 杨旭民.神木全域旅游发展报告[J].新西部,2018(31):16.

[7] 杨旭民.神木全域旅游前沿调查[J].新西部,2020(25/ 26):10.

[8] 毛蓉.浅谈陕北特色古镇的旅游发展:以榆林神木市高家堡古镇为例[J].新西部,2019(30):32-33.

[9] 呼东方.“煤都”神木进入全域旅游与历史文化重建共谋时代[J].新西部,2018(31):17-20.

[10] 朱龙凤,叶志峰,朱文勇.中山市特色旅游开发研究[J].知识经济,2020(9):30-31.

[11] 刘琼英.四川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综述(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8(5):471-476.

[12] 王勇.体验视角下三沙特色旅游开发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8:24-28.

[13] 张丽华,罗霞.特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4):30-31.

[14] 李玉才,王崑.齐齐哈尔特色旅游开发利用研究[J].理论观察,2012(5):87-88.

猜你喜欢特色旅游旅游开发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融合背景下的特色旅游助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析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8-13特色旅游产品培育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消费导刊(2019年45期)2019-07-12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商业经济(2016年3期)2016-12-23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7期)2016-12-16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6年3期)2016-12-12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5期)2016-12-122016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新入选名单上海商业(2016年19期)2016-11-03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基于3D打印技术的旅游商品创新研究——以浙江特色旅游纪念品为例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推荐访问:神木 陕西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