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

时间:2023-07-14 14: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朱琳静 姜润倩

〔内容提要〕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国社会的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论基石,以全面建成美丽中国为发展目标,以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价值取向,以问题导向强化生态治理为实践路径,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注:本文受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2KSC304)资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由于工业社会对自然的毁灭性破坏,全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三大危机,人们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式现代化破除环境污染桎梏,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和制度建设,走出一条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智慧和中国共产党自然观后形成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石。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恩格斯强调,“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也是将人看作自然的“对象性”的主体,是基于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关系的认识。他们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自然为人提供维持生命存在的生存需求和生理需求,也为人提供从事纷繁复杂的政治、科学和艺术的可能性,这表明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同自然界相联系。因此,人属于自然,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还强调,“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具有能动性,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是自然界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必须做到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在处于蒙昧时期的远古时代,人的主体能动性欠佳,只能盲目地顺从自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先民通过农作物的生长总结出自然发展的规律,进一步认识自然。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孔子进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儒家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不可分割,要求人们学习美好品德,使人道符合天道,顺应自然发展。“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天人合一的内核是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及万事万物,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崇高境界。道家的代表老子认为,“道”生万物,无论是人类还是宇宙中的其他生物,都具有相同的本原和地位,都是自然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不应该居高临下,更不应该拥有主宰其他生物生存或死亡的权力。因此道家提倡以“自然无为”为指导原则的生态实践观念,旨在通过无为的方式使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

(三)对中国共产党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1—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自然观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因受制于反帝反封建的基本国情,工作重点只能放在革命斗争中,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自然观处于萌芽阶段,但毛泽东将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在尊重自然规律下所倡导的勤俭节约观念较好地体现了早期党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1949—1978年)毛泽东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植树造林,曾提出“三三制”的绿化设想,即三分之一种农作物,三分之一种草,三分之一种树,美化全中国。同时结合马克思关于人口的理论,提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保障人口合理增长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平衡。从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1978—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党从战略高度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坚定走依法治理的道路,党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在探索中不断深化并立足实践。

二、全面建成美丽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

(一)第一阶段:2020—2035年

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间跨度为15年。这一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表述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换句话说,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总体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推动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更加突出碳达峰的倒逼作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修复前期被破坏的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治污治理措施的靶向性和针对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开展生态系统评估,实现生态环保理念制度化;
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健全,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足感幸福感。

(二)第二阶段:2035—2050年

在第一階段基础上,再奋斗15年,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5年开始,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间跨度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表述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体系全面建立,人民群众的绿色生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相对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城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承载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每个人充分享受生态红利带来的便利,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能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产生活废弃物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全面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变得更为急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在生产生活中给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要使得保护生态逐渐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让环保不仅入心还要入行。

(一)美好生态环境保障民众生命健康权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阐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对民生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体现了生态环境地位的不断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也迫在眉睫。人民群众作为最直接的体验者、受益者,生态好不好、治理满意不满意的话语权把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服务功能就会丧失,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只有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生态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改善得到保障,让人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益,让生态惠民、利民、富民成效更加显著。

(二)以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富民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提出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摆脱了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也不再单纯地以GDP论英雄,而是综合考虑,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治理得好,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命健康权益,还可以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绿色富民、绿色利民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坚定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基本途径,让群众在良好的生产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生态脱贫的路子。

四、以问题导向强化生态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中国绝不能走欧美国家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生态治理,维护生态正义,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发展。

(一)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在过去的生态实践中会出现生态利益为经济利益让步、生态产权不明晰和主体不明确、生态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制度创新和制度执行方面下真功夫。

在加强制度创新方面,首先要创新生态补偿制度,根据各个领域、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完善测算方法,协调好各方经济、生态等利益,明晰定位和责任,分别制定生态补偿标准,逐步形成标准体系,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激发生态保护内生动力;
其次要创新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把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效益、公众满意程度等体现生态文明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并根据国情和地区差异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做出相应的安排,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要创新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明晰产权主体,提高对资源环境的认识程度,完善生态重点区域补偿政策,强化制度约束作用。

在制度执行方面,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人民生态环境利益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是责任意识缺乏,导致制度在执行时大打折扣,生态环境保护落实不到位,因此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保护的责任。其次要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破环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坚决追责问责,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以往的生态修复活动大多针对单个要素,护山的只管护山,治水的只管治水,防沙的只管防沙,修复和治理活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坚持系统治理方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明确修复生态环境不是单个要素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同的生态要素有不同的恢复时间和生长规律,应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

在以往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总是会出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行为,相关部门没有做到认真查找破坏环境的深层次原因,总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在坚持源头治理方面,我们强化风险意识,科学预见生态文明发展走势和隐藏在其中的风险危机,事前多布置安排,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一级一级抓,层层抓落实,加强源头治理,促进治理效能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

以往的生态治理力量薄弱,只依靠政府的大包大揽是行不通的,也容易出现治理思想片面性、单一性。因此,在坚持综合治理方面,建立生态修护平衡协同治理机制,在党的领导下,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分工治理效能,吸纳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以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各层次、各领域的治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来推动生态环境改善。

(三)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创新力的竞争,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绿色低碳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然而当今中国创新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仍然存在,因此,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企业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凝聚发展共识,谋求企业之间的交流,共享经验和资源,从而合作共赢。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立足于绿色发展,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企业的新担当,展现企业的新作为。

二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我国当前的清洁能源发展仍然面临桎梏,由于清洁能源的专业性导致清洁能源初期开发和推广成本高,因而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认识不足。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财政投入,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宣传,明确清洁能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清洁能源发展之路。鼓励企业引入新型能源,优化碳排放指标,打赢蓝天保卫战。企业要减少排放废弃物,利用生产废气建设余热发电站,注重使用清洁能源,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当前人们的绿色观念和绿色意识仍然淡薄,我国的绿色产品供需还不平衡,市场机制仍不健全。因此要正确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规范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重新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在全社会弘扬普及生态消费理念,开展生态重建社群活动。选择清洁高效的生活方式,降低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耗费和污染排放,减少不必要的绿色损耗,调动投身生态消费建设活动中的积极性,果断拒绝虚假需求,在与无尽的物质攀比角逐中寻找填补自己匮乏的精神世界的路径。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扩大低碳绿色产品供给,承担起绿色环保的社会责任。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之上,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企业或是个人,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共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共产党员·下(2021年1期)2021-02-07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29期)2020-09-14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党建(2014年9期)2014-09-24

推荐访问:意蕴 现代化 生态